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武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名:
諸葛亮大傳
作者:陳文德(1946-2010)
台北市人,1946年生,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後赴日本愛育醫院、筑波大學潛修幼教。曾任聯廣公司經理,台視、中視製作人,社會大學教授,北京醫科大學感覺統合教室指導人,高雄縣政府顧問,教改會委員,奇德兒幼教科技董事長,創辦八家直營幼兒園,二百餘家教學聯盟。閒暇之餘好讀史。勤於教學研發、寫作及講學,著作等身。他的人生觀是:想做便做,將一切事情「正常化」,以達「無為」的理想。2010年8月25日去世,享壽六十四歲。
內容介紹:
諸葛亮,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形象也最好的傳奇性人物。智、勇、忠、誠等美德集於一身,中外古今似乎再也找不到這樣令人激賞的政治人物。甚至連他的服飾及外型──羽扇綸巾,都成了獨一無二的「品牌包裝」了。尤其在經典名著《三國演義》刻意渲染下,他不但是未卜先知的預言家、奇謀巧智的策略家、口若懸河的外交家、高瞻遠矚的政治家、神出鬼沒的兵法家,而且還是位能夠呼風喚雨,腳踏七星的方士道家和超能力奇人。然而,現實中的諸葛亮,卻仍是以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收場。到底諸葛亮一生是輸?是贏?為什麼以他高超過人的智慧與努力,仍無力達其畢生願望?在小說家神話背後,真正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他的理想、智慧、謀略、風格,又有哪些值得我們仿效?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導言:探究歷史的事實
【卷上臥龍出山】
序幕:濁流.亂流.清流
第一篇孔明出山
第一章亂世童年
官逼民反,農民起義∕動盪社會,流浪孤兒∕〔陳文德說評〕
第二章晴耕雨讀〈梁父吟〉
亂世英雄爭出頭∕華北首席霸主:袁紹∕詩人軍事強人:曹操∕從理想邁向現實∕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不為人知的年輕策略家∕千古翻案〈梁父吟〉∕臥龍、鳳雛、水鏡先生三人組∕務實本性:結交名士,不在名望∕〔陳文德說評〕
第三章三顧茅廬.隆中對策
池中潛龍:年輕時代的劉備∕上尉躍升上將∕身在曹營,心在漢室∕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投奔袁紹,兩強之間難為弱∕龍困淺灘,髀肉之歎∕三顧茅廬,隆中獻策∕小公司變大企業的精確規劃∕〔陳文德說評〕
第四章魚水之交
讓男人也敬愛的男人∕異姓金蘭,千古佳話∕劉備的班底∕組織遊戶,擴充軍力∕襄陽城內暗潮洶湧∕〔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策略規劃和實務執行
第二篇聯吳制曹
第五章臨危授命
曹操大軍壓境,劉表病情惡化∕劉備緊急撤軍,十萬難民相隨∕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怒聲退敵∕臨危授命,折衝外交∕〔陳文德說評〕
第六章孫劉聯盟
三國戰神世家:孫氏政權∕孫策:中國的亞歷山大大帝∕虎父無犬子,生子當如孫仲謀∕諸葛亮VS孫權∕對抗.投降.和談∕周瑜:超級戰爭策劃天才∕孫劉聯軍,擺開迎戰陣線∕赤壁戰場佈下天羅地網∕〔陳文德說評〕
第七章火攻破曹操
火攻奇襲,以寡敵眾∕萬事俱備,祇欠東風∕黃蓋火燒連環船∕諸葛亮混水摸魚爭實利∕五百里戰略大撤退∕囊括荊州南半部∕〔陳文德說評〕
第八章荊州爭霸戰
表面君子,暗中較勁∕對抗.和談.美人計∕共同看上益州這塊肥肉∕周瑜病逝,魯肅接棒∕魯肅借江陵,孫劉再度聯合∕臥龍、鳳雛共進益州∕〔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從零開始的策略規劃
【卷中虎嘯風生】
第三篇天府之國
第九章進軍益州
蜀地的神話傳說時代∕中原文化介入蜀國∕沃野千里的李冰都江堰∕益州劉氏政權和漢中張魯軍團∕張松、法正陰謀讓益州∕劉璋引狼入室∕龐統規劃,黃忠出擊∕假戲不真作,劉備背盟∕孫夫人回娘家,趙雲截江護幼主∕劉備背盟約,益州反目成仇∕〔陳文德說評〕
第十章諸葛亮入蜀
從幕僚到主帥∕粗中有細,張飛收服嚴顏∕城血戰,龐統罹難∕劉備發動政治攻勢,劉璋放棄抵抗∕放棄勝利者姿態,奠定統治者恩威∕寬容協調,建立共識∕內政初定,外患連連∕〔陳文德說評〕
第十一章平定漢中
關中和蜀中的緩衝區∕猛張飛巧計佔先機∕雙方傾巢而出,漢中戰雲密布∕反敗為勝,法正計算夏侯淵∕張臨危授命∕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曹操感歎,漢中如雞肋∕難跨荊益,王朝新成∕〔陳文德說評〕
第十二章諸葛亮治蜀
劉備自立漢中王∕提拔魏延,重用黃忠∕亂世重寬容,弛世用重典∕制定法令,嚴格執行∕行法和教化合一∕用人唯質,不被資歷所限∕〔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建立大本營的策略規劃
第四篇白帝託孤
第十三章關羽失荊州
兵家必爭之地:荊州∕魯肅的「借荊州」戰略∕關羽留守荊州∕荊州戰略,各懷鬼胎∕單刀赴會,暫保和平∕鷹派對鷹派,孫劉關係吃緊∕北伐襄陽∕跨連荊豫,控扼南北:襄陽∕水淹樊城,曹仁誓死守城∕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呂蒙∕輕忽大勢,英雄飲恨∕失荊州,力士難挽狂瀾∕〔陳文德說評〕
第十四章劉備東征
