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4 04:32:28鍾肇政顯影
1988 :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
黃秋芳大學畢業後,沒有任何專職,浮游在文字世界裡自在生活。
她企劃了一系列人物專訪,收納了她喜歡的人,分別連載於《明道文藝》和《自由青年》,後來在1989年結集為人物專訪集《風景》。
她的採訪稿,感覺濃烈,有一種無形的召喚,讓她在千絲萬緒中,如大刀劈斧,彷如在木頭原型中,如有神助地削砍出人物型模,靠近一種無可測的生命高度,成為當時幾個新聞或中文系所專訪課程的指定參考書目。
〈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這篇專訪,發表於1988年九月號的《明道文藝》。稿件發表後,鍾肇政有點惆悵地說:「這不太像我。」
系列人物專訪完成後,黃秋芳赴日遊學。
一年多的異國歲月,無邊涯的文化撞擊,讓她徹底地思索,一直是鍾肇政最在意的國族、文化、衝突、陷落與掙扎。
然而這篇〈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仍然是黃秋芳與鍾肇政相遇的起點..
☆☆☆☆☆☆☆
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 ☆作者..黃秋芳
也許是因為近鄉地僻,日朗風清,住在龍潭的人,骨子裡都透著硬朗,純粹是抽掉人情酬酢後的一種,無欲的剛直。特別是在見過鍾肇政先生以後,更能印證出這樣的直覺。都是六十餘歲的人了,沒事裡騎個腳踏車,東探西看,眼底爍爍的神采,幾乎是帶著無畏的勇氣在探看世界。
有時候他捲起土布袖,大剌剌地趁著涼風在鄉間路上疾走;有時候他又戴起軟呢小帽,帥氣地交握雙臂抱在前胸,兀自想著他自己的心事,然在出乎意料剎那間靈犀一動,就是一種主意。他有他自己的格局。
其實,他最大的特色還不是言行生活,而是關於文字情緣上的種種表現,絕對有資格在臺灣文學史上佔駐耀目的頁面。從小接受日本教育,臺灣光復以後才從ㄅㄆㄇ學習起,他一面當老師一面學習寫作,從民國四十年起,開始發表作品,三十多年來,透過「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高山三部曲」等三十冊小說,牢靠地寫出他的本土性。
他是一個靠良心來批改寫作作業的作家。
☆第一次面對的文化斷層
長久以來,鍾先生一直被視為客語作家的代表,很少人想像得到,打開他語言的窗子,做為探看世界基礎的,居然是臺灣話。
那真是一段曲折輾轉的歷程。世居龍潭的父親,在簡樸忙碌的農家生活裡,仍堅持著唸書的理想,在日本教育體制下,讀完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而後當了一年小學老師,再接受指派轉赴中壢,娶了個只會講臺灣話的妻子。
日子平安地過去,過於平順的生活讓他們有充分的注意力去迎接自己的孩子。一連生了五個女兒以後,鍾先生這個伶俐俏皮的男孩,簡直就是親友眼中的「開心炸彈」,那種強烈的渲染力,在人來人往之間,簡直沒辦法不以他做中心點。
他父親在他出生後不久就調到大溪,三年後又搬到臺北,日常在周緣奔忙的都是臺灣的鄰居和親人,很快就為他訓練出一口又順又溜的臺灣話。
這個驕縱調皮的孩子,在愛的環境裡,養成了一分我行我素的得意,也沒想到,當父親退了教職,在他八歲時遷回龍潭後,他那完整的個人世界,開始面臨了撞擊和痛楚。剛回到龍潭,周圍的鄰居和親人全部替換成客家人,他那聽熟、講熟了的臺灣話,立刻就成為同年齡玩伴談笑間具體生動的標本。
