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閱讀:九歌101年散文選
1徐祁蓮 滄海,藍田
2馬家輝 木心三帖
3侯吉諒 修書問道
4林文義 簡 訊
5王道還 色不迷人人自迷
6唐潤鈿 羅蘭的笑談
7張騰蛟 人物兩題
8薛仁明 小子!何莫學夫詩?
9林清玄 眼前的輪迴
10王健壯 台灣早就遺忘了我的朋友胡適之
11朱天衣 四季桂
12吳興文 想起「那話兒」
13陳文發 暮光秋色
14黃文鉅 於心有愧
15李維菁 物質的美好
16張純瑛 焚稿斷痴情
17萬劭晴 我看之一
陳芳燁 之二
王姵媗 之三
18白先勇 父親與民國
19桑品載 一隻愛吃辣的狗
20田威寧 浴女圖
21劉克襄 從後火車站出發的人生
22張 毅 黑暗裡;一盞一盞的燈
23黃錦樹 馬華文學無風帶
24王盛弘 夜躑躅
25高希均 做一位「內外」兼顧的知識人──清華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26景 翔 無名浴伴
27亮 軒 今昔驚夢
28林孟潔 生活練習
29林貴真 藍天.大海.結婚曲──從關島婚禮談婚姻與寫作
30衷曉煒 超馬行
31宇文正 故 事
32河 岸 河流─最後一堂國文課
33黃麗群 我的小物業
34張作錦 斗室裡的「大觀園」
35陳文茜 旅行,是一首詩
36向 明 含淚讀詩懷鍾老
37陳義芝 戰地斷鴻
38王鼎鈞 世界貿易中心看人──紐約日記三則
39余光中 詩史再掀一頁
40莊聰吉 一根扁擔
41吳敏顯 四個音符
42何懷碩 全球化中說相聲
43謝武彰 朱介凡先生二三事
44馬 森 八十自述
45楊 照 黎智英啟示錄
46孫慶餘 諾貝爾文學獎之輕與重
47李進文 並不會怎樣
48新井一二三惡夢裡的日本
49向 陽 文學傳播的掌舵者──蔡文甫與九歌出版社
50黃春美 變成男人
51果子離 散步在傳奇裡
52楊 明 閒居河堤邊
53房慧真 百花深處
54陳美桂 時間的綠藻.光的遊戲
55路寒袖 繆思的子民
56喻麗清 大同小異的苦悶
57伊格言 恐懼遊戲
58張系國 台灣人懶得提的十件事
59曾郁雯 一棵種在夢境邊緣的水樹
60張瑞芬 散文Pi的奇幻漂流──二○一二年台灣散文
附錄 一○一年年度散文紀事∕杜秀卿
隱 地
一九六九(民五十八)年元月底,把編好的「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交到仙人掌出版社負責人林秉欽手裡,但出版時,書名改成《十一個短篇》,經我爭來吵去,總算在版權頁的書名下添了個小括弧並加一行小字─(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
小說能刺激並滿足我們對生活的情趣,而我就是一個把小說看得差不多與生命一般重的人。《五十八年短篇小說選》由我獨力完成,且得到梅遜的大江出版的資助改成合作出版;等到《五十九年短篇小說選》出版後,為了繼續使「年度小說選」的編輯工作做得更圓滿,找到年輕的合作夥伴沈謙(思兼)(一九四七─二○○六)、鄭明娳、鄭傑光和徐承飛一同組織了一個「年度小說選編委會」,從民國六十年,由編委輪流主選,期望能將「年度選集」編得盡善盡美。