曹操遽逝,大局突變∕曹丕篡位,漢祚告終∕劉備稱帝,蜀漢建國∕張飛遇害,孫權求和∕臨危授命,儒將掛帥∕向魏稱臣,全力抗蜀∕以柔克剛,不攻銳師∕〔陳文德說評〕
第十五章受託輔政
陸遜反擊,劉備潰敗∕大局為重,陸遜撤軍∕諸葛亮對戰敗責任之檢討∕推誠相見,君臣不互疑∕曹孫鬧翻,三分鼎立完成∕白帝託孤,君臣盛軌∕〔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危機中的策略規劃
第五篇政治良才
第十六章外交:聯吳制曹
堅守原則,奠定外交政策∕重修盟好,穩定東戰線關係∕張溫傲慢,秦宓相難∕和合二國,唯有鄧芝∕費、陳震不辱使命∕〔陳文德說評〕
第十七章政治:務農和法治
務農殖谷,閉關息民∕養民:水利、鹽鐵、蜀錦∕富國安民,足食足兵∕以身作則,倡導節約∕教法合一,嚴而不苛∕〔陳文德說評〕
第十八章用人:舉賢任能
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權術.性情.意氣∕集思廣益,循名責實∕遷善黜惡,退去貪懦∕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佐∕兵者凶器,不可不慎∕〔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重建制度的策略規劃
【卷下秋風五丈原】
第六篇五月渡瀘
第十九章南人叛變
歷史經驗的教訓∕諸葛亮南撫夷越的策略∕常房事件失策,引發全面動亂∕攘外必先安內,諸葛亮決心南征∕〔陳文德說評〕
第二十章攻心為上
不毛之地,疫癘之鄉∕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叛軍分裂,雍、高定相繼死難∕急中智,李恢建奇功∕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野史上的七擒七縱傳說∕〔陳文德說評〕
第廿一章七擒孟獲之謎
平蠻指掌圖∕小說中的南征軍團是「明星隊」∕一擒一縱:錦屏山之役∕二擒二縱:瀘水之役∕三擒三縱:孟優事件∕四擒四縱:西河之役∕五擒五縱:禿龍洞之役∕六擒六縱:火女王之役∕七擒七縱:盤蛇谷戰役∕七擒七縱的漏洞∕〔陳文德說評〕
第廿二章夷漢粗安的邊疆策略
即其渠帥而用之∕削弱大姓,扶助羸弱∕尊重地方習俗,慎選行政長官∕發展經濟,加強南中和蜀中的聯繫∕重組社會結構,消除動亂根源∕〔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強化內部的策略規劃
第七篇北伐中原
第廿三章出師表
曹丕去世,孟達起義∕李嚴勸加九錫,諸葛亮斷然拒絕∕蜀、魏軍力之比較∕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陳文德說評〕
第廿四章揮淚斬馬謖
東、西戰線的規劃∕孟達驚慌失算,錯失大好機會∕長打和短打之分∕攻陷涼州,收服姜伯約∕張西征,馬謖失街亭∕亂世重法治,揮淚斬馬謖∕〔陳文德說評〕
第廿五章暗渡陳倉
檢討錯誤,重新出發∕東戰線大戰,陸遜破曹休∕〈後出師表〉真偽之謎∕郝昭堅守,陳倉難攻∕〔陳文德說評〕
第廿六章木牛流馬
三度出擊,近取固本∕趙雲去世及諸葛亮復丞相職∕孫權稱帝,蜀吳關係重新調整∕瓦解魏軍攻勢,奠定基礎國防∕木牛流馬,輔助運糧∕〔陳文德說評〕
〈篇後.實用觀點〉以弱擊強的策略規劃
第八篇鞠躬盡瘁
第廿七章宿敵對陣
傾巢而出的第四次北伐∕曹真病危,司馬懿上陣∕司馬懿以靜制動的新戰術∕退兵策略,引誘速戰∕追退軍,張陣亡∕李平假傳聖旨∕〔陳文德說評〕
第廿八章秋風五丈原
五度北伐,全力以赴∕進軍五丈原∕孫權虛晃一招∕諸葛激將,司馬忍辱∕殞巨星,漢丞相歸天∕死諸葛,嚇走生仲達∕〔陳文德說評〕
第廿九章諸葛亮的接班人
蔣琬∕費禕∕董允∕楊儀∕姜維∕王平∕馬忠∕鄧芝∕張嶷∕張翼
第三十章蜀漢的最後奮戰
後諸葛亮時期的三國態勢∕三國政權發生變化∕姜維北伐∕姜維再出祁山∕鍾會全盤策劃,司馬昭攻擊蜀漢∕蜀漢亡於阿斗∕蜀漢的最後奮戰
第卅一章諸葛亮一生總評
〈篇後.實用觀點〉接班和繼承人的策略規劃
附篇諸葛奇才
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形象
諸葛亮「八陣圖」之謎
諸葛亮兵法及其作品
諸葛亮年譜
諸葛亮之一族
魏、司馬世系表
吳、蜀漢世系表
序幕:濁流.亂流.清流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迴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王粲(建安七子)〈七哀詩〉
諸葛亮出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年),三年後,靈帝改年號為中平元年。但也就在這一年,發生了動搖東漢國本的黃巾黨人事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賣草履的劉備,在涿郡結識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後,展開了動人心絃的創業偉績。
崩潰中的王朝
東漢光武帝代王莽為帝,到漢獻帝讓位於曹丕的一百五十年間,史稱後漢王朝。其間計有十四位皇帝,平均每代在位才十年多一點而已,稱得上是短命皇帝的王朝。
由於皇帝死得早,年幼的太子即位,皇后升格為年輕太后,對政治的影響力增大,太后的父親、兄弟,個個趁機躍升大官、不可一世,這便是所謂的外戚干政。東漢的外戚,大多來自於南陽一帶的世家豪族,代代相傳,力量愈結愈大,使外戚成了朝廷中的首號特權代表。
東漢第三任皇帝,也稱一代名君的章帝,年紀輕輕便去世了,其子和帝即位,竇太后掌權,其兄大將軍竇憲掌握軍政大權,竇氏一族個個位居要津。緊接著是十三歲登基的安帝,鄧太后之兄鄧騭,幾乎獨霸了朝廷的決策權。安帝去世後,太后閻氏之兄閻顯也立刻成了地下皇帝。但最凶悍的則是有「跋扈將軍」之稱的梁冀,他是順帝皇后梁氏的哥哥,順帝去世後,由他掌握朝政,長達二十年。
