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31 10:53:44讀.冊.人

大寒閱讀:果遲《武則天》


大寒閱讀:果遲《武則天》
書名:《武則天》
作者:果遲
果遲,生於1946年,湖南湘陰人,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有歷史題材的中長篇小說及戲曲、電影文學作品多部,近年有晚清風雲系列小說三部:《英倫涅槃》、《西省戰記》、《甲午祭壇》及《武則天》、《斷案精華》共約200萬字問世。

內容介紹:
武曌亦作武瞾(624年 ~ 705年),通稱武則天,她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這個女人活了八十二歲,權傾中國達半世紀之久。她以自己睥睨古今的大氣派,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興利除弊,治理天下,決心要做一個有史以來最有威權最偉大的女人;她在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縱情聲色,為稗官野史留下無窮撲朔迷離的素材。

由才人而昭儀,由宸妃而皇后,直至「慈氏越古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男人能做的,武則天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加波瀾壯闊,風雲四起。

神龍元年武則天臥病,太子李顯聯合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禁軍統領李多祚等人發動政變衝入宮中殺死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則天被迫讓出帝位,武周一朝結束唐朝復辟,年底一代女皇病逝。唐中宗按照她的遺願,追認她為「大唐則天大聖皇后」,與唐高宗合葬於乾陵,留無字碑。


目錄:
【代序】 因為是女的      005
第一章  重返皇宮      011
每二章  潛龍勿用      029
第三章  漸入佳境      043
第四章  初露鋒芒      061
第五章  辣手設局      083
第六章  廢后風波      097
第七章  以退為進      121
第八章  雄風掃地      155
第九章  聚麀後宮      177
第十章  姑侄暗鬥      207
第十一章  太子之死      221
第十二章  再接再厲      259
第十三章  黃台摘瓜      283
第十四章  虎頭蛇尾      315
第十五章  和尚情夫      337
第十六章  燕啄皇孫      353
第十七章  誰是真主      367
第十八章  女皇新寵      393
第十九章  女生外向      407
第二十章  難破癡迷      423
第二一章  神龍擺尾      443
尾聲      459


代序:因為是女的
我想,當今世界,不知道「嫦娥奔月」的,大概就不是中國人,但不知道「夸父追日」的卻有不少。小時候看《山海經》連環畫,看到「夸父追日」一章,只見一個黑大漢,打個赤膊,鬍子碴碴、大汗淋漓去追太陽,跑得口渴,雖把渭河與涇河的水都喝乾了,最後仍被渴死,覺得太沒意思了,趕緊翻過去;後來,又看到了「嫦娥奔月」,不但人漂亮,而且,一吃不死藥,竟然懷抱兔子,升到了月亮上,那裡有廣寒宮、桂花樹,嫦娥不但可和懷中寵物逗樂子,還有我們吳家人為她修剪樹枝--頓時懷抱不平,覺得人與人的不同,連做神仙也是兩種待遇。不由罵娘說,媽媽的,做女人真好。

後來,世事見多了,漸漸明白,女人也不全是弱勢群體,她們與男人之間,但凡動嘴不動手、鬥智不鬥狠時,好運氣還常常偏向女人,且凡事都比男人更能吸引眼球,就是當皇帝,女皇帝也比男皇帝鋒頭足,做得再不好,後人也原諒她,武則天就是顯著例子。

要說,這個女人並沒有什麼,硬要說有什麼,無非是長得漂亮,且較常人多一份機遇。可到了後人嘴裡,就如何、如何的了不得,直說到她是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法家的代表人物,連後世一些惡婆娘,居然還想學她,只可惜任你如何逞能,卻永遠做不到她那一步,只好拿她裝個幌子,意淫一番。

其實,她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錯,她確實博通經史,才思敏捷,看她留下的那一手「飛白體」字,很是耐看的,可這也沒什麼呀,會寫字、書讀得好的男人太多了,至於後來當了皇帝,把百千鬚眉踩在腳下,算是狠狠地揚了一回眉、吐了一口氣,但那也不過是她的運氣好罷了。