鄭明娳和沈謙輪流編了兩年小說選之後,「編委會」又邀請了林柏燕(一九三六─二○一○)、覃雲生和洪醒夫(一九四九─一九八二)一同加入。民國七十一年,編過《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的洪醒夫因車禍不幸過世,爾雅出版社因此為他成立了「洪醒夫小說獎」,共辦十六屆,並出版了《洪醒夫小說獎作品集》,後來輪到邵僩兄主編《八十七年短篇小說選》,也是爾雅「年度小說選」的關門選。爾雅版「年度小說選」前後歷時三十一年,編得好好的,為何突然喊停?因為「年度小說選」像一個向下滑行的滾環,自八十年代末的一萬五千本銷量每年減少一千至一千五百冊,到了九十年代末只剩下三千冊的印量,更難以令人接受的一個事實是,出版業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電影業,新書上市,像電影上片,不到兩三個禮拜就必須下片─書的生命,快速死亡。
從民國八十八年起,「年度小說選」的出版,轉到九歌出版社。
民國八十八年是我的傷心年。小說選停辦,自然「洪醒夫小說獎」也消失文壇。「年度文學批評選」(民國七十三至七十七年共五冊,陳幸蕙編)早已無影無蹤、「年度詩選」雖仍繼續,但實際已改由詩人向明、梅新、瘂弦、余光中、洛夫、商禽等人,向公部門申請一些補助費,勉力苦撐。民國九十二年起,老詩人們交出棒子,改由中生代「詩壇五小」─蕭蕭、白靈、陳義芝、向陽和焦桐輪流主編。書名亦改為《二○○三 台灣詩選》,由焦桐的「二魚出版社」出資印行,我的「年度文選」創辦人身分從此完全消失。
從三十一歲到七十六歲,中間隔了四十五年時間,我對「年度文選」的各類出版品始終保持關心。自己也不解,詩、散文、小說三種文類,為何我日漸和散文靠近,反而遠離了早年傾心的小說。民國七十一年推出「年度詩選」的前一年,九歌蔡文甫先生和林錫嘉合作,出版第一本《七十年散文選》,我就經常拿起九歌版的「年度散文選」沉思,爾雅是否也該組一個「年度散文編委會」和九歌一較長短?但畢竟只有想法沒有動作。世事難料,三十二年之後謎底揭曉,晚爾雅三年創立的九歌,自民國七十年起創辦的「年度散文選」,至今已有三十一年歷史,不但追上了爾雅「年度小說選」共辦三十一年的紀錄,且接走了爾雅停辦的「年度小說選」,至今已達十四年;更離奇的是爾雅的老闆─我,竟然編起九歌的「年度散文選」,且是自己爭取來的。
一度也想直接和文甫兄說,怕他萬一不情願,弄得雙方尷尬;幾經考慮,選擇先在電話裡向陳素芳詢問,請他到蔡先生處先探探口氣。素芳回電話時不但滿口答應還充滿喜氣,看來文甫兄深覺詫異之外也頗歡迎「年度散文選」能出現一個驚嘆號!連我都進入老年,蔡和我身上的稜角早已為歲月磨平;何況原先就是朋友,老來能再合作攜手,不也是人間佳話嗎?
