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3 08:08:28讀.冊.人
小雪閱讀:司徒達賢《個案教學》
小雪閱讀:司徒達賢《個案教學》
書名:《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修鍊》
作者:司徒達賢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致力於管理教育近四十年,以個案教學結合理論與實務,備受產學各界推崇。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副主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執行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董事、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兼任教授。
曾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學會院士」、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第十五屆「傑出成就獎」、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年度論文獎」等榮譽。
著作曾多次獲頒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 重要著作包括:《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管理學的新世界》、《策略管理新論》、《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整合的智慧》、《整合的實踐》、《打造未來領導人:管理教育與大學發展》、《管理挑戰新世紀》、《為管理定位》等。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致力於管理教育近四十年,以個案教學結合理論與實務,備受產學各界推崇。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副主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執行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董事、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兼任教授。曾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學會院士」、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第十五屆「傑出成就獎」、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年度論文獎」等榮譽。著作曾多次獲頒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 重要著作包括:《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管理學的新世界》、《策略管理新論》、《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整合的智慧》、《整合的實踐》、《打造未來領導人:管理教育與大學發展》、《管理挑戰新世紀》、《為管理定位》等。
內容介紹:
政大企管所最受歡迎的熱門課程,企業家趨之若鶩,
司徒達賢教授四十年教學壓箱力作!
一流管理教育金字招牌背後的秘密武器!
看似「緊張、專注、忙碌、熱烈」的課個案教學場景,
其實分分秒秒都在修鍊著「聽、說、讀、想」的功夫,
也是集思考、溝通與創意於一貫的過程。
箇中的奧秘何在?
本書完整剖析個案教學如何教、如何學!
從國家建設到個別組織的競爭力,其成敗關鍵,歸根究柢就在於人力素質。人力素質的表現除了個人的品德操守,還包括專業、思維、溝通、解決問題等方面的關鍵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可以持續自我成長的習慣與潛能。這些關鍵知能,都可以經由互動式個案教學來強化與提升。
個案教學是「聽說讀想」的修鍊。本書即是希望透過個案教學方法的普及運用,對國家社會整體能產生正面的作用。在社會開始更重視教學、更重視思想能力的培養、更重視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此時,本書是最完整的實用指南。而當數位時代潮流對教師傳統教學角色產生擠壓,大家為了維持教師的附加價值,而深感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有所調整時,更能彰顯本書的價值。
