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蘭:四季的容顏──莫渝作品研究
四季的容顏――莫渝作品研究
黃玉蘭[1]
摘 要
莫渝,本名林良雅,自1964年在台中就學期間,於《中師青年》發表〈晨露〉、〈藍湖拾掇〉、〈五月的夢〉等詩,四十餘年以來,集詩、文創作、翻譯、評論、編輯等文字書寫與整理於一身,各項成果豐碩,自成一家。本文以莫渝詩作為探討對象,筆者著眼於大自然四季不同的景物變化,激發文人易感且靈敏的情感,啟發詩人創作的泉源,並以詩人莫渝在自我編輯的兩冊詩集中,欲╱寓寄其容顏之展現,是以擷取詩人以四季為題之相關詩作為一系列探討,藉取莫渝自我詩路的觀╱關照,以時間順序為軸,以年代為期,透過詩人對四季的感應與描述,逐一探訪詩人在四季裡所呈現的容顏風采。
一、 前 言
莫渝,本名林良雅,自1964年在台中就學期間,於《中師青年》發表〈晨露〉、〈藍湖拾掇〉、〈五月的夢〉等詩,[2]四十餘年以來,集詩、文創作、翻譯、評論、編輯等文字書寫與整理於一身,各項成果豐碩,自成一家。他的新詩至今約有五、六百首,[3]許多作品受到學者矚目與詩友們喜愛,不只感動很多讀者,也被譯介成多種語言,包括日、韓、英、法、德等,可謂名聞中外;而隨著兩岸交流的頻繁,當然也少不了海峽對岸許多「文學無國界」的讚賞文友。
在翻譯方面,莫渝以他個人的學養,離開中師之後執教之餘,進入淡江文理學院(即今淡江大學)法文系進修,開啟他個人譯介法國詩與文學之路。畢業後,因緣際會,又遠赴法國遊學深造,更增加詩人學養及創作、評論與翻譯等功力的深廣度。1998年自台北板橋新埔國小退休,未久,於翌年12月,即任職桂冠圖書公司文學編輯部主編,計劃性地實現他過去心中構想出版的塊壘,也為台灣出版業界,增添一股異樣的風采。他在編輯、評論或散文隨筆方面的經營,苗栗縣文化局2005年出版的《莫渝詩文集》系列中第三冊《漫漫隨筆集》與第四冊《前言後語集》,兩集厚厚的文獻資料,以及目前他所盡力編纂的《笠》詩雙月刊,也已說明他努力墾植後的豐碩成果。
今天大會以「後浪詩社」與「現代詩」為研討主題,一談到詩,很多人都會想起古人對它的看法,認為「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毛詩序〉),也因此,歷來皆以「詩以言志」詮釋詩的精神內涵取向。而身為後浪詩社成員之一的詩人莫渝,在〈詩的風貌 卑微的心願〉一文[4]中曾經提到他個人對詩的見解:
詩,談不上經國濟世,也扯不上靈魂陶冶。誰在意詩人的容顏?只不過是自戀罷了。詩,頂多只像溫暖的女體,聊以偎依;宛如奧瑪˙開儼《魯拜集》第12首所言:
樹下:一卷詩,一壺酒
一塊麵包—有你
共伴荒野中吟詠—
啊,荒野即是樂園!
