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遠路 不染塵土
當年我皈依時,印公導師給我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我給靜思弟子八個字:「佛心己心,師志己志」,這就是「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法脈相承 不離人間
「佛心己心」就是「靜思勤行道」——
「佛心」清淨無染;我們要貼合佛心,使心回歸如佛「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寧靜而乾淨無染,才能真正「為佛教,為眾生」。
「師志己志」就是「慈濟人間路」——
「師志」是行菩薩道;人人都是一部經,都含藏微妙法,深入其中,「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可以取法取經,造福的同時也成就智慧。
期待每位靜思弟子都能「以佛心為己心」——若人人心中有佛、看人人是佛,則能對天地萬物常存感恩、尊重、愛;「以師志為己志」——投入人間,為苦難眾生付出。
四無量心 行深廣遠
慈濟邁入第四十五年,第一個十年扎根慈善、第二個十年擴及醫療、第三個十年奠立教育、第四個十年深耕人文;整整四十年時間,一直是「為眾生」先行,內含「為佛教」的精神——以「誠、正、信、實」的清淨心,在人與人之間力行「慈、悲、喜、捨」。四十年後,正式開立「慈濟宗門」,在「為眾生」的同時,加強「為佛教」。
心淨如琉璃,方能「誠正信實」——一切付出發自真誠,沒有虛偽,是「誠」;步伐正確,方向沒有偏差,是「正」;付出無所求,做得讓人信任、肯定,是「信」;腳踏實地,穩步前進,是「實」。內修「誠、正、信、實」,才有力量外行「慈、悲、喜、捨」。
何謂「慈」?看到眾生受苦難,即使素不相識,當他遭受災難、惶恐悲痛的當下,趕緊去關懷,不只靠近他、幫助他,還展開雙手擁抱、膚慰他,讓他心安;就像慈母看到孩子受委屈,把他擁抱過來「膚一膚」,這分慈祥、愛的表達,讓人得到快樂,就是「慈」。
「悲」,是拔苦——不只「膚膚」安慰他的心而已,就如父母心,總是為孩子的將來打算;佛陀如慈父、如慈母,除了疼惜眾生,還要設法為他安頓未來,讓他的苦很快過去,擁有充滿希望的未來。
除了慈悲,還要「喜捨」——作苦難人的「不請之師」,甘願付出金錢、體力、時間,且發揮智慧,提起毅力、勇氣;不僅一時膚慰,更能長期陪伴。無論是莫拉克風災還是海地強震,慈濟人真正做到了!
慈濟應社會需要、人心需要,及時付出「軟實力」,「對的事,做就對了」,「前腳走,後腳放」,心靈境界「無罣礙」。
如行遠路,腳底不染沙塵;即使沾染些許沙土,也能時時清洗乾淨。這就是付出無所求,不計較「我做多少」,把握機會造福修慧;不說「苦」,只說「福」;隨著時間不斷累積、空間不斷開闊,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廣結善緣。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