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00:35:46讀.冊.人
美學系列:微笑─吳哥之美
美學系列:微笑─吳哥之美 文╱蔣勳 那些微笑是看過屠殺的,15世紀的大屠殺,20世紀的大屠殺,祂都看過,祂還是微笑著,使人覺得那微笑裡都是淚水…… 1999年開始,陸續去了吳哥窟十四次了。 或許,不只是十四次吧,不只是此生此世肉身的緣分。許多撩亂模糊不可解不可思議的緣分牽連,彷彿可以追溯到更久遠廣大的記憶。 大學讀史學,程光裕先生開東南亞史。程先生不擅教書,一節課坐著念書,不看學生。從頭到尾,照本宣科,把自己寫的一本東南亞史念完。 課很無趣,但是書裡的那些地名人名感覺很陌生又很熟悉,扶南、占婆、暹邏、真臘、闍耶跋摩,甘孛智── 甘孛智是明代翻譯的CAMBOJA,萬曆年以後就譯為今日通用的柬埔寨。 帝國意識越強,對異族異文化越容易流露出輕蔑貶損。日久用慣了,可能也不感覺到「寨」這個漢字有「部落」「草寇」的歧視含義。 唐代還沒有柬埔寨這個名稱,是從種族的KHMER翻譯成「吉蔑」,「蔑」這個漢譯也不是尊敬的漢字。現在通用的「高棉」同樣是從KHMER翻譯而來,比較無褒貶了。 我讀東南亞史,常常想到青年時喜歡去的台灣原住民部落,台東南王一帶的卑南,蘭嶼的達悟族,屏東山區的布農或排灣。他們是部落,沒有發展成帝國,或者連「國」的概念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族群,傳統的生產方式,單純的人際倫理,沒有向外擴張的野心,沒有太嚴重殘酷的戰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美麗的自然裡,看山看海,很容易滿足。生活的溫飽不難,不用花太多時間為生活煩惱,可以多出很多時間唱歌跳舞。一年裡許多敬神敬天的祭典,祭典中人人都唱歌跳舞,部落裡眼睛亮亮的孩子都能唱好聽的歌,圍成圓圈在部落廣場跳舞。婦人用簡單的工具紡織,抽出苧麻纖維,用植物汁液的紅、黃、綠,漂染成鮮豔的色彩,編結出美麗圖紋的織品。男子在木板石版上雕刻,都比受專業美術訓練的藝術家的作品更讓人感動。 「專業」是什麼?「專業」使人迷失了嗎?迷失在自我張揚的虛誇裡,迷失在矯情的論述中,「專業」變成了種種藉口,使藝術家回不到「人」的原點。 卑南一個小小部落走出來多少優秀的歌手,他們大多沒有受所謂「專業」的訓練。除了那些知名的優秀歌手,如果到了南王,才發現,一個村口的老婦人,一個樹下玩耍的孩子,一個鄉公所的辦事員,開口都有如此美麗的歌聲。 生活美好豐富,不會缺乏歌聲吧? 生活焦慮貧乏,歌聲就逐漸消失。發聲的器官用來咒罵,聲嘶力竭,喉嚨更趨於粗糙僵硬,不能唱歌了。我讀東南亞史的時候,沒有想到台灣──作為西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與東南亞有任何關係。在誇張大中國的威權時代長大,很難反省一個單純部落在帝國邊緣受到的歧視與傷害吧。 那時候沒有「原住民」的稱呼,班上來自部落的同學叫「山地人」或「番仔」。 「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一向自居天下之中的華族,很難認真尊重認識自己周邊認真生活的「番人」吧。「番」有如此美麗的歌聲、舞蹈、繪畫和雕刻,「番」是創造了多麼優秀文化的族群啊。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 那一學期東南亞史的課,知道了元朝周達觀在13世紀一部記錄柬埔寨的重要著作──《真臘風土記》。 真臘就是吳哥王朝所在地SIAM REAP的譯名,現在去吳哥窟旅行,到達的城市就是「顯粒」。時代不同,音譯也不同,「真臘」還留著SIAM REAP的古音。 元代成宗鐵穆耳可汗,在元貞元年(1295)派遣了周達觀帶領使節團出訪今天的柬埔寨。周達觀在成宗大德元年(1297)回到中國。