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30 23:07:14李南
我心已停止跳動(原文字譯)
《我》片描述一個28歲的巴黎青年湯姆,掙扎排徊於繼承父親瀰漫暴力犯罪的地下房地產生意,與自己嚮往的古典鋼琴家夢想之間,不斷拉扯而難於自拔的故事。改編自美國導演James Toback的處女作《Fingers》,《我心遺忘的節奏》無論是對於地下社會人性灰暗面的描寫,還是主角與各個角色間的互動( 墮落的父親、難以語言溝通的越裔鋼琴教師和發生不倫戀的少婦),都處理地相當細膩且有趣,完全難以預料的下一步發展,也讓這部探討挖掘自我的電影猶如一段震撼的樂章,得以每一刻都緊扣住觀眾的注意力。
導演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的電影充滿原創性和新鮮感,他靈活運用戲劇和娛樂元素,但是絕不流俗 ,是法國最被推崇和最具才氣的少數導演之一,他生於1952年4月30日(金牛座),是個才華洋溢、兼具創意和想像力、行事穩健踏實的巴黎人。賈克‧歐狄亞擔任過威尼斯影展的評審,他的父親是法國電影界聲譽崇高的劇作家,有30多部家喻戶曉的鉅作。
和小說家托尼諾˙伯納柯伊斯塔(Tonino Benacquista)一起改編
傑姆士˙托拜克 (James Toback) 一九七八年的影片《手指》(Fingers)
影片一開場,就是賈克˙歐迪亞的揮之不去的意念:父子關係。
原因是賈克˙歐迪亞是法國知名度極高的編劇(兼導演)米歇˙歐迪亞 (Michel Audiard) 之子,在父親的盛名下成長的他,第一部執導的影片《看那些人倒下》(Regarde les hommes tomber) 正直接探討父子關係。
《我心遺忘的節奏》理論上讓觀眾追隨 Tom 練習鋼琴的過程,但實際上仍是深入 Tom 最深的內心世界,看似追憶似水年華──對母親的思念,但潛意識地探討父子關係怎樣產生質變(Tom 的母親 Sonia 受不了壊脾氣的丈夫 Robert 被逼到自殺)以及隱喻上永遠剪不掉的臍帶關係的影片。
「好像到最後我變成他的爸爸而他變成我的兒子!」
影片一開始就走黑色電影 (film noir) 的路線:
為了交代 Tom 的個性跟人格,前二十分鐘的劇情相當豐富,Tom 跟他的同事們 Fabrice、Sami 的行事作風、利益關係、休閒生活,Tom 喜歡聽的音樂(電子音樂),Tom 的說話調調,Tom 的父親 Robert 以及他父親新交的女朋友 Christine
Fox 先生近乎是劇情的神奇物:Tom 語調乍變,參加試奏、練琴變成緬懷母親的儀式。
藉由尚-皮耶的介紹,讓一位不諳法文的亞洲女孩子擔任 Tom 的鋼琴家教──殘障被導演處理成在劇情上相當有詩意、因此具正面意義的元素──妙玲聽不懂 Tom 在講什麼,Tom 聽不懂妙玲的意見,百分之百雞同鴨講的情境還能讓 Tom 的琴藝進步,毫無疑問是藉肢體語言促進心靈上的溝通。當妙玲只是一位家教,同時也就是一位被忽視的女人(亞洲裔的身分),Tom 實際上的感情世界持續在誤導觀眾,這一招讓影片的結局更有震撼性。
「兩年後」(Deux ans plus tard),Tom 似乎換了職業,最被忽略的支線妙玲轉換成主線,Tom 是她的經紀人兼情人。
導演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的電影充滿原創性和新鮮感,他靈活運用戲劇和娛樂元素,但是絕不流俗 ,是法國最被推崇和最具才氣的少數導演之一,他生於1952年4月30日(金牛座),是個才華洋溢、兼具創意和想像力、行事穩健踏實的巴黎人。賈克‧歐狄亞擔任過威尼斯影展的評審,他的父親是法國電影界聲譽崇高的劇作家,有30多部家喻戶曉的鉅作。
和小說家托尼諾˙伯納柯伊斯塔(Tonino Benacquista)一起改編
傑姆士˙托拜克 (James Toback) 一九七八年的影片《手指》(Fingers)
影片一開場,就是賈克˙歐迪亞的揮之不去的意念:父子關係。
原因是賈克˙歐迪亞是法國知名度極高的編劇(兼導演)米歇˙歐迪亞 (Michel Audiard) 之子,在父親的盛名下成長的他,第一部執導的影片《看那些人倒下》(Regarde les hommes tomber) 正直接探討父子關係。
