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5-08 17:35:31浪子遊俠
現代詩修辭學第三講:關於「反諷」(Irony)
現代詩修辭學第三講:關於「反諷」(Irony):
兼論詩人啞弦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三
本(廿)世紀初歐美的「現代主義運動」風潮,基本上是對於十九世紀以
來的「浪漫主義」的反動。浪漫主義強調表現情感,是從「個人主義」的基礎
上出發的,私有性格濃厚,可說是「主情性」的;現代主義則主張表現精神意
識,適度地制約情感,本質上卻也是「個人主義」思潮下的產物,與十八世紀
的「理性主義」思潮,具有公有(益)性、普遍性,判然有別,但在「主知性」
的要求上,兩者仍有相似點,只不過現代主義的主知性,傾向以作者為主體,
而理性主義則傾向以受眾(讀者)為主體,前者是個別化的,後者是集體趨向
的。
在傾向表現主知性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反諷」是經常被作者使用
的修辭策略,以表達作者對現象界裡某些特定的人事物的態度(諷刺性)或觀
念立場(批判性),遂行作者非難或撻伐的意圖。三○年代興起於美國的「新批
評」(The New Criticism),主要角色之一的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即強調「悖論(弔詭、矛盾)」(Paradox)與「反諷」的重要性,惟那是偏重方法(修辭技巧)論的。
「反諷」辭格在我國文學批評史裡,淵源甚早。《文心雕龍》<諧讔第十五>:「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諧辭是帶有諷刺的詼諧文,它引起人們悅笑,近於笑話,但它的作用在於諷喻,與單純引人發笑的笑話不同。劉勰認為諧辭:「本體不雅,其流易弊。」指出諧辭應能「有所匡正」、「有益時用」,發揮諷諭:警醒規勸的正面功用。
在我國的「修辭學」裡,「反諷」屬於「表意方法」的一種辭格,作用上偏向「說明的」(Narrative),與類疊、層遞、排比等「形式設計」,作用上偏向「表現的」(Expressive),顯有不同。修辭學裡的「反諷」,不太容易予以周延的定義,如按黃慶萱教授的分類,「反諷」概分為「言辭的反諷」與「場景的反諷」,「倒反」只是「言辭的反諷」的其中一種。「倒反」又可再細分為「倒辭」與「反語」:「倒辭」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其間並無諷刺意味,與「有意的自相矛盾」(悖論)相當接近;「反語」:也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但其間含有諷刺成份。
所謂的「反諷」,筆者的理解是:(一)「反諷」的特性(本質特色)應兼有反逆性(矛盾、叛逆)及諷諭性(揶揄、嘲弄)。(二)「反諷」的目的按層次分,有警世性(提醒作用)與批判性(價值非難或價值否定作用)。(三)「反諷」的作用在促使讀者進一步去探求作者隱藏在文字反面的「真意」,並反省此真意與文字表象所描述的現象界之間的高度落差。
在台灣的現代詩人中,運用「反諷」,啞弦是非常突出的,不僅使用頻率(次
數)多,並且使用密度(占詩作品各種修辭格或表現手法的比例)高,至今仍
無人能出其右者:
甚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錄自<上校>末段
誰叫你把藕色的衫兒撕破,把赤裸
分給相好與不相好的男子
穿窄窄的法蘭絨長褲的男子
打網球的男子,吻過就忘的男子
負心的男子。只是瑪麗亞,你不知道
我真發愁靈魂究竟給誰才好
──錄自<瘋婦>第四段
一個好人,是的,赫魯雪夫
他是患著嚴重的耳病
因此不得不借重秘密警察
他愛以鐵絲網管理人民
他愛以鮮血洗刷國家
除了順從以外
他從不過問小百姓的事情
他實實在在是一個好人
──錄自<赫魯雪夫>第三段
啞弦的詩作品多半具有故事結構,演出「荒謬劇」的劇情,充滿戲劇性的效
(笑)果及矛盾(悖論)張力,主角人物則往往具有莫可奈何的悲喜劇性格。
由於他擅長使用「反諷」,語多機鋒,以致他的作品處處表現出唐突、滑稽的「黑