路途上耗去大約一年,加起來,前後一共三年,對當時的真臘作了現場最真實的觀察記錄,從生活到飲食、建築、風俗、服飾、婚嫁、宗教、政治、生產、氣候、舟車──無一不細細描述,像一部最真實的紀錄片。八千五百字,分成四十則分類,為13世紀的柬埔寨歷史留下全面詳盡的百科全書。 我讀這本書時還不知道,周達觀七百年前去過、看過的地方,此後我也將要一去再去、一看再看。 真臘王朝強盛數百年,周達觀寫了《真臘風土記》之後,一百多年,到了1431年,王朝被新崛起的暹邏族滅亡。真臘南遷到金邊建都,故都吳哥因此荒廢,在歷史中湮滅,宏偉建築被叢林覆蓋,高牆傾頹,瓦礫遍地,荒煙蔓草,逐漸被世人遺忘。 數百年後,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過真臘輝煌的吳哥王朝。但是,歷史上留著一本書──《真臘風土記》。這本書收在四庫全書中,被認為是詳實的地方誌,但是只關心考試做官的民族對廣闊的世界已經沒有實證的好奇了。 這本被漢文化遺忘的書,卻被正在崛起、在世界各個角落航海、發現新世界的歐洲人看到了。法國雷慕沙在1819年翻譯了法文本《真臘風土記》,法國人大為吃驚,他們相信,周達觀如此詳實記錄的地方,不可能是虛構。他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一個地方叫真臘(SIAM REAP),1860年法國生物學家穆奧就 依憑這本書在叢林間發現沉埋了四百多年的吳哥王朝。 1902年去過敦煌的漢學家伯希和重新以現場實地考證校註法文版《真臘風土記》。1936年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文版《真臘風土記》出版,日本已經開始覬覦東南亞,準備帝國的軍事擴張。 1967年英文版《真臘風土記》問世,1971年柬埔寨剛剛脫離法國殖民地不久,沒有自己國家的歷史文獻,李添丁先生就將周達觀的詳實歷史從中文又翻譯成柬埔寨語文。 「國可亡,史不可亡──」四庫全書認為元史沒有真臘傳,周達觀的《風土記》可以補元史之缺。現在看來,13世紀吳哥的歷史文明,柬埔寨自己也沒有留下文獻,只有周達觀做了最翔實的現場紀錄。 高棉內戰結束,世界各地遊客湧入吳哥窟,2001年就有了新的英譯本,2006年又有了新的德譯本。全世界遊客到吳哥,人人手中都有一本周達觀的書。一位13世紀的探險家,一位偉大的旅行者,一位報導文學的開創者,他的書被自己的民族忽視,卻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吳哥王朝 法國殖民柬埔寨九十年,陸續搬走了吳哥窟精美的文物。1972年我去了巴黎,在居美東方美術館看到動人的吳哥石雕。有巨大完整的石橋護欄神像雕刻,有斑蒂絲蕾玫瑰石精細的門楣裝飾,最難得的是幾件闍耶跋摩七世和皇后極安靜的閉目沉思石雕。 居美在離艾菲爾鐵塔不遠處,附近有電影圖書館,有現代美術館,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每走到附近,那一尊閉目冥想的面容就彷彿在呼喚我。我一次一次繞進去,坐在祂對面,試著閉目靜坐,試著像祂一樣安詳靜定,沒有非分之想。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這樣垂眉歛目,是祂可以超離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激動了嗎?我靜坐著,好像祂在教我學習念誦《金剛經》。 有一次靜坐,不知道時間多久,張開眼睛,一個法國婦人坐在旁邊地上,看我,點頭微笑,好像從一個夢裡醒來,她說:「我先生以前在柬埔寨──」 她在這尊像前跟我說:「法國怎麼能殖民有這樣文明的地方──」 1970年代,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陸續獨立。柬埔寨、越南,殖民的統治者一走,那些初獨立的國家就都陷入殘酷內戰。美國支持龍諾將軍,施亞奴國王逃亡北京求庇護,波布政權開始殘酷屠殺,數百萬人被以各種方式虐殺。