他難過極了,並不是因為失掉了舊時的得意,而是因為寂寞。他不懂得別人,別人也不了解他,第一次,他覺得自己被丟棄在無人的小島,找不到對外的通道,只能在玩伴們的神情裡,揣想到一點點歧視排斥的意味,這些感覺,激起他倔強好勝的心理,加上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又強,他很快就把客家話說得得心應手,但也因為日久疏遠,以及一點點賭氣的任性,慢慢他也把臺灣話忘記了。
這也沒什麼,他滿不在乎地改變了生活型態,日漸習慣了龍潭鄉居的生活。
☆貪看雜誌做書迷
龍潭是個遠僻的村落,屯田闢地的艱困裡,傳說著無數感人的奮鬥故事。
鍾先生隨口談起些久遠以前的傳說。有四個兄弟,除了大哥二哥已經長大外,下來的兩個弟弟都還小,根本不會做工。兩個大的,就出外替人家當長工、做零工,藉以維持家計。又因家裡太窮,所以兩個大人只好共有三條褲子--不,也許應該說,他們太節儉了,捨不得花幾文錢來添製,只有輪流換,大哥今天晚上換下了的褲子拿去洗,明天便不能換了,輪到二哥換洗。
這一類的故事,差不多每姓每家都有,在那個年代裡,多數的人,過的都是這種極端刻苦節儉的生活。會有人覺得他們太可憐嗎﹖其實他們都極有信心,勤勞節儉可以致富,他們生活得很快樂。
在那樣勤勞節儉的環境裡,父親開了間雜貨店,生活算是比較寬裕輕鬆的。店裡有個十五、六歲的小夥計,是個書迷,每每在看完一本書以後,就把舊書送給鍾先生。小鍾先生只有十一、二歲,在不及養成任何習慣之前就先做成了書迷。小學六年級以後,他自己存了些錢訂雜誌、買故事書,著實沈迷在書世界裡,早早就顯露了識事的智慧,在一般常識上遠遠超過了同齡學童。
這也難怪,現在小朋友要訂雜誌,當然是件平常小事,但在五十年前,雜誌要向東京訂閱,花費很大,整個龍潭地區,只有鍾先生一個支付得起。
這個小小的小學生那裡有那麼多的零用錢呢﹖鍾先生不好意思地笑說:「因為家裡開商店,櫃子裡經常有零錢,所以…。」
原來,為了看書,他早早也成為另一種「雅財」。
☆迷小說的後果
他愛看書,真是看到癡的地步。
在日本人還沒有下令禁止臺灣人民讀漢書以前,他有一位遠房堂叔開書房教漢書,很受人們尊敬。這位叔叔常到家裡跟父親閒談,每次看到他,就拿些問題來問他,考他。
有一次他問:「這裡有一枝筆和一把鋤頭,如果用這筆寫一字,可以得一塊錢,用這鋤頭掘一下,可以得十塊銀子,你要筆還是要鋤頭呢﹖」
他想了想,回答說要筆。叔叔用力拍了他一下稱許他不貪心,將來一定是讀書人,著著實實誇獎了一陣,使他高興極了。
一直到他在日人創辦的「公學校」裡學日本字、日本話,叔叔仍然經常叮嚀他,還是讀漢文好些。以後叔叔常常隨便拿紙用父親櫃臺上的毛筆寫上字,問他會不會讀,教他認一認。
他就這樣或多或少讀了些文章,否則,在專供臺灣人就讀的「公學校」裡,只有日文教學,沒有文言文的教材,臺灣子弟,不補習根本就沒辦法參加以文言文為主的中學考試。
當年畢業班約有一百個學生,其中家境比較好的七、八個被集中在晚間補習,稱為「考試生」,而日本籍的校長正好有個孩子要升學,白天在小學校念書,晚上就跟著這些公學校的考試生補習,成績總在倒數第一、第二間,使得鍾先生得意極了,越是沈迷在小說裡,從不須耽心自己的功課殿後。
而在考試前一天,他住進應考小鎮的旅館裡,還瞞著領隊老師的耳目,偷偷溜到書店去買書、看小說,就這樣搞砸了兩次公立學校的考試。
☆民族意識萌芽
放榜後,他對著榜單發了會呆,第一次感受到閱讀課外讀物的負面影響。
然而,放榜後最讓他難過的,還是因為發現他公學校所有的同學都落榜了,唯一考上公立學校的是日本籍校長的孩子。他跌在負面的情緒裡,久久不能平復,想像不到那個老是殿後的日本同學,憑什麼佔上唯一的名額﹖
他深切感受到臺灣人和日本人之間不平等的待遇,內心充滿了憤懣的感傷和民族獨立的渴望。而後,他考上私立的淡水中學,日本政府又致力於皇民化運動,努力把臺灣子弟教育成日本帝國國民,他才從單純的看小說,慢慢提昇自己去看世界文學名著,立志要有一番作為。