色幽默」。他的人物詩如前舉的<上校><瘋婦><赫魯雪夫>等,均採「反諷」
為主的修辭格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其中<赫魯雪夫>一詩寓意更深,簡直是當
時蔣氏父子的素描翻版;相較於以夸飾和意象錯接見長的洛夫,同樣都是奉行
超現實主義,詩風格調皮搗蛋的啞弦似乎更能立即攔下讀者的目光,搔到讀者
的癢處,撩撥敏感的發笑神經,獲得認同與共鳴,「反諷」成為他主要的技巧特
色以及鮮明的作品風格。在以「超現實手法」表現「寫意」風格的<創世紀詩
社>詩人群中,「反諷」修辭手法見長的 弦,是極少數具有人道主義襟懷和現
實主義精神的理性詩人,他擅長以「反諷」對現實生活裡的事件進行戳刺與揭
露,同時寓有價值批判與理性非難。或許正由於此種關照現實關懷社會人群的
人格特質,使得他在不食人間煙火、不正視社稷民生的<創世紀>詩人集團中,
顯得扞挌不入,那感覺彷彿一株蕎麥錯植於滿園奼紫嫣紅的花圃中,寂寞是可
想而知的,不得不罷詩停筆似乎也可以預期,雖然編輯檯忙碌的現實生活,固
然會對詩創作產生某種程度的干擾,但不至於使詩人選擇罷詩退出創作行列,
弦自承:「思想鈍了,筆銹了,時代更迭、風潮止息,再鼓起勇氣寫詩,恐怕也
抓不回甚麼了。」(見《啞弦詩集》出版<序>末二段),但這只是事過境遷後,
啞弦的自圓之詞,至於當時罷詩的真正理由,恐怕他是永遠不會吐實的。
關於啞弦罷詩,或許他寧可詩界的冷嘲熱諷都衝著他來,始終不願詩界對
<創世紀>詩人集團有所聯想,但筆者卻隱隱感覺到他在集團裡,風格是非常
不協調的:
有那麼一個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穌一樣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釘他
(他或將因此而出名)
有血濺在他的袍子上,
有荊冠─那怕是用紙糊成的─
落在他為市囂狎戲過的
傖俗的額上
── 弦詩集序詩《剖》前段
在政治氣候沍寒,白色恐怖高氣壓籠罩台灣島嶼的五○至七○年代,啞弦
是少數敢以詩筆碰觸政治禁忌、批判現實的外省籍詩人,可惜他沒有機緣成為
政治迫害下的文學鬥士,反倒是自1965年五月任職「幼獅文藝」編輯委員後,
似乎就從此消音了,這不僅是啞弦個人的轉折,同時也是台灣現代詩的一大損
失。
Irony):
兼論詩人啞弦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三
本(廿)世紀初歐美的「現代主義運動」風潮,基本上是對於十九世紀以
來的「浪漫主義」的反動。浪漫主義強調表現情感,是從「個人主義」的基礎
上出發的,私有性格濃厚,可說是「主情性」的;現代主義則主張表現精神意
識,適度地制約情感,本質上卻也是「個人主義」思潮下的產物,與十八世紀
的「理性主義」思潮,具有公有(益)性、普遍性,判然有別,但在「主知性」
的要求上,兩者仍有相似點,只不過現代主義的主知性,傾向以作者為主體,
而理性主義則傾向以受眾(讀者)為主體,前者是個別化的,後者是集體趨向
的。
在傾向表現主知性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反諷」是經常被作者使用
的修辭策略,以表達作者對現象界裡某些特定的人事物的態度(諷刺性)或觀
念立場(批判性),遂行作者非難或撻伐的意圖。三○年代興起於美國的「新批
評」(The New Criticism),主要角色之一的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即強調「悖論(弔詭、矛盾)」(Paradox)與「反諷」的重要性,惟那是偏重方法(修辭技巧)論的。
「反諷」辭格在我國文學批評史裡,淵源甚早。《文心雕龍》<諧讔第十五>:「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諧辭是帶有諷刺的詼諧文,它引起人們悅笑,近於笑話,但它的作用在於諷喻,與單純引人發笑的笑話不同。劉勰認為諧辭:「本體不雅,其流易弊。」指出諧辭應能「有所匡正」、「有益時用」,發揮諷諭:警醒規勸的正面功用。