據史載,武則天攬權是從代李治批奏疏起的,到後來才漸入堂奧,再後來乾脆李治坐簾前,她坐簾後,李治稱「天皇」,她便稱「天后」,於是,「二聖並尊」,於是,「李」治的江山成了「武」治--古往今來,但凡權臣篡位都是這麼來的,如曹操、王莽之流,她算是跟在後面,一步一個腳印,之所以能成功,只是佔了天時。若把她放到宋朝或更後一點的明朝、清朝,就說她能攬權,比慈禧太后還能幹,也絕做不成皇帝,但放在唐朝就終於成了。

初唐時,儒學正處於轉型期--由漢儒轉向宋儒,孔夫子還未行大運,他頭上那些嚇人的大帽子是後人層層加碼的,這以前,雖也有人為他「上尊號」,但最親不過「尼父」,最高不過「宣尼公」,也不是普天之下都有文廟--直到唐初,李淵拚命與老子拉關係時,為表示公正,才在京城國子監旁建文廟,孔夫子得跟在周公後面,混一片冷刀頭肉吃。

試想,當孔夫子連一片刀頭肉也難混到時,打他的招牌混官做的徒子徒孫們,還能去「攻乎異端」嗎?「牝雞司晨」就讓她去「司」,「公雞」們頂禮膜拜就是。

因為沒有禮教的條條框框,唐代婦女生活得無拘無束,據《顏氏家訓》記載,初唐習俗,尚保留南北朝時代鮮卑人的遺風,鮮卑婦女在家中地位高,不但主內,且也主外,可以坐著車子為家庭利益去交結官府,至於夫死改嫁,更是由你--唐時的公主,再嫁的就不少,像武則天的親生女兒太平公主,除嫁了兩次,還養小白臉,正因如此,李治做出亂倫、廢后等有悖倫理綱常的事時,朝堂上居然就沒人能阻止得了,甚至有大臣還為李治辯護,說田舍郎多收了幾斛麥子也要換個老婆,當皇帝的換個老婆算什麼?顧命大臣李勣更是公開說,「此陛下家事也,何必更問外人?」

身為天子,表率萬民,李治淫亂後宮,子娶父妾,這事若放在後來,可就不是「家事」了,李治再執拗,武則天再凶狠,也奈何不了悠悠之口,到時天下洶洶,眾口嘖嘖,上綱上線,眾叛親離,「二聖」還能「並尊」?

武則天恨透了曾經阻止她當政的李唐舊臣勳戚,用一個殺字對付,甚至一連弄死兩個兒子都不手軟,殺盡對手後,先弄出個萬民上書,歌功頌德,然後,活生生把個「李唐」換成「武周」。其實,不過一場鬧劇而已,硬要說「革命」,也是革李唐的命,李治承貞觀餘緒,並無大惡政,到後期,凡事都由你作主了,還要革什麼命?再說,你一人當皇帝,天下婦女遭作踐的仍遭作踐,與「婦女解放」有什麼關係;當政後確有所改革,不過,那是把衙門改得女性化,像中書省、門下省,改成鸞台、鳳閣;且頻頻地改年號,貞觀大帝二十三年天下才一個年號,她心血來潮,一年可改幾個年號,自顯慶五年直改到死,換了整整三十個年號;她也確實大刀闊斧,破除漢魏以來的門戶之見,大膽起用寒士,但目的只不過用來對抗李唐舊臣

另外,改字也是她的「革命行動」,全憑個人愛好或忌諱去改,她聖諱「武明空」,因怕別人犯諱,於是,新造一個「瞾」字,把明空二字疊起來,這倒無可厚非,但有些字改得實在不敢恭維,據《宣和書譜》所載,她一共改了十九個字,像把「天」改成「丙」,這還有些像篆書的天;把「人」改成「生」字頭上加一橫,勉強去想也行,是人無論長短都是一生唄;但「星」改成個圓圈,「日」改成圓圈內加一個乙,簡直就匪夷所思了。

武周雖乏善可陳,但有一件事,確實得歸功於武則天,那就是「性解放」,「性解放」一詞,本是越戰時由美國青年首創,說「不要作戰,要做愛。」可武則天的「性解放」,純粹為個人恣淫縱欲--李治還活著時,她的御榻上便出現了御醫的藥箱,李治死後,薛懷義那顆禿頭,更堂而皇之在那裡聳動,直到晚年,滿頭華髮的她,還下詔徵天下美男供奉內廷,一班無恥之徒,公然上書,向這個齒髮搖落的老婦誇耀自己陽物偉岸,非花和尚薛懷義可比,不信可當場驗看--朝堂之上,就成了一個配種場,這不但是一般男皇帝做不到的,就是現代美國青年也自歎弗如。

