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8 00:12:07老伙仔
卷後語||關於「極私統治哲學」與「王朝自毀機制」(5)
卷後語||關於「極私統治哲學」與「王朝自毀機制」(5)
這種現象自秦漢以後延續到今日中國;事實上今日中國在「忠君」與「愛國」兩者上仍然混淆不清。到底黨重於國,或國重於黨,是核心重於黨,或黨重於核心,其實還困擾著中國人。但這種效忠困擾,卻又是歷史中國之必然。同時,在擁護核心、黨重於國、主權重於人權的既存觀念下,人民被犧牲的可能性當然存在。
1993年中國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這樣的文字,納入憲法序言中,正好像西元79年東漢章帝將皇帝定位為「帝王+天子+聖人」,並且寫入《白虎通德論》中同一意義。相隔近兩千年,但本質相同;這就讓我們更能理解文化的慣性作用了。至於詳細內容,我們要到下一卷中才能深談。唯一的差別,一個是皇帝,一個是黨。
再看我們前文舉毛澤東整肅彭德懷的例子。當時整個中國的黨政要員,必然也在君國之間的效忠認同出現矛盾;但,他們必然支持毛澤東,或說不敢逆毛澤東更勝於關心中國。否則決不至於在大躍進已經出現危機時||多數人已經感受到危機已經迫近||還繼續矇頭大放衛星,將已經體認到是錯誤的政策,還堅持繼續往下搞。
這種置毛澤東意志於至上,就好比為了維護宋高宗的帝位,連即將可以光復的國土都可以放棄,甚至願意奉承、屈膝於歷史上從來認為是夷狄蠻貊的部族為上國。在這種情況下,臣子、百姓當然更成為芻狗,死了岳飛父子又算什麼?同理,整肅個彭德懷又算什麼?
但問題沒有如此簡單。死了岳飛,代表北方將淪陷於金;這在當時已經可以預見。整肅了彭德懷,代表將出現大災難;這在當年同樣可以未卜先知。追溯其源頭,其實只在臣民該認同國家至上,或帝王至上;問題之簡單,如此而已。認同國家至上,那就不該殺岳飛,並且該重用岳飛;認同國家重要,那時縱使彭德懷批判了毛澤東的冒進,也不該整肅彭德懷,甚至應該積極採納彭的意見。但擁有最大權力者,僅顧全自身最大人身利益,國家、人民不得不就給忽略了。
君國之間的矛盾,總是君勝出,而非國勝出。於是災難臨頭。
說穿了,這還是孟子「民重君輕」思考的延續;只不過倒過來罷了。
同樣,當君、國、權臣(外戚、宦官、權臣)發生效忠認同危機時,勝出的又往往是權臣一方;當曹操當權時,誰理漢獻帝?當魏忠賢當權時,誰理明熹宗?此外,王莽、竇憲、梁冀、司馬懿、劉裕之流的人物多不可數,於是王朝鼎革,朝野上下再經幾番清洗,小民則成為「交征利」的殉葬物。正如〈山羊坡懷古〉所唱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心碎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同樣常見於歷史,也屬歷史中國之必然。
至於四類型誣反事件模式我們討論已多,應該可以不再談。
除此之外,「常態」與「非常態」的概念,是個重要的概念。我們批判歷史、人物,不以求全為責備標準;而以常態、非常態來論斷。
人不免於犯錯,王朝同樣不免於政策失誤;我們不能期待所有的官僚不貪污、人民不犯法。這是不切實際的。但設若貪瀆成為官場常態,那這個政府早晚是要垮台的。我們同樣不能期待文化沒有它的不圓滿處,因為不存在任何一種毫無缺陷的文化。但當文化以自毀為常態時,那這文化必然有著它無法自圓滿的深層危機。
中國歷史證明,秦漢之後的中國,只是君權不斷擴張,而相權(臣權)不斷萎縮的紀錄;文官體系權力不斷對君權萎縮,權力被高度集中。但面對人民,連縣官都成為父母官;縣官不只掌控著行政權、司法權,也成為倫理觀的仲裁者。因此,只要具有官方身分者,哪怕是最基層的皂吏,在面對人民時,幾乎都成為全方位最高指導者。人權已經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日說貪污,在歷史上卻只是官場常態行為的一部份,因為天下「本來」就是皇帝他家的;或說,一個縣,也類乎暫時屬於縣太爺私人的一樣。他取走他家的,這又怎與貪污有涉?就好比我取走我自己的東西,當然談不上貪污。於是,今日所說的貪污,早成為漢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只是常態行為中的一隅;甚至給緣飾為「禮」的一部分。「送禮」、「收禮」往往與賄賂、貪瀆難以區隔;反倒是清廉為官成為非常態。