在我國的「修辭學」裡,「反諷」屬於「表意方法」的一種辭格,作用上偏向「說明的」(Narrative),與類疊、層遞、排比等「形式設計」,作用上偏向「表現的」(Expressive),顯有不同。修辭學裡的「反諷」,不太容易予以周延的定義,如按黃慶萱教授的分類,「反諷」概分為「言辭的反諷」與「場景的反諷」,「倒反」只是「言辭的反諷」的其中一種。「倒反」又可再細分為「倒辭」與「反語」:「倒辭」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其間並無諷刺意味,與「有意的自相矛盾」(悖論)相當接近;「反語」:也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但其間含有諷刺成份。
所謂的「反諷」,筆者的理解是:(一)「反諷」的特性(本質特色)應兼有反逆性(矛盾、叛逆)及諷諭性(揶揄、嘲弄)。(二)「反諷」的目的按層次分,有警世性(提醒作用)與批判性(價值非難或價值否定作用)。(三)「反諷」的作用在促使讀者進一步去探求作者隱藏在文字反面的「真意」,並反省此真意與文字表象所描述的現象界之間的高度落差。
在台灣的現代詩人中,運用「反諷」,啞弦是非常突出的,不僅使用頻率(次
數)多,並且使用密度(占詩作品各種修辭格或表現手法的比例)高,至今仍
無人能出其右者:
甚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錄自<上校>末段
誰叫你把藕色的衫兒撕破,把赤裸
分給相好與不相好的男子
穿窄窄的法蘭絨長褲的男子
打網球的男子,吻過就忘的男子
負心的男子。只是瑪麗亞,你不知道
我真發愁靈魂究竟給誰才好
──錄自<瘋婦>第四段
一個好人,是的,赫魯雪夫
他是患著嚴重的耳病
因此不得不借重秘密警察
他愛以鐵絲網管理人民
他愛以鮮血洗刷國家
除了順從以外
他從不過問小百姓的事情
他實實在在是一個好人
──錄自<赫魯雪夫>第三段
啞弦的詩作品多半具有故事結構,演出「荒謬劇」的劇情,充滿戲劇性的效
(笑)果及矛盾(悖論)張力,主角人物則往往具有莫可奈何的悲喜劇性格。
由於他擅長使用「反諷」,語多機鋒,以致他的作品處處表現出唐突、滑稽的「黑
色幽默」。他的人物詩如前舉的<上校><瘋婦><赫魯雪夫>等,均採「反諷」
為主的修辭格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其中<赫魯雪夫>一詩寓意更深,簡直是當
時蔣氏父子的素描翻版;相較於以夸飾和意象錯接見長的洛夫,同樣都是奉行
超現實主義,詩風格調皮搗蛋的啞弦似乎更能立即攔下讀者的目光,搔到讀者
的癢處,撩撥敏感的發笑神經,獲得認同與共鳴,「反諷」成為他主要的技巧特
色以及鮮明的作品風格。在以「超現實手法」表現「寫意」風格的<創世紀詩
社>詩人群中,「反諷」修辭手法見長的 弦,是極少數具有人道主義襟懷和現
實主義精神的理性詩人,他擅長以「反諷」對現實生活裡的事件進行戳刺與揭
露,同時寓有價值批判與理性非難。或許正由於此種關照現實關懷社會人群的
人格特質,使得他在不食人間煙火、不正視社稷民生的<創世紀>詩人集團中,
顯得扞挌不入,那感覺彷彿一株蕎麥錯植於滿園奼紫嫣紅的花圃中,寂寞是可
想而知的,不得不罷詩停筆似乎也可以預期,雖然編輯檯忙碌的現實生活,固
然會對詩創作產生某種程度的干擾,但不至於使詩人選擇罷詩退出創作行列,
弦自承:「思想鈍了,筆銹了,時代更迭、風潮止息,再鼓起勇氣寫詩,恐怕也
抓不回甚麼了。」(見《啞弦詩集》出版<序>末二段),但這只是事過境遷後,
啞弦的自圓之詞,至於當時罷詩的真正理由,恐怕他是永遠不會吐實的。
關於啞弦罷詩,或許他寧可詩界的冷嘲熱諷都衝著他來,始終不願詩界對
<創世紀>詩人集團有所聯想,但筆者卻隱隱感覺到他在集團裡,風格是非常
不協調的:
有那麼一個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穌一樣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釘他
(他或將因此而出名)
有血濺在他的袍子上,
有荊冠─那怕是用紙糊成的─
落在他為市囂狎戲過的
傖俗的額上
── 弦詩集序詩《剖》前段
在政治氣候沍寒,白色恐怖高氣壓籠罩台灣島嶼的五○至七○年代,啞弦
是少數敢以詩筆碰觸政治禁忌、批判現實的外省籍詩人,可惜他沒有機緣成為
政治迫害下的文學鬥士,反倒是自1965年五月任職「幼獅文藝」編輯委員後,
