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閱讀: 九歌102年散文選
春分閱讀: 九歌102年散文選
書名:《 九歌102年散文選》
編者:柯裕棻
台灣彰化人,一九六八年生於台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傳播藝術博士。現任教於政治大學新聞系,研究主題為電視文化與消費社會。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
著有散文集《青春無法歸類》、《恍惚的慢板》、《甜美的剎那》、《浮生草》、《洪荒三疊》,小說集《冰箱》,編有對談錄《批判的連結》等。
內容介紹:
《九歌102年散文選》格調特殊,風範高雅。全書收錄五十四篇佳作,共分「日常」、「家、鄉」、「年少」、「工作」、「天地生萬物」、「評論」六輯,有伊格言、張惠菁的生活敘說,楊富閔、石曉楓的家庭書寫;亦有百歲人瑞楊絳回憶兒少,黃信恩、廖鴻基關於醫者、漁者的經歷;還有劉克襄、蔡珠兒的自然人文描繪,吳音寧對社會底層人物的評述……主題多元,涵蓋面向寬廣,選文完整呈現台灣文學的豐厚生命力。
書中收錄兩岸名家如林文月、畢飛宇等人的篇章,亦有寫作成績斐然的吳鈞堯、瓦歷斯‧諾幹、楊索、周芬伶、陳雨航、廖玉蕙、駱以軍、陳雪、孫梓評、阿盛、朱天文、郝譽翔、紀大偉等人的作品,同時輯錄備受矚目的青年作家如言叔夏、黃麗群、陳栢青、張怡微、吳岱穎、湯舒雯、李桐豪、周紘立、羅毓嘉、房慧真、張經宏等人的創作。老少齊聚,年齡分布跨越一世紀,文章蒐羅方向涵蓋報紙、期刊雜誌、出版著作,由小見大,一窺華文世界的創作動向。
本年度的散文獎得主為吳明益,入選作品是〈美麗世(負片)〉。吳明益從自己的攝影作品出發,敘寫一連串關於青春的迷惘、攝影的記憶與自由的漫步。他說:「那個存活在過去、此刻、未來,真實存在或我心虛構的美麗世,我為之神往,也為之憂傷。」
書末附錄年度散文紀事,為全年的文學歷史留下詳細記錄。
本書特色
★102年度散文獎由吳明益〈美麗世(負片)〉獲得。
★由知名學者及散文家柯裕棻嚴格把關、親自編選,篇篇俱是佳作,讀一本書即讀遍102年全年最好的散文精品。
★特邀請曾獲金曲奬最佳專輯設計、德國IF傳達設計、紅點傳達設計奬、書籍設計大賞「金蝶獎」得主、2013年度OKAPI書籍好設計、「金馬五十」主視覺設計師聶永真為本書設計捉刀,呈現出散文的多元橫切面。
目錄:
柯裕棻 序
輯一 日常
言叔夏 日暮日暮里
黃麗群 感覺有點奢侈的事
陳栢青 戒除不合時宜‧不戒除奢侈
張怡微 漂浪與抒情
伊格言 末日‧狼狽
吳岱穎 味之道(選二)
張惠菁 梅花山
李欣倫 靜物‧哀傷清晨
湯舒雯 我想像中的中年時光
輯二 家、鄉
楊富閔 我們現代怎樣當兒子
林巧棠 錯位
吳鈞堯 天神的戲台
李秉朔 寂寞不死
劉叔慧 子不語
瓦歷斯‧諾幹 我正要拈熄開關
李桐豪 我妹妹
楊 索 懵懂的時光
周紘立 初旅
陳淑瑤 畫像
石曉楓 如果,你有一名窮親戚
輯三 年少
宇文正 最初的夢──記我年少時的朋友秋
王盛弘 給愛麗絲
凌性傑 我們這一代的高級娛樂
羅毓嘉 煞死的十八歲
周芬伶 二十七歲的文學講師
陳雨航 葡萄的故事
廖玉蕙 人生不相見
吳敏顯 值日生
駱以軍 獨眼
田威寧 她不怪
陳 雪 黃昏的賣菜攤車
楊 絳 憶孩時
輯四 工作
盛浩偉 朋友的工作
房慧真 聊齋
林俊穎 畸人
張經宏 夜間自習
黃信恩 肚腹尺繩
孫梓評 守門員的焦慮
阿 盛 百工之二
廖鴻基 最後的海上獵人
輯五 天地生萬物
劉克襄 墾丁大街
蔡珠兒 有樹
鐘文音 甜蜜亞熱帶
朱天文 帶貓渡紅海
畢飛宇 桑樹
杜 虹 六月蟬唱
郝譽翔 大海大海
輯六 評論
紀大偉 湯姆恐怖歷險記
傅月庵 夏日讀冊札記
萬金油 我們這麼激烈讓自己從驚心動魄的青春期裡活下來
何曼莊 戰爭中的動物園
林文月 八十自述
吳音寧 凱道開講:關於「雪仔」的故事
吳明益 美麗世(負片)
附錄 一○二年年度散文紀事/杜秀卿
書摘:美麗世(負片)
偶爾會有學生在進我研究室時,問起那張照片的來歷。
