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瘦身:揪出補貼政策裡的魔鬼
德政瘦身:揪出補貼政策裡的魔鬼 聯合報社論…
本報近日推出農地休耕問題調查報導,發現休耕政策實施廿八年來,政府耗費了一千三百億元經費補助休耕,灣休耕農地暴增卅五倍,良田荒廢,而大地主坐領鉅額補貼,國內糧食自給率則節節下降。
這個例子,若還不足以說明一椿「德政」如何變成了「窳政」,我們可以再看一個和它「輝映」的政策--老農津貼。近十七年,政府總計發出八千億元老農津貼,領取老農津貼的人數從當初的卅一萬人暴增至今天的六十八萬人;由於經費過度膨脹,逼得農委會必須祭出「排富條款」,以濾除「假老農」。
稍有點想像力的人馬上會想到其中含意:上述的休耕補助和老農津貼兩大政策,合計每年耗費掉台灣六、七成的農業預算,幾百億元全是花在補貼「不耕種的農田」和「不耕作的農夫」身上。試問,這樣的農業政策究竟是在「扶養」還是「滅農」?如此一來,政府還剩多少資源可協助那些還在辛勤耕種、為農業努力的人?
政府推出休耕補助和老農津貼時,應該都是從「德政」的動機出發,想要照顧弱勢農民;但不過一、二十年光景,政策卻完全變形走樣,成了反噬農業的錢坑。主要癥結,在這兩項政策幾乎沒有門檻限制,沒有落日設計,更沒有任何檢討或反省的機制;以致閘門一開,就再也關不上。也因此,才有坐擁近卅公頃土地的大地主五年領走一千三百萬的休耕補助,竟還能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只是「照規定領錢」。
鼓勵休耕卻不針對面積或對象設置門檻,不僅鼓勵了資本家炒作及農地廢耕,更形同政府在倒貼投機客。同樣的弊端,也發生在老農津貼政策。依現行規定,只要擁有農地零點一公頃,投保農保超過半年,滿六十五歲即可以領取老農津貼。這麼低的門檻,當然造成大量「假農民」競相請領。
試想,李登輝當年在省主席任內曾誓言要為台灣建立「八萬農業大軍」,最後卻連「八千農業小軍」的影子都看不到;而如今,只因可以請領津貼,全台突然一下子冒出近七十萬老農,豈非咄咄怪事?更別說,如果朝野對老農津貼的加碼戰再繼續下去,未來幾年台灣要出現「八十萬老農大軍」,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果真出現那樣的景象,台灣農業還要暑談什麼願景和前途?
休耕補助和老農津貼政策如今顯得如此荒謬,除了將大量資源投擲在消極、沒有產值的領域,並導致農地的荒廢和自然環境的破壞;此外,另一個極重要的理由,是阻擋了「新農民」的加入和新農業的開展。休耕和老農津貼政策都是出於「農業是弱勢部門」的思維,也因此政策全著眼在救濟和補助,缺乏積極開展的意圖;事實上,這些年台灣出現一批批新世代農民,他們帶著技術、新觀念和行銷知識進入農業,其中許多人未必是農民之子、之孫,而是出於對土地及環境的關懷而走進農地,卻每每受制休耕政策,無法承租到足夠面積的農田從事規模經營。
休耕及補貼政策到底便宜了誰、造就了什麼,至此顯然必須全盤重新思考,堵住缺口,而不能僅做此技節的修飾工作。
台灣加入WTO已經十年,台灣農業也已走出一番新的風景,不再是當初執政者想像的那樣一片悲情。因此,當年以照顧弱勢老農為發想的補貼「德政」,除須注入積極的發展思維,更必須揪出那些藏在使政策腐化的細節裡的魔鬼,才不會使這廿年的氾濫補貼演變成敗毀農業根基的政策,或阻滯了新一代農民的崛起。
任何不知節制的德政,都可能演成拖垮財政的窳政,從休耕補助和老農津貼可見一斑。包括健保無度的免費醫療,乃至軍公教或國營事業員工的優遇,其理亦然。德政必須適時適度減肥,才能保持制度的健康長久。對農業部門而言,除應透過立法重設門檻,更需逐年更新檢討;否則,光憑這種「政府貼錢壞農民不耕種」的邏輯,農業要怎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