本書不只是企業個案教學師生提升學習效益的必讀經典,對企業內部希望改進培訓技巧及會議主持風格的各級管理人員,甚至包括對互動式教學有興趣的各科教師,本書也是培養其整合、思辨及提問能力,協助自我反思其討論過程中內隱心智流程的絕佳參考。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目錄: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目錄:
序
導讀
〈外篇〉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教師角色因教學科技而改變
第二節 互動式個案教學的場景
第三節 對互動式個案教學的誤解
第四節 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
第2章 互動式個案教學的過程及其關鍵做法
第一節 基本流程
第二節 對學生的要求
第3章 學習的核心──「聽說讀想」
第一節 「聽說讀想」概論
第二節 聽──聆聽的意義與潛在問題
第三節 聆聽的輔助動作──問
第四節 說──有系統地表達具體想法
第五節 讀──吸收知識、理解資料、鍛鍊思考
第六節 想──聽說讀三者的「後盾」
第七節 思想的訓練
第4章 個案教學的各種正面作用與潛在貢獻
第一節 與學理之關係
第二節 與實務的關係
第三節 個案教學對有經驗的實務界最有價值
第四節 與讀書的關係
第五節 學生學習到的心態與習慣
第六節 對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其他作用
第七節 企業內部個案教學
第八節 許多領域都可以使用個案教學
第5章 教師的角色
第一節 教師課前與課後的工作
第二節 啟發式教學
第三節 學生與上課的場地
第四節 個案教材的選擇
第五節 鼓勵發言與互動
第六節 對深化學習效果之補充意見
第七節 教師對自己教學角色的要求
第八節 教師的學理素養
第九節 教師的心態
第十節 教師的成長與收穫
第6章 個案寫作與個案教師之培訓
第一節 個案寫作
第二節 個案主
第三節 個案教學法之教學
第四節 個案教學、個案寫作與質性研究
〈內篇〉
第7章 知識與知能
第一節 實用知識
第二節 狹義知識的三種類型
第三節 廣義的知識──知識庫的內涵
第8章 「第一類的想」與「第二類的想」
第一節 「第一類的想」
第二節 「第二類的想」
第三節 「兩類的想」是相輔相成的
第9章 思辨能力
第一節 「第一類的想」相關思辨能力
第二節 「第二類的想」相關思辨能力
第三節 更進階的思辨能力
第四節 其他相關或更基礎的思辨能力
第五節 結語
第10章 「內隱心智流程」之涵意
第一節 對學習與讀書的涵意
第二節 對管理教育的涵意
第三節 再次檢視個案教學的目的
第四節 再次檢視「聽說讀想」
第五節 更進一步理解個案教學中的重要原則與細節
第六節 由此理解個案教師的角色
第11章 教師的提問
第一節 教師提問的關鍵作用
第二節 教師提問的類型
第三節 教師提問時的若干注意事項
第四節 論述路徑與轉折點
第五節 幾個重要的術語:TT、TQ、SA、TT2、TQ2
第六節 重新檢視教學手冊的內容
第七節 主持個案教學時應避免的問題
第12章 教師更高的自我期許與成長契機
第一節 重新檢視個案教師的「內隱心智流程」
第二節 師生間的心智競賽
第三節 個案教學能力的培養
第四節 再論教師之學理素養
第五節 再論教師應有的心態
第六節 再論個案教學如何使教師成長
第13章 結語
第一節 個案教學法最基本的主張
第二節 互動式個案教學的信念
第三節 互動式個案教學的先決條件
第四節 對個案教學的正確認識
致謝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導讀:
「互動式個案教學」是世界一流商管學院長期以來主要的教學方式,此一教學方式對學生產生的教育效果早已有目共睹。本書試圖完整而詳細地介紹互動式個案教學的教學方法,以及其中許多細緻做法背後的道理。
這些一流商管學院的個案教學方式在表面上其實相當一致或至少相去不遠,但本書針對這些細緻做法所進行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道理,大部分是基於作者本人從事個案教學四十年來的實際經驗以及自己不斷反省檢討所獲致的心得。
互動式個案教學的基本主張
管理教育中的互動式個案教學有幾項基本主張:
第一,靈活運用知識以及建構知識這兩種能力,其重要性不亞於對知識的擁有,而互動式個案教學是強化學生這兩種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第二,知識與學理的學習與吸收對學生十分重要,但主要應該經由閱讀,而非經由「聽講」,寶貴的上課時間應該用來進行師生的問答與互動。理由之一是,如果文字說明夠清楚,專心閱讀比聽講在吸收知識上更有效率;理由之二是,學生在校期間所培養的自行閱讀能力與習慣,對其畢業後的終身學習影響深遠,如果在校時未被要求深入閱讀,畢業後不易經由閱讀來快速吸收不斷出現的新知識;理由之三是,如果非要口頭解說不可,則在互聯網時代,少數口才出眾的講者可以透過網路扮演知識講解與傳播的角色,加上網路上充斥的資訊,使教師在課堂上單向講課的必要性日益降低。