《我心遺忘的節奏》理論上讓觀眾追隨 Tom 練習鋼琴的過程,但實際上仍是深入 Tom 最深的內心世界,看似追憶似水年華──對母親的思念,但潛意識地探討父子關係怎樣產生質變(Tom 的母親 Sonia 受不了壊脾氣的丈夫 Robert 被逼到自殺)以及隱喻上永遠剪不掉的臍帶關係的影片。
「好像到最後我變成他的爸爸而他變成我的兒子!」
影片一開始就走黑色電影 (film noir) 的路線:
為了交代 Tom 的個性跟人格,前二十分鐘的劇情相當豐富,Tom 跟他的同事們 Fabrice、Sami 的行事作風、利益關係、休閒生活,Tom 喜歡聽的音樂(電子音樂),Tom 的說話調調,Tom 的父親 Robert 以及他父親新交的女朋友 Christine
Fox 先生近乎是劇情的神奇物:Tom 語調乍變,參加試奏、練琴變成緬懷母親的儀式。
藉由尚-皮耶的介紹,讓一位不諳法文的亞洲女孩子擔任 Tom 的鋼琴家教──殘障被導演處理成在劇情上相當有詩意、因此具正面意義的元素──妙玲聽不懂 Tom 在講什麼,Tom 聽不懂妙玲的意見,百分之百雞同鴨講的情境還能讓 Tom 的琴藝進步,毫無疑問是藉肢體語言促進心靈上的溝通。當妙玲只是一位家教,同時也就是一位被忽視的女人(亞洲裔的身分),Tom 實際上的感情世界持續在誤導觀眾,這一招讓影片的結局更有震撼性。
「兩年後」(Deux ans plus tard),Tom 似乎換了職業,最被忽略的支線妙玲轉換成主線,Tom 是她的經紀人兼情人。
一直這樣想,任何一種創作(文章、繪畫、多媒體影像…..)在消極的意義上是抒發作者的生活經驗或內心感受,但是進入積極的想法,多不免是想反應現實的某種現象或是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與回響,也就是:用我的故事反映你的感受。
所以看電影對我而言不甚輕鬆,我會陷在「它」的情境中,不斷問「自己」,他要說什麼?而我在不在裡面?
剛看完「我」片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對他特殊的運境技巧感到很稀奇,當然也對年少不經意擦身而過的夢想終不能實現感到懊喪,可是看完「想飛的鋼琴少年」 後,我忽然對這部片子印象深刻起來,如果我們把「想」片瘋狂的結局改成現實的「我」片來接續完成,朋友們!你會不會有一些……一些些的難過?
我還是比較喜歡離現實近一點的故事,它讓我想到週邊許多的朋友,她們努力的點點滴滴,也好砥礪自己。那天在電視中看到翁倩玉小姐的專訪,主持人在最後問:你為什麼一直這麼美麗?你認為美麗是什麼?其實這是一個老套的有點爛的問題,可是我卻被翁小姐專注沉思的表情吸引,她停了一會、想了一下說:努力去實現夢想的人就是美。
朋友們!我們雖然都四十多了!談夢想好像有那麼點不知天高地厚了,可是還是好想對大家說:別輕易放棄,一旦放下,可能就像Tom一樣,擦身而過難回頭了。
20071030
所以看電影對我而言不甚輕鬆,我會陷在「它」的情境中,不斷問「自己」,他要說什麼?而我在不在裡面?
剛看完「我」片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對他特殊的運境技巧感到很稀奇,當然也對年少不經意擦身而過的夢想終不能實現感到懊喪,可是看完「想飛的鋼琴少年」 後,我忽然對這部片子印象深刻起來,如果我們把「想」片瘋狂的結局改成現實的「我」片來接續完成,朋友們!你會不會有一些……一些些的難過?
我還是比較喜歡離現實近一點的故事,它讓我想到週邊許多的朋友,她們努力的點點滴滴,也好砥礪自己。那天在電視中看到翁倩玉小姐的專訪,主持人在最後問:你為什麼一直這麼美麗?你認為美麗是什麼?其實這是一個老套的有點爛的問題,可是我卻被翁小姐專注沉思的表情吸引,她停了一會、想了一下說:努力去實現夢想的人就是美。
朋友們!我們雖然都四十多了!談夢想好像有那麼點不知天高地厚了,可是還是好想對大家說:別輕易放棄,一旦放下,可能就像Tom一樣,擦身而過難回頭了。
200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