再接前面說的:「民國八十八年是我的傷心年」,主要指爾雅前一日宣布「年度小說選」停編,第二天的各報文化版上就刊出九歌接辦的大標題。這當中,文甫兄確實給過我一個關心的電話,也告知九歌有意承接「年度小說選」,我也樂觀其成,但如此敲鑼打鼓,引來各報記者電話追問,當然讓我有些難堪(註),直到彭小妍編的《八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出版,前言後語無一字提到爾雅的「年度小說選」,更讓我落寞良久。
這期間,我當然偶發怨言,和九歌蔡文甫之間難免會有一些齟齬。但時間久了,許多事情想清楚了─人要承認失敗,也要容得下別人的成功。我學習縮小自己,將心力放在寫作上,回到最初文人辦出版社的心情─最記得瘂弦學長的夢,他說當時投資「洪範」,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從《聯合報》副刊退休後,能在「洪範」樓上多擺一張桌子,若有人到「洪範」找瘂弦,樓下辦公室同仁會說:瘂弦先生正在樓上下棋……
不再有競爭之心後,和文甫兄的關係反而改善不少。何況,他於不同年代還主動向我要鼎公和白先勇的資料,為他們分別填表申請中山文藝獎和國家文藝獎。九歌老闆替爾雅的出版品爭取獎項,必然讓我內心懷著感激之心。
這次為九歌編「年度散文選」,除了向文甫兄示好,最主要原因,近十年,我對散文情有獨鍾,希望能編出一本理想的散文選。一整年下來,編務雖然辛苦,卻也樂在其中;主要透過《九歌一○一年散文選》,讀者應該看得出來,我是在向孤獨的作家致敬,向寂寞的文人致敬。
作家無勞保,無退休金,一切靠天吃飯。在這樣困境中仍能不改其志,繼續創作,讓人尊敬。今年我選了唐潤鈿〈羅蘭的笑談〉,向羅蘭致敬;選了向陽〈文學傳播的掌舵者〉,向蔡文甫致敬;選了馬家輝〈木心三帖〉,向木心(一九二七─二○一一)致敬;王健壯〈台灣早就遺忘了我的朋友胡適之〉,向胡適(一八九一─一九六二)致敬;朱天衣〈四季桂〉,向朱西甯(一九二七─一九九八)致敬;陳文發〈暮光秋色〉,向潘人木(一九一九─二○○五)致敬;張作錦〈斗室裡的「大觀園」〉,向周汝昌(一九一八─二○一二)致敬;向明〈含淚讀詩懷鍾老〉及余光中〈詩史再掀一頁〉向鍾鼎文(一九一四─二○一二)致敬;謝武彰〈朱介凡先生二三事〉,向朱介凡(一九一二─二○一一)和林海音(一九一八─二○○一)致敬。
以同樣的心情,我選擇將一○一年「年度散文獎」致敬散文大家王鼎鈞先生。鼎公繼四大冊龐大回憶錄之後,以八六高齡繼續攀爬寫作高峰,在新的一年裡,除交出散文集《桃花流水杳然去》,也整理出十五、六年前的「紐約日記」。新書《度有涯日記》出版,無疑像一條龍連接上了「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也填補了他生命中的「美國時期」,回憶錄有了「餘唱」,強化了整體性的結構,對讀者而言,讀後也有了更完整的感受。
「年度散文獎」得主,我另外也選了〈戰地斷鴻〉的陳義芝。「兩位得主」自有「年度散文獎」以來,好像還不曾出現。而這一次也不是由兩位散文家來分取一份小小獎金,而是增加一份,增加的一份由「爾雅」贊助。「爾雅」誠心誠意獻上這份微薄的獎金,只表示三十七年來長期在文學園地裡播種的園丁,對作家一點小小的獻禮,而且和「九歌」聯手,代表兩家文學出版社,向兩位令人敬仰的作家致敬!