第三,個案教學的目的不在解說或舉例說明學理,而在強化學生「聽說讀想」的能力。易言之,深入理解別人發言、精準而有系統地表達意見、經由閱讀掌握關鍵資訊,以及包括活用知識、整合知識、建構知識等的「思辨能力」,才是個案教學希望學生獲得成長的方向。這些能力在實務上非常重要,僅憑讀書或聽講不易提升,似乎唯有經由正確的個案教學才能讓學生獲得鍛鍊的機會。
第四,對許多專業(例如企業管理)而言,「做中學」是知能成長的主要途徑。而在教師指導下的個案討論,是「從實際決策中學習」的最佳替代方案,而且成本低廉得多。此外,個案主題涵蓋面廣,個案中的決策角色與立場十分多元,學習效果應比讓年輕人僅在少數幾個職位上從事「做中學」更佳。
第五,在個案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角色十分關鍵。個案的選擇、「論述路徑」的設計,以及上課時持續進行的提問、啟發、摘要、小結等,在根本上決定了討論品質與學習效果的水準。至於課堂上開放氣氛的創造、同學間互信文化的建立,更是教師責無旁貸的工作。
第六,在問答過程中,教師除了專心聆聽、明確摘要之外,還必須針對每位學生各自不同的知識架構或「知識前緣」來進行啟發性的提問與互動,以協助學生想得更廣更深。這些都必須以教師的學術素養為基礎,不斷引導學生去思考,而非將自己的學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在互動中隨時提問來啟發學生的思考,是教師在主持討論時,最重要「附加價值」之所在,基於此一認識,可知分組報告、分組辯論、實務資訊交流等個案教學方式,不容易讓教師發揮其應有的附加價值或貢獻。
此外,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提問」,提問的背後當然也需要教師的「想」與「知識存量」的支持,也有其「內隱心智流程」。易言之,教師的學理素養、「想」的能力等所形成的「內隱心智流程」經由提問(以及摘要重點的選擇)引導了上課時每一次師生討論的方向與內容。而我相信,如果教師對自己「內隱心智流程」更能理解、掌握,甚至「觀照」,則其提問水準與主持討論的品質,一定可以在個案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隨時自我檢視與反省而快速進步。這當然也是撰寫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
〈外篇〉與〈內篇〉的分別
本書分為〈外篇〉與〈內篇〉兩部分。〈外篇〉是以平直的方式介紹個案教學進行的過程、師生雙方的角色與做法、這些進行過程與做法背後的理由,以及個案教學為學生知能、心態、職涯等方面所帶來的正面作用。
此外,由於互動式討論或個案教學法可以運用在企業內部培訓,例如由中高階主管來主持企業本身個案的討論;也可以應用(或已經應用)在其他許多學科領域,因此在〈外篇〉中也針對這些做法與潛在價值進行了介紹。個案寫作以及如何提升個案教學的能力,也是很多人十分關心的,在〈外篇〉中也針對這些議題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至於〈內篇〉,則需要稍作解釋。
本書〈外篇〉的內容對「如何進行個案教學」其實已提供了相當完整而實用的建議,各種做法的理由也在各章節中有所說明。然而對已經擁有個案教學經驗的教師,肯定會對個案教學的這些做法與理由背後更深層的道理感興趣,甚至也曾思考過這方面的議題。因此在〈內篇〉中我試圖將自己這方面的想法與心得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指教,並希望經由對這些道理的說明,更進一步解釋個案教學各項細緻做法背後的理由。
由於「聽說讀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想」,因此〈內篇〉的主軸就環繞著「想」這一主題,包括何謂「想」,「想」的能力如何展現,以及在個案討論過程中,學生如何在「想」、教師聆聽和提問時如何在「想」、教師如何運用持續提問來啟發學生的「想」。這些「想」或「思辨」的過程,如果不刻意留心,外人無法得知它們的存在,甚至「想」的主體(包括師生雙方)也未必能清楚觀照到自己是怎麼在「想」的,因此在本書中稱之為「內隱心智流程」。
「想」的過程中,主要依賴的是「知識」,所希望建構或創造的也是「知識」,因此討論「想」之前就不得不先談一下何謂「知識」。了解這些以後,才可能進一步理解「想」和「知識存量」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在個案教學中應何運用各種方法與技巧來鍛鍊學生「想的能力」或「思辨能力」。
此外,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提問」,提問的背後當然也需要教師的「想」與「知識存量」的支持,也有其「內隱心智流程」。易言之,教師的學理素養、「想」的能力等所形成的「內隱心智流程」經由提問(以及摘要重點的選擇)引導了上課時每一次師生討論的方向與內容。而我相信,如果教師對自己「內隱心智流程」更能理解、掌握,甚至「觀照」,則其提問水準與主持討論的品質,一定可以在個案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隨時自我檢視與反省而快速進步。這當然也是撰寫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