他離開故鄉,住進淡水中學的宿舍,立刻又成為很有名的蛀書蟲,不過鍾先生搖搖頭,不好意思地說:「我在看書,還是隨興的成分大,不像高我一屆又住在一起的李登輝先生,他才是真的蛀書蟲,每每在熄燈之後,還要就著暗淡的浴室燈研究功課。」
畢業後李先生考進臺灣高等學校,而鍾先生再次面臨了落榜的挫折。
☆扎下真正的文學基礎
中學落榜後,鍾先生只好找工作,在國民中學校任職代用教員。
就在這平靜的教學過程裡,因為日軍到處在招募志願兵,在他心裡投射出炮灰的陰影。有一次體檢,正好招兵醫生是他父親的好朋友,故意誤診為疝氣,好幫他逃過徵募;有一次海軍招兵,就在通過體檢的最後關卡,他臨機一動,因為自己是老師,常常檢查學生的視力,輕易就模仿學生的視力障礙偽色盲。
憑著機智,他確實又逃過一劫,然而因為作假,他怕得不得了,只要被查獲就得槍斃的心理壓力,日夕在折磨他,他只好再考青年師範學校,藉以揮脫招兵的壓力和束縛。
也沒想到,在學校裡他認得了一個大量閱讀西洋翻譯小說的好朋友,那種鄭重的讀書方法很快就打開了他的眼界,他開始大量閱讀西方小說,白天看、夜裡也看。在那樣激烈的戰況裡,他每天溜進值夜室去使用那盞唯一的小燈,還得用黑燈罩密密把燈光罩了起來。
他開始用一種虔誠的態度看書,常常聯想起中學時李登輝先生的苦讀方式。因為讀書的機會得來不易,他才真正地花了工夫,多讀、多看、多寫,涉獵了許多思想性的作品,不但札下真正的文學基礎,而且建立了異常優異的日文程度。
此後,他當了半年多的日本兵,就是在日本人當中,日文也稱得上第一流的,令人極為羨慕。
☆ㄅㄆㄇ重新開始
生活對他來說卻不能這樣無波無紋地過下去。當光復的喜訊像爆竹一樣,灼熱燦亮地沿著大街小巷燃放下去的時候,就像火信也在他腦子裡點燃一般,他整個人都發起呆來,一方面慶幸臺灣子民終於有一天可以擺脫不平等的民族困境,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懷疑起來。
特別是在國語通行全國以後,再一次,他面臨了幾近於年幼時閩南地區到客家村落的轉折痛楚。他跌進沈思,那種浸濡在血液裡的倔強韌性悄悄攀爬出來,很快就決定要從ㄅㄆㄇ重新學起,立志要跳過那令人難堪的文化斷層。
他學注音、認國字,除了年輕時讀過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外,他開始大量閱讀三十年代的白話作品,魯迅、曹禺、沈從文…這些熟悉的名字,成為他最新的教師。
想起來很可佩,他這時候的文學程度,其實早已累積出驚人的厚度,然而,當新的語言工具頒佈,他領受到那種民族的尊嚴與驕傲,一點也沒有怨言地捨棄原有的基礎,把自己放到童稚的水平上從頭開始。
同時,他又謹記著幼時為了客家語放棄臺灣話的教訓,機敏地保留了他在日文方面的程度。
那時候的他大概沒想到,因為這些轉折,他才一步一步地跨進了文學的領域,而且自自然然地成為一個極受讚譽的中文創作者,以及最優異的日文翻譯作家。
☆寫作的起步
他只按部就班地研讀,希望盡早熟練了中文的閱讀與表達。
民國四十年,鍾先生慢慢適應了新的語言工具,隱伏在思緒裡的不馴,就秘密在尋找缺口。正好他又在報上看到「我的另一半」的命題徵文,像渾沌裡猛然給他一擊,他清清醒醒地感覺到:「我應該寫點東西。」
那時候他剛結婚,家裡父母親都還健在,除幾個姐姐,就只有他一個男孩,要擔負的責任比較沈重。他覺得,通過婚姻,從此那陌生女子就要加入他們,而且是長長遠遠的一輩子,這之間有多少的甜蜜、疼惜、感激甚或是期望與為難,一時都理不清楚。
因為不易理清,反而在他心裡懸盪成千言萬語,成為最緊要的寫作動機。這第一篇應徵的作品得了獎,不僅讓全家人沾了喜悅,更重要的是,它推動了鍾先生繼續往文學的路上走去,而且理直氣壯、信心十足,即使是處理他不熟悉的語言文字,仍是如此的勇氣。
