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有約:驚艷《米勒 Millet 》
認識大師:《驚艷米勒 Millet 》
《米勒 Millet 》
1814-1875,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是藝術大師梵谷最崇拜的畫家,也是法國19世紀「巴比松畫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對後繼的印象派很有啟發作用。
米勒定居巴黎附近的巴比松(Barbizon),以田園風光、常民生活為素材,描繪勞動者的平實,其中「晚禱」和「拾穗」堪稱重量級西方名畫,廣為世人所熟知。
「巴比松畫派」
興起於1830到1870年代,在巴比松畫派之前的宮廷畫派,主要以肖像、聖經故事、希臘神話及寓言為四大表現主題,巴比松畫派開始以自然、人性、虔誠及寫實為素材;但一開始巴比松畫派並未受到太大矚目,後來的人回過頭來看時,才發現巴比松畫派其實是西洋藝術史上,從宮廷畫派走向寫實主義的重要分水嶺,因為寫實主義在巴比松畫派之後開始盛行,甚至1872年莫內以「印象:日出」為印象派揭開序幕,也深受巴比松畫派關注自然的主題、甚至光影的表現技法所影響。
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叢書之一,1902 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羅曼羅蘭正在撰寫「偉人傳」,1903 年出版《貝多芬傳》,1907 年出版《米蓋朗基羅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
驚艷米勒:國立歷史博物館《 田園之美畫展 》
5月31日起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是法國奧塞美術館首度大量出借19世紀「巴比松畫派」代表畫家米勒作品至海外展出,其中包括米勒的代表作「拾穗」和「晚禱」。
此展也將展出與米勒同時期的藝術家友人如胡梭、柯洛、迪亞茲、德崗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有的描繪群禽在庭園閒步覓食,有的表現激流收網捕魚,有的是農莊映照潭影的寫生,有的聚焦在森林的樹茂葉繁,畫風憩靜幽遠,畫作著重細部寫實風格,共同組成「巴比松畫派」的風格。
田園之美 同步展出胡梭、柯洛等人的作品,展現巴比松畫風。
米勒對自己畫作的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傳世的作品不多,大約只有80幅,而且多數是小件作品;奧塞美術館的米勒廳,共珍藏19件米勒畫作,此次將有16件作品來台展出。
從歷史大環境來看,米勒創作「拾穗」時,正當法國二次革命後,民生艱困,卻更激發人民堅忍的毅力。米勒處於風雨飄搖的年代,眼見社會奮力圖存的辛勞,讓他的畫風充滿悲天憫人的精神。他雖是崇尚自然的「巴比松畫派」代表人物,但除了風景寫生,他的畫作也有著濃濃的人文關懷。
看到米勒的畫作,令人聯想感受到台灣農民的辛勞。米勒的「拾穗」,畫出撿拾禾穗的婦女,而台語的節儉,恰巧也叫「撿拾」。因此,此展除了提供藝術文化的饗宴,還希望表達對農民的尊敬和疼惜,也希望喚起民眾珍惜資源,養成「撿拾」不浪費的好習慣。
俗話說的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欣賞米勒的作品,絕對不能走馬看花,特別是米勒擅長運用光線,以從畫作背後透過來的光線喻意宗教,前景的主題人物(通常是農人、農婦或牧羊女等市井小民)則處於陰影中,以傳達人的謙卑和宗教的祟高。
米勒畫作另一個特點,是背景通常經過霧化處理,遠景有種霧中的模糊感,進而加大整幅畫的空間感,再用位於前景的主題人物來營造出遠近對比的關係,突顯人物的特性,像是「拾穗」和「晚禱」都運用了類似處理技巧。