〈外篇〉各章內容提要
第一章是緒論,指出在教學科技快速進步以及互聯網普及的時代,互動式個案教學是教師可以持續發揮貢獻的方式。進而簡單描述個案教學上課時的場景,並解釋何以有些運用個案來教學的方式,其實並非正統的互動式個案教學,而且也未能發揮教師的附加價值。
第二章介紹互動式個案教學上課過程中,可以從外部或學生角度觀察到的許多步驟或做法,以及這些做法的理由。從這十幾項做法中,已可展現個案教學的複雜性,以及教師在主持時各項作為與用意的考慮深度。互動式教學需要學生擁有高度的學習動機及參與意願,因此本章亦針對學生的角色,或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要求,詳細列出並說明這些要求的必要性。
第三章介紹個案教學的核心「聽說讀想」。本章分節說明「聽說讀想」的意義與重要性、哪些原因造成「聽說讀想」能力的不足或下降、改善「聽說讀想」的方法,以及何以見得個案教學可以有效強化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
此外,聽不懂就應該提問,因此「問」也是「聆聽」的輔助動作。本章對「問」以及我們文化中不願提問又不願被問的特性進行分析,也指出個案教學有助於提升「提問」的意願與能力。
第四章詳細說明除了「聽說讀想」之外,個案教學對學生各方面所產生的正面作用。例如經由個案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理的理解與內化;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取代一部分「做中學」的功能。對經驗已十分豐富的高階人員,個案教學可以協助整理他們的思想體系、恢復他們由於地位崇高而日漸弱化的「聽」、「說」能力,因此可能比聽演講更有實際的幫助。
個案教學對學生的心態也能發揮極佳的正面效果,包括自信、包容、抗壓、務實等。而「做中學」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與習慣、決策膽識、獨立思考,以及從個案教材中所獲得的大量企業實務常識,都是從一般講課或僅經由讀書所無法獲致的。
中基層人員能否獲得良好的在職培訓,與企業未來競爭力息息相關。然而純粹的「做中學」或「師徒制」之成本效益其實遠不如「企業內部個案教學」。本章對「企業內部個案教學」的方法及對同仁及企業多種具體成效,進行詳細的說明與介紹,希望企業界能更普遍採用此一方式培訓管理幹部,除了提升同仁知能,內部個案教學對人才的選拔、部門間的溝通與相互體諒,甚至各級主管主持會議的風格,都會創造意想不到的正面作用。
事實上,互動式討論甚至個案研討的適用範圍,絕對不僅限於企業管理。大部分學科,只要期望運用實用知識來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或決策,都可以採用類似的教學方法。本章列出若干實例供大家參考。
第五章詳細介紹個案教師的角色、技巧、注意事項以及心態。這些包括了課前與課後的工作、啟發與提問的原則、深化學習效果的方法、個案的選擇、場地的要求,以及針對不同特性的學生以及規模大小不同的各種班級,所應注意的事項。
最後幾節聚焦於教師本身,包括學理素養的要求、虛心開放並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心態,以及從個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獲得的成長,例如對學理的內化、對實務界思維方式的理解等。
從本章的解說中,更能讓大家體會,個案教學中的教師角色比起單向講授,不僅複雜得多,而且也需要投入更多心力。然而從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所得到的樂趣與成長,也是其他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
第六章介紹個案寫作的方法,以及如何培訓個案教學的師資。這些大部分都是基於我個人的經驗,雖然不是世界上普遍的做法,但在創意及實施效率上或許有其值得參考之處。
個案教學、個案寫作及質性研究三者之間關連密切。曾在個案教學中有當學生的經驗,對主持個案教學肯定有幫助;累積了相當的個案教學經驗,才容易掌握個案寫作的方法;質性研究的訓練或經驗也可以為個案教學與個案寫作奠定良好的思辨基礎。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自序:
從國家建設到個別組織的競爭力,其成敗關鍵,歸根究柢就在於「人」。所謂「人」,除了品德操守之外,應該指的是領導者與各級人員在專業、思維、溝通、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可以持續自我成長的習慣與潛能。這些關鍵知能的提升,當然要靠教育,而教育的核心,照理說應是各級學校中,每位教師每天負責進行的「教學」。
