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5 21:54:28磅礴

從中和廣濟宮辛未年龍柱說起

這篇文其實放了好一陣子,因友人問起本blog是不是不寫了?故再提筆潦草寫就,以為拋磚引玉,粗陋之處尚祈見諒。      

 

 

對廣濟宮龍柱年代的懷疑,從2005年第一眼看到時就開始了。

 

2006 中和廣濟宮  

前殿簷柱為於舊石柱上再敷以混凝土堆塑成龍柱,希望它有保留下來並恢復原貌

廣濟宮廟匾

廣濟宮,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傳清乾隆22年(1757)淡水廳擺接堡中十三庄漳州移民創建,不過連橫《台灣通史.宗教志》別有他說:「廣濟宮:在擺接堡枋寮莊。雍正間,開墾之人合建,為該堡最古之廟。」之後歷嘉慶16年(1811)、光緒六年(1880)修築。今三川殿牌樓面及正殿四點金柱即多光緒6年(1880)落款;另廣濟宮木雕廟匾落款為日治大正十五年(1926),可能是時亦有修建。民國42年(1953)重修;民國57年(1968)重修,項目包含油漆貼金、屋頂翻修及磨石子地坪等。民國74年(1985)重修,三川對看牆堵部份新替石作。因木作傾頹腐朽,2010起重修。

2010/07重修中的廣濟宮

拆下來暫存的舊石作,希望它們無恙復歸回位

 

廣濟宮辛未年龍柱

 

本文欲探討的廣濟宮正殿龍柱,刻有「辛未蒲月立」落款,但未載明皇帝年號,觀其風格可能成於嘉慶16年(1811)或同治10年(1871)兩個年代,然據廟宇沿革及《中和市志》等文獻,皆推定為同治年間,如廟內懸掛之發展沿革載:「廣濟宮百年餘來經過多次的修建,皆可由廟中石刻、碑、匾、聯之落款得知,一如正殿一對龍柱落款年代為『辛未蒲月』(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以及「正殿的一對龍柱,為單龍纏繞八角柱身一圈,龍尾成雙S形,貼附於正面,八仙人物分立於左右二柱,充分表現出當時的龍柱雕刻風格。」

 

但個人以為此對龍柱成於同治之疑點有:

(一)參諸廟宇所有文物及清領日治相關文獻皆未見提及「同治」二字,而嘉慶16年(1811)重修之証,則可見於收藏於廣濟宮後方、同一管理委員會之福和宮內之神桌殘片之紀年。

中和福和宮存廣濟宮神桌殘片

 

(二)石柱為傳統建築重要架構,每有替換必屬大修,目前廣濟宮石柱舊作有紀年者,全為光緒六年(1880),與同治10年(1871)僅差9年, 9年間又再大修,除有意外災害,可能性不大。且若同治10年真有重修,又怎僅止龍柱此一孤例?

循上引文,同治年間修建之說,似依坊間所謂龍柱雕飾人物及造型風格分期套用在這對龍柱來判斷。但坊間龍柱風格分期之說,僅能參考。如果不能從文物實體多方驗證,盡信書文,則如鸚鵡學舌,終是紙上兵,口中花,於實無益。
 

淡水福佑宮嘉慶元年安山岩龍柱(部分文獻言為花崗白,誤)

 

大龍峒保安宮嘉慶年龍柱


如關渡關渡宮、淡水福佑宮、大龍峒保安宮所存之龍柱,其柱身即呈八角狀、且雕飾著八仙,年代亦在乾隆末、嘉慶初之間。

由此亦提點出一個問題:

雕作風格之分期,如果僅從內容、外表形象著眼,將極易迷失誤判;且此分期所擇之樣本數、範疇及檢驗機制為何,都將關鍵其信度。又,所有的龍柱都有龍角、龍眼、龍爪,石獅多有鬃毛、綬帶等,是故若捕捉匠師到底是用怎樣的「眼睛」來製作、詮釋這個造型,並拼湊、還原該文物製作的「物體系」,才會是解開文物雕作年代的一大關鍵。



太朴草堂 2013-03-13 11:19:45

學習。

太朴草堂
http://taipuhu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