然而,女皇帝儘管自我解放到至極,卻無法「把尿尿得高些」,大臣李昭德一句話:「自古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便把女皇帝嗆得目瞪口呆翻白眼--雖然革命,卻革不了傳統;雖然解放,卻解不開萬世不易的宗法制度。想到自己九泉之下,仍只能去李家子孫那裡討要吃喝,武家子侄無義務為姑奶奶供應免費的午餐,女皇帝終於沒轍了,只好仍復立李顯為太子,李顯當過皇帝再當太子,算是「荒天下之大唐」。

女皇帝不甘心,還想和兩個小白臉「合煉雙修」,無奈「修」到頭了--左右發動了「玄武門政變」,這次「政變」比她的前夫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政變更完美,除殺了她的兩個性夥伴,再未傷及他人,眼見「武周革命」革不下去了,她不得不下詔:「去帝號,稱聖母皇太后」。於是,武周的開國之君,亡國後又回到李家,仍復做李治的媳婦兒;於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革命前。

平心而論,武周之世,前有貞觀,後有開元,作為兩大盛世的過渡,武則天的功業,前不能與貞觀比,後不能與開元比,她的所謂政績,很多男皇帝比她做得好;她的所謂暴行、淫亂,有的男皇帝比她更甚,就說重用酷吏,鼓勵告密,實行特務政治,慘殺讀書人,秦始皇下手更狠;就說她大興土木,建明堂、鑄九鼎,勞民傷財,虛耗國力,隋煬帝也更富創意。所以,切不可高看她,在中國歷史上,數百個帝王中,她只是一個極平常的皇帝,無論好壞,都不拔尖。然而,直到今天,每搬演皇帝戲,就數她出鏡率最高,這事說穿了,無非就因她是個女人!

書摘:第一章
重返皇宮
 1
時維九月,長安城在瑟瑟秋風中抖落最後的風華。
一輛宮車,兩名內監、兩名宮娥,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把先帝才人武氏從感業寺接進了大內……
 
事在大唐永徽二年(西元六五一年)。
早已知情的掖庭令趕到皇后所居的仁壽殿,請皇后示下:新進宮的武氏安置何處?
王皇后沉吟良久,遲疑地說:「就在南內為她找一處地方吧。」
皇城居長安的中軸線北端,分三大塊--朱雀門北面的大片宮殿稱西內,以太極宮為中心,是天子正衙,大朝和節日接見百官的所在;與之相連但地處東北角的一片宮殿為東內,以大明宮為中心,擁有大片配殿和宮室,還有一個大花園,環繞著龍首池和太液池,那裡在太宗時,原是供太上皇養老的地方;而南內在遠離皇城的東南面,在通化門與春明門之間,地處長安市區,與太極宮所在的西內隔了勝業、崇仁兩片街區,以龍池為中心,經龍首渠水道可通東內的龍首池和太液池,而陸路有夾城相通,那是專供皇帝往來的專用通道,交通很是方便。南內以興慶宮為主建築,周圍也有一大片宮苑,在那裡登樓,可眺望街景,傾聽市聲。這以前,武氏便居住此宮,但只是五品才人,眼下掖庭令給她送來的,是內庭正三品的服飾,奚
官局也為她配置了八名宮娥,這已是正三品婕妤的待遇。
 
不等安頓好,武氏便去仁壽殿謝恩。
武氏明空本是先帝才人,一度侍奉神武的貞觀大帝,說起來,是當今皇帝的後母。
皇帝的后妃,除皇后外,其餘的妾在制度上屬於內官,共分八個等級,即四妃、九嬪、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寶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武明空二次進宮,由正五品才人上升為正三品婕妤,婕妤拜見皇后一點也不能草率,尤其是初見,必是冠服大禮參拜。
 
王皇后倒很是寬仁大度,她笑盈盈地揚起手,示意左右宮娥扶武婕妤起來,又讓她坐在自己身邊,並拉著她的手,問起感業寺的生活。武婕妤一一作答,態度從容,口齒伶俐,還帶幾分靦腆。
 