如今金邊還留著博物館,留著人對待人最慘酷的行為,比動物更粗暴,不忍卒睹。 許多歐洲的知識分子、工程師遭屠殺,他們正在對抗法國殖民者,幫助當地人民認識自己的文化,他們組織青年,帶領他們修復古蹟,把一塊一塊石磚拆卸下來,重新編號,準備復建吳哥盛時的國廟巴芳寺。 「我的先生學中世紀藝術,60年代派去吳哥窟協助修復巴芳寺──」 我不忍問下去了,在巴黎有太多同學來自越南、寮國、柬埔寨獨立前後的戰亂地區,他們談到母親因為歌唱被拔舌而死,或者畫家父親受酷刑一一截斷關節的故事,重複多次,甚至沒有激動,彷彿敘述他人的生老病死。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我心中還是劇痛。 法國婦人眼中有淚,我不敢看,我看著改信大乘佛教的闍耶跋摩七世頭像,仍然閉目冥想,眉宇間憂愁悲憫,嘴角微笑,祂當然讀過《金剛經》──「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每日念誦,而我仍然不徹底懂得的句子,在這尊像的靜定中,我似懂非懂──不可以有滅度之心嗎?在最殘酷的屠殺前也沒有驚叫痛苦嗎? 這尊石雕陪伴我四年,憂傷迷失的時刻,我都到祂面前,我不知道:我與祂的緣分,或許已有前世因果,或許也還只是開始而已。 教跳舞的人 讀了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在巴黎看了很多吳哥的雕刻,我以為緣分也僅止於此。因為長期內戰,種種屠殺駭人聽聞,也從來沒有想過有機會實際到吳哥去走一趟。 我們對緣分的認識也還是淺薄,那尊雕像閉目冥想沉思,是不是因為不看肉眼所見,不執著肉眼所見,反而有天眼、慧眼的開闊,也才有法眼、佛眼的靜定寬容。 1999年3月,柬埔寨內戰稍稍平靜,國際非政府的救援組織開始關注這一飽受砲火蹂躪摧殘的地區。有一天,林懷民接到一封信,荷蘭外交部所屬的「跨文化社會心理組織」一名負責人在歐洲看過雲門的《流浪者之歌》。他相信一個述說佛陀故事的東方編舞者,或許可以在戰後的柬埔寨參與兒童心理復健的工作。 這個機構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幫助柬埔寨的戰後兒童心理治療復健。內戰結束,許多戰爭孤兒,在戰亂中飽受驚嚇,他們像不斷被施暴虐待的動物,縮在牆腳,恐懼別人靠近,恐懼觸摸,恐懼依靠,恐懼擁抱。 懷民接受了這個邀請,在金邊一個叫雀普曼的中下層居民混居的社區住了三星期。帶青年義工整理傳統舞蹈。傳統舞蹈從小要練習肢體柔軟,印度教系統的肢體,數千年來彷彿在闡述水的漣漪盪漾,彷彿一直用纖細柔軟的手指訴說著一朵朵花,慢慢從含苞到綻放。吳哥窟的牆壁上,每一個女神都在翩翩起舞。上身赤裸,腰肢纖細,她們的手指就像一片一片花瓣展放。整個印度到東南亞洲,舞者都能讓手指向外彎曲,彷彿沒有骨節,曼妙嫵媚。女神常常捏著食指、大拇指,做成花的蓓蕾形狀,放在下腹肚臍處,表示生命的起源。其他三根手指一一展開,向外彎曲,就是花瓣向外翻捲,花開放到極盛。然而,手指也一一向下彎垂,是花的凋謝枯萎。東方肢體裡的手指婀娜之美,也是生命告白,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每一根手指的柔軟,都訴說著生命的領悟,傳遞著生命的信仰。 一些青年義工學習壓腿,撇手指,手肘外彎,讓肢體關節柔軟。柔軟是智慧,能柔軟就有包容,能柔軟就有慈悲。這些青年學習結束,分散到內戰後各處村落,帶領孩子跳舞,帶領飽受驚嚇的戰後兒童放鬆自己的身體,可以相信柔軟的力量,可以從恐懼裡升起如蓮花初放一樣的微笑,可以手舞足蹈。 我坐在地上看他們舞蹈,看他們微笑,那是闍耶跋摩七世曾經有過的靜定的笑容,在吳哥城門的每一個角落,在巴揚寺每一座高高的尖塔上,在每一個清晨,被一道一道初起的曙光照亮,一百多個微笑的面容,一個一個亮起來,使每一個清晨都如此美麗安靜。 那些微笑是看過屠殺的,15世紀的大屠殺,20世紀的大屠殺,祂都看過,祂還是微笑著,使人覺得那微笑裡都是淚水。 