似乎就從此消音了,這不僅是啞弦個人的轉折,同時也是台灣現代詩的一大損
失。
兼論詩人啞弦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三
本(廿)世紀初歐美的「現代主義運動」風潮,基本上是對於十九世紀以
來的「浪漫主義」的反動。浪漫主義強調表現情感,是從「個人主義」的基礎
上出發的,私有性格濃厚,可說是「主情性」的;現代主義則主張表現精神意
識,適度地制約情感,本質上卻也是「個人主義」思潮下的產物,與十八世紀
的「理性主義」思潮,具有公有(益)性、普遍性,判然有別,但在「主知性」
的要求上,兩者仍有相似點,只不過現代主義的主知性,傾向以作者為主體,
而理性主義則傾向以受眾(讀者)為主體,前者是個別化的,後者是集體趨向
的。
在傾向表現主知性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反諷」是經常被作者使用
的修辭策略,以表達作者對現象界裡某些特定的人事物的態度(諷刺性)或觀
念立場(批判性),遂行作者非難或撻伐的意圖。三○年代興起於美國的「新批
評」(The New Criticism),主要角色之一的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即強調「悖論(弔詭、矛盾)」(Paradox)與「反諷」的重要性,惟那是偏重方法(修辭技巧)論的。
「反諷」辭格在我國文學批評史裡,淵源甚早。《文心雕龍》<諧讔第十五>:「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諧辭是帶有諷刺的詼諧文,它引起人們悅笑,近於笑話,但它的作用在於諷喻,與單純引人發笑的笑話不同。劉勰認為諧辭:「本體不雅,其流易弊。」指出諧辭應能「有所匡正」、「有益時用」,發揮諷諭:警醒規勸的正面功用。
在我國的「修辭學」裡,「反諷」屬於「表意方法」的一種辭格,作用上偏向「說明的」(Narrative),與類疊、層遞、排比等「形式設計」,作用上偏向「表現的」(Expressive),顯有不同。修辭學裡的「反諷」,不太容易予以周延的定義,如按黃慶萱教授的分類,「反諷」概分為「言辭的反諷」與「場景的反諷」,「倒反」只是「言辭的反諷」的其中一種。「倒反」又可再細分為「倒辭」與「反語」:「倒辭」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其間並無諷刺意味,與「有意的自相矛盾」(悖論)相當接近;「反語」:也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但其間含有諷刺成份。
所謂的「反諷」,筆者的理解是:(一)「反諷」的特性(本質特色)應兼有反逆性(矛盾、叛逆)及諷諭性(揶揄、嘲弄)。(二)「反諷」的目的按層次分,有警世性(提醒作用)與批判性(價值非難或價值否定作用)。(三)「反諷」的作用在促使讀者進一步去探求作者隱藏在文字反面的「真意」,並反省此真意與文字表象所描述的現象界之間的高度落差。
在台灣的現代詩人中,運用「反諷」,啞弦是非常突出的,不僅使用頻率(次
數)多,並且使用密度(占詩作品各種修辭格或表現手法的比例)高,至今仍
無人能出其右者:
甚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錄自<上校>末段
誰叫你把藕色的衫兒撕破,把赤裸
分給相好與不相好的男子
穿窄窄的法蘭絨長褲的男子
打網球的男子,吻過就忘的男子
負心的男子。只是瑪麗亞,你不知道
我真發愁靈魂究竟給誰才好
──錄自<瘋婦>第四段
一個好人,是的,赫魯雪夫
他是患著嚴重的耳病
因此不得不借重秘密警察
他愛以鐵絲網管理人民
他愛以鮮血洗刷國家
除了順從以外
他從不過問小百姓的事情
他實實在在是一個好人
──錄自<赫魯雪夫>第三段
啞弦的詩作品多半具有故事結構,演出「荒謬劇」的劇情,充滿戲劇性的效
(笑)果及矛盾(悖論)張力,主角人物則往往具有莫可奈何的悲喜劇性格。
由於他擅長使用「反諷」,語多機鋒,以致他的作品處處表現出唐突、滑稽的「黑
色幽默」。他的人物詩如前舉的<上校><瘋婦><赫魯雪夫>等,均採「反諷」
為主的修辭格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其中<赫魯雪夫>一詩寓意更深,簡直是當