寫作第一篇作品時,他在腦子裡以日文打底稿,再於思考層面上翻譯轉換就能以中文寫作。經過這麼多年的累積,他很快知道,在文學的領域上,他確實有足夠豐富的內容經得起消耗,所以他進步得很快。
算來,從ㄅㄆㄇ那樣遙遠艱難的開頭,一直到能夠流利地以中文書寫,鍾先生已經經歷了七、八年的歲月。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七、八年的年輕時光可這樣虛擲的呢﹖
幸好他不一樣,他是以七、八年的幾個倍數,不斷堅持在文學途上的前輩作家。
☆一生的志業
從第一次碰觸稿紙開始,立刻他就發現了文字迷人的地方。他先從短篇寫起,就是尋常的日常事件,他仔細而深入地觀察周圍環境,再誠實地反映出現實生活來。
就一個初試寫作的創作者而言,短篇作品確實是最能準確掌握的體裁。但是,他經歷過那樣艱困的戰亂歲月,體驗過那樣痛楚的民族傷痕,甚至是眼見過多少曲折的人世離合,所以他沒辦法在短篇作品的簡略碰觸裡得到滿足,一直有股澎湃的使命感,想把經過日本統治,已經成為歷史的舊時歲月,留下一種見證。
他開始設計了個長篇題材,很快就寫成小說,只可惜,他審視過後總覺得不夠成熟,沒有發表就收了起來。當他的作品越寫越多,想要完成長篇的渴望就越強烈,後來,他慎重地取出那個廢棄的長篇,重新改寫、擴大,就寫成極受注目的《濁流三部曲》。
《濁流三部曲》以光復前後的時代背景為重心,其實也就是鍾先生一生經歷裡最深刻部分。所以,它有時候看起來粗糙,有時候描寫事件極為質撲,幾乎不帶有任何眩飾,然而卻極真實,溫暖,還帶著隱隱的刺痛。
接著,他又不斷紀錄著自己的見證,總共出版了二十一部長篇小說。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臺灣人三部曲》完全是一種刻意的設計,依據歷史為出發點,曲折地紀錄著整個時代的動盪。
在文字上,他的格局極為寬闊,永遠是放眼在歷史的長流裡。他不嫌麻煩,長期蒐集大量的山地生活素材,寫出了感人的《高山組曲》,原來計劃仿三部曲的方式寫作,目前只完成兩部就停了下來,大部分是因為資料蒐集不易,不過,鍾先生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地人來寫山地人的故事,終究是存著躍不進去的隔閡,也許第三部就不寫了。」
他斑白著稀疏的短髮,語氣裡放進蕭疏和疲倦。這幾年來,為了替兒子償還債務,他大量翻日文小說,想盡辦法去換最多的稿費,雖然煩瑣忙碌,但是,他腰桿子挺得直直的,燦燦的眼神裡仍然是清明智慧。
在龍潭鄉居,不知道有多少年輕而初探文學路的創作者,因為在龍潭服役,得便可以親近他,學習他的精神,聆聽他的意見,無論別人是不是記得他,他都不計較,他的好脾氣可以叫人臉紅。
即使是談到未來的計劃,他也只是淡然地搖搖頭說:「都告別青春了,還能有什麼期望﹖」
他是這樣清明得近乎冷淡的人,然而,別人不會忘記他。學習過他的虔誠精神的人,永遠都會記得,他如何在文字上建立了一生的志業。
她企劃了一系列人物專訪,收納了她喜歡的人,分別連載於《明道文藝》和《自由青年》,後來在1989年結集為人物專訪集《風景》。
她的採訪稿,感覺濃烈,有一種無形的召喚,讓她在千絲萬緒中,如大刀劈斧,彷如在木頭原型中,如有神助地削砍出人物型模,靠近一種無可測的生命高度,成為當時幾個新聞或中文系所專訪課程的指定參考書目。
〈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這篇專訪,發表於1988年九月號的《明道文藝》。稿件發表後,鍾肇政有點惆悵地說:「這不太像我。」
系列人物專訪完成後,黃秋芳赴日遊學。
一年多的異國歲月,無邊涯的文化撞擊,讓她徹底地思索,一直是鍾肇政最在意的國族、文化、衝突、陷落與掙扎。
然而這篇〈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仍然是黃秋芳與鍾肇政相遇的起點..
