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09:16:40讀.冊.人

小寒閱讀:「2016台北書展大獎」

小寒閱讀:「2016台北書展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以鼓勵華文創作為目的,今年邁入第9屆,共有小說類115件、非小說類277件作品報名角逐,經兩階段評選出各10本入圍書籍,再選出各3本作品獲書展大獎。
得獎作品包括小說類王定國「敵人的櫻花」(印刻文學)、甘耀明「邦查女孩」(寶瓶文化)、劉大任「當下四重奏」(印刻文學);非小說類有詹宏志「旅行與讀書」(新經典)、辛永勝與楊朝景「老屋顏」(馬可孛羅)、詹正德「看電影的人」(一人出版社)。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以鼓勵華文創作為目的,今年邁入第9屆,共有小說類115件、非小說類277件作品報名角逐,經兩階段評選出各10本入圍書籍,再選出各3本作品獲書展大獎。

得獎作品包括小說類王定國「敵人的櫻花」(印刻文學)、甘耀明「邦查女孩」(寶瓶文化)、劉大任「當下四重奏」(印刻文學);非小說類有詹宏志「旅行與讀書」(新經典)、辛永勝與楊朝景「老屋顏」(馬可孛羅)、詹正德「看電影的人」(一人出版社)。

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今天揭曉6部得獎作品,長篇小說表現亮眼,非小說類得獎作品充分展現台灣創作廣度及深度。

今年得獎作品有3大特色,第一,不僅有作品屢獲獎項的常勝軍,也有初次創作即獲獎的新手作家。第二,長篇小說表現亮眼,非小說類涵蓋遊記、老屋紀錄、電影迷觀點等,充分展現台灣創作廣度及深度。第三,大型出版社大豐收,小型出版社也獲肯定。期許出版界持續創作,帶給讀者更多感動。

 小說類:
王定國「敵人的櫻花」
一九五五年生,彰化鹿港人,定居台中。十七歲開始散文寫作,十八歲後短篇小說陸續獲得全國大專小說創作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早期著有小說、散文十餘部,轉換跑道後封筆多年,短期任職法院書記官,隨後轉戰商場,長期投身建築。
 
《那麼熱,那麼冷》 二〇一三年,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好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誰在暗中眨眼睛》 二〇一四年,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好書、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二〇一五年七月,榮獲第二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內容介紹:
我一直活在悲劇裡,但是我很幸福。
我們通常對於未來總是一無所知,直到事發後才說那是命運,然而在那當下,我卻扭轉著命運那樣地搏鬥著,不願相信剛開始的人生會是這麼慘白。

他在小鎮荒僻的邊陲開了一間咖啡館,等著離家出走的妻子有一日推門進來。
半年後,卻是他和她相繼走了進來。
敵人,敵人的女兒,以及那株曾經盛開的櫻花樹。 

他必須讓他活著。
唯有讓他清醒地活著,偶爾感受一下那些掌聲所隱藏的嘲諷,偶爾體會他人痛苦所帶來的折磨,這樣他才記得有個人永遠不會原諒他。
這卑微而純粹的故事何妨視為生命中的隱喻,用來指望一條非闖不可的道路,乃至終於不被挾持,不被熔燬,也不被剝奪。—王定國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8749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601
 
 

小說類:
甘耀明「邦查女孩」
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曾獲國內多項的重要短篇小說獎。
出版《神秘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喪禮上的故事》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展獎、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獎。曾任靜宜大學、慈濟大學駐校作家,曉明女中特約作家。目前專職寫作,兼任靜宜大學「文思診療室」駐診作家、「千樹成林」與「快雪時晴」兒童創意作文班教師。

內容介紹:
這是動人的愛情故事,她為他蓋一間學校,他為她犧牲了摯愛。
她是古阿霞,在餐廳梯間躲了五年的阿美族女孩,有一天決定跟花蓮市最有名的「殺刀王」離開。
他是帕吉魯,是電鋸狂飆年代的傳統手鋸伐木工,罹患亞斯伯格症與緘默症的他總是沉默如樹。
為了蓋學校,他們環島募款,進入「臺灣最大杜鵑窩」花蓮玉里鎮尋找神祕的老兵,翻越中央山脈找尋令人深刻的共產黨老師,拜見慈濟人與遭中共驅逐的天主教主教,一路突破困境宛如上帝與菩薩出手幫忙。然而,學校蓋好了,更艱鉅的命運即將考驗他們……

