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精神的覺醒
如何找到一個人的宇宙任務呢?就是「跟隨你的極樂至喜」(follow your bliss)(Campell & Moyers, cited in Wolf, 1988:22),幫助孩子跟隨其極樂至喜就是找到他們本真的興趣(authentic interest),這反映於幼兒敏感期的活動傾向上,也反映於教師允許孩童於教室環境中自由的選擇。嬰兒與幼兒是最原初本真的,如同詩人愛默生於《杜鵑花》詩篇所寫「那麼美就是自己存在的緣故」,美,就是自身的理由,所以嬰幼兒總是令成人歡喜,他們本真地存在,不企圖成為某某人物;只是長大過程來自各方的壓力,令他們的本真性逐漸消失,走向非其本性的路徑(Wolf,1998)。
因此,最好的品德教育可能是來自成人自身的反省,蒙特梭利數度提及教學最好的預備就是研究自己,因此教師必須時時照拂自己的靈性(care of their spirit)。靈性的照拂並不是品德教育的外加課程或單元,教師的精神性(spirituality)乃是整體教學的根本,是一種「貫穿」(permeate)所有師生關係與師生互動的態度(Wolf,1998),如「滴水穿石」,水是精神性,石是所有的教學活動與師生互動。
教師完全毋須擔心如何將這種精神性灌輸給孩子,它就在那裡,兒童的本質本就是精神性的,成人需擔心的是如何不鎮壓它,如何創造令其涵養的機會,具體作法已無法於本文詳加介紹。最後僅以美國蒙特梭利教育的先鋒人物之一Aline Wolf之呼籲做為結尾:
你(園所學校負責人、教師)必須告訴家長,你所有的學業課程設計,以及所有協助兒童獨立、專注、敏銳觀察、養成良好工作習慣的努力,都是源自於蒙特梭利涵養每個孩子精神性的最高鼓舞。……包括安靜與內省的經驗、培養兒童內在的敬畏與驚喜、對人類萬物整全性的感謝,以及對容忍、和平、慈悲、慷慨與愛的鼓勵。(1998:21)
專 論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4_01_09vol024_01_0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