2013-10-25 09:34:09太拙居主人

射向未來---蔡明川

    人生的預備好像弓一樣,弓的好壞與射程遠近,在乎竹子本身的結構,生長的年份有多少,竹節與弓背長短,造就了發射的能量。
    明川在弓箭的製作與射箭過程當中,體悟出一套自己的人生哲理,生命若是一把修整好的弓,而每個內在的渴望都如同拉緊了的弦,約束著生命的張力,預備投擲在一個方向。

一心兩用的人生
    「射箭時一方面操作雙手引弓箭,一方面注視目標物,觀心觀物。一心兩用才能完成射擊的過程,單一的心顧此失彼,是不容易射達目標的。」這是他在射箭中的體驗;如同一個人在面對內在的渴望,不能是無的放矢,對準主觀的感動是必要的,而留意客觀環境的預備,會使發出的行動較有機會到達目標,不至於因為沒有客觀認識,而出師未捷身先死。對照於選手所使用的調整器,竟如同現代主流體制中的人,一昧倚靠文明儀器的方便,反而失喪了生命的本能;射箭是以前武術的一種,真正花功夫的是對準與修正目標,甚至借風使力,而非鍛鍊體力。好比修行的人,生活就是一種修行時,練就的是一種能力而不是匹夫武力;練武的最高境界卻是不動武,不是別人打不到他,而是不至於起心動念使用暴力。
    他賣一副弓就會配兩支箭,問他緣由為何?他說對著獵物射出第一箭,射中時要不要補射第二枝箭?射不中時是不是再射第二枝箭?「佛心的念起,是慈悲的開始。」這是他修心的另一層體悟。沒有標準答案,到底是射或不射出第二枝箭;每次面對生命都像是第二枝箭,需要拿捏心的平衡點,才知道如何做新選擇,人生要到達目的地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目的的考量應當優先於方法的選擇;射箭的操練也同時造就了他人生的準頭。

    明川的弓箭,彷彿明川與箭的關係,正是箭如其人,人如其箭,原來人一生自覺的行徑正是反照自己最好的寫照。    未來,他希望透過弓箭的製作與射箭比賽,教導參賽者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