〈戰地斷鴻〉是陳義芝為他父親和父親那一代寫傳。是一篇典型的「小篇幅.大傳記」散文,陳義芝父親血淚斑斑的故事─一位本來在四川家鄉擁有木廠、一大片梯田的少爺,卻碰上「拉夫年代」,硬被強拉軍中,且直拉到上海,領了一套粗布軍服,一個新編的隊號,從二等兵幹起……一九三八年,最艱苦的抗戰歲月,日軍攻下九江、馬當,他正在烽火燎原的戰地,家裡母親病危,連寫九封信,他都無法收到……後來代理排長,防守田家鎮,和另外兩個排陣地,各領了一挺機關槍,還要掩護五十四軍撤退……戰至最後,體力實在支撐不住,睡著了……
陳義芝的一支好筆,將父親的那段戰役詳細記錄下來。他說:「子彈曾劃破父親後頸,命還是僥倖地保存了下來……」
陳義芝最初寫詩。詩人寫散文總是才華洋溢,他有三○年代徐志摩那一代文人的特質,不久前他出版《歌聲越過山丘》,更是一本回憶其文藝青年時代初識瘂弦,後來進入《聯合報》副刊,協助瘂弦編務,結識眾多文人學者的散文集。關於文壇軼事,瘂弦可寫卻未寫,幸虧義芝寫了,是一本文采錦繡的文壇書話。
〈於心有愧〉像是遊記,也像小說,此文是當今愛情男女的縮影,作者應該是位年輕人,但所有對愛情的體驗,頗像一位出家老僧,已看盡世間情慾虛幻。「人和人相處到某個境地了,似乎就開始產生厭倦、排拒,終而免不了分道揚鑣……」「愛情是最暴力的甜蜜,痛並快樂著。」「每部愛情字典總是從最初的『滿紙荒唐言』,翻到最後只剩『一把心酸淚』。」「乍看最有禮節的背面,原來才是人性罪惡的淵藪。」「我沒有燒炭,沒有死,我還是我,但不是原來的了。」
田威寧〈浴女圖〉,寫一個不愛回家卻愛乾淨的父親,偶爾回家總是先洗澡,為他洗澡擦背的是曾在酒店上班頗有風塵味的阿姨。一篇從小孩眼睛看大人世界的散文。「父親從來不是個良人」,他有暴力行為,讓欲從良女子以割腕自殺來抗議。不久「換另一個女人住進主臥室了」,文章雖已結尾,但現實生活裡單親家庭的一幅父子和浴女圖仍一步步向讀者的眼睛逼來……
衷曉煒的〈超馬行〉形式和內容都特別。它可以歸為「運動型散文」。文人多半不愛運動,因此以運動為內容的散文一向稀少,〈超馬行〉寫馬拉松長跑,作者說:「長跑,是一種生存的態度,一種不停止呼吸的方式……」「馬拉松跑者不需要盛宴,只須給我們熱量,讓我們向前。」
歷年「年度散文選」以抒情美文為主,向來少收議論散文。《九歌一○一年散文選》做了些許調整,譬如楊照〈黎智英啟示錄〉和孫慶餘〈諾貝爾文學獎之輕與重〉,兩文說理清楚,敘事明晰,就是散文中的翹楚,況且兩文所論及之人或事,均為民國一○一年之新聞大事,文學能與新聞結合,欣賞文字之餘,也貫通了事理,做為一個新時代的讀者,應當可以接受這種拓寬散文幅度的改變。
教養與教育,也是今年散文選的主題之一。薛仁明是來自基層學校的老師,他看到了教改以來,每下愈況的諸多教育問題。他說:教育之要「簡靜」二字。今天教育之崩解,部分原因正是被大人急壞的……身處在急成一片的躁鬱時代,令人格外想找回人應有的自在與安然。〈小子!何莫學夫詩?〉寫得趣味中含著教育者應有的智慧。接受全民教育、讀了書有了點知識的父母,不必凡事都要去「教」老師如何管或不管自己的孩子;唯有家長尊敬老師,學生自然會尊敬老師。
高希均教授除專業本行外,幾乎都在提倡閱讀,他的〈做一位「內外」兼顧的知識人〉是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致詞。他希望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後要有「較高的學習意願,較強的反省能力,較大的包容態度,較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持久的閱讀習慣。」雖是演講稿,也值得收進「年度散文選」。