王皇后對武婕妤的第一印象很好。宮中規矩,雖無煩贅言,但王皇后還是多說了幾句,武氏點頭稱是。告辭後,王皇后望著她那嫋嫋婷婷的背影連連點頭,又向西宮苑--蕭淑妃居住的地方--發出無言的冷笑。

王皇后成心要給皇帝一個驚喜,事先沒有奏明皇帝。一直在和大臣們議事的皇帝直到下午才得知消息,果然喜不自禁,急匆匆趕來相見。
 
才進門,皇帝立刻張開雙臂,把拜伏在地的武婕妤拉起來,上下左右仔細地將她打量一遍,並沒有鬆手,說:「唉,翠微宮一別,就是兩年--」
武婕妤抬眼一望--院子裡,內監、宮娥,排兩行雁陣,在望著他們,站得稍遠的,還掩著嘴在吃吃地笑,忙將自己的手抽回,且低聲提醒道:「陛下!」
皇帝卻一點也不在乎,再次挽起她的手,一邊往裡走,一邊說:「怕什麼,從今往後,我們再也不必偷偷摸摸了!」
進到裡間,武婕妤將皇帝捺坐在龍椅上。皇帝雖然坐下來,卻仍未鬆開那緊緊握住的纖纖玉手,又向四周掃了一眼,說:「不行,她怎麼讓你住這裡呢?這太委屈你了,朕要改封你!」
武婕妤說:「皇后大恩大德,臣妾永世難忘,眼下只要能朝朝夕夕陪伴皇上,就是臣妾如天之福了,皇上若再加恩,只怕臣妾受之不起。」
皇帝卻仍一個勁地搖頭:「你以為她真有這麼賢慧嗎?可別太天真了!」
武婕妤抬起頭,盈盈秋水一瞥,「皇后對臣妾可是一片真心。」說著,又湊近來,在皇上耳邊低語說:「臣妾看得出來,自從那次皇上和她來感業寺上香,問答之際,她一下便看出了我們的關係,如今她不計較,且有心成全,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片好心,十分難得。」
皇帝聞言,只無言地撇了撇嘴,又撫著武婕妤的髮鬢,好半晌才說:「不說她了,我們說些別的。哦,對了,朕好久沒有聽你唱歌了,今天,為慶祝我們重新聚首,你該為朕清歌一曲。」
武婕妤一顫,目光如水,泛起漪漣,望著皇上淺淺一笑,不再稱陛下,而是喚著皇上的乳名說:「阿治,你還記得我的歌,眼下還想聽?」
「記得,太記得了,聽到你的歌聲,朕立刻回憶起以往的歲月。先帝在含風殿養病,朕卻和你在偏殿那個小閣子裡調情。小閣子裡靜悄悄的,微風輕拂,連一根髮簪掉地的聲音也能聽到,我們都提心吊膽,怕得要命。其實,先帝那時身染重疴,根本管不到這些了。呵呵,那情景,朕一回憶起來,就像還在眼前呢。」
武婕妤一下羞紅了臉,朝四周望一眼,輕輕地將皇帝一推,說:「去,還有臉說。」
這一推其實是一拉,兩個動作是相連的,這樣,皇帝反倒挨得更近了,兩張臉幾乎緊貼著,皇帝趁勢挽住她的脖子,且一個勁地央求道:「唱吧唱吧,朕都等不及了。」
重回舊地,武婕妤感慨良多。此時此刻,她確實想唱歌,唱什麼呢?有傾,只見她輕輕地咳了一下,然後便嬌鶯宛轉,低低地唱了起來: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皇帝用手指在几上敲著,且隨著歌聲進入那個想像中的境界。
一曲方終,皇帝仍未盡興,笑著拍手說:「好,好,這歌朕尚未聽過呢,叫什麼名字來著?」
「曲名《如意娘》,詞和曲都是臣妾所作,讓皇上見笑了。」
聽說武婕妤懂音律,皇帝再次叫好,且念著歌詞說:「好一個『開箱驗取石榴裙』!媚娘,這是你在感業寺中思念朕時寫下的嗎?」
武婕妤不直接回答,卻追問道:「什麼什麼,陛下剛才叫臣妾什麼?」
皇帝嘻皮笑臉地說:「朕叫你媚娘,武媚娘,怎麼,你不高興叫這個名字?」
武婕妤收斂起笑容,低聲嗔道:「你怎麼能這麼叫臣妾呢?這『武媚娘』三字可不是陛下能叫的。」
皇帝涎著臉皮,有些像無賴似的笑著:「朕明白,這是先帝對你的稱呼,可眼下先帝的所有都歸朕了,自然也包括你。」
武媚娘的臉更紅了,水盈盈的大眼晴裡,春意盎然,目光肆無忌憚地在皇帝身上掃來掃去,就像能看穿五臟六腑似的--這個男人,也是個皇帝,可是,他能和自己心目中那個聖天子偉丈夫合二為一嗎?
 