☆☆☆☆☆☆☆
濁流裡的台灣人----鍾肇政為歷史作證 ☆作者..黃秋芳
也許是因為近鄉地僻,日朗風清,住在龍潭的人,骨子裡都透著硬朗,純粹是抽掉人情酬酢後的一種,無欲的剛直。特別是在見過鍾肇政先生以後,更能印證出這樣的直覺。都是六十餘歲的人了,沒事裡騎個腳踏車,東探西看,眼底爍爍的神采,幾乎是帶著無畏的勇氣在探看世界。
有時候他捲起土布袖,大剌剌地趁著涼風在鄉間路上疾走;有時候他又戴起軟呢小帽,帥氣地交握雙臂抱在前胸,兀自想著他自己的心事,然在出乎意料剎那間靈犀一動,就是一種主意。他有他自己的格局。
其實,他最大的特色還不是言行生活,而是關於文字情緣上的種種表現,絕對有資格在臺灣文學史上佔駐耀目的頁面。從小接受日本教育,臺灣光復以後才從ㄅㄆㄇ學習起,他一面當老師一面學習寫作,從民國四十年起,開始發表作品,三十多年來,透過「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高山三部曲」等三十冊小說,牢靠地寫出他的本土性。
他是一個靠良心來批改寫作作業的作家。
☆第一次面對的文化斷層
長久以來,鍾先生一直被視為客語作家的代表,很少人想像得到,打開他語言的窗子,做為探看世界基礎的,居然是臺灣話。
那真是一段曲折輾轉的歷程。世居龍潭的父親,在簡樸忙碌的農家生活裡,仍堅持著唸書的理想,在日本教育體制下,讀完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而後當了一年小學老師,再接受指派轉赴中壢,娶了個只會講臺灣話的妻子。
日子平安地過去,過於平順的生活讓他們有充分的注意力去迎接自己的孩子。一連生了五個女兒以後,鍾先生這個伶俐俏皮的男孩,簡直就是親友眼中的「開心炸彈」,那種強烈的渲染力,在人來人往之間,簡直沒辦法不以他做中心點。
他父親在他出生後不久就調到大溪,三年後又搬到臺北,日常在周緣奔忙的都是臺灣的鄰居和親人,很快就為他訓練出一口又順又溜的臺灣話。
這個驕縱調皮的孩子,在愛的環境裡,養成了一分我行我素的得意,也沒想到,當父親退了教職,在他八歲時遷回龍潭後,他那完整的個人世界,開始面臨了撞擊和痛楚。剛回到龍潭,周圍的鄰居和親人全部替換成客家人,他那聽熟、講熟了的臺灣話,立刻就成為同年齡玩伴談笑間具體生動的標本。
他難過極了,並不是因為失掉了舊時的得意,而是因為寂寞。他不懂得別人,別人也不了解他,第一次,他覺得自己被丟棄在無人的小島,找不到對外的通道,只能在玩伴們的神情裡,揣想到一點點歧視排斥的意味,這些感覺,激起他倔強好勝的心理,加上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又強,他很快就把客家話說得得心應手,但也因為日久疏遠,以及一點點賭氣的任性,慢慢他也把臺灣話忘記了。
這也沒什麼,他滿不在乎地改變了生活型態,日漸習慣了龍潭鄉居的生活。
☆貪看雜誌做書迷
龍潭是個遠僻的村落,屯田闢地的艱困裡,傳說著無數感人的奮鬥故事。
鍾先生隨口談起些久遠以前的傳說。有四個兄弟,除了大哥二哥已經長大外,下來的兩個弟弟都還小,根本不會做工。兩個大的,就出外替人家當長工、做零工,藉以維持家計。又因家裡太窮,所以兩個大人只好共有三條褲子--不,也許應該說,他們太節儉了,捨不得花幾文錢來添製,只有輪流換,大哥今天晚上換下了的褲子拿去洗,明天便不能換了,輪到二哥換洗。