由此可見,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力都深受教學內容與品質的影響。然而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包括管理教育甚至全部大學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這些關鍵能力的提升,究竟採取了哪些有效的具體做法,是值得檢視的。本書內容聚焦於個案教學,是希望此一教學方法的普及運用,對國家社會整體能產生正面的作用。
寫作緣起
四十幾年前,我就讀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時,就接觸過個案教學。後來在美國伊利諾大學讀MBA,大部分上課方式是研討,而其中又有大部分是個案研討,甚至包括「作業研究」及「資訊管理系統」的課程也全部是個案研討。在西北大學攻讀企管博士時,為了興趣,也選修了幾門MBA的課,也都有相當高比重是個案討論。在我主修的「企業政策」(後來改稱策略管理)領域中,由於決策考慮因素複雜多元,因此這門課在MBA或高階在職教育中,傳統上都是百分之百使用個案討論。當時對個案教學方法感到十分好奇而嚮往,因此在西北大學時也曾徵得幾位老師的首肯,長期旁聽他們主持的個案討論,試圖經由觀察來理解同一個案在不同教學風格下所展現的討論過程。
1976年畢業,回國任教於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負責課程包括研究所的組織理論與管理、企業政策,以及企管系大四的企業政策,全都屬於必修課。從第一年開始,我就全部以個案教學的方式來上課,並投入大量時間來主持或編輯個案翻譯與本土個案撰寫。除了這些課程之外,校內外的各種在職班次、企業中的教育訓練等,我都是以個案教學為主。保守估計,主持個案教學的時數應遠超過一萬小時以上,上過我個案討論課程者,至少有三千人。幾年前擔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期間,開始較有系統地進行「個案教學師資培訓」並主持「商業服務業」的個案訪問與撰寫,其後在政大企研所博士班、企業家班,以及EMBA也開設類似的課程,在教學、互動與訪談個案的過程中,自己對個案教學的體會也日益深刻。
許多年輕的教師,包括我自己過去博士班的學生、參加商研院課程的各校教師、「個案教學法」課程中的各種學生或學員,以及參加各次「個案教學法研討會」的與會人員,都曾經向我提出許多關於個案教學法的疑問,我在努力回答時,也開始整理自己對個案教學的經驗與想法。易言之,「被問」的頻率愈多,自己的「答案」就愈豐富,並逐漸試著將這些做法與想法有系統地整理出來。
在這四十年充實又忙碌的教學生涯中,其實並沒有人「教」我如何去主持個案討論,國外文獻中對個案教學方法的介紹雖然極有參考價值,但對已有數千小時以上個案教學經驗的人,還是感到在這些文獻所討論的內容之外,個案教學的具體做法與道理仍有許多值得深入分析思考的空間。換言之,我的個案教學做法與想法,大部分是幾十年來,隨時針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過去所學的各種行為科學知識,不斷反省檢討而獲得,因此都是基於對我自己「實務經驗」的反思。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應可感覺到這種基於自身實際操作經驗而來的「原創」風格。
提升思考能力的具體做法
近年來各方指出,我們教育對學生「思想能力」與「做事能力」的重視程度顯然不足。中學教學重心放在升學;大學教師的時間精神則愈來愈重心轉移到學術研究與發表,也不會高度重視學生思想能力以及其他關鍵知能的啟發。
商管學院許多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理若非太艱深就是太接近常識,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未來職涯發展也作用不大,因此開始大量增加國內外參訪與企業實習的比重。參訪與實習的確有其價值,然而在過程中,教師的學理素養以及基於學理素養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應如何導入以提升參訪與實習的效果,進而提升這些關鍵知能,大家似乎也尚無共識。
有些商管學院與某些專業學院,感知實務的相對重要性,因此主張將學生的部分課程(甚至整學期)交由企業去教導。企業界可以指導學生與該企業有關的基本實務做法,但包括思考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內的各種關鍵能力,若也委由企業界來教,似乎也說不過去。再者,大部分企業對內部人員的培訓並無一套完整的經驗傳承辦法,面對這些來來去去的「實習生」或產學合作計畫中的學生,應如何去教導才能有效將實務上的寶貴經驗傳承給他們,既不必像「師徒制」一樣投入太多時間,又不會洩漏太多內部的機密,也需要煞費心思。