這也不只是愛情故事,更訴說一九七○年代自然文化的迷人故事,呈現中央山脈瘋狂的伐木景象、臺灣山林最後處女地的珍貴、一則攀登聖母峰的生死掙扎、一座藏著傳奇命運的菊港山莊、一隻身分成謎的大山之狗、一個如何在森林大火脫困的互助情誼,這是甘耀明突破《殺鬼》的溫柔之作。

本書重點:
◎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家與小說!
◎六年級作家中最重要、最受矚目,每次推出新作,總能引起注目的中生代作家。
 

小說類:
劉大任「當下四重奏」
台大哲學系畢業,早期參與台灣的新文學運動。
一九六六年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研究所,一九六九年獲碩士學位并通過博士班資格試。一九七一年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博士學位。一九七二年入聯合國祕書處工作,一九九九年退休,現專事寫作。著作包括小說《晚風細雨》、《殘照》、《羊齒》、《浮沉》、《浮遊群落》、《遠方有風雷》、《枯山水》等,運動文學《強悍而美麗》、《果嶺春秋》等,園林寫作《園林內外》以及散文和評論《紐約眼》、《空望》、《冬之物語》、《月印萬川》、《晚晴》、《憂樂》、《閱世如看花》、《無夢時代》、《我的中國》、《赤道歸來》等。

內容介紹:
人間煙火明滅,兩代矛盾隔閡。
歷史文化的主旋律軌道上,四重奏變化莫測。
他,在自造的歷史漩渦裡,碰撞、掙扎,尋找生路。
她,在封閉的家居生活中,守衛、堅持,不動如山。
兩人之間,情思日薄,恩義日重。

女兒窺伺,兒子反叛,老婆冷眼旁觀。被迫棲身異國,深陷重重歷史迷霧。
他的老路,怎麼走?
夫妻相處/手足情誼/親子關係/文化衝擊/身分認同/家族遷移
 

非小說類:
詹宏志「旅行與讀書」
出生於1956年,南投人,台大經濟系畢業。現職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先生也是電腦家庭出版集團與城邦出版集團的創辦人。
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曾任職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遠流出版公司、滾石唱片、中華電視台、《商業週刊》等媒體,曾策劃編集超過千本書刊。並創辦了《電腦家庭》、《數位時代》等四十多種雜誌。
在媒體出版界扮演的創意人與意見領袖的角色,在他後來參與台灣新電影推動中擔起用腦最多的工作,起草“臺灣新電影宣言”,策劃和監製多部臺灣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包括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以及吳念真導演的《多桑》等。

詹宏志敏銳於社會的趨勢,掌握如何將文化轉成商業力量,不論在甚麼領域,總是能開創新局,引領台灣新文化走向;1996年,他首創城邦出版集團,為台灣出版產業轉型帶來新力量。1997年,獲台灣People Magazine頒發鑽石獎章。
他習慣當一個”觀察者”,隨時尋找下一個等待發生的故事。無論著書立說闡言文化趨勢、創意生產、社會經濟論題,都是台灣文化界、網路產業的指標性人物。多年來,他的著作《趨勢索隱》、《城市觀察》、《創意人》、《城市人》等,一直是從事創意產業工作者必讀的作品。

2006年,詹宏志發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感性書寫童年與往事,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情感。一年多後,出版《綠光往事》,爬梳家族往事,重現了五、六O年代台灣小鎮的生活氛圍,猶如經典老電影。2015年,他將旅行與讀書兩大人生志趣的書寫集結,推出詹式風格的《旅行與讀書》,雖自謙只是長者喋喋不休的紀行,實則展現了熟悉旅行敘事傳統的詹宏志不凡的寫作企圖。

內容介紹:
我們誕生之際時空已定,這個人生也就跟著「註定」,
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們擴大實體世界與抽象世界的參與,
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旅行的意義>詹宏志

讀不一樣的書、走不一樣的路
這本書裡有:被一本托斯卡尼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有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行;有念誦著魯拜集的哲思高明的印度商人;有被旅行社誆騙卻皆大歡喜的廚房體驗;有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有爆炸後讓旅人一路矛盾的峇里島行;有阿拉斯加天地獨行般的行跡;有土耳其街攤羊頭的滋味;也有京都東京夢幻美食的紀行……30年來台灣最勇於作夢文化人詹宏志,與你分享他私密的旅行與思考。

《旅行與讀書》並不是充滿智慧形象的詹宏志作讀者的旅行提案,而是他用作家朱天文推崇的明朗文字(「詹宏志是當代極少數能寫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絕不抽象,將複雜的來龍去脈說得有趣、帥勁,令人神往。 」),將他在旅行中的挫折或驚喜、決定與徬徨一一紀錄下來。