這一類的故事,差不多每姓每家都有,在那個年代裡,多數的人,過的都是這種極端刻苦節儉的生活。會有人覺得他們太可憐嗎﹖其實他們都極有信心,勤勞節儉可以致富,他們生活得很快樂。
在那樣勤勞節儉的環境裡,父親開了間雜貨店,生活算是比較寬裕輕鬆的。店裡有個十五、六歲的小夥計,是個書迷,每每在看完一本書以後,就把舊書送給鍾先生。小鍾先生只有十一、二歲,在不及養成任何習慣之前就先做成了書迷。小學六年級以後,他自己存了些錢訂雜誌、買故事書,著實沈迷在書世界裡,早早就顯露了識事的智慧,在一般常識上遠遠超過了同齡學童。
這也難怪,現在小朋友要訂雜誌,當然是件平常小事,但在五十年前,雜誌要向東京訂閱,花費很大,整個龍潭地區,只有鍾先生一個支付得起。
這個小小的小學生那裡有那麼多的零用錢呢﹖鍾先生不好意思地笑說:「因為家裡開商店,櫃子裡經常有零錢,所以…。」
原來,為了看書,他早早也成為另一種「雅財」。
☆迷小說的後果
他愛看書,真是看到癡的地步。
在日本人還沒有下令禁止臺灣人民讀漢書以前,他有一位遠房堂叔開書房教漢書,很受人們尊敬。這位叔叔常到家裡跟父親閒談,每次看到他,就拿些問題來問他,考他。
有一次他問:「這裡有一枝筆和一把鋤頭,如果用這筆寫一字,可以得一塊錢,用這鋤頭掘一下,可以得十塊銀子,你要筆還是要鋤頭呢﹖」
他想了想,回答說要筆。叔叔用力拍了他一下稱許他不貪心,將來一定是讀書人,著著實實誇獎了一陣,使他高興極了。
一直到他在日人創辦的「公學校」裡學日本字、日本話,叔叔仍然經常叮嚀他,還是讀漢文好些。以後叔叔常常隨便拿紙用父親櫃臺上的毛筆寫上字,問他會不會讀,教他認一認。
他就這樣或多或少讀了些文章,否則,在專供臺灣人就讀的「公學校」裡,只有日文教學,沒有文言文的教材,臺灣子弟,不補習根本就沒辦法參加以文言文為主的中學考試。
當年畢業班約有一百個學生,其中家境比較好的七、八個被集中在晚間補習,稱為「考試生」,而日本籍的校長正好有個孩子要升學,白天在小學校念書,晚上就跟著這些公學校的考試生補習,成績總在倒數第一、第二間,使得鍾先生得意極了,越是沈迷在小說裡,從不須耽心自己的功課殿後。
而在考試前一天,他住進應考小鎮的旅館裡,還瞞著領隊老師的耳目,偷偷溜到書店去買書、看小說,就這樣搞砸了兩次公立學校的考試。
☆民族意識萌芽
放榜後,他對著榜單發了會呆,第一次感受到閱讀課外讀物的負面影響。
然而,放榜後最讓他難過的,還是因為發現他公學校所有的同學都落榜了,唯一考上公立學校的是日本籍校長的孩子。他跌在負面的情緒裡,久久不能平復,想像不到那個老是殿後的日本同學,憑什麼佔上唯一的名額﹖
他深切感受到臺灣人和日本人之間不平等的待遇,內心充滿了憤懣的感傷和民族獨立的渴望。而後,他考上私立的淡水中學,日本政府又致力於皇民化運動,努力把臺灣子弟教育成日本帝國國民,他才從單純的看小說,慢慢提昇自己去看世界文學名著,立志要有一番作為。
他離開故鄉,住進淡水中學的宿舍,立刻又成為很有名的蛀書蟲,不過鍾先生搖搖頭,不好意思地說:「我在看書,還是隨興的成分大,不像高我一屆又住在一起的李登輝先生,他才是真的蛀書蟲,每每在熄燈之後,還要就著暗淡的浴室燈研究功課。」
畢業後李先生考進臺灣高等學校,而鍾先生再次面臨了落榜的挫折。