梁冀容貌奇醜,好色又霸道,卻相當的機警而聰明,其妻孫壽則美艷而貪婪,梁氏家族橫行朝廷,官員個個迴避。首先梁冀先擁立兩歲的娃娃沖帝繼位,沖帝不久又不知原因的死了,便由八歲的堂兄質帝繼統大政。
史書記載「質帝少而聰慧」,早熟的才氣,使他對梁冀的專擅及凶暴大為不滿,「跋扈將軍」便是他的批評。梁冀也乾脆一不作二不休,居然派人毒殺了質帝,擁立十五歲的外藩皇族桓帝繼位,梁冀仍掌握朝廷決策大權。
桓帝期間,梁氏一族不但佔據了朝廷所有的高官和肥缺,梁冀本人也變得更加橫行而凶暴。不論朝野,祇要有敢批評梁氏作風的,必遭到抄家滅族。所有想在朝廷當官的,必須先賄賂梁家,建立師生關係。各地區官員要朝貢天子的禮物,也必須先經梁冀之手,儼然成了「太上皇帝」。梁氏美艷的妻子孫壽,衣飾起居全模仿長公主的儀態,一副公然僭越的氣勢。
梁冀一門,封列侯者七人,為皇后的三人,貴人者六人,大將軍有兩人。使外戚在朝廷上的權勢也提升到了最高峰。
在外戚干政的聲浪中,唯一可以和他們分庭抗禮的便是宦官。幼小的皇帝剛即位,一切以母后至上,外戚便趁機掌握大權。但等到皇帝漸漸長大後,這些掌政的外公和舅父,便和皇帝產生了直接的矛盾。而奪權靠一個人是不夠力的,外戚們又有一大群班底,皇帝自然必須努力結合宮內力量,這些圍繞在成長中皇帝身邊,幫助他進行奪權計劃的,經常是所謂的宦官。
宦官原是在宮廷內部服侍皇帝和后妃的男子,由於後宮是除了皇帝之外,不可以有男人的世界,所以這些宦官必須被割除男性生殖器,成為一個中性的人,俗稱「去勢」。
一般言之,肯去勢當宦官的,大多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既然能入宮,想必也是眉清目秀,面貌姣好者。他們的外表大多會讓皇帝喜愛,而願意親近。加上他們出身低微,對皇權毫無威脅,因此較易取得皇帝的信任。
由於皇帝的日常詔令以及文書均由宦官經手,使宦官有機會介入政治實務。他們大多同情年輕皇帝,對擅權凶暴的外戚痛心疾首。這樣的立場,使他們很自然地結合了被外戚排斥的下級官僚,在朝廷裡漸漸成了下階層士族集團的代表,共同擁護年輕皇帝,和外戚展開奪權的鬥爭。
外戚宦官輪番奪權屠殺
第一個鬥爭發生在和帝永元四年,聲勢顯赫而且在征伐匈奴上建立大功勞的外戚──大將軍竇憲的身上。和帝結合宦官鄭眾,以禁衛軍團發動宮廷政變,包圍大將軍府,竇憲被迫自殺,竇氏一族全遭罷黜。鄭眾則升任大長秋的高官,打開宦官直接參與朝議的例案。《後漢書》記載:「中官(宦官)獲得重用,由鄭眾開始。」
第二次發生在安帝期間,利用鄧太后去世的機會,安帝的乳母王聖,聯合宦官李閏、江京發動武裝政變,消滅大將軍鄧騭一族。四年後,安帝去世,皇后閻氏結合其兄閻顯,擁立北鄉侯為皇帝,並大肆捕殺干涉的宦官,這也是外戚感到宦官龐大力量的威脅,嚴厲展開反擊的開始。
數個月以後,北鄉侯去世,以孫程為首的宦官集團,配合下級官員,擁立年僅十一歲的順帝,並以禁衛師團發動攻擊,殺害了閻顯及其家族,十九位發動政變成功的宦官領袖,都受封了爵位。
順帝陽嘉四年(西元一三五年),正式規定宦官的爵位可以由其養子世襲,並繼承其財產。三國初期的首席霸主曹操,其父親曹嵩便是依此規定成為溫和派宦官曹騰的養子。
外戚和宦官的輪番奪權,使流血政變、鬥爭、屠殺事件不斷,但這兩股力量卻是愈受打擊,成長愈快。特別是宦官派封官進爵、主持朝政後,便和他們早期的爭權伙伴──士大夫及下階層官員逐漸形成了敵對的局面。
順帝在位期間,宦官的力量明顯地高漲。直到漢安三年,在位十九年的順帝去世,兩歲大的沖帝,在梁太后及其兄梁冀擁立下即位,大肆罷黜主政派宦官,使外戚代表的豪族勢力再度掌握朝廷大政。隔年,沖帝去世,由八歲的質帝以外藩身分入主皇位,質帝較早熟,年紀雖輕,卻關心朝政,有心再奪權的宦官立刻群集其身旁,打算伺機而動。
雙方的緊張關係急速惡化,梁冀乾脆先下手為強,毒殺了質帝,再度擁立十五歲的外藩皇族桓帝即位。不過這次在溫和派宦官領袖曹騰的協調下,沒有發生流血鬥爭,梁冀反而接受曹騰建議,擁立桓帝。
此後二十年間,梁冀幾乎獨霸朝政,沒有人敢和他對抗。延熹二年七月,梁太后去世,桓帝立刻和宦官單超等密謀,發動武裝政變,梁冀被迫自殺,梁氏一族也難逃誅殺及流放的命運。從此以後,宦官的力量逐漸壓過外戚,獨霸朝政長達三十年之久(西元一五九到一八九年)。
永康元年,桓帝去世,十二歲的靈帝即位,竇太后之兄竇武,結合太傅陳蕃,密謀剷除宦官,事機敗露反而雙雙遇害,更爆發了知識分子的慘重悲劇──「第二次黨錮之禍」。靈帝在位期間,宦官的權勢也達到了最高峰,倒反過來成為了關心國事知識分子的首號大敵人。
中平六年(西元一八九年),靈帝去世,十四歲的少帝繼位。何太后掌政,何太后之兄大將軍何進,密謀連結西涼董卓軍團誅殺宦官,但陰謀洩露,何進被誘入內宮殺害,司隸校尉袁紹,趁機率領京城警備部隊,攻入禁宮,殺盡宦官,史稱「中平內宮事變」。歷經數十年的外戚和宦官爭權,到此兩敗俱傷,引發了軍閥割據的亂局,大漢王朝也因而滅亡。
知識分子的悲劇:黨錮之禁
在外戚和宦官的輪番奪權下,到了東漢晚年,身為社會中堅的知識分子,也捲入了政爭,使情況更為複雜。
東漢的士大夫階層,原本是以鄉論(地方人士對其學問及人格的評判)為基礎,再由各地方長官向朝廷推舉。推舉的名目計有「孝廉」、「賢良」、「方正」、「茂才」等,東漢王朝的創始者漢光武帝重視士人氣節,因此他一手規劃的制度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德行」是仕官的首要條件。
由於外戚和宦官的奪權日益激烈,為了拉攏人馬,他們分別霸佔了推舉的管道,用以安插自己的「人馬」,使知識分子原本便不寬的仕途更為狹窄,因此造成士族階層對外戚及宦官的普遍敵視。
推舉制度也使士大夫階層養成好作政治議論和人物批評的風氣。那些不屈服於外戚及宦官的知識分子,便將他們對時局及朝政的批評稱為「清議」。而將那些同流於外戚或宦官,以追求權、利的跟隨者,稱為「濁流」。與此相對,堅守儒學理念的知識分子,便自稱為「清流」。時潮所趨,洛陽太學生和各地私塾的學生,有兩千多人湧入京城,以郭泰及賈彪為領導者,嚴厲批評橫行霸道的宦官政權,儼然是兩千年前古代版的「天安門事件」。
