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5-08 16:51:23浪子遊俠
「地下鐵」事件
「地下鐵」事件
98年「聯合報文學獎」,陳克華的獲獎散文詩「地下鐵」,共32行,每行超過40字的有3行,超過30字的有9行,超過20字的有6行,是「首開記錄的不良示範」。主辦單位在徵獎辦法上只規定行數上限,沒規定總字數限制,於是一些投機者就利用這個「漏洞」大鑽特鑽,非常「沒品」,對於多數參賽者,明顯構成「不公平競爭」,于堅、李進文、陳克華等投機者(註),不憑真本事去公平競爭,即使因鑽漏洞而勝出,也「勝之不武」,徒然貽笑詩界、讓識者不屑罷了。「地下鐵」的字數「鑽漏洞」事件,經筆者與友人簡國輝、陳晨在「詩路」網站上具名批判抨擊,今年「聯合報文學獎徵文辦法」為免歷史重演授人口實,於是在總字數上加以限制,以杜絕鑽漏洞,避免引起爭議。
「地下鐵」到底是「散文詩」、「散文」還是「短篇小說」?筆者在「詩路」網站上具名質疑,曾引起文友廣泛討論。筆者大膽假設,「地下鐵」若參加「散文」或「短篇小說」類,是否也會順利通過「初、複審」,也有可能在散文或短篇小說決審中脫穎而出呢?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假設。
「地下鐵」具有「散文詩」的分行外觀,語言方面卻是道地的「散文」,而結構上明顯的故事架構、情節推演及對話,卻又是「小說」的體制,且看該屆決審委員如何看待「地下鐵」這個「混血兒」:
「初安民覺得此詩也給他驚艷之感,其次,在形式上作者勇感地挑戰了過去既有的對詩的閱讀方式,以豐富的意象、獨特的創意,營造了迷離的朦朧美感。
向陽說他從一開始就用「亮著眼睛」的方式來閱讀,作者看似有意要挑戰目前詩
的形式,以現代詩較少觸及的電腦網路為主題,是一首新風貌的散文詩。鄭愁予對這首詩的看法是,電腦和地鐵都是被現代生活所需要的,它考驗著現代人的耐
力,作者弔詭地凸顯出越是身處大千世界自己的內在越孤獨,這種安排非常巧妙
,然因本作以散文詩形式呈現,語句不夠精簡而略顯散漫。張錯也覺得這首詩在
表現孤絕的部分可圈可點,但也有若干缺點,例如文句太口語化、警句不夠、部
分結構鬆散等。吳潛誠認為前面幾位所謂的「創造性」,其實只是從既存當中推
陳出新罷了,其部分也來自繼承。」
從這段評審們「似是而非」的高見中,筆者發現這五位評審對「文體與文類」
缺乏「明確概念」,對《修辭學》更是「視而不見」或根本「不認識」。其中向陽和鄭愁予都肯定「地下鐵」是一首「散文詩」;初安民技巧地迴避這首「地下鐵」在「文體與文類」上的歸屬問題,僅含糊其詞地說:「形式上作者勇敢地挑戰了過去既有的對詩的閱讀方式」;鄭愁予和張錯雖然都看到這帖「地下鐵」語言散
文化、語句口語化,結構鬆散等問題,但卻沒有道德勇氣指出這是一首徒具分行形式的「偽詩」。吳潛誠則語焉不詳,沒把「其部分也來自繼承」,將這篇作品的出處給「說清楚、講明白」。這樣含糊籠統的評審意見,竟然出自這五位學有專
精的文學先進口中,不禁讓筆者懷疑他們的學術素養,是否「浪得虛名」。
這篇「地下鐵」,除了題材不同之外,無論形式或語言內容、風格情調,均承襲自存在主義小說家沙特的「嘔吐」和「牆」這兩部「小說」,相信國內三十歲以上創作者和讀者,若曾涉獵過沙特、卡夫卡、卡繆等存在主義小說,對「地下鐵」的形式或語言內容應該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註):請參考詩人林于弘(方群)在<解嚴後兩大報文學獎新詩得獎現象觀察>
