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1 12:54:18等腰三角形

失戀經濟學系列-定義

失戀,其實這個名詞的解釋很簡單,就是當一個男性(或女性)在企圖與另一個女性(或男性、再或同性別者)搭上線時,但是最後被拒絕,或是已經在一起最後還是分手、離婚,就可以叫做是失戀。但是困難點就是,把人類的不理智行為,用最理智的經濟學來表示;把一個個有情感起伏的人類,視為經濟學上理性的經濟人。不過,這也是吸引你想點進來看的原因。

所謂的失戀經濟學,就是用總體經濟學解釋失業的角度來分析,企圖解釋追求者與被追求者在可愛經濟學模型上的抉擇,以及政府利用總體政策來介入調整社會上的失戀率。接下來,我們將分三篇文章,分別介紹失戀經濟學的定義、古典與凱因斯學派在失戀經濟學上的爭執、和政府的對抗失戀率的總體政策。

為了避免女性主義者與中年男子的無謂鬧場,所以我把失戀情形出現定義為就是當追求者無法滿足被追求者的期望,造成追不成功的後果。所以可以把追求者視為勞動市場上的勞工,而被追求者可以視為廠商。要分析行為之前,我們必須定義怎樣才會產生追求行為,當追求者遇到了符合他那一型(style)的被追求者,就會產生追求行為。可以勉強把那一型(style)所產生的幸福的感覺視為是追成功的報酬,就和勞動市場式的薪資相同。這樣就構成了簡單的失戀經濟學的模型。

順便分析一下到底有那些人願意談戀愛,我們總體經濟學分析一樣,把所有市場上可以投入戀愛的人,視為一個族群。從這個族群中,我們再細分成為二種人,一種是想談戀愛的人,包括正在談戀愛的人與失戀的人;另一群是不想談戀愛的人。所謂的失戀率,就是在所有想談戀愛的人中,除以失戀的人,就可以算出來失戀率。各位行為者可以自由的在這三種分類流動,並不受原本在哪個族群的限制。

人們需要多少的時間發現下一個戀情,很難講或很難分析。不過就一般而言,要看被上一個人傷的多重,平均而言,短則2個月到6個月,長則長到5、6年以上,而且通常人失戀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會退出想戀愛的族群,進入不想談戀愛的一群。不過,時間也會把人從不想談戀愛的一群拉回來,重回戀愛的一群。不過,因為人類的非理性,一切都很難說。

什麼原因讓那些人總是失戀,我們可以把它分為摩擦性失戀與結構性失戀。什麼叫做摩擦性失戀,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失戀。因為追求者需要花時間去尋找符合他的那一型(style)的被追求者,在追求match的過程需要失間,因此在這個情形下,就會有一群人失戀。那結構性失戀是什麼,是當整個市場結構在調整時,會造成的人們的失戀。例如:被追求者的眼光往上調整,那一型(style)的調整,造成原本追求者被甩。就可以稱之為結構性失戀。

因為有摩擦性失戀與結構性失戀的存在,所以在市場上的失戀率不可能等於零,在充分戀愛的情形上,還存在的失戀,經濟學家稱之為自然失戀率。在自然失戀率並不等於現實上的失戀率,根據實證研究下的成果。

在初步的了解失戀是什麼以及一些簡單的分析之後,我們下一篇文章將要分析,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的爭執,我們利用這兩個學派的不同看法,企圖來了解什麼樣的因素會造成失戀。
For prin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