所謂非常態就是偶而出現;清廉之所以只偶然出現,在於清廉並非統治權不斷無限擴展下的主流思想。傳統中國時期的主流思想,以擴大統治權,集中權力,相對壓抑人權為常態。所以中國歷史上清廉官吏與貪官不成比例的原因,實種因於此。要在歷史中國找出赫赫有名的清官,好像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尤其君父、父母官的觀念固化後,更是難以區分;父母(帝王)取走孩子(百姓)的所有,怎又與貪污有關?子女的,能不是父母的?基本上,地方官吏對於稅收、勞役都有權自訂,或另立名目。人民當然成為于取于求的對象。
前引《孟子》同篇說:「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這除了是當時上下交爭權的狀況之外,其實也是此後中國歷史循環的一部份;在努力「利吾國」、「利吾家」、「利吾身」後,權臣、宦官、外戚都成為潛在的帝位威脅者。因為秦漢之後中國的統治哲學,建立在一人擁有天下的基礎之上,是私的極端表現。為了不使已經獲得的私利失去,只有認定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不可信的。於是,統治階層從來就是在上的防著在下的;而後在下的盯著在上的屁股底下的龍座。歷史中國成為一種對內防衛的政治體系;於是,所有力量都投入於內鬥之中。可以用來應付新興力量的||比如農民起義,或新興異族||都是王朝輪番內鬥之後的殘餘力量。經久之後,當然,一點丁外力就可以搞垮巨無霸的王朝體系。
歷史中國之所以以「誣反事件模式」、「君國認同危機模式」,導致「王朝自毀機制」長期作用,並成為常態現象,實在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當極私統治哲學被確立下來之後,這種思想已經內化為文化中的一部份,它便隨時要出來「發揮」一下;王朝不自毀,那是不可能的。從極私統治哲學的史觀下,可為一目了然。至於極私統治哲學的末節現象,比如貪瀆、誣反或君國認同危機,那當然成為常態,而非非常態。
我這種說法,不是說當前的民主政治國家,就不再有貪瀆或國家認同上的問題;而是說,在民主國家中,這樣的問題不至於成為常態現象。
歷史中國這種歷史進程,與歷史歐洲有極大的差別。歐洲一直大小國度林立,統一不是常態,分立才是常態。於是統一觀念相對薄弱,國家間存在競爭,被統治者反倒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存活;其情況接近於古典城邦時期的中國。人民即使受統治者壓迫,壓迫的時間也不致過久。因為統治者對小民過度壓迫,將造成國家基礎流失,可能受國人推翻,還要擔心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對其土地、人民與資源的覬覦,這將使他收斂自己的行為,人權相對獲得重視。
中國在秦漢大一統後的統治基礎,既然建立在從一人一姓的現實私利之上,遂陷入無可避免的「上下交征利」與上下交爭權的過程中。各級統治者必然要在競逐私利的過程中受到殘酷威脅,在「上下交征利」的競逐中,加深體制不安。
這種從私出發的統治理念,與古典城邦時期也同時存在著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政治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又形成有政治理念者難以存活的現象。因為為私利奮鬥才是常態,為理念、為人民奮鬥屬於非常態。這就造成「說忠良,道忠良,自古忠良無下場」的局面,而「貪官污吏」卻總成為叱吒風雲於一時的重要人物。當中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忠良」、「好官」或「清官」有理想、不愛財;但不愛財、有理想,卻與極私的常態統治觀悖離,自然不免受到孤立,孤立則勢弱,勢弱也就無法存活。因此,「忠良」、「好官」、「清官」總是被犧牲了。