☆扎下真正的文學基礎
中學落榜後,鍾先生只好找工作,在國民中學校任職代用教員。
就在這平靜的教學過程裡,因為日軍到處在招募志願兵,在他心裡投射出炮灰的陰影。有一次體檢,正好招兵醫生是他父親的好朋友,故意誤診為疝氣,好幫他逃過徵募;有一次海軍招兵,就在通過體檢的最後關卡,他臨機一動,因為自己是老師,常常檢查學生的視力,輕易就模仿學生的視力障礙偽色盲。
憑著機智,他確實又逃過一劫,然而因為作假,他怕得不得了,只要被查獲就得槍斃的心理壓力,日夕在折磨他,他只好再考青年師範學校,藉以揮脫招兵的壓力和束縛。
也沒想到,在學校裡他認得了一個大量閱讀西洋翻譯小說的好朋友,那種鄭重的讀書方法很快就打開了他的眼界,他開始大量閱讀西方小說,白天看、夜裡也看。在那樣激烈的戰況裡,他每天溜進值夜室去使用那盞唯一的小燈,還得用黑燈罩密密把燈光罩了起來。
他開始用一種虔誠的態度看書,常常聯想起中學時李登輝先生的苦讀方式。因為讀書的機會得來不易,他才真正地花了工夫,多讀、多看、多寫,涉獵了許多思想性的作品,不但札下真正的文學基礎,而且建立了異常優異的日文程度。
此後,他當了半年多的日本兵,就是在日本人當中,日文也稱得上第一流的,令人極為羨慕。
☆ㄅㄆㄇ重新開始
生活對他來說卻不能這樣無波無紋地過下去。當光復的喜訊像爆竹一樣,灼熱燦亮地沿著大街小巷燃放下去的時候,就像火信也在他腦子裡點燃一般,他整個人都發起呆來,一方面慶幸臺灣子民終於有一天可以擺脫不平等的民族困境,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懷疑起來。
特別是在國語通行全國以後,再一次,他面臨了幾近於年幼時閩南地區到客家村落的轉折痛楚。他跌進沈思,那種浸濡在血液裡的倔強韌性悄悄攀爬出來,很快就決定要從ㄅㄆㄇ重新學起,立志要跳過那令人難堪的文化斷層。
他學注音、認國字,除了年輕時讀過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外,他開始大量閱讀三十年代的白話作品,魯迅、曹禺、沈從文…這些熟悉的名字,成為他最新的教師。
想起來很可佩,他這時候的文學程度,其實早已累積出驚人的厚度,然而,當新的語言工具頒佈,他領受到那種民族的尊嚴與驕傲,一點也沒有怨言地捨棄原有的基礎,把自己放到童稚的水平上從頭開始。
同時,他又謹記著幼時為了客家語放棄臺灣話的教訓,機敏地保留了他在日文方面的程度。
那時候的他大概沒想到,因為這些轉折,他才一步一步地跨進了文學的領域,而且自自然然地成為一個極受讚譽的中文創作者,以及最優異的日文翻譯作家。
☆寫作的起步
他只按部就班地研讀,希望盡早熟練了中文的閱讀與表達。
民國四十年,鍾先生慢慢適應了新的語言工具,隱伏在思緒裡的不馴,就秘密在尋找缺口。正好他又在報上看到「我的另一半」的命題徵文,像渾沌裡猛然給他一擊,他清清醒醒地感覺到:「我應該寫點東西。」
那時候他剛結婚,家裡父母親都還健在,除幾個姐姐,就只有他一個男孩,要擔負的責任比較沈重。他覺得,通過婚姻,從此那陌生女子就要加入他們,而且是長長遠遠的一輩子,這之間有多少的甜蜜、疼惜、感激甚或是期望與為難,一時都理不清楚。