朝廷中,反宦官派系的高官李膺、陳蕃、王暢均成了清流派所擁護的領袖,太學生間流傳著「天下模楷李元禮(李膺),不畏強權陳仲舉(陳番),天下俊秀王叔茂(王暢)」的讚言。
「天下模楷」的李膺,當時出任司隸校尉(京城警備司令),在出任地方長官時,公正嚴明,聲望極高。凡獲得李膺知遇者,必可在「清流」裡擁有極高的地位,也開始會有很多弟子蝟集地跟從他,因此,當時的人都稱之為「登龍門」。陳蕃高居太尉(全國軍事首長)之職,王暢曾任司空(全國最高監察官),他們都是朝廷內,和宦官政權相抗衡的最主要力量。
桓帝晚年,中常侍(在內宮侍奉皇帝的宦官特遣組)的組長張讓,有位弟弟叫做張朔,在擔任京城司隸直轄區的某縣縣長時,倚仗其兄勢力,為非作歹,貪欲無道。據說還為了想看孕婦肚子中的胎兒,居然下令將孕婦剖腹。李膺以職責所在,下令逮捕張朔,張朔逃往張讓的別邸藏匿。由於李膺搜捕很急,張讓將張朔藏於夾板中的暗室。但李膺在獲得確實情報後,仍親率軍隊侵入張讓別邸,拆除牆板,將張朔逮捕,並依法處以死罪。
張讓立刻向桓帝請求特赦,桓帝也親自召見李膺表示嚴重關切。但即使面對桓帝的強大壓力,李膺仍拒絕赦免張朔,並處之斧鉞的極刑。
張讓對這件事情自然非常生氣,而桓帝本人也覺得很沒有面子。但會集於京城的太學生,卻大為高興,認為是「清流派」空前大勝利,因此到處宣揚,廣為慶祝,使彼此間的緊張關係更為惡化。
果然在桓帝延熹九年(西元一六六年),張讓派的宦官教成等上書皇帝,指責李膺等煽動太學生,結黨營私,誹謗朝廷,破壞風俗。桓帝下令將李膺治罪,行書到三公府時,太尉陳蕃強力反對,甚至退回皇帝的聖旨,但桓帝仍不顧國家體制,直接下令禁衛軍逮捕李膺及兩百多位清流派黨人,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這次被抓的清流派黨人,大多被判終身監禁。但半年以後,大多祇被撤免官職便獲得釋放,顯示清流派仍擁有讓朝廷顧忌的實力。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青年的太學生領袖們,在逮捕的行動中,不但沒有人逃脫,更有不少人還自動承認是黨人,並且很高興地陪同李膺被判刑。李膺的聲望,也因這事件更為高漲。
最有名的學生領袖郭泰,字林宗,太原郡界休縣人。幼年時家貧,但仍設法跟隨儒學名師成屈伯彥苦學三年,精通古典經學,並學得一口能言善辯的口才。當郭泰第一次前往拜訪司隸校尉李膺時,李膺對郭泰的人品非常賞識,使郭泰很快成為清流派太學生的領導人物。張朔事件發生時,郭泰大為興奮,更以李膺的知己自居,到處為李膺宣揚這件事情。
司徒黃瓊曾鼓勵郭泰出仕,但為郭泰婉拒,他更公開表示:「我夜觀天象,日察人事,天將崩廢,不值得再為它支撐。」
這句話立刻成為清流派的名言,郭泰在陳、梁地區旅行時所戴的頭巾,也很快成為流行式樣,知識分子個個爭相模仿,並稱之為「林宗頭巾」,使郭泰的個人聲望到達了最高峰。
李膺的強硬態度,也使「清流」聲勢大增,當時被認為天下名士的,共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等團體,李膺被尊稱為「八俊」之首,郭泰則排名在「八顧」之中。
悲劇過後,知識分子的新意識形態
第一次「黨錮之禍」後一年,桓帝去世,由十二歲的外藩貴族劉宏繼任,是為靈帝。翌年,改元建寧。靈帝年紀太小,宦官派趁此機會,更加橫行霸道。清流派知識分子,和宦官間的鬥爭急速惡化,終於引發了更嚴重的事端。
清流派名士,列為「八及」之一的張儉,當時為山陽郡的東郡巡察官。郡內有中常侍組員大宦官侯覽的家邸,其家人經常倚勢欺侮當地居民,或給予嚴重虐待。張儉搜集侯覽家人的犯罪事實後,立刻上書靈帝加以檢舉。奏摺被宦官派官員截獲,送給了侯覽,侯覽因此極端痛恨張儉,並與中常侍的掌權宦官們謀議,要對「清流派」黨人展開嚴厲反擊。
桓帝晚年,廢前皇后鄧氏,並在陳蕃的推薦下,由出身名門的竇貴妃出任皇后。因此,靈帝即位後,竇太后之兄大將軍竇武和清流派的陳蕃交情頗深,這也是近百年清流派和外戚豪族間,首次相結合。第一次黨錮之禍時,陳蕃全力維護黨人,竇武便和陳蕃站在同一陣線,與宦官相抗衡,並在事後極力說服桓帝,讓李膺等出獄復職,以保留清流派人士對朝政的影響力。這也是外戚在長期奪權落入下風後,反而與知識分子結合,以共同對抗宦官的開始。
利用桓帝去世後的政治權力中空期,竇武及陳蕃結合清流派黨人,密謀發動武裝政變,以清除宦官。陳蕃主張利用太后年度的宮廷巡視宦官全體集合時發動軍變,以逼迫宦官交出大權。不幸這個計劃,被年幼的皇帝無意中洩露給身任大長秋的宦官頭子曹節,宦官便先下手為強,以禁衛軍團發動突擊,解除陳蕃及竇武的軍權,並加以逮捕,不久便殺害之,緊接著發生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利用陳蕃及竇武事件,侯覽和曹節也趁機誣告張儉等參與政變活動,靈帝下令,全面逮捕清流派黨人,並以叛逆罪治之。
張儉被捕時,李膺正在旅遊中,家鄉方面有人緊急密告,勸他立刻逃亡。但李膺認為自己都已六十多歲,國家有難,怎能迴避,何況「生死有命,不願苛免」。乃主動投案,並在嚴刑拷問中,不屈而死。
這次黨錮之禍,牽連被殺的清流派名士高達百餘人,天下知名的儒學家,雖未參與此事件,但被誣陷殉難者也有五六百人,朝野為之震撼,宦官惡名高漲,成為全國有心人士痛恨的對象。
「八顧」之一的范滂,在知道朝廷大捕黨人後,自動向知縣投案,但知縣郭揖一向尊重范滂,有意掩護其逃脫。
范滂慷慨地表示:「我死了,一切禍難才會告一段落,我逃了必連累大家,並且老母親也得流離失所啊!」
雖然郭揖仍有意救他,但范滂的老母親也出面反對,她說:「李膺和杜密都知道苟免,我兒子怎能單獨逃脫呢?這不是活得比一條蟲更沒有價值嗎?」
聞者都不禁淚下,范滂臨難時,年僅三十三歲。