皇帝早憋不住了,見媚娘的雙眼在自己身上睃來睃去,如同得到了訊號,雙手立刻就伸了過來,先是捧著媚娘的臉忘情地親,後又移到胸前,再往後,便將她放倒,俐落地撩起衣裙,俯身上來,竟在那一片雪峰玉谷間狠勁地舐著,親吮著……
 
媚娘當然早有準備,她半推半就地躺下來。當皇帝上來時,她的身子輕微地顫動,眼睛往外噴出火焰,呼吸也急促起來,思維則緊跟著皇帝的動作,在深入,在回憶,也在比較,她好想找到那久違的、一直縈繫於心的奇妙感受。開始,她似乎找到了,且一度進入那如醉如癡的夢幻之中,但這美好的感受一瞬即逝--皇帝唇紅齒白,風度翩翩,似畫中人物,令所有女人動心;但皇帝肉酥骨軟,身上缺少粗獷有力的陽剛之氣,不是她心目中的偉丈夫。

皇帝很愛慕她,以平等的地位待她,但她卻更喜歡躺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不可一世的、深具征服魅力的男人身下,寧可被他割碎,吃掉,也無怨無悔。於是,當皇帝高潮迭起時,她卻總像欠缺什麼。
 
面對身下心儀已久的女人,皇帝的衝動來得快也去得快。精力虛耗的他,其實更像一個有貪心而無好胃口的鄙夫,面對美食,行動是那麼顢頇,那麼遲緩。更可悲的是此人並無自知之明,以為自己在這種事上也是天下第一的男人,所以,他仍像對自己的臣下一樣,目空一切,不顧他人感受。
 
事畢,尚未下馬,他便得意地捏著她的鼻子,說:「小媚娘,你終於領教到了朕的功夫,昔日的夢,朕今日為你圓了!」
媚娘顯得無情無緒,只勉強地笑了笑,半是嘲諷半是調侃地說:「就完了?」
皇帝不由一怔。這以前,他和其他妃嬪們做這事時,也要這麼問的,每回總可得到許多讚美之詞,不是「謝陛下的雨露之恩」便是「陛下虎躍龍騰,臣妾真是受恩匪淺」……
 
然而,今天身下這個女人卻口氣不同,竟然說了句「就完了」。不完了還要怎的?皇帝想發火,但轉念一想,這話答得多妙啊,這分明是盼望能得到君王的長久寵愛,盼望能朝朝暮暮,雨露承恩。他想,她太委屈了,朕一定要滿足她。
 
想到這裡,他想有所表示,於是用左手支頭,斜倚在媚娘的身邊,貪婪的目光兀自在玉體橫陳的媚娘身上留連,不一會兒,像是有了新話題:「媚娘,朕覺得你很像一個人。」
「誰?」
「文德順聖皇后。」
文德順聖皇后,這可是先帝的原配、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長孫氏!長孫氏生前母儀天下,慈德昭彰,逝後先帝隆褒,不再立后。這「文德順聖」四字,便是先帝親諡。她雖在媚娘進宮前便已逝世,但媚娘卻從別人口中多次聽到過對這位皇后懿德的稱誦,因而對她追慕不已。不過,皇帝眼下正和自己做愛,怎麼想到親生母親身上去了呢?想到此,不由有些噁心,臉上也立刻嚴肅起來,說:「看你都想到哪裡去了!」
皇帝仍是涎著臉笑著,說:「是的,你真的像。」
媚娘不想和皇帝討論這個無聊的話題,只微微地歎了一口氣。
 