這種逼得好人都當不成好人,好官當不成好官,忠臣當不成忠臣,與「自古忠良無下場」的情境,其實只因為「上下交征利」所引發;而終於導致「民不聊生」、「官不聊生」與「王朝自毀」的局面。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統治哲學似乎建立在所謂先聖先賢的哲學上,其實先聖先賢的哲理都已經被改裝,中心只圍繞於私利之上;而又缺乏對權力的制約力量,這是「行為與行為規範相悖離」之所以成為必然的原因。
簡單敘述:秦漢以後漢文化縱容政治文化過分擴張,尤其向極私的統治哲學傾斜,以致政治文化壓抑了文化的其他面相。所以,今日中國所謂「一切為政治服務」語,其實並非中共發明,而是有歷史與文化上的淵源的;因為秦漢之後權力開始邁向逐漸集中的路程。一切為政治服務,其實只是為統治階層服務而已。
《朱子語類˙卷第一三四》載「黃仁卿問:自秦始皇變法之後,後世人君偕不能易之,何也?曰:秦之法皆是君尊臣卑之事,所以後世不肯變。且如三皇稱皇,五帝稱帝,三王稱王,秦則兼皇帝之說,後世如何肯變?」歷史自有它的邏輯;一旦價值觀確立,那歷史邏輯也跟著確立。
歐洲大一統屬非常態,而中國大一統與分裂反覆輪流出現,與歐洲比較,大一統卻更屬常態。非大一統,則存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被統治者雖然也受到壓迫,但還容易找到存活空間。而大一統時,不存在或只存在很少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於是統治階級得以盡其全力擴大統治權,刮搜人民財富,人民反倒無生存空間。
最終,君、國之間的混淆,國無寧日就更加成為必然。
誠然,歷史中國的大一統有大一統的利基,歐洲分裂成各國林立一樣有其利基;中國大一統有大一統的弊端,歐洲分裂也有分裂的弊端。歷史既然存在,不容後人論其合理性;我們僅能就其發展過程,探討當中的變化軌跡,與對後世的影響。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成為一個大一統國度,以致「書同文、車同軌」可以實現;郡縣政治體制開始確立下來。則在這樣極權的體制下,統治者為一家一姓的利益,不得不盡力於統治技術與典章制度的發展,並可以逐漸成熟,使中國在統治技術與典章制度上比起歐洲各國更顯得成熟。當歐洲各國還在茹毛飲血時,中國卻早已發展出相當精緻的文化。
但歐洲這個長期茹毛飲血,文化相對晚熟的地區,卻由於存在國與國之間的競逐,文化之間的交流、衝擊、創新,成為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於是神權、君權相繼解體,而與中國固守極私統治觀大不相同,這是今日歐美各國超越中國的最重要原因。歐洲世階梯式歷史進程,每一新階不同於前一舊階;中國則呈現出循環式歷史進程,舊王朝的一切總在新王朝中反覆出現。
並且因為極私的統治必須思想管制,焚書坑儒、獨尊儒家罷黜百家,甚至後來的八股科舉考試,無一不是思想管制的階段性步驟。思想一管制,文化豈有不遲滯的道理?相對而言,列國競存,有利於文化創新。
從這樣的觀點看,中國文明先盛後衰,而歐洲文明先衰後盛,就一目了然。
再拿個比喻,中國極私統治哲學好比在屋子裡種樹(「無敵國外患」),屋中雖然沒有人獸對樹苗的摧殘,但也缺陽光與雨露滋潤,當然種不出參天大樹。雖然種不出參天大樹,卻可以修剪出極品的盆栽。而歐洲相對於中國卻是在屋子外種樹(有「敵國外患」),屋子外雖然要受到更多的考驗,卻也無侷限,當樹存活之後,就有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參天大樹固然雄偉,但卻又乏極品盆栽那種奇特的美感。話說,中西文化的分野,其實也不過如此。
誠然,當今世界局勢早與過去「天下」不同。以當今世界局勢看,中國與世界各國林立於地球之上,就宛如戰國時期中國大小城邦國度林立一般;當前的中國面對到世界各地接踵而來的競爭與挑戰,就宛如戰國時期各國要面對天下各國的挑戰一樣。其中文化交流、比較,甚至互逐優劣也成為勢所必然。中國面對各種變局乃成為不可避免。
以此推論,中國的政治統治哲學將改弦易轍似乎也可以預測,至少將不得不做某一幅度的改變。因此,各界紛紛預測中國將逐步走上民主化,權力將逐漸從統治中心釋出,而與人民分享。