懷民跟孩子一起上課,不是教跳舞,是在一個木柱架高的簡陋木頭房子裡教兒童靜坐,教他們呼吸。把氣息放慢,緊張恐懼的孩子,慢慢安靜下來了,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感覺到清晨的陽光在皮膚上的溫度,感覺到樹上的鳥的鳴叫,感覺到旁邊同伴徐徐的呼吸,感覺到空氣裡花的香味,感覺到漸漸熱起來的手指、關節、肺腑,漸漸熱起來的眼眶。 我也學他們靜坐,看到他們臉上被陽光照亮的微笑,是一尊一尊闍耶跋摩七世的微笑,那個在一生中不斷設立學校、醫院的國王,留下來的不是帝國,而是祂如此美麗的微笑。 金邊的計畫結束,去了吳哥,那是第一次到吳哥窟。許多地雷還沒有清除完畢,遊客被限制走在紅線牽引的安全範圍,每到一個寺廟神殿廢墟,蜂擁而來上百名難民,他們都是鄉下農民,誤觸地雷,斷手缺足,臉上大片燒灼傷疤,沒有眼瞳的空洞眼眶看著遊客,張口乞討── 嚮往偉大藝術的遊客在文明的廢墟裡被現實如地獄的慘狀驚嚇── 美的意義何在?文明的意義何在?人存活的意義何在?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看到廢墟角落默默流淚的受傷的遊客,能夠安靜我的仍然是《金剛經》的句子。 我一次一次去到廢墟現場,獨自一人,或帶著朋友,學習可以對前來乞討的殘障者合十敬拜,學習跟一個受傷或被觸怒的遊客微笑,學習帶領朋友清晨守候在巴揚寺,每個人一個角落,不言不語,靜待樹林高處初日陽光一線一線照亮高塔上一面一面微笑,我看到每一個朋友臉上的微笑,我也知道自己也一定有了這樣的微笑。 延伸閱讀:周達觀《真臘風土記》 1431年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吳哥窟被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後來有些當地的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迹多不為世人所知。 1819年法國J.P.A.雷慕沙首先將周達觀所著《真臘風土記》譯成法文。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 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為尋找新的熱帶動物標本,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迹,並大大肆宣揚,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 |
內容
《真臘風土記》全書約8500字。書中有描繪真臘國都吳哥城的建築和雕刻藝術;詳細敘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經濟、文化習俗、語言;並記載了真臘的山川、物產等,其中還記載了當時居住在真臘的海外華人的狀況,其時他們被稱為「唐人」。
卷首是「總敘」,其他內容分40則: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貿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麴、桑蠶、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
《真臘風土記》的記載內容詳細並翔實可靠,很有歷史研究的價值。
詳細例子:《真臘風土記》詳細的記錄了當時60多個柬埔寨語詞。翔實可靠例子:《真臘風土記》中的「耕種」條載:「大抵一歲中,可三四番收種。蓋四時常如五六月天,且不識霜雪故也。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絕無,自四月至九月,每日下雨,午後方下」據後來考證,確實真實的記錄了柬埔寨的氣候。
而依「城郭」條對吳哥城的描述,後來經多位學者實地勘測,證實無誤,也確定了周達觀確實到過真臘。
