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2 21:26:59李天保

國三國文



補習班教學想法

1.利用每次上課小考幫學生複習

2.考試成績優秀者,送獎品、或到KTV唱歌獎勵、
鼓勵學生

3.請優秀同學擔任國文小老師

4.每堂課有固定作業供學生習作

5.輔導程度較差同學趕上教學進度

6.教學認真專業、每天有教學大綱,掌握教學進度
,以同理心、幽默感,增進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7.與學生家長隨時保持密切聯絡

8.和補習班班主任、副董事長經常溝通,交換教學
想法










一、敬業與樂業

文體:論說文、作者:梁啟超、出處:飲冰室合集
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認真的人最美麗 (87高聯)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85省聯)

學習標竿:
本課旨在闡明職業對人生的重要性,並勉勵青年要永遠保持責任心和趣味感,作為敬業與樂業的基本精神,因為一個人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了責任心,才能專心致志的去努力,有了趣味感,才能奮發不倦,兩者並行,職業才有希望。

應考指南:
大量引用古典中的詞句和故事,敬業與樂業是閱讀測驗與短文寫作的好題材

題解:
本文節選自飲冰室合集,旨在論述對職業,必須敬謹從事,並能樂在其中,全文先闡明有職業的必要性,再分別就敬業與樂業加以申論,最後指出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勉勵大家以此營造合理的生活。

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縣人,生於清穆宗同治十二年 ,卒於民國十八年,年五十七,曾參與戊戌變法,民國成立後,歷任司法總長、財政總長,後來致力於教育事業,曾任清華等大學教授,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與學者,文筆犀利明暢,筆鋒常帶感情,學識淵博,著作豐富,後人編有飲冰室合集。

一、
課文精讀:

第一段
題目: 把禮記裡頭敬業樂群和老子裡頭安其居、樂
其業造出來,敬業樂群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說明本文命題的由來。

第二段
本題主眼,在敬與樂,但必須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之主體,所以必須說明有業的必要。強調敬與樂,以職業為主體。

第三段
孔子說: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引用孔子的話,說明有業的重要性。
第四段
唐朝名憎百丈禪師常用一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將他應做的事做完,他那一天就絕對不肯吃飯。以唐朝百丈禪師的故事,指明不做事便不能吃飯,好吃懶作是絕對不行的。

第五段
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人人都要有正當工作,人人都要不斷勞作。

第六段
第一要敬業,敬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朱子﹁主一無適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都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為什麼可敬?人類一方面為生活而勞動,一方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本段開始進入正題,先指出敬業的重要性,說明敬是主一無可適,心無旁騖,更強調職業無貴賤,只要能盡心盡力的去做,所有的職業都是神聖的,凡是職業都是可敬的。

第七段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廔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 ﹁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曾文正說: ﹁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要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 ﹁用志不紛,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乎這些道理。本段闡述要把工作做圓滿,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這忠實的心理便是敬。

第八段
第二要樂業,這種嘆息的聲音,無論任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 ﹁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 ﹂,須知苦樂全在主觀之心:不在客觀的事。人從出胎的那一秒鐘到絕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遊民,終日閒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那裡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裡不願意去做,不願意做逃得了麼? 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和自己開頑笑麼?
指出樂業的重要性,說明人生從事任何事情總是免不掉勞苦,但每能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可是無業遊民與厭惡自己本業的人,則永遠找不出快樂,那才是真正的苦。

第九段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因為凡是一件職業,總會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
2.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往前,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3.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比賽球一般,因競爭而得快感。
4.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胡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閒煩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
之將至云爾﹂,是人類理想的生活。舉出四點理由證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
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就發生了。

第十段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說明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二、課文注釋
1.敬業樂群: 專心事業,愛好朋友,樂,音一ㄠ`

2.主一無適便是敬: 意志專注,心無旁騖,就是敬。適,當往、歸向講,無適,就是沒有別的歸向,十分專一。

三、形音義、詞性綜合比較
1.樂 一ㄠ` 敬業樂群:愛好,動詞ㄌㄜ` 敬業與樂業:快樂的從事,動詞
ㄩㄝ` 樂以致和:音樂,名詞

2.素 素其位而行:平常,此做動詞素稔讀書趣:平日,副詞素帳:白色,形容詞

四、章節與修辭精解
1.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說喻性的論說文
2.本文採分合法方式寫成,全文的論點緊扣敬、樂兩字,以及敬、樂的對象樂來立論。

五、要句批判
1.﹁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用志不紛、乃凝於神﹂、﹁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以上幾句都是說明敬業的態度,強調做事要專注。
2.梁啟超說: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句話意同國父所說: ﹁無論那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六、討論與學習
1.責任心、趣味,和敬業、樂業有什麼關係?試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責任心和趣味是敬業與樂業的基本精神,因為一個人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了責任心,才能專心致志的去努力,有了趣味,才能奮發不懈,二者並行,職業才有成功的希望。

2.請把以向孔子說的兩句話,翻譯為語體文
1.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整天吃飽飯,沒有地方肯用心思,這種人是很難有作為的。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對於一件事,知道的不如喜愛的人,喜愛的不如陶醉其中的人。

平時考
一、解釋
(一)句中摘釋
1.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如此而已,表示結束語氣

2.﹁強﹂﹁聒﹂﹁不﹂﹁捨﹂
強:勉強、聒:語言漕雜刺耳、舍:通捨

(二)詞語解釋
1.褻瀆:輕漫,侮辱

2.承蜩:捕蟬

二、填充
1.梁啟超說他生平受用的兩句話是
責任心、趣味

2.莊子說:﹁用志不( ),乃凝於( )。
紛、神


三、改錯(訂正測驗)
1.父母為了子女:心無旁務的付出,即使忙祿不勘,也毫無怨尤,這份深情厚愛,如果視若無堵,那麼必為天下人所不恥。
騖、碌、堪、睹、齒

2.對於悲天閩人的聖賢豪傑,恭敬尚且來不及,豈可妄加椰揄,姿行褻櫝。
憫、揶、恣、瀆


四、語譯與句旨
1.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按照自己現在所處的地位來從事,不想本份以外的事情,勉人有敬業精神。

2.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雖然天地這樣廣大,萬物這樣繁雜,但是我只注意蟬的翅膀


五、選擇
1.作者認為人類的生活要從自己的職業中
A 獲得升遷
B 領略趣味
C 得到獎勵
D 圖謀厚利才有價值
Answer:B

2 強聒不捨
A. 勞苦不休
B. 緊迫不捨
C. 嘮叨不休
D. 強詞奪理
Answer:C


六、短文寫作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

範文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戰鬥,面對這場戰鬥,一方面要有責任心,才能做萬全的準備,進而克服種種困難與挫折,獲得最後勝利,一方面要有趣味,才能持續不懈,愈戰愈勇,進而享受戰鬥的快樂。責任心和趣味在人生的戰鬥中,必須兼顧實現,隨時調和,方能所向無敵,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