驚艷米勒:「拾穗」及「晚禱」
大師米勒創作「拾穗」和「晚禱」的時間很接近,當時他共育有九個小孩,生活壓力十分沈重,對農民為生活打拚、「粒粒皆辛苦」的心情,可說是感同身受。
米勒在1857年創作「拾穗」及「晚禱」,當時是法國共和年代,百廢待興,尤其鄉村更是困苦。仔細看米勒的作品,雖然畫的是常民、自然風景,但仍有很深的宗教內涵的寄寓,只是他用了含蓄的主題及表現手法,甚至連畫作題目的訂定,也不著一絲宗教的痕跡。
用農人的謙卑表達宗教的崇高,正是米勒作品的重要特色,但它不像過去的宮廷畫派,赤裸裸地把宗教、聖像表現出來,也不像它後期的寫實主義,徹徹底底回歸到人性最卑微的陰暗面,降低宗教的虔誠表現但提振社會影響,帶給觀者更巨大的心靈震撼。
看米勒的作品,有幾個重點不能忽視。
第一,是他的主題非常關注農民及自然景物,這跟以前的宮廷畫派很不一樣;而且他把農民「搬」到畫的「前景」來凸顯主題,當時除非是肖像畫,很少畫家這麼做。
第二,米勒傳承了達文西創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開始使用的「大氣畫法」(拉丁文叫做sfumato),這個畫法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盛行,主要是把背景做霧化處理,讓遠景模糊不清,把空間感拉大,凸顯前景人物的主題性。
此外,除了強調前、中、後景的「水平式」構圖,米勒非常擅用「對襯式」構圖方式,讓對角線上的人物或風景,通常呈現一高一低的對襯呼應。例如「拾穗」中彎腰撿拾的婦女及其背後遠方的稻草堆,最可看出這種特色。
第三,米勒非常擅長運用光線,而且是從畫的背景(後面)透過來的天光,反而讓位在前景的主題人物處於陰影中,不管是「拾穗」或「晚禱」都可看到這種處理方式,這種特殊的風格,強調的正是人的謙卑,而光則是宗教崇高的隱喻。
看一張畫最重要不能錯過兩個元素。 一是它直接傳達的訊息是什麼,二是這張畫背後有無符號。 以「拾穗」或「晚禱」為例,它直接傳達的是農民的辛苦與謙卑,但背後卻充滿宗教的的崇高隱喻,前者人人能懂,就叫做universal(普世),後者必須去解讀,叫做coding(符號)。藉由接受普世訊息及解讀符號,觀者成為作品的「再創造者(The 2nd Creator)」,這正是哲學大師傅柯宣稱「作者之死」的重要依據。
驚艷米勒:與奧塞美術館有約
大師《米勒 Millet 》每個時期的風格都會不同,本次展出的16件畫作,可分三部分觀賞:
第一部分是米勒畫貴族肖像畫和部分裸體畫作的時期,這時期的畫作並沒有加入太多米勒的個人思想和人文關懷,但畫作的光影和明暗對比,及對人體線條和面部表情的描寫,仍有可看之處。
第二部分是最重要的時期,也就是米勒正式進入農民畫家的時期,畫作主題大量集中在人物,透過對市井小民的描繪來傳達他對社會的關懷,「拾穗」和「晚禱」是代表作。
第三部分則是米勒晚年的風景畫時期,這時的米勒把思緒從農民身上抽回,更正面的接近自然,想了解自然的神秘,包括「格賀維勒的教堂」、「有羊群的牧場、月光」都是這時期的作品,其中又以米勒最晚年的四季四部作品最具特色,本次展出的「春天」,更是其中最特異的一幅。
從大師米勒的風景畫作,也能讓人明白,何以巴比松畫派會被認為是西洋藝術史上,從宮庭畫派走向寫實畫派的重要分水嶺。像是印象畫派大師莫內的作品,除了和巴比松畫派同樣關注自然,表現光影的技巧也多少受到巴比松畫派影響。
本次法國奧塞美術館共出借43件油畫、22件老照片。除了米勒的畫作,巴比松畫派成員如胡梭、柯洛等人的畫作也很具可看性。 柯洛是19世紀出色的風景畫家,與17世紀的普桑及克勞德.洛翰同稱「法國三大風景畫家」,他的風景畫瀰漫水光波動、氤氳迷濛的氣氛,擅長表現大樹顫動的枝葉,筆觸、用色、空間與光線處理表現突出,對後來的印象派有引導作用。
胡梭是巴比松畫派最具代表的人物,有「森林哲人」的雅號,他長年研究森林中不同時間光線變化,曾經花了20年來描繪冬天落日時分的森林中,夕陽穿透交纏的光禿枝幹,所產生的特殊景象。胡梭本次共有四幅畫作展出,「楓丹白露森林中的道路,暴風雨的氛圍」和「路邊水潭,具里的農莊」都可看出他對補捉大自然光線入畫的功力。