時蔣氏父子的素描翻版;相較於以夸飾和意象錯接見長的洛夫,同樣都是奉行
超現實主義,詩風格調皮搗蛋的啞弦似乎更能立即攔下讀者的目光,搔到讀者
的癢處,撩撥敏感的發笑神經,獲得認同與共鳴,「反諷」成為他主要的技巧特
色以及鮮明的作品風格。在以「超現實手法」表現「寫意」風格的<創世紀詩
社>詩人群中,「反諷」修辭手法見長的 弦,是極少數具有人道主義襟懷和現
實主義精神的理性詩人,他擅長以「反諷」對現實生活裡的事件進行戳刺與揭
露,同時寓有價值批判與理性非難。或許正由於此種關照現實關懷社會人群的
人格特質,使得他在不食人間煙火、不正視社稷民生的<創世紀>詩人集團中,
顯得扞挌不入,那感覺彷彿一株蕎麥錯植於滿園奼紫嫣紅的花圃中,寂寞是可
想而知的,不得不罷詩停筆似乎也可以預期,雖然編輯檯忙碌的現實生活,固
然會對詩創作產生某種程度的干擾,但不至於使詩人選擇罷詩退出創作行列,
弦自承:「思想鈍了,筆銹了,時代更迭、風潮止息,再鼓起勇氣寫詩,恐怕也
抓不回甚麼了。」(見《啞弦詩集》出版<序>末二段),但這只是事過境遷後,
啞弦的自圓之詞,至於當時罷詩的真正理由,恐怕他是永遠不會吐實的。
關於啞弦罷詩,或許他寧可詩界的冷嘲熱諷都衝著他來,始終不願詩界對
<創世紀>詩人集團有所聯想,但筆者卻隱隱感覺到他在集團裡,風格是非常
不協調的:
有那麼一個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穌一樣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釘他
(他或將因此而出名)
有血濺在他的袍子上,
有荊冠─那怕是用紙糊成的─
落在他為市囂狎戲過的
傖俗的額上
── 弦詩集序詩《剖》前段
在政治氣候沍寒,白色恐怖高氣壓籠罩台灣島嶼的五○至七○年代,啞弦
是少數敢以詩筆碰觸政治禁忌、批判現實的外省籍詩人,可惜他沒有機緣成為
政治迫害下的文學鬥士,反倒是自1965年五月任職「幼獅文藝」編輯委員後,
似乎就從此消音了,這不僅是啞弦個人的轉折,同時也是台灣現代詩的一大損
失。
Irony):
兼論詩人啞弦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三
本(廿)世紀初歐美的「現代主義運動」風潮,基本上是對於十九世紀以
來的「浪漫主義」的反動。浪漫主義強調表現情感,是從「個人主義」的基礎
上出發的,私有性格濃厚,可說是「主情性」的;現代主義則主張表現精神意
識,適度地制約情感,本質上卻也是「個人主義」思潮下的產物,與十八世紀
的「理性主義」思潮,具有公有(益)性、普遍性,判然有別,但在「主知性」
的要求上,兩者仍有相似點,只不過現代主義的主知性,傾向以作者為主體,
而理性主義則傾向以受眾(讀者)為主體,前者是個別化的,後者是集體趨向
的。
在傾向表現主知性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反諷」是經常被作者使用
的修辭策略,以表達作者對現象界裡某些特定的人事物的態度(諷刺性)或觀
念立場(批判性),遂行作者非難或撻伐的意圖。三○年代興起於美國的「新批
評」(The New Criticism),主要角色之一的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即強調「悖論(弔詭、矛盾)」(Paradox)與「反諷」的重要性,惟那是偏重方法(修辭技巧)論的。
「反諷」辭格在我國文學批評史裡,淵源甚早。《文心雕龍》<諧讔第十五>:「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諧辭是帶有諷刺的詼諧文,它引起人們悅笑,近於笑話,但它的作用在於諷喻,與單純引人發笑的笑話不同。劉勰認為諧辭:「本體不雅,其流易弊。」指出諧辭應能「有所匡正」、「有益時用」,發揮諷諭:警醒規勸的正面功用。