第二次黨錮之禍後,殘存的清流派黨人,逃入深山野林中,他們不再對時局作尖刻批評,而以孤高求取保身之道,修養身性以韜光養晦,使東漢末年出現不少所謂的逸民。並深得民間的尊崇及敬愛。
《後漢書.袁閎傳》中記載,袁閎是有名的清流派黨人,黨錮之禍後隱居鄉間,受到鄉里人士暗中保護長達十八年,黃巾黨人作亂時,為表示對袁閎的尊重,他隱居的鄉村未曾遭到侵擾。
《後漢書.逸民傳》中,也記載有龐德公這位隱士,居住於荊州襄陽附近的峴山。據說荊州刺史劉表曾多次敦請他出仕,都為龐德公婉拒。龐德公也是諸葛亮非常敬仰的一位前輩。諸葛亮日後的忘年之交司馬徽(水鏡先生),便是龐德公的交往死黨。司馬徽擅於觀察人品及才氣,故有「水鏡先生」之雅號。據現有史料顯示,諸葛亮確曾隨從龐德公及司馬徽作學問,其思考及行為也深受其影響。以諸葛亮的年紀,雖未身臨「濁流」、「清流」激烈鬥爭的年代,但他擁有清流派知識分子流傳下來的精神和節操,應是不用懷疑的。年輕的諸葛亮好作〈梁父吟〉,也顯示他雖未仕官,對時局及政治情勢仍抱持高度關心及使命感。
這也可以解釋諸葛亮一生堅持「恢復漢室」的志願,〈後出師表〉便以「漢賊不兩立」做為開頭。雖然已有很多證據顯示,〈後出師表〉可能並非諸葛亮作品,而是其姪兒東吳大將軍諸葛恪假其叔父之名偽作,但相信這種意識形態也是來自對諸葛亮平常的言行態度,有感而發的。
其實東漢王室的合法性在歷經「黃巾黨人」民變及日後的「董卓之亂」,早已瀕臨破產了。但曾在鬥爭中遭到嚴重「悲劇」洗禮的知識分子,反而把他們「清流派」的理念,固執的堅守下來。並拚盡一生的努力想去實現這過氣的意識形態。諸葛亮雖是務實的策略經營家,卻仍不顧本身實力數度進行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最後甚至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個人悲劇,便是深受東漢末年,清流派黨人政治思潮的影響。
第二次「黨錮之禍」後,年幼的靈帝,受到主流派宦官的操縱,使東漢的朝政敗壞到了極點。腦筋並不很清楚的東漢靈帝,非常喜歡華麗的東西,光和元年,他下令在離宮的西園建造豪華宮室。由於預算不夠,靈帝竟然聽從宦官設計,公開出賣官爵,四百石的官位四百萬元,兩千石以上的高官則高達兩千萬元。這個行動的確搜括到不少金錢,靈帝便整天在離宮內,飼養名貴犬類,封以高官,共同嬉戲,朝廷官員也爭相仿效,狗的身價一時之間比人高出數倍以上。這樣的政治情勢自然非引發嚴重的大亂不可了。
諸葛亮誕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就在出生的第四年,震撼半個中國的黃巾黨人民變爆發了。靈帝雖然立刻赦免清流派黨人,號召全國有志之士共同平亂,但時局的惡化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書摘:第一篇 孔明出山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纍纍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圯。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梁父吟>
第一章 亂世童年
戰爭對社會所帶來的惡果,土地荒廢,人民妻離子散,農村經濟嚴重破產,善良百姓,被迫拿起刀劍,鍛而走險,從事盜匪生涯。這種悲慘情境,對諸葛亮的人生觀想必有著深遠的影響。
官逼民反,農民起義
東漢王朝後半段的百年間,朝廷裡外戚和宦官急著奪權,地方豪族則忙著兼併土地及累積財富。貧富懸殊嚴重,破產的農民流浪四方,被饑饉及窮困追著四處跑,在以農立國的中國古代社會,農民失去田地,成為浪人,勢必導致社會重大的動亂。
順帝以後的二十年間,無法生存而流亡各地的貧民集團,不得不揭竿起義,爭取最起碼的生存空間。但傳統的史書,例如《後漢書》及《資治通鑑》等,大多以「妖賊」或「盜賊」稱之,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諸葛亮日後大老闆劉備的長期宿敵曹操,在平定兗州後,曾將三十餘萬黃巾黨人收編為「青州軍」,可以說是第一個以同情立場,面對農民起義的政治領袖。
這些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大多帶有濃厚宗教色彩,他們分別被稱為「無上將軍」、「黃帝」或「黑帝」,組織龐大而鬆懈,全靠宗教力量結合。在這一系列的民變事件中,以靈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的黃巾黨人事變規模最大,影響也最深。
黃巾黨人的領袖是鉅鹿人(河北省南部)張角,是位非常有名的民間密醫,以神秘的宗教醫術,醫療患病的農民。張角的治療法,是讓患者先作自我罪行告解,再以符咒浸入飲之。先不問其效果如何,至少可以看出張角的治病是宗教性大於醫療性的。這樣子的治病法,即使二十世紀末的今天仍到處流行著,在醫學不發達的當時,影響力自然更大了。張角的弟子遍佈全國各地,都擅長這種神水醫療術,由於碰到苦難當頭的年代,信仰者急速膨脹,總稱為「太平道」。
據張角自己的說法,曾在深山中,得到仙人傳授的《太平清領書》,囑咐他推展太平道以救世。在數十年間,以青州(現山東省)為中心,遍佈冀、徐、荊、揚、兗、豫等州。擁有數十萬信徒,盤據在十三州中的三分之二江山。
到了光和年間,太平道的影響力,已不止於下階層的農民,不少地主、富豪,甚至於官僚也趨之若騖。依《後漢書》記載,執宦官主流派集團牛耳的大常侍張讓,便與張角有相當密切的來往。
眼見太平道急速膨脹,朝廷有志之士自然產生了危機意識。清流派的楊賜,首先上書主張一方面招撫流民,給予土地耕種,以安定其生活;一方面搜捕太平道在各地的領袖,以削弱其組織力量。劉陶、樂松、袁貴等也聯名上書靈帝,主張逮捕張角,以免事件繼續擴大。
