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7 10:11:06kk

崑曲是發源自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流傳於蘇州、上海、無錫一帶的曲唱藝術體系

崑曲

崑曲《牡丹亭》表演片段
崑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
分類 傳統戲劇
序號 145
編號項目 IV-1
登錄 2006年

崑曲是發源自初的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流傳於蘇州上海無錫一帶的曲唱藝術體系,糅合了唱唸做表、舞蹈武術的表演藝術[1][2]。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崑劇。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崑曲以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唸語音為「中州韻」,北曲遵「中原」,南曲遵「洪武」。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3]

  

歷史[編輯]

崑山腔創始人顧堅

金代元代,在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於建炎南渡前後。明太祖洪武年間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

根據文徵明手錄的婁江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文記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燈鎮),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元代末年崑山顧堅為崑曲創始人。今崑山千燈鎮有顧堅紀念館。明代崑山腔是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戲傳到崑山地區後,與當地的民間曲調互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當地特色的聲腔,在音樂家顧堅推動下,有長足的發展。根據周玄暐的《涇林續記》,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崑曲,可見當時崑曲的規模已經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清曲唱家魏良輔繼承古來「以文化樂」的傳統,改良崑山腔,採用中州韻系,依字聲行腔,「調用水磨,拍捱冷板」,使崑腔具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稍遲出現了用崑腔演唱的傳奇新作《玉玦記》、《鳴鳳記》、《浣紗記》等,新腔始風行大江南北,成為領導性的戲曲聲腔。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間,前後兩百多年為崑曲全盛時代,崑劇舞台藝術亦在清朝中葉發展成熟。此後花部興起,以崑劇為代表的雅部逐漸退出舞台,然薪盡火傳,其聲腔和表演藝術深刻的影響了後來劇種,如京劇;民間曲社唱曲活動也一直綿延不絕,成為保存曲唱規範的主力。

崑曲的旦角
崑曲的丑角

行當,又稱家門,崑曲以生、旦、凈、末、丑、外、貼七個家門為基礎,[4]而生又分為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旦角分正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老旦等;淨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直到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崑曲腳色行當,由「江湖十二腳色」更精細的分工,發展成為「二十家門」。[5]樂器方面,主要採用嗩吶三弦琵琶等等。[6]

崑腔劇本之豐富,在各劇種中首屈一指。舞台藝術以「摺子戲」為特色,講究口傳心授,民國時期蘇州崑曲傳習所的「傳」字輩學員尚可演出四百多齣摺子戲。由於戰亂和政局動盪,藝隨人走,今天崑劇傳統劇目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成為當務之急。

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根據傳奇《雙熊夢》改編的《十五貫》登台,周恩來在觀看演出後說:「你們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十五貫》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相當高的藝術性。」這次搶救救活了崑曲的劇團體制和人事制度。從那時起各地陸續成立的崑劇團,形成了崑曲舞台。

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崑曲名劇[編輯]

派別[編輯]

現存的崑曲派別有四[7]

  • 南昆,流傳於江南,柔婉纏綿,抒情性強。
  • 北昆,流傳於北京,激越豪壯,慷慨悲歌。
  • 湘昆,流傳於湖南郴州,深受當地祁劇湘劇音樂影響,具有地方特色。
  • 永昆,流傳於浙江溫州(古稱永嘉),繼承了早期崑曲簡潔樸素的風格,古樸明快。

職業崑劇團體[編輯]

在中國大陸現有江蘇省蘇崑劇團(成立於1956年,原名蘇州蘇崑劇團,2001年改名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江蘇省崑劇院上海崑劇團、杭州浙江崑劇團(現與浙江京劇團合組浙江京崑藝術劇院)、北京北方崑曲劇院、郴州湖南省崑劇團6家崑劇專業藝術團體,以及浙江永嘉崑曲傳習所,被稱為「六團(院)一所」。

典籍[編輯]

《納書楹曲譜》、《遏雲閣曲譜》、《六也曲譜》、《崑曲大全》、《集成曲譜》、《粟廬曲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