許多中小學甚至部分大學,近年來也發現單向式講授方式之不足,開始提倡「翻轉教室」。希望學生課前在家中藉由網路或閱讀先行預習,到了教室後則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習題或專案活動的討論或實作,目的也在提升學生活學活用的思考力、培養溝通與合作的能力與習慣,以及結合知識與實作的能力。然而長期以來,教師們已習於單向講課,在課堂上應如何調整其角色,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之討論主持人或引導者,並經由提問、啟發來協助學生內化知識,進而提升思考能力,也是大家正在努力的方向。
針對以上議題,有效的解決方法可能很多,但本書所提的「互動式個案教學」應是效果已經長期驗證的解決方法之一,而本書中對個案教學背後理念及許多細緻做法的說明,也應對所有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而個案教學對學生溝通能力、開放心態,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也有極大的幫助。
個案教學
簡言之,個案教學就是在教師引導下,針對某些過去發生過的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或構思決策。大部分個案,尤其在企業管理方面,這些問題的呈現方式大部分是以文字來說明問題或決策相關的現象與背景資訊,少部分也可能是透過影片。在其他學科則可能是數學或會計的「習題」,也可能是工程設計的客戶要求規格或實體成果,甚至是醫學檢測的報告等,都可以做為上課討論的基礎。經由討論,學生可以內化理論與實務的關連,可以培養「想」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在不斷的互動與討論中,強化各種溝通能力(例如聆聽、表達、快速掌握書面資料中的重點),以及願意接納異議又樂於分享的開放心態。
世界一流商管學院普遍採用個案教學或針對文章進行互動式的討論,至少有六、七十年以上的歷史與經驗。這些一流商管學院中大師雖多,但基於智財權的顧慮,他們提出創新而獨到的見解通常都先正式發表文章,之後才進行公開演講,在上課時則以討論為主,包括觀念性的文章或個案,很少針對書中的章節來「講課」。
個案的主題,未必只限於高階管理階層所關心的策略、組織或財務、行銷而已。幾乎各階層需要用到分析與決策的議題,都可以撰寫成個案的教材做為上課討論之用。例如「餐廳外包決策」、「會議場地安排」、「基層主管對同仁間衝突之解決」,乃至於如何簽公文、如何設計表單、如何選擇店址等,都可以寫成個案來討論。
對高階層主管而言,個案教學可以協助他們整理其思想架構,深入交流經驗;對年輕學生,則在討論過大量個案後體會到理論應用在實務上的價值與限制,而且日後進入職場,也不至於對真實世界完全隔閡,因而可以很快做出貢獻。
社會上許多人士大聲呼籲大家應努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很少有人提出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方法,或在學校中應如何來培養這種能力。然而本書所詳細介紹的「互動式個案教學」其實就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方法,相較於工作崗位上一對一的「師徒制」,在成本效益上更有優勢。
個案教學的信念之一是「多用腦筋解決問題就會進步」,在MBA的兩年教育中,如果每週可以在不同的課程裡,深入準備並討論三篇個案,則兩年裡至少可以討論並試圖解決不同產業中,各種管理角色所面對的幾百個性質不同的問題。這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思考能力的訓練,肯定比坐在教室裡聽講兩年有效得多。
為誰而寫
本書寫作時,心中的目標讀者大約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是已有經驗的個案教師,或對「思想能力訓練」以及對「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有具體經驗的人士。因為本書內容大部分係歸納自作者本身經驗,所建議的做法絕非個案教學的「標準」,各種做法的理由亦未經過科學驗證,因此很希望對此一相關主題有研究或有成功經驗的人士提出指教,並希望他們能分享實際的經驗與相關的理念。這樣可以讓讀者對此主題有更多角度的思維,或至少可以對我自己的教學品質有所增益。
其次是對個案教學已有若干經驗或感興趣的年輕教師或博士班學生。由於目前針對個案教學方法進行全面而深入討論的文章或書籍不多,我相信本書內容對他們肯定有一些參考價值。他們如果有心投入個案教學,建議可以在從事教學每隔一段時間後,將本書再翻閱一次,進行自我檢視,應有相當好的效果。
第三是華文世界中各校目前、過去甚至未來的EMBA學員或MBA學生。如果他們能深入了解本書中所詳細說明的「內隱心智流程」,就更容易反思自己在個案討論中,如何思考、如何經由互動來學習、如何在「聽說讀想」方面獲得成長,以及教師種種做法在追求教學效果上的用意。這種對自己學習時心智流程的反思,對學習可以產生極大的正面作用。