驚艷米勒:大師人生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生於1814年、卒於1875年,
是法國畫壇寫實主義(或稱自然主義)時期崇尚自然的田園畫家,也是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後世藝評家普遍認為,米勒的創作,畫出當時法國社會平民百姓最真實的一面,高貴而不朽,也引發普世共鳴。
米勒小時候便時常下田勞動,因而對土地有特別的感情,並有農夫畫家之稱。他在17歲就創作出「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畫作,顯露繪畫天賦。 米勒所以沒有大量作品,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十分重視思考,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可看出他每次作畫前都會重複思考。
米勒的畫作大致可分幾個時期來賞析,1840年到1848年屬於裸體畫與華麗時期,當時米勒以「肖像畫」入選沙龍,如願躋身畫壇,他在此時期的畫作仍然來回在「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間,表現多為肖像畫及神話式的裸婦,包括此次展出的「查理‧弗亞當」和「躺臥的裸女」,一方面米勒仍在鍛練與摸索繪畫技巧,同時也是為了現實生活應付買畫者的需求。
1949年,米勒定居巴黎附近的巴比松之後,開始以田園風光、庶民百姓為素材作畫,進入他「農民畫家」的時期。這是米勒最窮困潦倒的時期,但此時的米勒確立在創作上平淡實樸的風格,摒棄早期為了糊口而迎合他人的態度。這次展出的「坐著編織的牧羊女」、「奧弗涅的牧羊女」和「大牧羊女圖」,都是這時期米勒畫作的代表。
當時在巴比松聚集的畫家尚有胡梭與柯洛等人,由於這些畫家都喜歡走出畫室、描繪自然,因此被稱為「巴比松派」或「楓丹白露派」,但他們並沒有共同的主張或宣言,而是各自獨立創作。至於「拾穗」與「晚禱」,是米勒最著名的兩幅作品,創作時間很接近,在1857年至1859年間,米勒貼切的畫出農夫農婦為生活打拚的神情,堪稱米勒「農民畫家」時期的高峰之作。
米勒後期的作品則比較偏重在風景畫,像是這次展出的「春天」,便是米勒著名的風景畫作,是其在1868年到1873年間的作品。這個時候的米勒,畫作不再以人物為取材,而是描繪大自然的風景。1875年,正當米勒的繪畫生涯達到顛峰之際,他卻咯血病逝,結束62年的人生。
推薦書選:《米勒名畫150選》
書名:
《米勒名畫150選》
內容介紹:
自然主義畫家尚‧法蘭斯瓦‧米勒Jean François Millet,1814-1875 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以徹底寫實地描繪農村生活而聞名。米勒的畫室在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楓丹白露森林的邊緣,他與一群喜愛描繪自然風景與農民生活的畫家柯洛、胡梭、迪亞茲、杜培、特洛楊、杜比尼,被稱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巴比松七星」。
米勒於1857年所畫的〈晚鐘〉、〈拾穗〉和〈播種者〉三幅名畫,使無名的農民,居然一躍而與達文西筆下的貴婦〈蒙娜麗莎〉同為法國的國寶,供世人瞻仰,聞名全球。
米勒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的農家,他的家庭是當時仍保有崇高道德與高尚思想之貧窮人家的典型。母親是富裕農家之望族出身,家族中不乏卓越的人才;父親則是有驚人藏書及富藝術家氣息的貴族農夫;影響米勒最深的祖母是虔誠的天主教清教徒,曾囑咐米勒要「為永恆的生命繪畫」。