皇帝餘興未盡,仍一個勁地纏著要和媚娘談風月,談情愛,且用憐憫的口吻,問起她這些年來一人守著蕭寺古剎的荒涼歲月。

媚娘不由煩了,乃將倚在自己身邊的皇帝往懷中拉了拉,柔和地說:「阿治,你睡一會吧,看把你累的。」
皇帝順從地躺下來,與媚娘頭並頭,腳疊腳,又將她放在胸前的右手拉上來,做了自己的枕頭,還把媚娘的乳頭,噙在嘴中,像孩子似的發嗲撒嬌,並用濃濃的鼻音說:「呶呶呶,朕依你的,可朕要這麼睡,好不好?」
媚娘歎了一口氣,只好將皇帝緊緊地攬在自己的臂彎裡,像哄孩子似的說:「好吧,你就這麼睡,好好地恢復元氣,明天早晨才能精神飽滿地接見臣下。我看先帝每一次見臣下時,都精神抖擻,頭腦清醒,思維不亂。」
皇帝可不想學先帝,就是想學也學不來。乍見媚娘,他太興奮了,哪有心思去想明天的事。但經此折騰,他確實太累了,腦袋一遇上媚娘柔軟的臂彎,就像小船駛進了平靜的港灣,立刻安穩下來,於是,剛才嘴裡還唧唧噥噥的他,只一會兒便響起了均勻的鼾聲……
 
媚娘早已意興闌珊,想抽出自己的乳頭,可她的身子向後移動一點,睡夢中的皇帝的頭便自動跟上來,總是不鬆口。望著睡在自己懷中發嗲的皇帝,她不由得想,這個人雖只比自己小四歲,卻像小了二十歲,睡在自己女人的臂彎裡,卻把這個女人想像成自己的母親,真是不可思議!

他為什麼是這樣呢?
唉,可憐的阿治,身為皇帝,什麼也不缺少,唯一缺的可能就是親情。宮中人際關係冷漠,太子身分未確立之前,相互猜忌,甚至骨肉相殘;及長便要分府,所謂晨昏定省只是走過場,縱是母子,又怎能像民間的母子一樣,日日承歡膝下?更何況阿治是幼年喪母--長孫皇后死時他還不到十歲,大概記憶中的母親,正是自己這個年齡,這個模樣罷。難怪他望見自己,竟然想到了母親……
 
想到這裡,她不由抿嘴一笑--自己曾經是阿治的後母,阿治也曾經是自己的晚輩,他既然戀母,自己就不能扮演長孫皇后嗎?
 
然而,王皇后一道懿旨,他們之間的關係便顛倒了--本是兒皇帝,竟變成了夫皇帝,多荒唐啊!
縱然如此,可也不能小看這個戀母的小男人,他是能讓自己脫出苦海的「慈航普渡」。有他的一句話,勝過自己在佛前念一萬遍阿彌陀經,沒有他,自己便只能長伴黃卷青燈,那還不如死呢。
想到此,她不由有幾分慶幸,幾分悲傷--剛才唱過的《如意娘》,又在自己耳邊迴響……
唱著唱著,迷茫的眼裡,便再次浮現出那個人的身影來--高大偉岸,龍行虎步,不但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朝堂上縱橫捭闔,來到後宮脂粉堆裡,也一樣指揮倜儻,旁若無人,那雄渾豪邁之氣,簡直能傾倒世上所有的女人。而她在他那裡,曾經有過一次不尋常的承恩,且給她留下了至死不忘的印象。
 
一晃十多年,為了能找回那場景,那感覺,她幾乎夜夜做夢,可機會卻一瞬即逝,再不重來。深宮禁苑,勝似囚籠,為排遣心事,她才寫下這首《如意娘》。今天,阿治會錯意了,以為是為他而歌。
這個小男人!


2
大唐貞觀十二年,與皇帝患難相隨的文德順聖皇后崩於仁壽宮,這事於秉性剛強的貞觀大帝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為此,他近半年都心情鬱鬱。
 
做臣子的為讓皇帝開心,有人竟出了徵歌選美的點子。
自二十七歲登基,貞觀大帝便以天下為己任,焚膏繼晷,兀兀窮年,一心就想把國家治好。宰相房玄齡說得好,天下如大器,一安難傾,一傾難安。從諫如流的貞觀大帝記在心中,能不朝乾夕惕?可眼下心境確實不好,聽臣下一說,竟一時沉吟不語。
 