全書中,詹宏志除了展現他那百科全書般的知識配備與無線電望遠鏡似的敏銳觸角,更多時候,他像是熱情洋溢的說書人,急切地把異鄉的不同說給身邊的人聽,每個光景和人物都沾染他對未知世界少年般的好奇,聽眾們除了身歷其境感受那新鮮的景象,也得以窺見這位穿梭文化與商界的「台灣第一才子」勇敢闖蕩各界、源源不絕的熱情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3602?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601

 

辛永勝與楊朝景「老屋顏」
老屋顏(辛永勝、楊朝景)
老屋顏工作室(辛永勝、楊朝景)創立「老屋顏粉絲團」,親身在台灣各地踏走,四處探訪不同年代與功能的老房子。透過攝影與文字捕捉美麗珍貴的老屋元素,並在社群網路平台如Facebook、Flickr、Instagram上分享全台各地的發現。此外也設計了一系列的「老屋顏App」,以年輕活潑的方式將老屋樣貌化為數位圖像,讓大家可以拼湊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老房子。

讓大家愛上老房子只是一個開端,老屋顏除了藉由眾多媒介勾起人們對老房子的回憶與好奇,也希望發掘觀察老房子的各種面向,從古都觀光、建築欣賞、窗花磁磚等設計風格,以至於傳承歷史文化、保存文化資產、老屋新生等議題,進一步凝聚起人們對我們身旁老房子的重視與保存。

內容介紹:
全台老房子齊聲推薦!
・青田七六・紀州庵・保安捌肆・九份茶坊(翁山英故居)・
・拾光机・小夏天petit été・紅葉食趣・
・虎尾合同廳舍・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玉山旅社・
・林百貨・衛屋茶事・神榕147・全美戲院・鹿角枝咖啡・能盛興工廠・齁空間・
・書店喫茶 一二三亭・三餘書店・織織人67號・
・小陽。春日子ssunville studio・合盛太平Cafe Story・舊書櫃人文咖啡・

由紀州庵到林百貨,走訪全台24間特色老屋
日治到戰後,拼出老台灣人的生活軌跡
你知道早年大稻埕商家的產品也是街屋牌樓上的裝飾嗎?
你知道早在一根根不鏽鋼條以前,家家戶戶的陽台上都是櫻花、富士山等充滿手作感的窗花嗎?
只要數數牆上俗稱「花磚」的馬約利卡磚數量,就能判別當年屋主的財力?

如同人們藉由穿衣戴帽來妝點出亮麗的外表,許多的老房子也在當年的匠人巧思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情。
老屋顏,一個走訪全台觀察各地老房子的兩人團隊,2013年起他們從台南出發踏遍全台,以文字和攝影記錄下各個年代與造型的老房子。老房子存在的時代歷史引人好奇,而作為老房子一部分的鐵窗花、木格柵、磨石子地板、馬賽克磚牆等精緻繁複的建築元素,說的不僅是各年代的建築形制,更是一道道前人曾在此生活的軌跡。

他們發現,原來老房子的美好溫度就藏在我們從未注意的細節裡。
從台北最美的日式建築紀州庵、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百貨公司林百貨、戰後改建重生的台式長屋三餘書店,以及那些曾是火車舊倉庫、廢棄已久的小兒科診所等全台各地的老房子,兩位作者如老屋偵探般持續致力蒐集各種老房子中的美麗元素與背後的溫暖故事,帶領我們穿越時間長廊,感受古早人的庶民美學,看見舊時代的老屋容顏。

本書特色
★原來老房子要這樣看,深度欣賞老屋匠人的藝心巧思!
★聽老房子說故事,全書收錄北中南24間知名老屋!
 

詹正德「看電影的人」
曾任職廣告公司、楊德昌電影工作室。
現落腳淡水河畔,經營獨立書店「有河book」。
長期在網路發表影評,一直都坐在最前排看電影。

內容介紹:
「電影發明了以後,我們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這是一本集結多年觀看與思索,歷歷呈現電影如何開闊視野界線,延長生命經歷的心得分享文集。作者686熱愛閱讀與觀影,並曾有幸在導演楊德昌劇組工作過,對電影的理解深入卻不拘泥於特定範疇領域。從網路新聞台一直到部落格、臉書,一篇篇角度獨特的影評在網路上吸引眾多讀者。本書是十多年文章在讀者千呼萬喚下的彙整集結,既是紀念過去諸多電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對未來堅守一個看電影的人所做出的重量級宣告。

本書特色
最美的獨立書店「有河book」八周年紀念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