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9 14:45:54童心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找歸屬 卻是跌跌撞撞滿頭包
與友人一起參加慈濟某區手語成果發表,當中有師姐勉強我倆應戴頭花,友人一氣,發了一頓小飆。回程二人一起決定:找理由、找各種藉口不再去了。因為不喜歡手語、自己僵硬的體態不適那柔軟的肢體動作、不知在慈濟除了表演手語之外,還能做什麼、或是想從慈濟這個團體得到什麼,其實這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團體我能做什麼?我想得到什麼?如果都是否定的,而又會去,那理由一定是:無法拒絕友人師姐邀約、或是把它定位只是消磨時間、或是只為能和朋友相聚。
就我而言,手語我不討厭、學習也沒問題,可是如果只為表演才去,其實沒什麼意思,所以我把參加的動機當是:陪朋友(能和朋友有相聚的機會)、擴大生活圈、希望試試自己能否認同慈濟。
回家後思考,當一個人能接受一個團體時,相對的也會為團體有所犧牲,也會有來自團體的壓力。所以,友人反彈,顯現出對這個團體仍未完全認同,無法接受團體的規範與約束,這是很正常的。
就像目前自己是基督教慕道友,而教會常有活動,有時會顧慮家人相處時間,就得放棄教會活動,同樣的,自己也會擔心團體的壓力。
只是把目前階段當是探索期,而這探索的期間自己是最自由的。
也許等到真正找到自己能融入的團體時,那一切的規範與約束都會覺得自然呢!也不一定,所以就把這一切當是試探吧!
與友人一起參加慈濟某區手語成果發表,當中有師姐勉強我倆應戴頭花,友人一氣,發了一頓小飆。回程二人一起決定:找理由、找各種藉口不再去了。因為不喜歡手語、自己僵硬的體態不適那柔軟的肢體動作、不知在慈濟除了表演手語之外,還能做什麼、或是想從慈濟這個團體得到什麼,其實這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團體我能做什麼?我想得到什麼?如果都是否定的,而又會去,那理由一定是:無法拒絕友人師姐邀約、或是把它定位只是消磨時間、或是只為能和朋友相聚。
就我而言,手語我不討厭、學習也沒問題,可是如果只為表演才去,其實沒什麼意思,所以我把參加的動機當是:陪朋友(能和朋友有相聚的機會)、擴大生活圈、希望試試自己能否認同慈濟。
回家後思考,當一個人能接受一個團體時,相對的也會為團體有所犧牲,也會有來自團體的壓力。所以,友人反彈,顯現出對這個團體仍未完全認同,無法接受團體的規範與約束,這是很正常的。
就像目前自己是基督教慕道友,而教會常有活動,有時會顧慮家人相處時間,就得放棄教會活動,同樣的,自己也會擔心團體的壓力。
只是把目前階段當是探索期,而這探索的期間自己是最自由的。
也許等到真正找到自己能融入的團體時,那一切的規範與約束都會覺得自然呢!也不一定,所以就把這一切當是試探吧!
上一篇:自我探索
下一篇:多采多姿的月份(93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