米勒身為長子,協助父母耕作而精於農事且熱愛地土,以至於後來表現田園生活時,顯得毫不造作。十八歲至瑟堡習畫,二十三歲獲得瑟堡獎學金至巴黎藝術學院,進入德拉羅須(Delaroche)的畫室,然因不耐一成不變的學院派畫法而於兩年後離開。
以學院風格的肖像畫與歷史畫起家,沙龍展屢次落選,直到1948年爆發二月革命,共和政府將沙龍展改成免審查收件,米勒才有機會展出以勞動者為題的〈播種者〉。厭惡巴黎的他在敦厚賢慧的妻子的支持下於1949年移居巴比松,從此以田園生活為創作題材。
育有九名子女的米勒,肩負沉重的家計,終生與窮困搏鬥,甚至無車資見摯愛母親的最後一面。對這一切他都默默承受不發怨言。他所描繪的那些「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的勞苦大眾也總是帶著沉默的感傷,卻又有詩般的神秘與莊嚴。作品於1850年中期漸受重視,1860年才漸脫貧困的米勒,終於在1870年代得到應有的聲望,然而尚不及接受政府萬神殿壁畫的榮譽請託,已因心力交瘁而於1875年1月結束了苦短的一生。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太可惜了!我希望能繼續工作!」
《米勒名畫150選》是藝術家出版社推出的新書,書中有何政廣撰寫的「前言--自然主義畫家米勒」、藝評家亞力珊卓‧墨菲著「序論--重新觀看米勒」敘述米勒的生平與時代、米勒筆下的四季系列名畫、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策展人赫爾維克‧托茲所撰〈從米勒到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畫家〉專文,書中最重要的篇幅是以彩色精印的米勒名畫150幅,包括:米勒夫人畫像、自畫像、拾穗、晚鐘、播種者、牧羊女、剪羊毛的女人、放鵝少女入浴、冬—揹柴女人、持炬獵鳥等,米勒一生的重要名畫全部蒐集在這本國內首次出版的米勒名畫集。
所有米勒的名畫收藏者,包括: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佛格美術館、鹿特丹波寧根美術館、奧塞美術館、格拉斯柯美術館、日本中村美術館、山梨縣立美術館、西洋美術館、法國波爾多美術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洛杉磯市立美術館、威爾斯國立美術館。
《米勒名畫150選》,為菊8開版本,並以特銅紙彩色精印,是第一本中文版米勒繪畫精品選集。
寫實主義田園畫家:《米勒 Millet 》
何政廣
十九世紀末葉的歐洲,除了最早實現產業革命促使社會脫離農業化的英國之外,大部分人口都從事農業。
隨著歐洲民主革命的深化,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後,藝術文化上的寫實主義運動得到發展,藝術家們以寫實風格描繪平¬民生活,歌頌大自然,崇尚自然主義,特別是將歷來在官方藝術中不屑一顧的貧困勞動者形象,在繪畫藝術表現上給予重要的地位,深刻展現十九世紀現實社會生活的廣闊景象。
離開巴黎不遠有一個小地方叫作巴比松,它位在楓丹白露森林的邊緣,風景非常美麗。十九世紀中葉,這裡吸引一群愛好描繪大自然和農民生活的畫家,包括了庫爾貝、米勒、柯洛、特羅庸、¬胡梭、賈克、迪亞茲等,他們聚居於此作畫,形成西洋美術史上著名的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
偉大的農民畫家米勒,就是在巴比松畫出大家所熟悉的名作〈拾穗〉、〈晚鐘〉和〈播種者〉。 尚—法朗斯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是法國十九世紀自然主義卓越的畫家,他出身¬於農民,一生致力於描繪農民生活,因而有農民畫家的稱呼。