故皇后的哥哥、中書令長孫無忌向皇帝推薦已故功臣武士彠之次女,說此女才色無雙,可備後宮佳選。
其他臣子也不甘示弱,紛紛向貞觀大帝推薦自己心中的美女。
 
貞觀大帝終於點頭了。就這樣,才十三歲的武明空,便首次登上了宮中來迎的小型宮車。
當內監來府中宣旨時,跪在紅氍毹上接旨的母親雖不敢哭,卻也愁蹙雙眉--後宮從來是女人的怨鄉,多少豆蔻年華的少女進宮,等於進了囚籠,得蒙雨露之恩的又才幾個?女兒此去,縱不受排擠,遭迫害、深宮獨處卻是肯定的。可自從丈夫去世,親族疏慢,她一個婦人能有什麼辦法?
明空卻胸有成竹地勸母親說:「木已成舟,傷懷何益?再說,孩兒此去焉知非福!」
說過便從容上車。
 
在他人口中才色俱佳的武明空面聖時,太宗文皇帝並沒有多看她一眼--一同獲選的有五名大家閨秀,她們站成一排,低頭恭請聖安。御座上的皇帝此時興趣早又轉移到國事上來了--他正準備親征高麗,似乎已忘記了選美的事。

見五個女人在向他跪拜,只點點頭,便揮手讓她們退下,後來,傳旨給明空的封號,僅只是五品才人,這還是看在武士彠當初毀家紓難、助高祖起兵的份上。
 
深宮歲月悠悠,一晃就是三年多。多少個黃昏落日,多少個獨宿佳人!景陽鐘鼓催人老,梧桐落葉誰來掃?廊下鸚哥歎,階前綠苔生,看到的,聽到的,無不令人傷心感懷。早熟而又豐姿綽約的武才人,一直未蒙皇帝召幸。有時,黃昏將近,她也曾獨立階前,隔著宮牆,望見一隊隊的內監宮娥從宮院的巷道中走過,皇帝端坐在龍輦上,閉目養神,如一尊臥虎,「臥虎」雖無專寵,可就是不曾在她居住的院子前停一停,嗅一嗅;有時,貞觀大帝也會突發雅興,於是,笙簫嗚咽,琴瑟嚶嚀,陣陣細樂,從龍首池方向傳來,聽得武才人神思恍惚,不知今夕何夕。
 
進宮已數年了,隨眾妃嬪侍宴的時候雖多,單獨侍寢的機會絕無--後宮粉黛三千,武才人一枝獨秀,若是個好色之君,留意風月的天子,日日在後宮留連,在石榴裙下混日子,何難從百花叢中將她挑出?叵耐那李世民偏偏不重女色重江山……
 
一曲《如意娘》,道不盡心中的悲苦,她想起離家時,母親那一份擔憂--四十六歲才結婚的母親,已把人生參悟透了,她的擔心不謂無因。

人呵,人!胸中縱有千步萬步妙棋,也要一步一步走來;縱能拿得出雷霆霹靂手段,也須一個施展的平台。可她的平台在哪裡?眾多的妃嬪,翠袖紅裳,蝶舞鶯歌,就像多寶格中的青銅小擺設,皇帝偶然看見,才會拿在手中把玩一下,不然,縱是黴得起了冬瓜灰,也無人理睬。古往今來的皇宮內苑中,多少妙齡女子獨宿深宮,遺恨終生,她只不過是其中一個!
 
不甘心,不認命,人生的悲劇,眼看就要鑄成了。不想就在她快要絕望時,機會終於來了……
大唐貞觀十五年,皇帝命兵部尚書李勣為朔州道行軍大總管,未幾,與薛延陀戰於諾真水,大破之。這一仗唐軍斬獲頗多,單馬匹就達數千。
 
李勣知馬上天子愛駿馬,紅旌報捷時,從中精選了十匹良駒,送到京師,供天子駕馭。
皇帝一時高興,便帶著大隊禁軍,也帶了不少後宮佳麗,一同去光化門北禁苑廣場點驗。
薛延陀屬鐵勒部,地處塞北,本產名馬,上貢的十匹,自然是千中選一。果然,當御馬監將這十匹駿馬牽上來時,左右禁軍,一齊喝采。
 
皇帝仔細看過這十匹駿馬,面上露出欣喜之色。半生征戰的他,《馬經》讀得爛熟,一一比較後,指著其中一匹青鬃馬說:「好,好一匹『獅子驄』!十匹千里駒,以此馬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