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1 17:02:09白雲

【文化心村】的起點---拆村後記(95、7、26)(完成版)

【不久後,我們的舊村,種上綠草,栽起大樹,那時候村子的一切隱身在大自然裡,我們要欣慰、感恩,至少它沒化身為別人的住屋,我們永遠是那兒的原住民】!
這是桂蓉0727的留言摘要,眷村的回憶將隨著時間逝往而更甜美;村子雖空了,但是【心村】永存於心!
●相片是0726近黃昏時拍的,颱風天的嘉義, 天氣時晴時雨,通知了十餘位村人留影合照,送村子最後一程。
雨勢由大而小,由微轉晴,感恩天主還是眷顧了我們,也感謝冒雨而來的村人,一起為文化新村寫下美好的句點。
前左起賀媽、鍾嫂、淑雄黃媽、德興黃爸、鍾哥啟卾
後排左起崇浩、小嘉、定嘉和登男。
遠處背景是嘉女的大王椰,
站立的平台是
原來村子大門口右側梁家。
專程從民雄趕來的小嘉
請假拍完照又回崗位的以惠
補上長榮
我們都不願錯過這時刻。
早上就和啟卾、定嘉約定:
如果下雨沒有村人來
即使只有我們三人
也要陪伴村子告別!
這是0725下午抵嘉義拍的,
陽光暫時露臉
讓我靜心拍攝村子最後掠影。
大門口僅剩左石柱【雪恥圖強】屹立,
遙對葛家的芒果樹。
村子四周拉上黃布條
0726則已圍上鐵支架
再來就是圍籬遮住世人的視線。
只是
文化新村的記憶
永遠活現村人的心中。
村子大門12巷左側兩牌房子遺址,
僅剩下沿康樂街一排空房
作為與文化商場的區隔,
9月後商場也要進行拆除,
一直拆到民族路。
這一片空地將是嘉義市16號公園預定地,
未來會呈現何種景象呢?
能捕捉到一些
文化新村的影子嗎?
再看一眼
這熟悉的背景全景
0725午後文化路的雨絲
斜風細雨不需歸
再回顧兒時故居一眼吧
換個角度:
從垂揚路
朝村子側門‧4巷頭
伸展出去。
左側倖存的4巷小樹
呼喚村人
勿忘我!
站在昔日沿河街
今日的嘉女圍牆邊
遠眺文化新村基地全景。
滄海‧桑田
不變的是
對村子
對村人
的一份愛。
依然從嘉女拍攝
角度改從4巷末的呂家出發。
呂家見證了大河溝的消失,
拆村的第一鏟也從此開始。

有個願望
在未來的文化公園,
或是文化新村紀念亭,
或只是一片綠苔上,
再能聽聽紀民說說唱唱
吟唱出村人的思念!
0726黃昏村子告別合影後,請參與的村人小吃一下。
定嘉另有餐會,以惠趕回上班,小嘉來去匆匆(趕赴退休老師晚宴),德興爸好像自行回家了,總共9人圍桌,文化心村長長久久哉。
感謝諸君冒雨相會,相信沒來的心也與我們同在!
舉杯謝過大家對部落格的支持,以後返嘉囘村的機會雖然不多了,
然而,我們的始終心繫不斷!
(前排左為李魁森夫婦,他們最晚趕到村子拍照,相片將一一寄達府上)
補登0720日晚【巧虎】會潘光(前排右二)圖文。
漢清是同輩老大哥代表,小華副村長是鐵鄰居,同一排的慧玉和永輝是上網看訊息主動參加的性情中人,老闆楊重算是主人,7個人小宴歡聚,主題還是村情憶往及討論【文化公園】。
潘家三兄弟都住在大洛杉磯的一個市鎮,潘光忙生意經常奔波大陸武漢等地,潘冰住加拿大,每年5至7月潘家二老都會去潘冰那住三個月。
潘光忙碌中也上村網瀏覽,對大夥並不陌生,我們希望潘家有人留言發發聲【勿忘我】ㄡ,並在網上向潘家闔府問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