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1 19:47:44阿美拉

果汁or牛奶? 解渴,唯有喝開水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天然ㄟ尚好。」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說:「夏天身體缺水,喝白開水最好,喝飲料會喝進一大堆不必要的熱量。」

那牛奶呢?現代家庭冰箱裡不缺鮮奶,有些父母很自豪:「我們家都嘛拿鮮奶當開水喝…」

牛奶當水喝 蛋白質過量

牛奶富含鈣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根據營養師建議,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每天最好喝兩杯。雖然多喝牛奶有益,但拿來取代水卻不是好事,營養師說,這樣的喝法可能攝取過量蛋白質,對腎臟造成負擔。

不只牛奶不能當水喝,加了糖的調味乳更不合適,有些調味乳其實沒含果汁,只靠香料跟色素調味。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調味乳一周頂多喝三次,每次飲用量也要在250c.c.以下,而乳酸飲料跟稀釋優酪乳,生乳含量少,又含過多糖與添加物,每周喝一次就好,無糖與低糖優酪乳則不在此限。

市售的果汁 幾乎都含糖

市售飲料多到令人眼花撩亂,不只小朋友不愛喝平淡無味的白開水,連愛美女性也會精打細算,反正都是補充水分,為何不選擇果汁、含維他命C、B群飲料,讓皮膚水噹噹。

董氏基金會日前檢視市售近300種飲料,包括果汁、優酪乳、豆奶、可樂、汽水,以及乳酸、運動飲料等。很多民眾不知道,只要是飲料,就可能添加糖。

某品牌果汁 含11顆方糖

主任許惠玉說,很多包裝飲料宣稱果汁,包裝上還印有醒目的水果圖案,實際的果汁量卻只有一到四成,糖分反而很多,等於是清涼糖水。她以一款藝人代言、銷售量不錯的果汁為例,600c.c.不算大的瓶身裡,竟然裝了11顆方糖(每顆4.5克),果汁含量卻有只有10%。

就算純果汁 熱量也驚人

就算是用不加糖的純果汁來取代水,營養師也同樣搖頭。「純果汁跟水的差別在於熱量。」葉香蘭說,一杯240c.c.的純果汁,沒有用兩份以上的水果根本打不出來,一份水果的熱量就有60大卡,喝一杯果汁,就吃進120大卡的熱量,若是外頭買的現榨果汁,還要考慮衛生條件等問題。

喝運動飲料 腎臟負擔大

至於口感酸酸甜甜的運動飲料,由於號稱含有人體所需電解質,不少人喜歡流汗後來一瓶,甚至有人稀釋後當水喝。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每喝350c.c.運動飲料,等於吃下5.4顆方糖,每天來兩瓶,一年下來可能增胖10.4公斤,而它含有的鈉、鉀等成分,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白開水還是補充水分的最好來源。」葉香蘭說,撇開含糖飲料不談,就算是時下宣稱能養生、抗氧化的鹼性水、機能性飲料,都不如飲食均衡,加上適度運動跟休息來得有效,「天然尚好,一般人沒必要喝額外添加營養素的水」。

白開水最止渴 有學理根據

口渴嗎?喝白開水才能解渴,有甜味或會冒泡泡的飲料愈喝愈渴。

「當然是白開水最能解渴。」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解釋,當血液裡鈉離子濃度增加、滲透壓升高,人就會感覺到口渴,這時候,可讓滲透壓快速下降的方法就是喝白開水。所以,白開水止渴,可是有學理根據的。

至於其他飲料,林杰樑舉例,果汁、可樂都屬於「高滲透壓」飲料,口渴時喝,愈喝愈渴。尤其糖尿病患,口渴時千萬別靠果汁止渴,以免血糖飆升,導致高血糖急症。

許多年輕人運動後喜歡來一罐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也有人把牛奶當水喝,以為「一兼二顧」解渴又補鈣,林杰樑說,運動飲料視濃度不同,從「高滲透壓」到「等滲透壓」都有,牛奶則是「等滲透壓」,解渴效果都不如白開水。

他說,像嚴重腸胃炎時電解質大量流失,才需要喝運動飲料補充,一般狀況下流汗,水分流失比電解質多,該補充的是水,非電解質。

元氣小辭典:滲透壓

【記者施靜茹/報導】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說,滲透的定義,如以半透膜隔開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其中溶質不能透過半透膜,則濃度較低的一方水分子,會通過半透膜到達濃度較高的另一方,直到兩側濃度相等,滲透壓即當水分子移動狀態暫時停止,兩邊產生落差所需壓力。

【2008/08/31 元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