裡,不僅有詳實的統計數字,更有精闢的剖析與舉例。
98年「聯合報文學獎」,陳克華的獲獎散文詩「地下鐵」,共32行,每行超過40字的有3行,超過30字的有9行,超過20字的有6行,是「首開記錄的不良示範」。主辦單位在徵獎辦法上只規定行數上限,沒規定總字數限制,於是一些投機者就利用這個「漏洞」大鑽特鑽,非常「沒品」,對於多數參賽者,明顯構成「不公平競爭」,于堅、李進文、陳克華等投機者(註),不憑真本事去公平競爭,即使因鑽漏洞而勝出,也「勝之不武」,徒然貽笑詩界、讓識者不屑罷了。「地下鐵」的字數「鑽漏洞」事件,經筆者與友人簡國輝、陳晨在「詩路」網站上具名批判抨擊,今年「聯合報文學獎徵文辦法」為免歷史重演授人口實,於是在總字數上加以限制,以杜絕鑽漏洞,避免引起爭議。
「地下鐵」到底是「散文詩」、「散文」還是「短篇小說」?筆者在「詩路」網站上具名質疑,曾引起文友廣泛討論。筆者大膽假設,「地下鐵」若參加「散文」或「短篇小說」類,是否也會順利通過「初、複審」,也有可能在散文或短篇小說決審中脫穎而出呢?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假設。
「地下鐵」具有「散文詩」的分行外觀,語言方面卻是道地的「散文」,而結構上明顯的故事架構、情節推演及對話,卻又是「小說」的體制,且看該屆決審委員如何看待「地下鐵」這個「混血兒」:
「初安民覺得此詩也給他驚艷之感,其次,在形式上作者勇感地挑戰了過去既有的對詩的閱讀方式,以豐富的意象、獨特的創意,營造了迷離的朦朧美感。
向陽說他從一開始就用「亮著眼睛」的方式來閱讀,作者看似有意要挑戰目前詩
的形式,以現代詩較少觸及的電腦網路為主題,是一首新風貌的散文詩。鄭愁予對這首詩的看法是,電腦和地鐵都是被現代生活所需要的,它考驗著現代人的耐
力,作者弔詭地凸顯出越是身處大千世界自己的內在越孤獨,這種安排非常巧妙
,然因本作以散文詩形式呈現,語句不夠精簡而略顯散漫。張錯也覺得這首詩在
表現孤絕的部分可圈可點,但也有若干缺點,例如文句太口語化、警句不夠、部
分結構鬆散等。吳潛誠認為前面幾位所謂的「創造性」,其實只是從既存當中推
陳出新罷了,其部分也來自繼承。」
從這段評審們「似是而非」的高見中,筆者發現這五位評審對「文體與文類」
缺乏「明確概念」,對《修辭學》更是「視而不見」或根本「不認識」。其中向陽和鄭愁予都肯定「地下鐵」是一首「散文詩」;初安民技巧地迴避這首「地下鐵」在「文體與文類」上的歸屬問題,僅含糊其詞地說:「形式上作者勇敢地挑戰了過去既有的對詩的閱讀方式」;鄭愁予和張錯雖然都看到這帖「地下鐵」語言散
文化、語句口語化,結構鬆散等問題,但卻沒有道德勇氣指出這是一首徒具分行形式的「偽詩」。吳潛誠則語焉不詳,沒把「其部分也來自繼承」,將這篇作品的出處給「說清楚、講明白」。這樣含糊籠統的評審意見,竟然出自這五位學有專
精的文學先進口中,不禁讓筆者懷疑他們的學術素養,是否「浪得虛名」。
這篇「地下鐵」,除了題材不同之外,無論形式或語言內容、風格情調,均承襲自存在主義小說家沙特的「嘔吐」和「牆」這兩部「小說」,相信國內三十歲以上創作者和讀者,若曾涉獵過沙特、卡夫卡、卡繆等存在主義小說,對「地下鐵」的形式或語言內容應該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註):請參考詩人林于弘(方群)在<解嚴後兩大報文學獎新詩得獎現象觀察>
裡,不僅有詳實的統計數字,更有精闢的剖析與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