而最讓我驚喜的是,到了年末最後一天,突然在《中華日報》副刊讀到張瑞芬教授的〈散文Pi的奇幻漂流─二○一二年台灣散文〉,這篇如詩如歌評析二○一二年散文的大作,剛好彌補我置於書前「編序」之不足,許多遺漏的佳作,全讓張瑞芬的「銳眼」看見了,無論篇名、書名……都一一出現在讀者眼前,閱畢此書,讀者顯然還有一張更壯美亮麗的閱讀地圖懸掛於前,張作剛好能及時收進本書,成為壓軸大文,誠然是美妙奇妙又最圓滿的結局。
感謝文甫兄和素芳讓我老來還能完成一個夢。做為本書編者,要向二○一二年繼續在文壇耕耘的作家致敬,更向本書中的每一位作者致敬。至於二○一二年許多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傑出散文,竟然未被我看到,甚至顯然是我忽視了,當然我要向這些作家和作者致歉。「年度文選」始終是一種「看見」和「被看見」的問題。也是讀者對作者或作家「立正」或「稍息」的問題。任何讀者連讀一個作者(家)三篇好文章,一定會肅然起敬的「立正」,連讀三篇「差勁」之作,也就自然「稍息」了。在這一年無論發表小說、散文或詩的作者,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進入「年度選集」,受到主選人「立正」的正視;每一文類主選人,誰不睜大眼睛,唯恐遺漏了好作品。但幸運之神總是少數。一本選集不可能將當年的好作品全部收納進來。何況,今年台灣散文大豐收,我從年頭讀到年尾,初選進入的散文數量超過百篇,編成兩本足足有餘。
還好,有了九歌出版社,「年度散文選」會始終存在。今年未被看見的作者,明年會被一雙新的眼睛注視。新的主選人一定比我年輕,「年輕銳利的眼睛」會將明年優秀作品和傑出作家全部聚焦,所以明年會有一本更好看的《九歌一○二年散文選》。
註:據文甫兄月前告知,因聽到消息,同業之中有人放話要接辦年度小說,故臨時搶發新聞。
從隱地述說著九歌和爾雅的瑜亮情結中
讓我瞭解文壇發展的歷史片段
這也是我不易接觸的領域
蠻有趣的
隱地臨老居然能為九歌編年度散文選
足見隱地心胸之寬
令我敬佩
歡迎朋友來訪
這次九歌年度選有散文與小說
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好作品
關於隱地娓娓道來這些點滴
令人動容也讓人感傷
文學創作如果沒有熱血堅持
這樣一條可能清貧且孤單的路
該是多麼讓人敬佩的生涯選擇 2013-03-15 16:30:11
《九歌101年散文選》
精挑細選六十篇101年度最精彩、最好看的散文。書末附錄年度散文紀事,為全年的文學歷史留下詳細記錄。
書中收錄港台兼及華文世界名家如余光中、白先勇、林清玄、馬森、陳文茜、張毅、劉克襄、王健壯、張系國、亮軒、楊照、馬家輝等人作品,亦有備受矚目的青年作家黃文鉅、黃麗群、房慧真、田威寧等人的篇章,還可看見前輩作家如羅蘭、木心、胡適、潘人木、鍾鼎文、朱介凡、林海音等人的身影,彰顯文學傳承之意義。文章蒐羅方向涵蓋報紙各版面、期刊雜誌、出版著作,是最充實也最受讀者喜愛的散文特輯。
年度的散文獎首次出現兩位得主:王鼎鈞、陳義芝。
主編隱地表示:「鼎公繼四大冊龐大回憶錄之後,以八六高齡繼續攀爬寫作高峰。新書《度有涯日記》出版,無疑像一條龍連接上了『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回憶錄有了『餘唱』,強化了整體性的結構,對讀者而言,讀後也有了更完整的感受。」
〈戰地斷鴻〉是陳義芝為他父親和父親那一代寫傳。是一篇典型的「小篇幅.大傳記」散文,陳義芝父親血淚斑斑的故事─一位本來在四川家鄉擁有木廠、一大片梯田的少爺,卻碰上「拉夫年代」,硬被強拉軍中,且直拉到上海,領了一套粗布軍服,一個新編的隊號,從二等兵幹起……一九三八年,最艱苦的抗戰歲月,日軍攻下九江、馬當,他正在烽火燎原的戰地,家裡母親病危,連寫九封信,他都無法收到……後來代理排長,防守田家鎮,和另外兩個排陣地,各領了一挺機關槍,還要掩護五十四軍撤退……戰至最後,體力實在支撐不住,睡著了……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