第四是本書中所推薦的「企業內部個案教學」之內部教師。將自己部門的決策經驗寫成個案,再由主管來主持本部門或跨部門同仁的個案討論,是比一對一「師徒制」效果更好的人員培訓方法。對同仁而言,除了在「聽說讀想」各方面的成長之外,還可以增加對本身企業營運與過去成長歷程的了解、提升跨部門間同仁的同理心與感情;對主持個案討論的各級主管的「聽說讀想」也是極佳的成長機會。這些主管對個案內容已深入了解,本身實務經驗也十分豐富,如果熟悉了個案教學的方法,一定可以在內部培訓做出極佳的貢獻。
第五是企業管理領域之外的教師,以及開始運用「翻轉教室」的各級學校教師。因為本書中的做法與原理雖然植基於企管教育,但「互動式討論」或運用個案這種以實際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也值得其他領域中的教師參考,以達到該領域中理論與實務結合,以及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
第六是在職場上力求進步的各級人員。本書重點雖然是個案教學,但在書中也深入介紹了面對問題時的思想方法以及從「做中學」裡建構知識或自我成長的心智流程。這對工作上十分用心投入,又希望從工作中不斷追求進步的人,也應有相當價值。而本書的提問技巧與原則,以及對教師角色與心態的提醒,也可供各級主管在主持會議風格上的參考。
結語
個案教學是「聽說讀想」的修鍊,「寫」並不在其中。但寫作絕對是對作者的修鍊。為了寫這本書,迫使我將自己現階段的做法和想法進行了系統化地總整理,因此也可以視為我教學四十年的一項里程碑或紀念。寫作過程中,我自己感到成長很多,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產生許多反省。
希望不久的將來,社會將轉變為更重視教學、更重視思想能力的培養、更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當大家更感受到互聯網對教師傳統教學角色的擠壓,為了維持教師的附加價值而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有所調整時,本書一定能為更多人提供參考,發揮更大的作用。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
書摘:第3章 學習的核心──「聽說讀想」
個案教學重點不在知識的傳授,而是「聽說讀想」這些能力的養成與強化。本章詳細解說「聽說讀想」的意義與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互動式個案教學法來提升這些能力,進而培養相關的習慣。
第一節 「聽說讀想」概論
個案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密集的互相交流,因此口頭表達與專注聆聽是大家都必須擁有的能力。而經過互動式個案教學的洗禮,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與習慣都會獲得長足的進步。此外,從個案教材中理解企業運作的方式,以及從分散在各個段落中的片斷資訊看出未直接明言的問題,則需要「讀」;而無論是「聽、說、讀」,乃至於分析與決策,背後都有賴於高水準的思考能力,也就是「想」。
「聽說讀想」這些基本能力,不僅是年輕人進入職場後必須具備的條件,而且對高階領導人的管理效能發揮,乃至於整體組織競爭力的形成,都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聽說讀想」能力的培養
「聽說讀想」在職場上的任何層級都有其重要性,然而,由於表面看來似乎學問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這些能力的提升與培養,不能只靠理論的學習或專家的呼籲,必須要經過一步一腳印地實踐與練習才能做到。
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以後,發現學校中所教的許多理論未必能在工作上發揮作用,而每天所需要用到的「聽說讀寫」等技能,過去在學校卻訓練不足。商管教育中的個案教學,正好可以協助學生在這方面能力的增長。個案教學在「寫」方面能直接幫助的雖然不多,但「聽說讀寫」等背後「想」的能力提升,個案討論卻遠比上課聽講效果更佳。
「聽」
有些人比較專心,或比較能聽懂別人的意思,有些人則否。主持個案教學的教師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可以很容易發現每位學生「聽力」的高下或不足,然後設法運用各種方式來強化學生聆聽時的專注力與理解力。
單向式的講授,往往要到學期結束,教師看到考卷以後,才發現有些學生根本沒有聽懂,但為時已晚。再者,學生若聽不懂教師的講課,常會歸咎於學理太深或教師表達能力不好,但在個案討論過程中,負責「說」與「聽」的都是學生,討論的內容也都是十分實際的議題,因此「學理太深」或「教師表達力不佳」這些理由甚至藉口都可以被排除,若學生還聽不懂,完全是自己的責任。