這種現象自秦漢以後延續到今日中國;事實上今日中國在「忠君」與「愛國」兩者上仍然混淆不清。到底黨重於國,或國重於黨,是核心重於黨,或黨重於核心,其實還困擾著中國人。但這種效忠困擾,卻又是歷史中國之必然。同時,在擁護核心、黨重於國、主權重於人權的既存觀念下,人民被犧牲的可能性當然存在。
1993年中國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這樣的文字,納入憲法序言中,正好像西元79年東漢章帝將皇帝定位為「帝王+天子+聖人」,並且寫入《白虎通德論》中同一意義。相隔近兩千年,但本質相同;這就讓我們更能理解文化的慣性作用了。至於詳細內容,我們要到下一卷中才能深談。唯一的差別,一個是皇帝,一個是黨。
再看我們前文舉毛澤東整肅彭德懷的例子。當時整個中國的黨政要員,必然也在君國之間的效忠認同出現矛盾;但,他們必然支持毛澤東,或說不敢逆毛澤東更勝於關心中國。否則決不至於在大躍進已經出現危機時||多數人已經感受到危機已經迫近||還繼續矇頭大放衛星,將已經體認到是錯誤的政策,還堅持繼續往下搞。
這種置毛澤東意志於至上,就好比為了維護宋高宗的帝位,連即將可以光復的國土都可以放棄,甚至願意奉承、屈膝於歷史上從來認為是夷狄蠻貊的部族為上國。在這種情況下,臣子、百姓當然更成為芻狗,死了岳飛父子又算什麼?同理,整肅個彭德懷又算什麼?
但問題沒有如此簡單。死了岳飛,代表北方將淪陷於金;這在當時已經可以預見。整肅了彭德懷,代表將出現大災難;這在當年同樣可以未卜先知。追溯其源頭,其實只在臣民該認同國家至上,或帝王至上;問題之簡單,如此而已。認同國家至上,那就不該殺岳飛,並且該重用岳飛;認同國家重要,那時縱使彭德懷批判了毛澤東的冒進,也不該整肅彭德懷,甚至應該積極採納彭的意見。但擁有最大權力者,僅顧全自身最大人身利益,國家、人民不得不就給忽略了。
君國之間的矛盾,總是君勝出,而非國勝出。於是災難臨頭。
說穿了,這還是孟子「民重君輕」思考的延續;只不過倒過來罷了。
同樣,當君、國、權臣(外戚、宦官、權臣)發生效忠認同危機時,勝出的又往往是權臣一方;當曹操當權時,誰理漢獻帝?當魏忠賢當權時,誰理明熹宗?此外,王莽、竇憲、梁冀、司馬懿、劉裕之流的人物多不可數,於是王朝鼎革,朝野上下再經幾番清洗,小民則成為「交征利」的殉葬物。正如〈山羊坡懷古〉所唱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心碎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同樣常見於歷史,也屬歷史中國之必然。
至於四類型誣反事件模式我們討論已多,應該可以不再談。
除此之外,「常態」與「非常態」的概念,是個重要的概念。我們批判歷史、人物,不以求全為責備標準;而以常態、非常態來論斷。
人不免於犯錯,王朝同樣不免於政策失誤;我們不能期待所有的官僚不貪污、人民不犯法。這是不切實際的。但設若貪瀆成為官場常態,那這個政府早晚是要垮台的。我們同樣不能期待文化沒有它的不圓滿處,因為不存在任何一種毫無缺陷的文化。但當文化以自毀為常態時,那這文化必然有著它無法自圓滿的深層危機。
中國歷史證明,秦漢之後的中國,只是君權不斷擴張,而相權(臣權)不斷萎縮的紀錄;文官體系權力不斷對君權萎縮,權力被高度集中。但面對人民,連縣官都成為父母官;縣官不只掌控著行政權、司法權,也成為倫理觀的仲裁者。因此,只要具有官方身分者,哪怕是最基層的皂吏,在面對人民時,幾乎都成為全方位最高指導者。人權已經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日說貪污,在歷史上卻只是官場常態行為的一部份,因為天下「本來」就是皇帝他家的;或說,一個縣,也類乎暫時屬於縣太爺私人的一樣。他取走他家的,這又怎與貪污有涉?就好比我取走我自己的東西,當然談不上貪污。於是,今日所說的貪污,早成為漢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只是常態行為中的一隅;甚至給緣飾為「禮」的一部分。「送禮」、「收禮」往往與賄賂、貪瀆難以區隔;反倒是清廉為官成為非常態。