延伸閱讀:闍耶跋摩七世
闍耶跋摩七世(高棉文:ព្រះបាទជ័យវរ្ម័នទី៧,Jayavarman VII,意譯為勝鎧,1125年-1215年),柬埔寨吳哥王朝國王(1181年-1215年)。柬埔寨吳哥王朝最著名的統治者之一,亦稱作迦牙伏曼七世,曾出現在日本光榮公司出品的成吉思汗 蒼狼與白鹿IV遊戲中。
達爛因陀羅跋摩二世之子,耶輸跋摩二世的哥哥,蘇利耶跋摩二世去世後,吳哥王朝開始陷入一段混亂時期。這期間爆發了名為羅睺(卡拉)之亂的農民起義,接著一個叫特裡布婆那迭多跋摩(Tribhuvanadityavarman)的權臣發動叛亂,耶輸跋摩二世喪失了王位和生命。1177年占城國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入侵,破城殺死國王特裡布婆那迭多跋摩,並大肆擄掠首都耶輸陀羅補羅。當時已經50多歲的王子闍耶跋摩七世起兵抵抗占城軍隊,他曾經在占城生活了很多年,在吳哥一片混亂中返回真臘,有說法稱他在都城東邊一百多公里的巴肯古寺(Prasat Bakan,位於聖劍寺群Preah Khan Group)安營紮寨招兵買馬,兵強馬壯後走出叢林奔襲都城,將佔城軍隊徹底逐出了真臘,然後在1181年登基。
1190年,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臘。闍耶跋摩七世以占城王子Vidyanandana為將軍,擊退了占城的進攻,並乘勝攻佔了占城首都毗闍耶,大肆屠殺擄掠,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被俘。闍耶跋摩七世在1203年再次佔領占城,將佔城作為一個省,直接併入真臘。吳哥王朝的首都吳哥城在他統治時期最後定型。今天吳哥古蹟的大部分建築是他修建的。闍耶跋摩七世曾下令挖掘一個人工湖闍耶塔泰卡(意為「闍耶跋摩的水池」)。在闍耶跋摩七世統治末年,他重建了巴戎寺。
闍耶跋摩七世活了90歲,他看到了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鼎盛,看到了吳哥寺的興建,看到了叛亂,看到了外敵的入侵和劫掠,看到了滿目瘡痍,看到了國家的重生國都的重建,看到了復仇,看到了外敵的滅亡。作為長子,他沒有從他的父王手裡繼承王位,作為王族,沒有從他的弟弟手裡繼承王位。經歷了無數的生和死,等待和爭鬥,背叛和復仇,侵略和抵抗,衰落和興盛,恥辱和榮耀,闍耶跋摩七世改變了信仰,在他統治時期,皈依了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Buddhism(注意不與大乘佛教Mahayana混淆)成為吳哥最具影響的宗教。
上一篇:閱讀寶島:台灣最遠的咖啡館
下一篇:美學系列:無夢
(悄悄話)
2013-03-28 20:52:26
皮 厚
2013-03-28 09:31:37
感謝前輩來訪
後學駑鈍無慧根
不解其意
但求前輩賜教
不勝感激 2013-03-28 22:24:07
何默憶記歲痕烙
網梭及今斷徑渦
零稀落莫蹙候久
撥搖鎖釦斑駁鏽
畫宇佛陀願行果
文/皮 厚 捻提-數摩-
2013/03/28 09:30
早安安
版主回應
皮 厚您好感謝前輩來訪
後學駑鈍無慧根
不解其意
但求前輩賜教
不勝感激 2013-03-28 22:24:07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圖片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熱門圖片,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熱門圖片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圖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