就在這兩冊詩頁的文字荒野,展現詩人莫渝的容顏,詩的風貌和卑微的心願。(莫渝,2005:397)
乍看莫渝的此段自述,「詩……不過是自戀,……詩,頂多只像個溫暖的女體,聊以偎依」,似乎與他多年以來努力追求與經營的創作理念,也是常被人引述的觀點――「詩的創作過程,也許苦澀、悲涼,但批判現實,感動人心該是詩的兩股使命」――迥然相異,然而,再仔細思考,結尾的言語,「兩冊詩頁的文字荒野,展現詩人莫渝的容顏,詩的風貌和卑微的心願」,則是又回到詩人的原始創作初衷,也回應到前人以詩言志的理想。
或許有些學者認為,以身為詩人而言,莫渝投入編譯評論等工作,是不務正業,也認為莫渝三百餘首的詩作與他四十多年的文學生命相比,[5]並不算多,但對初階接觸及短期研究的個人來說,面對主/議題豐碩、風格多采的作品內容,卻也無法一時面面俱到。而在現實生活中,四季的嬗遞與變化,常常提供給作家/詩人無限的創作靈感與素材,誠如中國南梁劉勰在他的傳世巨著《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言: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6]
春夏秋冬四季不停的更替,不僅促使大自然及各種不同動植物不斷的變化,也常常激發人類內在情感的起伏不定,尤其是對周遭環境易感且靈敏度高的詩人,更能啟發創作靈感。與劉勰同時代的文學評論家鍾嶸在其詩學理論專著《詩品》一書的序言中也曾說: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楚臣去境,漢妾辭宮……孀閨淚盡……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
春天春風送暖、鳥語花香;秋天秋月懷遠、秋蟬鳴囀、夏天八方雲湧、雷雨齊至、冬天則是冰雪嚴寒、大地寥寂……四季不停的變化循環,自古至今,觸動眾人喜怒哀樂之情,激發文人筆墨文思,常常借由詩歌或吟詠或創作遣其情懷。四季對一般常民或文人作家之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莫渝在自我編輯的兩冊詩集中,以創作時間先後來看四季相關的作品,包括1968年1首:〈母親的影子,映在四季裡〉;1970年1首:〈雨季〉;1972年1首:〈秋〉;1974年3首:〈春心莫共花爭發〉、〈春雷〉及〈春痕〉;1976年2首:〈春風〉和〈夏日〉;1977年1首:〈秋日殘荷〉;1978年2首:〈秋暮〉和〈歲月〉;1979年1首:〈北平之春〉;1981年2首:〈秋雨〉和〈深秋〉;1982年1首:〈秋日情懷〉;1994年1首:〈我們曾有一個美好的秋季〉;1999年1首:〈秋殤〉;以及2004年1首:〈秋天的海岸〉等。由上我們可以粗略地看出,詩人與四季的互動,似乎對秋天情有獨鍾,18首作品中,就有10首;其次,春天有6首,夏天3首,冬天則幾乎跌宕在詩人的版圖之外。[7]本文試圖藉取莫渝上文中自我詩路的觀/關照,從他自己編纂的兩冊詩集中,擷取以四季相關之詩為一系列探討,以時間順序為軸,以年代為期,透過詩人對四季的感應與描述,逐一探訪詩人在四季裡所呈現的容顏風采。
二、 六O年代~七O年代
莫渝在六O年代有關四季的作品只有一首,但七O年代,卻是莫渝四季作品最多產的時代。1968年,詩人以〈母親的影子,映在四季裡〉為題,以「春、夏、秋、冬」組曲的方式,與讀者分享他的母親因為他即將遠行而辛勞的身影,其後再以「流淌過母親雙手的不是季節在轉移,而是愛的靈語」為詩的副標題,明白的點出,母親的愛,不會隨著季節的更動而有變異,相反的,母親的愛與叮嚀(靈語),為了遠行的兒子,忙碌不已、有增無減,也不顧及自我身體的病痛。詩人所呈現的「春」之景,如下:
河邊╱搗衣聲的泡沫幻出綠意╱母親的手忙著製造春訊╱忙著製造
喜悅╱忙著在神前╱為遠行的兒子討個╱吉利╱壓根兒忘記去冬
還留的凍瘡╱(萬象復新,唯愛依舊)
作者以「綠」、「喜」、「吉利」、「去冬」(冬天已去)、「新」等意象串接出春天的崢嶸發展,隱涵母親對子女未來的殷殷期待。而母親的愛,並不因兒子已離開家門就中止,相對的,隨著「夏」天的來到,作者以排比的方式,藉著鳴叫不已的知了,借喻出聲聲傳遞母親對子女永無間斷的情感:
知了的囂語悶唱不止╱母親的心血譜成愛的旋律╱徐徐拉動十四
弦的骨琴╱勢必在暑熱中透支過多的汗滴╱而夏是一隻前進復後
退的蝸牛╱等到旅程告畢╱琴聲已瘖瘂
台灣的四季不是非常分明,普遍而言,氣候較為炎熱,作者身處異鄉而對家鄉的想像,除了感受母親平時辛勤工作外,再以蝸牛慢步形容酷熱的夏天,強化勞動者汗水與體力透支的張力,也彰顯出身為人子的作者,其內心疼惜母親的真性情。
夏天雖然慢步如蝸牛,但終將隨著宇宙時季的遞移而退位,「秋」天,自然有另一番風景:
抓住了影子抓不住雲靉╱落葉般的浪子飄向遠方╱唯遠方啊!始
憶起盪在風中的靈語╱母親!你是光,是靜靜的頓河
台灣短暫的秋天,擺盪在酷夏與寒冬之間,偶來的艷「陽」高照,理所當然就有蹤「影」可尋,但若遇到秋高氣爽或風起雲湧颱風來襲之際,蒼狗桑田般來去不定的雲靉,勢必牽動飄零的落葉,勾引做客他鄉浪子的內在情絲,思念起遠方家鄉的人情事物。尤其是,母親和母親溫馨的話語,是光、是河,是孕育生命、滋養生命的源頭,也常是外鄉遊子的牽掛或奮鬥的動力。但是到了天寒地凍的「冬」天,母親為了溫暖子女的身心,辛勤的雙手,仍無法在「冬藏」的季節中停歇:
冰寒的雙手不停地編織愛的針線╱陽光般禁錮兒身╱網不住額頭
的皺紋╱在歲末猶清晰的增添數尾╱企首,空望陰霾的冷空╱幾
隻向南的候鳥╱(萬物蕭條,唯愛濃深) (莫渝,2005:33-34)
農忙的間斷時刻,無法中止歲月持續在母親額頭上的烙痕,即使是在家人歡度團聚的歲末,「冷」空中向南的候鳥,猶如南下返鄉的浪子,感受時間之輪的「無情」,依序轉動四季的風景。而在萬物蕭條的歲末,在內外情境對比之下,詩人也更感受出母愛的溫情。由上可見,〈母親的影子,映在四季裡〉一詩,流露出詩人在春天離鄉,於歲末返鄉,雖然春夏秋冬四季不停周而復始的變動,但卻改變不了為人母親者對子女深深的情愛。閱讀此詩,我們可以看出,詩人以平時/實的話語,將母親比喻為光、為河,透過知了、蝸牛、落葉、候鳥等意象的轉移與嫁接,再以四季景象的排比,簡樸無華的文字,卻蘊含著母子之間親情深深的感念。
1970年,莫渝以復古、傳統對聯式的手法寫下〈雨季〉一詩,筆者認為,文句雖然精短,但情義卻深長/藏其中:
塵埃困在一線一線的雨柵裡╱皺眉
陽光睜著左眼在上帝鋪就的暖床╱作夢 (莫渝,2005:90)
台灣的雨季,通常指的就是五、六月時候的梅雨季節。下雨時,任何人都可以理解,陽光無法送暖,灰塵也因雨水的滴落而受抑制,不再飛揚飄散/浮。一絲絲連接不斷,一串串剪裁不離,彷如天然的柵欄,圍困塵埃,也圍困住世間如浮塵/蜉蝣的人子,使得抑鬱的心情,轉移臉龐,蹙皺額眉。而受到雨水封鎖的陽光,透過作者豐富而反諷的想像,卻火熱地在上帝旨意之下,在宇宙的另一角落,閉一隻眼,略過這方雨水的災情,開另一隻眼,盡情地在另一方享樂和作夢。
然而,再進一步細究詩義,學者有一說法,上帝之所以存在,是來自凡人的心中信仰,換句話說,上帝基本上是人的心智所創作出來的。陽光在上帝那裡,相對的,即不在人世間,如同作夢所到之境,亦往往非現實所在,因此,以顛覆式思考,即使如身陷囹圄般圍困在無邊的雨水中,只要能藉著雨水洗淨塵埃與世俗,打開心靈之路,以空入空,經由幻想作夢,就可以進入伊甸園淨土,拜訪上帝,遇見陽光,亦即,何處無天堂?。
1972年,莫渝常被評論者或翻譯人員提及的作品〈秋〉,[8]表達出詩人思索生命匆促但豁達的觀感,其詩文如下:
(1)彷彿一夜之間╱各路的雲聚攏過來╱把這片昨日絢爛的天空
╱積成厚厚的秋
(2)彷彿一夜之間╱秋站立樹梢╱把葉子一羽一羽底拋給泥土╱
僅輕微的說聲:╱隨後,甚麼也要跟著飄落 (莫渝,2005:129)
從第一段詩文中,讀者可以感受得到,身處江湖中的過客,日日夜夜在潮浪中游移,繁忙的現實生活中,難以感知或早已忘記時序的更替,得空的剎那,倏忽驚覺光陰的驟逝及自然的變易,也匆然在一夜之間,發現年華老去,彷若深秋之樹,掉落的羽葉,回歸根基,嫁接牽引生命終結的宿命意象,因此,「放空」是人生必要的結局。
1974年,是詩人莫渝「思春」的年度,連續發表了三首以春開頭的詩作。第一首〈春心莫共花爭發〉是題贈詩人周夢蝶[9]的作品,共計七段,如下:
(1)新換的月曆風景說冬天又走了╱果真?