在我國的「修辭學」裡,「反諷」屬於「表意方法」的一種辭格,作用上偏向「說明的」(Narrative),與類疊、層遞、排比等「形式設計」,作用上偏向「表現的」(Expressive),顯有不同。修辭學裡的「反諷」,不太容易予以周延的定義,如按黃慶萱教授的分類,「反諷」概分為「言辭的反諷」與「場景的反諷」,「倒反」只是「言辭的反諷」的其中一種。「倒反」又可再細分為「倒辭」與「反語」:「倒辭」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其間並無諷刺意味,與「有意的自相矛盾」(悖論)相當接近;「反語」:也是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但其間含有諷刺成份。
所謂的「反諷」,筆者的理解是:(一)「反諷」的特性(本質特色)應兼有反逆性(矛盾、叛逆)及諷諭性(揶揄、嘲弄)。(二)「反諷」的目的按層次分,有警世性(提醒作用)與批判性(價值非難或價值否定作用)。(三)「反諷」的作用在促使讀者進一步去探求作者隱藏在文字反面的「真意」,並反省此真意與文字表象所描述的現象界之間的高度落差。
在台灣的現代詩人中,運用「反諷」,啞弦是非常突出的,不僅使用頻率(次
數)多,並且使用密度(占詩作品各種修辭格或表現手法的比例)高,至今仍
無人能出其右者:
甚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錄自<上校>末段
誰叫你把藕色的衫兒撕破,把赤裸
分給相好與不相好的男子
穿窄窄的法蘭絨長褲的男子
打網球的男子,吻過就忘的男子
負心的男子。只是瑪麗亞,你不知道
我真發愁靈魂究竟給誰才好
──錄自<瘋婦>第四段
一個好人,是的,赫魯雪夫
他是患著嚴重的耳病
因此不得不借重秘密警察
他愛以鐵絲網管理人民
他愛以鮮血洗刷國家
除了順從以外
他從不過問小百姓的事情
他實實在在是一個好人
──錄自<赫魯雪夫>第三段
啞弦的詩作品多半具有故事結構,演出「荒謬劇」的劇情,充滿戲劇性的效
(笑)果及矛盾(悖論)張力,主角人物則往往具有莫可奈何的悲喜劇性格。
由於他擅長使用「反諷」,語多機鋒,以致他的作品處處表現出唐突、滑稽的「黑
色幽默」。他的人物詩如前舉的<上校><瘋婦><赫魯雪夫>等,均採「反諷」
為主的修辭格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其中<赫魯雪夫>一詩寓意更深,簡直是當
時蔣氏父子的素描翻版;相較於以夸飾和意象錯接見長的洛夫,同樣都是奉行
超現實主義,詩風格調皮搗蛋的啞弦似乎更能立即攔下讀者的目光,搔到讀者
的癢處,撩撥敏感的發笑神經,獲得認同與共鳴,「反諷」成為他主要的技巧特
色以及鮮明的作品風格。在以「超現實手法」表現「寫意」風格的<創世紀詩
社>詩人群中,「反諷」修辭手法見長的 弦,是極少數具有人道主義襟懷和現
實主義精神的理性詩人,他擅長以「反諷」對現實生活裡的事件進行戳刺與揭
露,同時寓有價值批判與理性非難。或許正由於此種關照現實關懷社會人群的
人格特質,使得他在不食人間煙火、不正視社稷民生的<創世紀>詩人集團中,
顯得扞挌不入,那感覺彷彿一株蕎麥錯植於滿園奼紫嫣紅的花圃中,寂寞是可
想而知的,不得不罷詩停筆似乎也可以預期,雖然編輯檯忙碌的現實生活,固
然會對詩創作產生某種程度的干擾,但不至於使詩人選擇罷詩退出創作行列,
弦自承:「思想鈍了,筆銹了,時代更迭、風潮止息,再鼓起勇氣寫詩,恐怕也
抓不回甚麼了。」(見《啞弦詩集》出版<序>末二段),但這只是事過境遷後,
啞弦的自圓之詞,至於當時罷詩的真正理由,恐怕他是永遠不會吐實的。
關於啞弦罷詩,或許他寧可詩界的冷嘲熱諷都衝著他來,始終不願詩界對
<創世紀>詩人集團有所聯想,但筆者卻隱隱感覺到他在集團裡,風格是非常
不協調的:
有那麼一個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穌一樣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釘他
(他或將因此而出名)
有血濺在他的袍子上,
有荊冠─那怕是用紙糊成的─
落在他為市囂狎戲過的
傖俗的額上
── 弦詩集序詩《剖》前段
在政治氣候沍寒,白色恐怖高氣壓籠罩台灣島嶼的五○至七○年代,啞弦
是少數敢以詩筆碰觸政治禁忌、批判現實的外省籍詩人,可惜他沒有機緣成為
政治迫害下的文學鬥士,反倒是自1965年五月任職「幼獅文藝」編輯委員後,
似乎就從此消音了,這不僅是啞弦個人的轉折,同時也是台灣現代詩的一大損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