我得把時間撥轉到跟他們相同年紀的時光,那時候我是那麼地著迷於偽裝孤獨與自由的漫步旅行,並且著迷於「看見」這件事。我會搭著平快車到遠方就只是坐在月台上數小時,只是看著不同人上下火車;或者從一個小站沿著鐵軌旁的小路走到另一個小站。又或者在城市、小鎮裡,專走迷宮般、不知道通往何處的小徑,試著盡可能完全避開大路,彷彿那裡有老虎。彼時陪伴我的就只是一台相機。
當時我的相簿裡頭有不少照片,裡頭的風景是我一直沒有機會再去的地方,比方說彌陀。即使台灣這麼小的一座島嶼,也存在著像彌陀這樣一個看起來在情感上渺小的、似乎不會被世界懷念的地方,小鎮的時鐘已經停了,也沒有人替它再上緊發條。
事實上我對彌陀的印象已經幾乎完全消逝了,只剩下那幾張照片。那是個天色明亮的午後,我閒晃走到一間正在搬演布袋戲的小廟前面(是什麼廟也忘了),戲的「外台」實在寒酸,就是一台發財車,側面放了一面布景,演出的師傅只有兩個人,武場則是以放錄音帶代替。布袋戲的布景上頭寫著「陳金龍木偶劇團」,並且有「彌陀」二字,顯示出它的在地身分。
小發財車前的觀眾只有三個小學生大小的孩子,兩男一女。小女生跟其中那個胖胖的小男孩完全沒在看布袋戲,他們對我和我手上的相機比較好奇,發現我以後就靠過來跟我說話,不再看戲了。唯一仍面對戲台的小男生則故意忽視我,背著手,站在路邊的花台上。我把相機借給胖男孩跟小女孩,他們把頭湊到觀景窗上,露出驚奇的表情,問我能不能給他們「按一下」。
必然聽到我們對話的小男孩,仍然背著手,偶爾把頭偏過來,用眼角餘光偷看我們。而當我把相機對準他時,他就故意轉過頭去,賭氣似地繼續忽略友伴和我的相機。我拍了小女孩和胖男孩和布袋戲車的照片,也拍了假裝看戲的小男孩的背影,並且給小女孩和胖男孩各按了一次快門:他們都選擇拍別過頭去的同伴。
我並不清楚這幾張照片對我的意義,也不曉得對它們的情感標識從何而來,直到有一次,幾位來我研究室談話的學生,看到那張照片,聊起她們是多麼喜歡布袋戲。只是此時電視上流行的,已是被稱為「霹靂布袋戲」的「大仙尪仔」,聲光效果遠超過「金光戲」時代了,而布袋戲的表演也多半脫離了野台,或許可以稱為電影化的布袋戲時代吧。我曾勉強看了幾集,始終沒有辦法進入那樣的世界裡。曾經是布袋戲迷的我,被「新的布袋戲」拒絕了。
也許拒絕進入的是我。我偶爾會試著回想,那天「陳金龍木偶劇團」,演的是什麼戲碼?是正本戲、古冊戲、還是劍俠戲?卻連一點點細節都想不起來。那已經變成一把被釣起來的鬼頭刀,偶爾還會生猛地跳個幾下,迷人的色彩卻已然褪去。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對這麼多年來都沒有產生過好奇的「陳金龍木偶劇團」產生了好奇,於是使用了過往的學術訓練模式,開始蒐尋布袋戲的資料,看是否能找到「陳金龍木偶劇團」。終於讓我在一本《八十八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裡,發現了一篇石光生教授寫的,題為〈高雄地區掌中戲團生態演變初探〉的文章。裡頭的附錄登載了,成立在一九五○年,原名「金洲園」的陳金龍劇團。團長陳金龍還有一個弟弟叫陳金雄,他的劇團則稱為「如真園」。
石教授同時比對了一九六○年的官方記錄,發現當時高雄縣登錄的三十個掌中戲團,僅有七團仍持續演出,多數老戲團皆已歇業、改行、更名,或遷移了。因此在一九九○年代還看到陳金龍布袋戲演出的我,很可能是這個劇團最後一代的野台觀眾。更讓我覺得興奮的是,陳金龍的師承是洪文選。洪文選對台灣多數的掌中戲迷來說就不陌生了,他是台灣掌中戲的一代宗師,「五洲文化園」的創始人。陳金龍在掌中戲最盛的時代組團,他還曾經演出過「內台戲」(即是舞台設在電影院、電視攝影棚裡的演出)。「五洲」曾經是撫慰了無數台灣底層觀眾的,那麼重要的戲團,但現在記得的人卻不多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2606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3
上一篇:春分閱讀:不讀書的讀書會
下一篇:春分閱讀: 九歌102年小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