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0 17:28:32a-shun

佛法不離此時、此地、此人

東方未晞,天地寂然。眾人於靜謐寧和的晨語時光敬聆上人開示「十地」之「十回向」。上人表示,若心境能達致「靜寂清澄」的境地,即能體會「性海圓融」的境界。
法脈相承當下修,居凡趣聖精進行
上人闡釋:「俗世凡夫身處紛紛擾擾的人間,學佛就是要脫俗離欲,步步邁向開闊的境界,回歸真如本性。要拓展心量,凡有沙土之地,就能遍及大愛;清淨的心境開闊,歸復真如本性,即能達到『心等法界,含攝周遍』。」
佛教將虛空法界分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包含「六凡四聖」。上人解釋:「佛、菩薩、緣覺、聲聞謂『四聖』;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則為『六凡』。四聖境界分明,六凡則是五趣雜居。不論是天人常樂、做人的煩惱、阿修羅易怒好鬥、地獄受刑、畜生界以及餓鬼道受苦等境界,現世皆能得見。」
上人比喻,學佛即是希望回歸心靈的清淨本性,若人人擦淨心鏡,淨鏡互照,呈現的都是同一清淨的境界。深勉弟子當體佛心,志行菩薩道,修行者離四聖並不遠,端視於生活中以何心境去體會,外在的環境亦隨心境而現。
不離此地法身在,利他為上淨真如
提及上印下順師公上人曾言:「佛法不離此時、此地、此人。」上人表示,過去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然其法身常住,代代相傳。
20056月,老人已經圓寂了,法身慧命仍然留存在我們心裡,法脈相傳。佛法不離此地,存在於我們所在的世界;佛法不離此人,不離現在的你、我、大家。所以我會說,在當下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無不都是佛法,無不都有普遍的真如本性。」
師公亦言:「淨心第一,利他為上。」上人闡釋,修行重於清淨自心,人人本來的真如本性就是清淨的,只是無始一念妄動起,微細的無明生起,演變成大效應。
「就如颱風出於海上,開始時說不定只是一個海浪拍打而出的泡沫,聯合周圍許多助緣,助長氣壓,慢慢形成輕度、中度或是強烈颱風。其實本來是海闊天空,風平浪靜,就是有了種種的緣,造成了不可收拾的效應。人心也是如此,心海本無波,性海圓融,只是有了因緣造成波動,一發不可收拾。」
「歷代祖師大德不斷地深入研究,印證佛陀當初所說法,以近證遠。他們的修行過程、心靈的見證,其實離我們很近,如導師之殷殷叮嚀,言猶在耳。」上人教眾以純心力行佛陀教誨,在付出的同時體見苦相,發心修行,聞法能悟,深體佛心行菩薩道,自度度人。

上人開示於20051113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5年冬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