所謂非常態就是偶而出現;清廉之所以只偶然出現,在於清廉並非統治權不斷無限擴展下的主流思想。傳統中國時期的主流思想,以擴大統治權,集中權力,相對壓抑人權為常態。所以中國歷史上清廉官吏與貪官不成比例的原因,實種因於此。要在歷史中國找出赫赫有名的清官,好像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尤其君父、父母官的觀念固化後,更是難以區分;父母(帝王)取走孩子(百姓)的所有,怎又與貪污有關?子女的,能不是父母的?基本上,地方官吏對於稅收、勞役都有權自訂,或另立名目。人民當然成為于取于求的對象。
前引《孟子》同篇說:「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這除了是當時上下交爭權的狀況之外,其實也是此後中國歷史循環的一部份;在努力「利吾國」、「利吾家」、「利吾身」後,權臣、宦官、外戚都成為潛在的帝位威脅者。因為秦漢之後中國的統治哲學,建立在一人擁有天下的基礎之上,是私的極端表現。為了不使已經獲得的私利失去,只有認定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不可信的。於是,統治階層從來就是在上的防著在下的;而後在下的盯著在上的屁股底下的龍座。歷史中國成為一種對內防衛的政治體系;於是,所有力量都投入於內鬥之中。可以用來應付新興力量的||比如農民起義,或新興異族||都是王朝輪番內鬥之後的殘餘力量。經久之後,當然,一點丁外力就可以搞垮巨無霸的王朝體系。
歷史中國之所以以「誣反事件模式」、「君國認同危機模式」,導致「王朝自毀機制」長期作用,並成為常態現象,實在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當極私統治哲學被確立下來之後,這種思想已經內化為文化中的一部份,它便隨時要出來「發揮」一下;王朝不自毀,那是不可能的。從極私統治哲學的史觀下,可為一目了然。至於極私統治哲學的末節現象,比如貪瀆、誣反或君國認同危機,那當然成為常態,而非非常態。
我這種說法,不是說當前的民主政治國家,就不再有貪瀆或國家認同上的問題;而是說,在民主國家中,這樣的問題不至於成為常態現象。
歷史中國這種歷史進程,與歷史歐洲有極大的差別。歐洲一直大小國度林立,統一不是常態,分立才是常態。於是統一觀念相對薄弱,國家間存在競爭,被統治者反倒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存活;其情況接近於古典城邦時期的中國。人民即使受統治者壓迫,壓迫的時間也不致過久。因為統治者對小民過度壓迫,將造成國家基礎流失,可能受國人推翻,還要擔心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對其土地、人民與資源的覬覦,這將使他收斂自己的行為,人權相對獲得重視。
中國在秦漢大一統後的統治基礎,既然建立在從一人一姓的現實私利之上,遂陷入無可避免的「上下交征利」與上下交爭權的過程中。各級統治者必然要在競逐私利的過程中受到殘酷威脅,在「上下交征利」的競逐中,加深體制不安。
這種從私出發的統治理念,與古典城邦時期也同時存在著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政治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又形成有政治理念者難以存活的現象。因為為私利奮鬥才是常態,為理念、為人民奮鬥屬於非常態。這就造成「說忠良,道忠良,自古忠良無下場」的局面,而「貪官污吏」卻總成為叱吒風雲於一時的重要人物。當中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忠良」、「好官」或「清官」有理想、不愛財;但不愛財、有理想,卻與極私的常態統治觀悖離,自然不免受到孤立,孤立則勢弱,勢弱也就無法存活。因此,「忠良」、「好官」、「清官」總是被犧牲了。
