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瞭若指掌!怒氣全不要,笑容不全要
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絕人多數時候都在有意無意中受著情緒的控制。它既能使人精神煥發、充滿激情、思維敏捷、幹勁倍增,又能使人萎靡不振、情緒低落、思路阻塞、消極怠惰。
心理學家因此把人的情緒分為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兩大類,積極情緒對人有正向的、積極的作用,消極情緒則對人有負向的、消極的作用。對於積極情緒,要盡力發展,對於消極情緒,則要嚴格控制。
所以我們更該好好地可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社會中可以更好地和別人溝通,為自己的成功增加籌碼。控制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怒氣全不要,笑容不全要」,因為這樣的人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不管理情緒,你就會被情緒支配!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關情緒的研究。這個研究表明: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鬥爭是人們常常需要做的事情。
人們的一些神經生理活動往往會表現出情緒變化。比如: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該到手的晉升機會時,他的人腦神經就會立刻刺激身體產生大量興奮作用的「腎上腺素」,其結果是使他怒氣沖沖,坐臥不安,很有可能馬上就要去找人討個公道或者評評理。
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大家去克制壓抑自己的每一個情緒反應。其實,情緒有兩種:消極的和積極的。情緒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無處不在,它是每個人對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應,唯一必須要做的事就是不讓自己變成一個被情緒驅使的奴隸,就算有消極的情緒也沒有關係了,至少它不會左右自己的生活。
然而,你我都很難確實做到控制情緒。因為情緒就像一個漂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我們強制向下按球,不讓它漂浮在水面時,當你手鬆開時,球反而會彈得更高,而水花就會把我們濺濕。所以強力去控制我們的情緒,不僅不能使情緒消失,情緒的「反彈」反而會更大的傷害我們。那該怎麼辦呢?那就是要學會管理情緒,就像手拿顆球一樣,扎個孔,放掉氣,讓水流進去,球自然會沉下去。當然管理情緒不會這麼簡單,但透過學習肯定是可以掌握的。
當我們遇到外界的壓力,使我們感到緊張、憤怒或焦慮時,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的勸說:「想開點」,「往好的地方想想」等等,但實際的情況是,有說等於是沒說一樣。因為我們在強大的外界刺激下,使我們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映時,我們無法做到「想開點」,因為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基本起不到什麼作用。舉個例子:一個人在大街上與他人發生了嚴重的摩擦,而對方又是不斷地激怒了這個人,你說這個人會怎樣?你在這時勸他「想開點」,「別跟他一般見識」,可以說基本上是沒什麼用的,當然前提一定是這個人已經真的被激怒了。如果當時這個人利用他的理智、他的「涵養」控制了自己當時的憤怒,一方面是他壓抑了自己,憤怒還在,這個憤怒會影響他的工作和生活,會給他造成隱疾;另一方面他會轉移憤怒的對象,經常可以看到當事人和勸說的人發生衝突矛盾,為什麼?因為他的憤怒還在,沒有消失,他需要發洩他的憤怒情緒,「不可理喻」,的確如此,因為情緒是不能控制的。
情緒瞭若指掌:壓抑的了一時,壓抑不了一世!
對於「發洩」,用術語來說叫「宣洩」,文學上又稱之為「抒發」。管理情緒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宣洩自己的情緒,用合理的方式、合理的管道來宣洩情緒,而不是壓抑它們。要做到合理地宣洩情緒,首先就是要真正地接納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中很注重培養求助者學會「接納」,情緒也要接納,無論是正面的情緒,還是負面的情緒,它是真實存在的,它不會因為我們不加以理睬就可以無影無蹤,壓抑的了一時,壓抑不了一世!我緊張了,OK,我就是緊張了;我焦慮,是的,我是焦慮,馬上大考了,還有兩本書沒複習呢,能不著急焦慮嗎?我憤怒,不錯,這件事太讓人氣憤了。要承認這些情緒的存在,它們是你合理的反映,遇到了事情,我們如果一點情緒反應都沒有,那是不正常的。接納了這些情緒,就要尋找合理的方式、合理的管道宣洩它們,找朋友、找家人、最好找心理諮詢師,傾訴你的感受,把你的情緒宣洩出來。
認識情緒,在對情緒的管理中,僅僅宣洩情緒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認識情緒,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因為相同的事件對於不同的人,情緒反應是不同的,那麼為什麼我會這樣反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就好像一個故事:在沙漠裡迷路的兩個人都只剩下有半壺水,一個人想:沙漠這麼大,我只剩下半壺水,肯定要命喪沙漠了。另一個人想:太好了,我竟然還有半壺水。這樣一來,前者可能覺得絕望,甚至輕易地放棄了;而後者可能充滿了信心,最終走出了沙漠。在這其中,同樣是「半壺水」的事件帶給兩個人不同的情緒狀態,而這樣的情緒狀態的來源在哪裡?心理諮詢師的目的就是找出問題的癥結,來幫助求助者認識情緒。如果認識不清,那麼在下一次類似的事件出現後,你仍舊會有相同的情緒反應,也仍舊會給生活、工作帶來麻煩。
「一分為二」,辯證地去看待事物,看待自己,也看待情緒。任何的情緒都有優點和缺點,辨證地分析它們,才能使情緒為我所用。比如焦慮情緒,它不好的一面是使我們產生恐慌,考試前的焦慮處理不好,就可能使我們害怕考試,害怕學習,產生厭學心理,惡性循環使得我們對考試更加焦慮;但焦慮也有好的一面,它會調動起我們的力量,更加積極地面對考試。正確地認識了焦慮情緒,瞭解了產生焦慮的原因,會使我們有的放矢,因為數學沒有複習,產生焦慮,好,行動起來,針對數學,制定一個複習計劃,一步一步實行,因為數學產生的焦慮就會緩解。
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合理地、一分為二地看待情緒,目的是要培養自己對待事物的方法。心理學中的ABC理論就是一個很實用的理論,它告訴我們: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還是拿前面沙漠的例子,兩人之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情緒狀態,是和他們對「只有半壺水」這個事件的不同解釋和評價引起的,不同的解釋,產生不同的情緒,最終就會導致不同的行為結果,這是必然的。
所以我們管理情緒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要消滅情緒,或者是控制情緒,那是不可能的,我不能生氣、我不能緊張,這任誰也做不到。但我們能通過管理情緒來學會看待、解釋、評價事件的正確的方法,從而達到能夠產生降低負面情緒,增加正面情緒的作用。同時,在學習管理情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承受外界壓力的閾限,減少負面情緒對自己身心的影響,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達到身心的全面健康,學習自己掌握自己的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