由於親太平道的宦官一再阻止,靈帝在軟硬政策間舉棋不定,終於消息外洩,反而使張角加速強化其組織。不久,張角便將全國信徒分為三十六「方」,大「方」編組萬餘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均由直屬子弟統領指揮。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並封其弟張寶為「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共同統率著三十六萬人馬。
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向信徒宣佈:「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當年正好是甲子年,是六十年干支歲月的重新開始。張角決定在是年三月五日,散佈各地的三十六萬信徒同時起義。依照中國傳說的五行思想,金、木、水、火、土的循環理論,漢王朝屬火德、剋火者土,因此代替漢王朝者應屬土德。黃土高原和黃土平原的土都是黃色的,所以太平道信徒,均以黃色頭巾為標幟,這也是黃巾黨人的由來。
負責攻打洛陽的大方馬元義,行動不夠謹慎,三月三日未到便陰謀敗露被捕,同行的黨人有數千人遇害。靈帝到此才恍然大悟,發出逮捕張角的通緝令。
迫不得已,張角會同兩位弟弟,提早一個月起義。雖然準備不周,仍有七州二十八郡響應,頭綁黃色頭巾的黨人,攻擊官府,佔領田園,不少郡縣官吏聞風而逃,《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黃巾黨人的主要戰場,在洛陽附近的潁川地區,北起冀州西南區,南至南陽一帶。朝廷以何皇后之兄何進為河南尹,負責攻防總指揮,實際負責作戰的是司隸軍區中最精銳的師團,分別由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北中郎將盧植率領。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一章回便是劉備在涿郡募集義兵,響應政府號召,共同對抗黃巾黨人民變的情節。劉備在此認識關羽和張飛,留下了「桃園三結義」的千古美談。
戰爭初期,黃巾黨人聲勢浩大,張角和盧植大戰於冀州,盧植軍團寡不敵眾,被迫向南撤退。防守在潁川附近的朱軍團亦遭擊退,南陽太守甚至在會戰中陣亡。
為了保護京城洛陽的安全,皇甫嵩將主力部隊佈防在潁川附近。張角以數萬兵馬層層包圍,皇甫嵩親往前線視察,他看到黃巾黨人均以茅草結營,乃趁夜色掩護,以火攻戰術突擊,張角軍團大亂,佈防在潁川南岸的朱軍團也趁機反攻,洛陽方面前來救援的典軍校尉曹操,率領騎兵部隊及時趕到,三方面夾擊下,黃巾黨人大敗,死傷高達數萬人,這也是朝廷部隊第一次成功阻擋黃巾黨人攻擊的正式記錄。
靈帝中平元年八月,張角病死;十月,人公將軍張梁的軍團在潁川附近中了皇甫嵩埋伏,死傷三萬餘人,張梁本人也在潰敗中遭到擊殺;十一月,地公將軍張寶也戰死在南陽會戰中,黃巾黨人的主力部隊,到此完全殲滅。
但散居各地的黃巾黨人仍遙相呼應。并州的白波軍、冀州的黑山軍、益州和青州的黃巾軍,聲勢浩大,均讓各地方政府頭痛不已。皇甫嵩等雖在洛陽附近獲得絕對勝利,但在數度大規模會戰後,主力部隊也遭到了重創,根本無力再協助各地方政府剿亂。朝廷為了鞏固地方秩序,平定黨人的作亂,也不得不強化北方首長的行政權及軍事權。
中平五年(西元一八八年)三月,朝廷接受江夏太守劉焉建議,擴大部分嚴重動亂地區刺史的權限,並改稱「牧」。劉焉為益州牧,黃琬為豫州牧,劉虞為幽州牧。《資治通鑑》記載:「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這些地方州牧,權限逐步擴大,漸漸形成一股獨立的力量,朝廷也慢慢失去了指揮權和控制力,終於釀成了漢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東漢王朝也步入名存實亡的境地了。
動盪社會,流浪孤兒
黃巾黨人起義的那個甲子年二月,諸葛亮正好滿四歲。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當時出任泰山郡郡丞,泰山郡中的泰山是中國自古以來有名的靈山,諸葛亮便在這附近渡過他最早期的童年。
諸葛亮本籍在瑯琊郡,當時稱為陽都縣,約在今山東省臨沂縣和沂南縣之間,同屬於山東省的西北區。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記載:
泰山之南有魯國,北方則有齊國,瀕山臨海間有塊相當肥沃的平原,或產桑樹和麻類植物,麻、絹等織製品便成了這裡的名產。主要的大城市臨沼位於渤海及泰山間,這裡的人一向思慮較深,並且好作議論,行事從不輕舉妄動,這些人個別能力都很強,但集體作戰力則偏弱,是典型的工商社會,國家的經濟力旺盛而活躍,住民大約可分成士、農、工商、工、坐商等五種職業。
思慮周密,好作議論,絕不輕舉妄動的性格,的確相當明顯地可以在諸葛亮身上發現。
從姜太公在齊地建國以來,這裡一向便是南北貨貿易重心,經濟力量旺盛,因此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地方為高,東漢到六朝時代,有不少名人皆出身於此,例如協助苻堅建立前秦帝國的王導,不朽的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顏氏家訓》作者顏之推,及唐代書聖顏真卿等,都是當地的名家豪族。
另一個特色是齊國的兵學思想。齊軍一向以怯戰出名,因此更用心於研究戰爭的技巧和方法。姜太公的兵法學是戰爭的原則,也是生意者的策略。一代兵學宗師孫武,也是齊國人,《孫子兵法》中的準備和應變工夫,相信和齊國傳統的處世哲學有關。《鬼谷子兵法》,也是以齊國為其發源地,孫臏、龐涓,甚至於蘇秦、張儀都是在這裡學成的。除了在襄陽地區居住時,和當地的名士學者切磋研習外,諸葛亮的思想、言行及人生觀,顯然也是和齊國傳統的文化有關。