因為不易理清,反而在他心裡懸盪成千言萬語,成為最緊要的寫作動機。這第一篇應徵的作品得了獎,不僅讓全家人沾了喜悅,更重要的是,它推動了鍾先生繼續往文學的路上走去,而且理直氣壯、信心十足,即使是處理他不熟悉的語言文字,仍是如此的勇氣。
寫作第一篇作品時,他在腦子裡以日文打底稿,再於思考層面上翻譯轉換就能以中文寫作。經過這麼多年的累積,他很快知道,在文學的領域上,他確實有足夠豐富的內容經得起消耗,所以他進步得很快。
算來,從ㄅㄆㄇ那樣遙遠艱難的開頭,一直到能夠流利地以中文書寫,鍾先生已經經歷了七、八年的歲月。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七、八年的年輕時光可這樣虛擲的呢﹖
幸好他不一樣,他是以七、八年的幾個倍數,不斷堅持在文學途上的前輩作家。
☆一生的志業
從第一次碰觸稿紙開始,立刻他就發現了文字迷人的地方。他先從短篇寫起,就是尋常的日常事件,他仔細而深入地觀察周圍環境,再誠實地反映出現實生活來。
就一個初試寫作的創作者而言,短篇作品確實是最能準確掌握的體裁。但是,他經歷過那樣艱困的戰亂歲月,體驗過那樣痛楚的民族傷痕,甚至是眼見過多少曲折的人世離合,所以他沒辦法在短篇作品的簡略碰觸裡得到滿足,一直有股澎湃的使命感,想把經過日本統治,已經成為歷史的舊時歲月,留下一種見證。
他開始設計了個長篇題材,很快就寫成小說,只可惜,他審視過後總覺得不夠成熟,沒有發表就收了起來。當他的作品越寫越多,想要完成長篇的渴望就越強烈,後來,他慎重地取出那個廢棄的長篇,重新改寫、擴大,就寫成極受注目的《濁流三部曲》。
《濁流三部曲》以光復前後的時代背景為重心,其實也就是鍾先生一生經歷裡最深刻部分。所以,它有時候看起來粗糙,有時候描寫事件極為質撲,幾乎不帶有任何眩飾,然而卻極真實,溫暖,還帶著隱隱的刺痛。
接著,他又不斷紀錄著自己的見證,總共出版了二十一部長篇小說。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臺灣人三部曲》完全是一種刻意的設計,依據歷史為出發點,曲折地紀錄著整個時代的動盪。
在文字上,他的格局極為寬闊,永遠是放眼在歷史的長流裡。他不嫌麻煩,長期蒐集大量的山地生活素材,寫出了感人的《高山組曲》,原來計劃仿三部曲的方式寫作,目前只完成兩部就停了下來,大部分是因為資料蒐集不易,不過,鍾先生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地人來寫山地人的故事,終究是存著躍不進去的隔閡,也許第三部就不寫了。」
他斑白著稀疏的短髮,語氣裡放進蕭疏和疲倦。這幾年來,為了替兒子償還債務,他大量翻日文小說,想盡辦法去換最多的稿費,雖然煩瑣忙碌,但是,他腰桿子挺得直直的,燦燦的眼神裡仍然是清明智慧。
在龍潭鄉居,不知道有多少年輕而初探文學路的創作者,因為在龍潭服役,得便可以親近他,學習他的精神,聆聽他的意見,無論別人是不是記得他,他都不計較,他的好脾氣可以叫人臉紅。
即使是談到未來的計劃,他也只是淡然地搖搖頭說:「都告別青春了,還能有什麼期望﹖」
他是這樣清明得近乎冷淡的人,然而,別人不會忘記他。學習過他的虔誠精神的人,永遠都會記得,他如何在文字上建立了一生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