「說」
個案討論時,學生必須隨時準備回應教師的提問,或針對同學發言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問題。因此在上課過程中,除了專心聆聽之外,還必須配合討論的主題進度,持續形成本身意見,構思發言內容,甚至在心中不斷模擬「造句」,以備一旦被要求發言時,不至於腦中一片空白。此一「心中造句」的過程,使學生們即使實際上並未發言,但其口頭表達的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加上有被隨機要求回答的壓力,更能模擬未來在企業實務上在有壓力的情況下的「說」。
「讀」
閱讀「理論」和閱讀實務上的資料與數據,在方法和心智運用上都頗不相同,學生在校期間在前者方面所受的訓練,未必能轉移到後者上。個案教材中的資料與企業實務上的資料在形式與複雜度上都相對接近,學生為了上課討論必須在課前努力讀懂這些資料,上課時,教師則可以要求學生針對個案中的內容摘要整理,或對各種報表進行分析,然後再依學生理解上不足的部分從事指導。上課時的這些做法,也可以使同學之間互相參考彼此閱讀與摘要的能力與結果。
「想」
上述「聽說讀」三者不只是技巧問題,它們背後還有「思想」的能力。學理、觀念架構以及邏輯能力對「聽說讀」三者的品質與進行效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唯有經由個案討論,才能讓學生有機會體認「思想」或學理的價值,以及學理與邏輯如何透過「聽說讀」來與實務問題的分析與決策結合在一起。學理是否讀通、思考上是否合乎邏輯,都會在討論中隨時受到檢驗。這些都是一般聽講、閱讀、記誦,以及紙筆考試所不能做到的。
此外,個案教學中所培養之「想」的能力,對研讀理論性的文章也有幫助,而個案教學中並未特別強調的「寫作」,其品質水準其實也建立在思維能力上。
讀書或傳統的學習方式,主要目的也是在提升「思想」的潛能,然而這些潛能必須經由在真實世界中長期且持續地練習、運用與試誤,才能真正內化。個案研討是模擬真實世界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徑,而且有教師在旁隨時檢視提點,使這些能力在個案研討中,可以快速成長。
本書後半的〈內篇〉還會針對「想」的過程及其在決策與個案討論中的角色,進行更深入的說明。
「聽說讀想」在高階人員培訓中的重要性
高階人員到學校進修,原本可能只是希望在聆聽各種專業學理時,獲得一些靈感,可以用在自己組織的經營管理中。然而企業經營非常複雜,任何學理架構或研究成果,對高階人員而言,似乎都過於簡化,即使接觸到眾多學理,也未必有能力整合並轉換成實際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能。到學校進修,對高階人員最有幫助的,其實是系統化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及「聽」、「說」等溝通能力的進步,而非「學理」本身。而且若經由個案教學,提升了「想」的能力,對學理的吸收與活用才會產生大幅的進步。
在我的觀察中,許多企業家雖然在決策思維上十分敏銳而富有創意,但在溝通上存在兩項問題。其一是即使對事情看得很透徹,但部屬或晚輩往往聽不懂他決策的理由,他自己也常感到別人無法理解他的想法;其二是即使心態開放,卻不太能完整理解、吸收別人的意見。這些問題勢必造成授權與經驗傳承上的困難,當組織規模愈來愈大,或企業家年事漸長時,問題更明顯。
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高階人員雖然每天都在與人溝通,例如下達指令、協商談判,甚至交際應酬,但在比較深入的推理過程上通常較少有聽與講的練習。原因之二是,他們並非不願意在這些方面追求進步,但內部同仁通常不好意思告訴老闆「您沒講清楚」或「您聽錯了」。易言之,他們在組織內的崇高地位減弱了他們的溝通能力。
在個案教學的課堂上,不會因為社會地位差異而造成溝通障礙,在開放的氣氛下,每個人都可以發現自己在「聽」和「說」這兩方面需要增強改進之處。
「聽說讀想」能力與組織整體競爭力的關係
組織整體競爭力不能只依賴少數關鍵人物。然而無論是上情下達或下情上達,或平行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情報傳遞,以及團隊內或團隊間的問題解決過程,其實都與組織全體同仁「聽說讀想」的能力息息相關。如果這些能力普遍不高,上級與下屬之間或平行部門間彼此既講不清楚也聽不明白,組織不可能發揮整體的戰力。而課堂上的個案教學或企業內部的個案教學,正是提升這些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97445?loc=P_003_033&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511下一篇:小雪閱讀:「標準作業程序」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