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5-08 20:35:05浪子遊俠

文化評論:白色騙局與自體閹割

白色騙局與自體閹割
對於二十世紀中業以後的全體台灣住民而言,無疑地「白色恐怖」是烙印在每個人腦海裡,最鮮明的「集體記憶」。這場「政治瘟疫」在戰後的福爾摩莎這座綠色的海洋島嶼上,掀起漫天的腥風血雨,白色的招魂幡懸掛在家家戶戶的窗門,肆虐了超過三分之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橫跨戰前與戰後兩個世代,而受害者卻是不分族群,對台灣的整個社會結構造成根本的改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均產生深遠的影響。
諷刺的是,國共內戰造成兩岸政權軍事對峙,而政治瘟疫則在海峽兩岸先後發生,台灣五零年代的「白色恐怖」與中國大陸七零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似乎暗喻著兩岸的中國人仍未走出專制的歷史陰影與封建的思想餘毒,而兩岸的領導人蔣毛更是擅長於政治暴力,專制封建死不悔改的擁護者,腦血管全被「君臨天下」的那種變態的思維血脂肪及膽固醇給栓塞住,所以經由彼等有計劃的「復辟,專制封建得以藉屍還魂乃至發揚光大,繼續荼毒一向逆來順受慣了的兩岸人民。
「白色恐怖」的導火線「二二八事件」,表面上似乎起因於本省與外省族群的文化差異與族群對立,實質上卻得從政治上的統治關係求解。中國宮廷式鬥爭的歷史模式乃是「用最殘酷的鬥爭手段,迅速摧毀反對勢力肅清異議份子,以全
面控制人民鞏固政權」,這是專制政治之所以代有興替卻仍能「萬壽無疆」的「不死之藥」,不幸且弔詭的是兩岸領導人蔣毛均「很有智慧」的遵循這個足以使自己「遺臭萬年」的歷史軌跡,長期把萬千人民玩弄於股掌之上。
「白色恐怖」這場被統治者精心設計的政治瘟疫,使台灣社會進入一段幾近鴉雀無聲的聾啞期,無所不在的情治人員彷彿暗置於大街小巷的監視器,絕大多數的人開始裝襲作啞,以免惹禍上身,整個社會儼然罹患自閉症,人們在極端自我壓抑下惴惴不安地過日子,而執政者則愈來愈堅信「安定社會、發展經濟」的必要手段,彷彿陷入「自我催眠」的意想情境」,並且充分利用所一手操控的傳
播媒體與教育體系,持續地進行「愚民教育」,要人民深信放棄政治的自主權利
,是一種以實現更好的生活條件為前提,所必須作出的崇高的價值選擇與忍受的
機會成本。在綿密的情治與宣傳網絡籠罩下,所有的「異見」都被貼上「反動標籤」,政治異議份子與叛亂犯毫不遲疑地被畫上等號,而與執政者預期相同的言行表態,則是檢視人民忠誠度的積極規準,除此,人民只能選擇「單純的緘默」。然而,在執政者全面控制之下,多數人已逐漸習慣於這種「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互動模式,少有人自覺在「白色恐佈」這場政治騙局裡,每個人其實早已「自體閹割」,成為政治上及思想上的「無行為能力人」。
作者:陳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