韋昭寫的《吳書》中記載:諸葛亮的先祖原姓葛氏,居住在瑯琊郡諸縣,當時他們整族人不知在什麼原因下,遷往陽都縣。由於陽都縣裡也住有很多葛氏人家,為了有所區別,乃將諸縣遷移過來的葛氏,稱之為諸葛氏。
諸葛亮的祖父諸葛豐曾任東漢王朝的司隸校尉(京城警備總監),他是位負責盡職的官員,個性剛強正直,執起法來,任何權勢都毫不在意。
官位高居侍中的外戚許章,平常假借皇威為非作歹,諸葛豐下令逮捕,許章逃往禁宮,要求皇帝保護。諸葛豐也曾正式上文彈劾許章,並要求嚴厲處分,以免傷害皇權。雖然皇帝有意調節兩人的爭執,但諸葛豐義正詞嚴,皇帝不得已,祇得處分許章。然不久,諸葛豐便被免除司隸校尉之職務,並且廢為庶人,不過諸葛豐這種高風亮節、執法嚴正的個性,顯然也遺傳在諸葛亮的身上。
諸葛亮之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郡丞(主任秘書),其妻章氏。兩人共育有四位子女,諸葛亮排行老三,長兄諸葛瑾,弟弟諸葛均,另有姊姊一人。九歲時母親章氏去世,為了照顧年幼的子女,父親另娶了後母,但三年後父親也去世了。喪失雙親的諸葛兄弟,由於後母無力扶養他們,全靠叔父諸葛玄接濟。長兄諸葛瑾大諸葛亮七歲,母親去世前,曾在洛陽太學府遊學,專攻《毛詩》、《尚書》、《左傳春秋》,成績優異。母親去世時,他為了服喪及照顧弟妹,毅然放棄學業,返回家鄉。
瑯琊郡屬徐州,黃巾黨人起義初期,這裡也備受干擾,但當朝廷派來武夫出身的陶謙為徐州刺史後,動亂總算平息了下來。其後的董卓之亂,關東諸侯勤王起義的戰爭,徐州在陶謙力保中立的政策下,總算未受波及。所以當洛陽一帶陷入戰亂時,不少人「流移東出,多依徐土」。但就在漢獻帝初平四年(西元一九三年)起,雄據兗州的曹操,其父曹嵩在徐州意外被害,曹操乃興兵攻打徐州,陶謙雖奮勇抵抗,但整個徐州立刻陷入兵荒馬亂中,位於徐州北部的瑯琊郡也遭到波及。有些地方甚至「雞犬亦盡,墟色無復行人」。負責一家安危的諸葛玄,不得不設法離開家鄉,暫避戰亂。
隔年,諸葛亮十四歲的時候,諸葛玄被反董卓集團的南區領袖--揚州軍閥頭子袁術任命為豫章郡太守(今江西南昌附近)。諸葛玄帶著年幼的諸葛亮姊弟們前往赴任。並藉以暫避禍亂。但年紀已二十一歲的諸葛瑾,必須擔負重建家聲的責任,因此他決定另找生路,以免寄人籬下,幾經思索後,和繼母遠赴江東。一家人從此離散,各奔東西。
從徐州北部經由豫州,南下到豫章的路途上,這幾年的兵荒馬亂最為嚴重,曹操及陶謙間數度惡戰、不少農民叛變都發生在這地方。青少年期的諸葛亮親眼目睹戰爭對社會所帶來的惡果,土地荒廢,人民妻離子散,農村經濟嚴重破產,善良百姓被迫拿起刀劍而走險,從事盜匪生涯。這種悲慘情境,對諸葛亮的人生觀想必有著深遠的影響。
更不幸的是,諸葛玄到任後不久,東漢朝廷又派朱皓為豫章太守,使豫章太守的位置鬧了雙胞。不過朱皓上任的時候,由揚州刺史劉鏢處借得大批軍隊,直接向「非正牌」的諸葛玄施壓。諸葛玄方面,袁術雖然聲勢浩大,但正和曹操準備交戰中,自顧不暇,根本無法給諸葛玄任何實質的幫助。何況自己非朝廷命官,名不正言不順,勢單力薄,自然無力抵擋,為了顧全面子及家人安全,祇得匆匆撤離。
家鄉是不願也不可能回去,諸葛玄祇好將諸葛亮一家帶到荊州的襄陽城,去依靠老朋友荊州刺史劉表了。荊州刺史劉表早年也名列「八俊」之一,聲望崇高,是清流派在官場中的主要領袖之一。他不贊成捲入不必要的爭執中,所以一向閉關自守,既未參加董卓和反董卓聯盟間的戰爭,對袁紹、袁術兄弟間的明爭暗鬥,也保持中立,所以荊州內部還算安穩,不太受漢末戰亂的影響,而且文風鼎盛,是個相當不錯的「避難港」。
不過,由山東到江西,再由江西到湖北,輾轉千里之遠,光是逆著長江到荊州,就要有十幾天的舟楫顛簸之苦,對年輕的諸葛亮而言,倒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流離之間,也更體念了家園及和平的重要性。
雖然劉表很高興、也頗熱誠地接待了諸葛玄。但丟掉了官職的他,祇得委屈在劉表府裡當幕僚,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對於一個高傲又有原則的知識分子,這種打擊幾乎比生活上的困苦還要大,因此一年後,諸葛玄便憂鬱成疾,一病不起了。幸好劉表仍顧念舊情,承擔起諸葛亮一家的物質生活,諸葛玄在這一年內,結交的一些文人名士,給了這個喪失大家長的家庭,不少精神上的鼓勵及支持。
由於劉表的關係,諸葛亮的姊姊嫁給了荊襄名門龐德公的姪兒龐山民,總算了卻一樁心願。十六歲的諸葛亮決定帶領弟弟獨立生活,不再接受荊州襄陽府的「人道援助」。他將叔父僅有的些微財產變賣,直接去晉見劉表,表明自立更生的意願,劉表非常高興,便幫助他們以極少的代價,在襄陽城西二十多里一個叫做隆中的地方,將這兩個年輕的兄弟安頓下來,兩個男的自行耕種,這年正是漢獻帝建安二年(西元一九七年),「流浪兩兄弟」找到了他們的第二故鄉,展開半耕半讀的隱居生涯。
〔陳文德說評〕
中國的官場和文人們,一說到法治,總喜歡以自己為正義化身般地高喊「亂世用重典」、「殺一儆百」的口號,當今的行政院長郝柏村便曾公開表示,最看不慣台灣民眾的不守法行為,為了表明對公權力維護的決心,在就任之初,不斷使出強硬的手段,認為嚴刑峻法,便能建立法治的精神,殊不知台灣民眾,甚至可以說整體的中國人,一向缺乏法治觀念的現象,祇是一種結果,並非原因。
中國人缺乏法治觀念,最主要在於缺乏有效的法令制度,這倒不是指中國缺乏白紙黑字的律令,這方面倒有點如司法院長林洋港早年的自詡:「健康的牛,毛比較多。」中國的律令規章一向多如牛毛,甚至多到制定法令的政府官員都懶得執行。
其實,林洋港先生的話倒不見得不對,面對多樣化、多元化的社會,相互關係的規章,自然有必要詳細而清楚。但問題是中國的制法相關人員,一向喜歡規定得嚴厲些,甚至苛薄些,以表示自己的「正義」及「權威」,執法時又以放一馬的態度,表達自己的人情味及慈愛,因此法令雖汗牛充棟,但執法時則千變萬化,空有法令卻又一味的「人治」,哪裡有可能建立「法治」的精神?