米勒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瑟堡附近的格魯什(Gruchy),為一有信望的農家的兒子。「Millet」在巴黎發音為「米葉」,但在諾曼第卻讀為「米勒」。
米勒從小喜歡繪畫,十九歲時到瑟堡,跟當地大衛派肖像畫家龐德‧牟榭學畫,在農事繁忙時回家幫忙。二十一歲時他又跟隨古典派畫家葛羅的弟子魯西安‧杜奧菲‧蘭格羅瓦學畫。二十三歲時,在蘭格羅瓦推薦下,獲得瑟堡市獎學金到巴黎,1837年三月進入保羅‧德拉赫希的畫室。也到過羅浮宮美術館摹寫歷代大畫家的名作,尤其是普桑的作品,最引起他的興趣。
1840年,米勒的肖像畫入選在沙龍展出。1848年二月革命,使米勒歡欣鼓舞,受了杜米埃的作品〈二月革命〉(1848年作)的影響,米勒轉變成為一位農民畫家,他把油畫〈巴比倫之囚〉和第一幅以農民生活作主題的〈篩穀的人〉送去參加共和國象徵畫競選賽,在「自由沙龍」展出,受到注目,從此以後,毅然走上獨自的創作道路。在不斷遭遇上層社會的冷遇和抨擊下,米勒毫不氣餒,更加堅定自己的步伐。在這時期——1849年開始,他和妻子全家移居巴比松村,從此沒有離開過這個農村。
他的住宅和畫室是一座舊穀倉。穀倉後面有一大塊園地,幾乎伸展到森林邊。米勒每天上午在園裡耕種,下午畫畫,晚上和朋友會談。這些朋友都是一些畫家如胡梭、柯洛、¬迪亞茲等。米勒在巴比松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有時還得靠朋友幫忙。風景畫家胡梭便是米勒的摯友,他曾經多次幫助米勒。
米勒一生重要的作品都是定居巴比松以後所畫的。1848至1849年的革命以局部改革的方法掃除了若干阻擾近代生產方式發展的中世紀殘餘,使歐洲經濟得以欣欣向榮。法國的工業也進入一個繁榮時代。但是由於近代生產方式侵入農村,農民分化加劇,大批農民破產而成為僱工,或者流入城市,成為城市貧民。只有少數農民升為富農。歐洲有一¬個經濟學家曾經描寫過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法國農民的處境:「在法國,有五百萬人瀕於窮困、死亡,他們或者是居住在本處農村裡,或者是帶著他們的破布和孩子流離轉徙,從農村遷往城市,又從城市遷回農村。」
米勒本身是一個農民,他比別的藝術家更了解農民的思想感情,歡樂與痛苦,憂慮與希望,因此他直接觀察農民生活所畫的一系列繪畫,都非常生動,他以暗褐色和灰色為主調,點綴一些檸檬黃和紅、青色的高調子,在寫實中帶有感傷的氣氛。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靠著自己的汗水去爭得生活這件事更富有詩意,所以米勒的一生是用他的藝術表現了這種「崇高的詩意」。
米勒頌揚農民形象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種者〉,先後畫了素描和油畫。〈播種者〉描繪農夫辛勤播種的動作,那農夫一手拿著種子,一手播種,全身充滿動作,傾斜的地平線彷彿對這位工作中的農夫有一種苛刻的感覺,但在構圖上卻有協調的美。
這幅〈播種者〉與1857年米勒油畫〈拾穗〉和後來所畫的〈晚鐘〉,被稱為農民的「三部曲」。〈晚鐘〉是描寫在馬鈴薯田地耕種的一對年輕農民夫婦,在夕陽餘暉中,聽到遠方教堂傳來的鐘聲,放下了鋤頭和籃子而虔誠地做著祈禱,那田園暮色蒼茫之際的寧靜氣氛,以及低頭默默虔誠祈禱的農民夫婦之神情,都描寫得真實而感人。
〈拾穗〉所刻畫的是貧苦的三農婦彎著腰在秋收後的田野拾著麥穗,遠方有收割的農夫、馬車和積藁。畫中充分顯示最徹底的寫實作風。〈拾穗〉主題出自《聖經‧舊約》的《利未記》第二十二章「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米勒畫中的〈拾穗〉,即是描繪撿拾收割遺下來麥穗的婦人。米勒表達了當時農民在貧苦生活中,祈求得到安寧的一種善良願望。
