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4 01:15:07Joel

單車環島恣意遊—台中→鹿港 (二)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 清道光四年由鄉賢鄧傳安倡建,日茂行林文濬贊助,藏書共二萬餘部三十萬冊,造就進士、舉人、秀才甚眾,為古鹿港文化搖籃。
書院名為「文開」,乃是為了紀念明末的大儒沈光文﹝字文開﹞。沈氏在荷蘭人佔據台灣時期來台,教導人民讀書識字,有「台灣漢文化之祖」的美譽。

★文祠是在清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由當時的鹿港同知薛志亮率同鹿港士紳陳士陶所集資興建的。
文祠除一般民眾祭祀外,兼是學子讀書的地方,詩人文士亦常聚於此處談文論詩。鹿港最早的詩社「拔社」,就是設在這裡,因此可說是鹿港詩學的發源地。此外,凡應試及第,亦必到此敬謁,可說是讀書人的精神信仰中心。

★武廟是在嘉慶十六年的時候,由鹿港士紳蘇雲從所發起創建的。
武廟內奉祀的是關聖帝君,即是民間所謂的關公。關公在各教中皆佔有一席之地,儒教尊為「文衡帝君」,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佛教尊為「蓋天古佛」。此外,民間亦傳說其擅於算術,並發明了簿計法,兼其人守信用、講義氣,故商人尊之為「武財神」。軍警人員則以其忠義亮節,尊之為「武聖」。此外左右兩側另有關羽的兩位部下─關平及周倉。


●武廟和文祠之間有一口虎井,昔時井水甘甜,為泡茶的甘泉,號為蓬萊第一泉。







鹿港小吃

「蝦猴」學名為『蝦蛅』,是鹿港特產,,頭部像螻蛄(肚猴),尾部像蝦,因而得名。蝦猴是一種窮人家用來下飯的便宜小菜,鹿港諺語有所謂的「一支蝦猴配三晚糜」。而蝦猴的卵,硬但是很香,愈嚼愈有味,是下酒佳餚。

「燒肉圓」〈鹿港俗稱「燒肉迴」〉QQ的皮,包著赤肉、香菇及筍乾,再淋上特製的醬汁。不錯吃唷~
到鹿港別錯过古音之美

從御前清曲到龍山絃音
從五館爭鳴到聚英雅集

 
鹿港一地,向以維護與發揚民族音樂之中的「南曲管絃樂」聞名全臺。
鼎盛時期,五館並立,爭鳴競音,各展所長,正所謂「散入東風滿鹿城」,至於北管,則日漸湮沒了。

南管又名「南曲」,原稱「五音」、「絃音」、「而音」,發祥於長江以南,與發源長江以北的北管音樂對稱。南管為閩南語腔的音樂,沉靜與幽雅,不但具有高潔優美的風格,而且還表現南方敦厚誠樸的民族性。



★昔辜顯榮華宅於日據時代仿巴洛克式建築,收集了鹿港文物,食、衣、住、行、育樂之器具,古意盎然。


傳統與現代的對抗--元昌行的興衰史

民俗文物館,當地人習稱「大和」。民國六十二年,辜氏捐出「大和」,成立「民俗文物館」,開放供外界人士參觀。相關文物主要展示在一、二樓。展覽的文物大致如下:

一樓:有四間展覽室,分別陳列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以及宗教禮
俗方面的文物。

二樓:陳列辜氏家居生活的家具用品及擺設的古董文物。


「鹿港八景」-- 日治時期詩人莊太岳


門月落曉風輕,春夢驚回天未明;

隱約數殘百八下,悠揚猶雜誦經聲。

布帆片片駛如飛,十里津頭正落暉;

欸乃一聲天欲瞑,微茫天際幾船歸。

野色溪光夜氣清,徘徊欄畔欲三更;

尋常一樣秋宵月,偏在楊橋分外明。

白沙墩裡看花來,也似柴桑三徑開;

自與園丁論價後,夕陽驢背載秋回。

繁葉高枝欲蔽天,亭亭如蓋夕陽前;

問渠手植何時代,老幹雙雙已百年。

曾聞風景說瀟湘,水碧沙明映夕陽;

清濁原應比涇渭,勝他兩派合流長。

寒煙漠漠起平沙,浩蕩江天月半斜;

萬點依稀明蟹火,海風吹作一灘霞。

納涼應愛鳳凰枝,半畝清陰夏最宜;

薄茗一壺碁一局,煙光淡蕩夕陽時。

★其實大部分的鹿港的老街中的巷道多可稱為「九曲巷」,此原是鹿港巷道的一大特色。然其中以「金盛巷」在「九曲」方面的特色表現的最明顯,同時也保存的最為完整,因此談到鹿港的九曲巷時,往往以「金盛巷」作為代表。至於「金盛巷」的名稱,則相傳是「金盛船頭行」位於此巷內而得名。

一說早期鹿港商業發達,而與大陸往來需以船隻載運物品,有時船隻空艙太浮易搖晃,就會載些杉木或紹興酒甕等來壓艙,以求船身的平穩。

二則民間有一習俗,若生女兒,則買了紹興酒,埋入地下,待其長大于歸時作為陪嫁之物,故曰「女兒紅」;若生兒子,亦買了紹興酒,埋於地下,待其長大及第,以饗賓客,故曰「狀元紅」。
★位於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道中。

共有四排,每一排有15個酒甕,左右兩面共有120個。將酒甕築成牆,一方面可物盡其用,又可增添其美觀與藝術眼光。
一個人旅行,不受任何影響。

停停走走,隨心恣意。

無的放空 2008-04-08 10:58:15

ㄏㄏ,鹿港是去不了,假日倒是去&quot鹿港小鎮&quot(台灣人在大陸開的連鎖餐廳)吃飯,我5月或者能回去一趟,仍未定!!

小美 2008-02-29 16:50:48

嘩, 單車環島遊, 給我, 會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