制法嚴、執法鬆,缺乏標準,自然要特權橫行;大家有樣看樣,有力量的公開違法,沒有力量的從後門走捷徑。在政府單位走動的「黃牛」,比戲院不知要多出幾十倍,在這樣的情勢下,又如何建立及培養民眾的法治精神?
孟德斯鳩的《法意》一書,主要在限制有權力者的擅用權力,制度的目的,不在統治「老百姓」,而是制衡權力單位的濫權。已故政治學者鄒文海先生,曾有如下名言:「法治不在要求人民守法,而是要求政府守法,因為不論是法治或人治、人民總是被迫要守法。」
如果國家的基本大法,法治政府應有的制衡精神,在權宜及方便的藉口下,被破壞得慘不忍睹,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四十餘年管理,繳出了一張「亂民」的成績單,其原因何在,應該相當清楚,郝院長似乎也沒有什麼抱怨的「權利」了。
東漢晚年的黃巾黨人民變,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中國的「老百姓」,幾千年來一直是被欺侮的一群,官員可以耍特權,佔盡一切便宜後,把人民逼得生存下去都很困難了,還反過來指責那些企圖也撈點「特權」來生存的「亂民」及「刁民」。中國數千年來的悲劇,似乎便是一直在這個窠臼裡面「繞圈子」。
我們不怕沒有法律,最怕的是法令根本作不到,或許無法徹底的執行,七折八扣的「講人情」,最後祇能製造一大群特權、及一輩子的混亂而已。
延伸閱讀:「臥龍」諸葛亮
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早年外號,稱「臥龍」。
生平
躬耕南陽
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門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隆中對
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新野。後來在一次拜訪司馬徽時聽過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為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後又受徐庶推薦,想徐庶帶他來引見,但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劉備親自前往拜訪,去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諸葛亮提問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分析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諸葛亮便步上仕途。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都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諸葛亮於208年時提出的《隆中對》成為之後數十年間劉備和蜀漢勢力的基本國策。
過江作說
當時,劉表之子劉琦因其後母影響,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十分器重諸葛亮,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的辦法迫使諸葛亮授以對策,諸葛亮便反問劉琦:「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劉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黃祖被孫軍殺害,劉琦便自薦為江夏太守,出走江夏。
208年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軍,徐庶之母被捉,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遣使向孫權求救。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反問諸葛亮為何劉備不投降,諸葛亮便抬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也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的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諸葛亮便隨軍回到劉備處。十一月,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回師北還。
足食足兵
臨終託孤
222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逝去,否則劉備不會有此大敗。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涕泣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又要劉禪和其他兒子事諸葛亮為父。
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相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大敗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勞心北伐
家庭
祖先
父親
叔父
兄弟姊妹
妻子
子女
諸葛懷,諸葛亮幼子。晉太傅王覽建議朝廷,召錄漢代名臣之後裔到京城任職,惟諸葛懷未至。經查訪得知,原打算給諸葛懷封爵,他推辭說生活可以自給,無才幹補閏,願終老於家。晉帝同意了他的請求。
孫
評價
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在《三國志》中亦附有陳壽在《諸葛亮集》中的序言。而《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談論諸葛亮的功績。
以下是《三國志》描述的一些人物對諸葛亮的評價: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徐庶:「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西人以自輔,豈有近日之開乎!」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踰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劉禪下詔:「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燿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諸葛亮逝世後民間有諺:「死諸葛走生仲達。」(晉書·卷一) 後人對諸葛亮的忠誠和智慧也是大加讚揚,例如: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清朝康熙帝:「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云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另一篇呂溫的《諸葛武侯廟記》說:「大勛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清朝王鳴盛認為諸葛亮的才能非但不止十倍於曹丕,甚至他自比的管仲、樂毅也不及他,只有杜甫的「伯仲之間見伊呂」將其與伊尹、呂尚相媲才稱得上「品題」。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在肯定諸葛亮才智的同時,曾試圖分析諸葛亮統一中國失敗原因。針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荊州、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魏的總戰略,毛澤東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前一句的意思是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分析,隆中對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優勢,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對於失街亭、斬馬謖的歷史事件,毛澤東曾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當時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 |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 |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讚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齣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隆中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根據《三國志》,《隆中對》的發生起始自「凡三往,乃見」等精練文字。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得見。《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
《後出師表》作於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在文中表示為了國家,決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刻地表現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其中有「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經常被後人引用。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用安子順之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有學者認為《後出師表》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陳壽修《三國志》時未收錄《後表》。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用《漢晉春秋》的說法,《後出師表》並沒有收錄《諸葛亮文集》之中,而是出於東吳張儼的默記,這顯然不合常理。而且,《後出師表》內容與正史亦有出入,如「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即與《三國志》記載的趙雲卒年(建興七年,229年)不合。另外裡面的語氣非常沮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與《前出師表》積極的文辭截然不同。另外,諸葛亮此時獨攬大權,當時沒有人質疑北伐的前景,而文中卻談到「議者所謂非計」,不符合蜀漢當時的情況。因此有學者懷疑這是東吳諸葛恪為了執行自己北伐政策而一手炮製的偽作。至今尚無定論。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
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感謝劉兄發聲
又可吃到便宜的鬍鬚張魯肉飯了
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