這種逼得好人都當不成好人,好官當不成好官,忠臣當不成忠臣,與「自古忠良無下場」的情境,其實只因為「上下交征利」所引發;而終於導致「民不聊生」、「官不聊生」與「王朝自毀」的局面。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統治哲學似乎建立在所謂先聖先賢的哲學上,其實先聖先賢的哲理都已經被改裝,中心只圍繞於私利之上;而又缺乏對權力的制約力量,這是「行為與行為規範相悖離」之所以成為必然的原因。
簡單敘述:秦漢以後漢文化縱容政治文化過分擴張,尤其向極私的統治哲學傾斜,以致政治文化壓抑了文化的其他面相。所以,今日中國所謂「一切為政治服務」語,其實並非中共發明,而是有歷史與文化上的淵源的;因為秦漢之後權力開始邁向逐漸集中的路程。一切為政治服務,其實只是為統治階層服務而已。
《朱子語類˙卷第一三四》載「黃仁卿問:自秦始皇變法之後,後世人君偕不能易之,何也?曰:秦之法皆是君尊臣卑之事,所以後世不肯變。且如三皇稱皇,五帝稱帝,三王稱王,秦則兼皇帝之說,後世如何肯變?」歷史自有它的邏輯;一旦價值觀確立,那歷史邏輯也跟著確立。
歐洲大一統屬非常態,而中國大一統與分裂反覆輪流出現,與歐洲比較,大一統卻更屬常態。非大一統,則存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被統治者雖然也受到壓迫,但還容易找到存活空間。而大一統時,不存在或只存在很少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於是統治階級得以盡其全力擴大統治權,刮搜人民財富,人民反倒無生存空間。
最終,君、國之間的混淆,國無寧日就更加成為必然。
誠然,歷史中國的大一統有大一統的利基,歐洲分裂成各國林立一樣有其利基;中國大一統有大一統的弊端,歐洲分裂也有分裂的弊端。歷史既然存在,不容後人論其合理性;我們僅能就其發展過程,探討當中的變化軌跡,與對後世的影響。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成為一個大一統國度,以致「書同文、車同軌」可以實現;郡縣政治體制開始確立下來。則在這樣極權的體制下,統治者為一家一姓的利益,不得不盡力於統治技術與典章制度的發展,並可以逐漸成熟,使中國在統治技術與典章制度上比起歐洲各國更顯得成熟。當歐洲各國還在茹毛飲血時,中國卻早已發展出相當精緻的文化。
但歐洲這個長期茹毛飲血,文化相對晚熟的地區,卻由於存在國與國之間的競逐,文化之間的交流、衝擊、創新,成為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於是神權、君權相繼解體,而與中國固守極私統治觀大不相同,這是今日歐美各國超越中國的最重要原因。歐洲世階梯式歷史進程,每一新階不同於前一舊階;中國則呈現出循環式歷史進程,舊王朝的一切總在新王朝中反覆出現。
並且因為極私的統治必須思想管制,焚書坑儒、獨尊儒家罷黜百家,甚至後來的八股科舉考試,無一不是思想管制的階段性步驟。思想一管制,文化豈有不遲滯的道理?相對而言,列國競存,有利於文化創新。
從這樣的觀點看,中國文明先盛後衰,而歐洲文明先衰後盛,就一目了然。
再拿個比喻,中國極私統治哲學好比在屋子裡種樹(「無敵國外患」),屋中雖然沒有人獸對樹苗的摧殘,但也缺陽光與雨露滋潤,當然種不出參天大樹。雖然種不出參天大樹,卻可以修剪出極品的盆栽。而歐洲相對於中國卻是在屋子外種樹(有「敵國外患」),屋子外雖然要受到更多的考驗,卻也無侷限,當樹存活之後,就有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參天大樹固然雄偉,但卻又乏極品盆栽那種奇特的美感。話說,中西文化的分野,其實也不過如此。
誠然,當今世界局勢早與過去「天下」不同。以當今世界局勢看,中國與世界各國林立於地球之上,就宛如戰國時期中國大小城邦國度林立一般;當前的中國面對到世界各地接踵而來的競爭與挑戰,就宛如戰國時期各國要面對天下各國的挑戰一樣。其中文化交流、比較,甚至互逐優劣也成為勢所必然。中國面對各種變局乃成為不可避免。
以此推論,中國的政治統治哲學將改弦易轍似乎也可以預測,至少將不得不做某一幅度的改變。因此,各界紛紛預測中國將逐步走上民主化,權力將逐漸從統治中心釋出,而與人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