米勒晚年的作品顯示了人物的主題在風景畫中逐漸顯得重要。同時也很注重光的效果和大氣的感覺。〈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米勒的畫風不在追求華美,而以渾樸的色調和造型為特色,愛好以黃昏時映照在地上的金黃色調及映照在勞動者身上的暖色調作畫,在逆光之中造形顯出堅實有力。
米勒的自然主義繪畫與寫實派健將庫爾貝同樣地含有對於農民們深厚的同情,畫風和他的思想一樣純樸而渾厚。曾經為神與皇家貴族而製作的繪畫,到了他們的手裡,變成了為庶民而創作,促使美術史的發展進入了另一新紀元。米勒的藝術表現了卓越地自然觀照,在自然保護的呼聲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米勒的藝術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上一篇:琴韻傾心:迷人的黑白世界
下一篇:白露閱讀:不記人間落葉時。
文化筆記本:米勒畫下的連續驚嘆號
「驚艷米勒」特展成功熱烈的展出,
在台灣此時此刻的社會現象,「米勒」美感是春風、活力與希望。我們要對參與策劃的人致敬,也為觀眾致謝,這是美好的記憶,美好的夏天。
我們可以說,
博物館是一個媒體、一部歷史、一所教堂與學校,或文化、藝術的領銜代表處。
國立歷史博物館自1997年舉辦「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收藏特展」以來,不僅為國人引進多場精采的國際特展,在辦展經驗與觀眾行銷上,亦日趨成熟。
但另一方面,誠如上述所言,博物館在現今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責任如此重要,使其經營事業的投入是不斷求精以臻完美的過程,因此以下本人也願意針對「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的一些現象,提出反思,期望未來台灣文化事業的經營品質能更上一層樓、再創新境界。
首先,好的作品是吸引觀眾參與和展覽成功的要素。近幾年來,國際展覽的舉辦頻繁,隨著觀眾新鮮感的消退,國際特展不再是參觀人次的保證。真正吸引觀眾的,並非「國際特展」的名稱,而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動人。米勒畫展之所以能夠引起大眾的關注和參與,主要原因在於作品內涵切合社會脈動和價值,使觀賞者受到感動與共鳴。而這才是展覽的傳播與行銷最成功的結果。
其次,博物館人員的專業表現,除了在世界藝術史的引介傳承下,介紹巴比松畫派作品,對於博物館環境的維護、展場溫溼度的控制、展品的鋪陳,以及觀眾觀展的品質管理亦同樣重要。
雖然,
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期以來都有空間不足的問題,多年以來卻無阻於其舉辦叫好叫座的展覽。面對國際特展的人潮,是否能以分區分票,或利用現今流行的網路預訂入場等辦法因應之?在推展藝術教育的同時,兼顧觀眾的心理感受和欣賞品質。畢竟,博物館事業以永續經營為宗旨,除了藝術的引進,更要提供觀眾舒適的空間與良好的服務品質。
此次「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的主題引起各方廣泛的注意。
反觀台灣自身文化的推展,是否能夠借鏡此次展覽?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政府文化政策以發展在地特色,與國際接軌為方針。
文化事業並非僅是口號,政府若有心於文化藝術事業的長遠發展,則須給予更多實質上的幫助,並更有計畫的發掘、鼓勵、整理本土特色的藝術作品和研究,運用多元、創意的行銷管道引介台灣文化藝術至國際,為台灣的未來另闢出路。(本文作者為歷史博物館前館長、現任台灣藝術大學校長)
大師就是大師
米勒是
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