(2)詩人睜開面壁許久╱已經不愛不憎不情不欲的雙瞳╱緩緩回過
身子╱街景依舊╱晃動的人影流過的車影依舊
(3)誰說這是春天╱老天依舊落著逼人冷的雨
(4)被雪山深深覆蓋的春╱不指望太陽╱卻守候長滿鐵鏽的十字鎬
╱撥出記憶╱試圖綻開一株望鄉花
(6)流過的車影晃動的人影╱匆忙趕赴花展╱誰記掛這季的耕耘?
(7)詩人的心中只喃喃:╱讓荒蕪繼續荒蕪吧!
(莫渝,2005:165-166)
周夢蝶,一位「結蘆在人間,而無車馬喧」的文人,也是一位「市井中無歲月」,甚至無日夜的雅士,他曾經自況:「我是一冊憂愁的稿本。沒有忿怒、不知嫉妒的活下去,這就是我的命運。黑的夜,藍的天,都與我無關;……」[10]因此,讀者可以理解,莫渝以新換的月曆,直述冬天的離去,然而,是真是否,對一個沒有春秋之分、沒有喜怒哀樂之別的人來說,已不具任何意義。唯獨憂鬱冷淡的心境,依舊無法感應春天到來的喜/暖意,經歷戰亂的顛沛流離,屈身在車水馬龍的異地,時日已久,連努力回想故鄉的記憶,都是模糊不已。而他身旁來來往往的車流與人潮,走馬看花,匆匆掠過的身影,沒有人會深入關切,每一個光鮮亮麗的成果展示前,所背負的血汗與努力。因此,在無關乎宇宙與光影的自我園地,持續著冷冷的靜寂。是故,一個以憂愁為宿命的個體,一個了無生命意趣荒蕪田地,在百花齊放的春季,回應靜默無語。
莫渝的第一個春天給了周夢蝶,第二個春天,可能是在做春夢的時候,卻被春雷吵醒,但他被吵醒後,不是惋惜春夢了無痕,而是感慨台灣社會人民生命的悲/卑微。〈春雷〉的文句也不長,僅有三段:
(1)才睡了個覺╱就被吵醒╱鄰居們竟然認真的忙碌起來
(2)不知什麼時候了╱無端響起這幾聲轟然╱叫醒你╱卻沒指點
你該做何事
(3)即使被利劍貫穿╱麻木的神經也喊不出痛╱尾隨前人的影子╱
我們越來越像石頭重壓下的草芽╱連呼吸都仰賴陌生人
(莫渝,2005:170)
春雷,往往攜帶春雨而來,周遭鄰居或許急著收衣,或許趕緊閉門關窗,忙忙碌碌,但睡夢中被吵醒的詩人,卻無所事事,還怪老天將他叫醒,卻讓他發呆。而回顧當時社會情境,60年代的台灣,在外來政權統治之下,擾民、庸民、愚民的禁嚴政策與法令裡,慣於被壓制的身心,任由宰割亦無法發聲,猶如大石底下的嫩草,養息存亡,命運操之於外/他人之手。
詩人在〈春雷〉驚醒之後,沒有惋惜春夢了無痕,卻在〈春痕〉裡,努力尋找春天的痕跡,並且在段與段之間借用頂真的修辭技法,[11]展現他創作之餘玩弄文字的遊戲趣味,呼應詩題指涉「痕」跡蜿蜒彎轉的意象。其詩文如下:
(1)午夜夢醒╱窗外滴血的杜鵑╱已喚不回燕子掠過的那聲呢喃
(2)那聲呢喃╱彷彿急湍的漩渦╱了無痕跡的捲走一切╱僅留下
些微投影,在╱乍醒還睡的憶念中
(3)憶念中,模糊的╱記數壁端掛鐘的滴答╱空望發綠的嫩芽╱
遙想明年春╱歸╱不歸? (莫渝,2005:171)
春燕的呢喃隨著春光的消失而消失,在半睡半醒之間、在夢境與現實難分的午夜,春天的記憶,只有些微。滴答作響的時鐘,暗夜裡傳送時間之輪持續移動的蹤影。春天已過,綠芽已出,只是,蒼狗桑田的人世,來年的春天,誰能保證年年歲歲保有同樣的春天/幸福/平安?
莫渝的詩作,以苦澀、悲涼為基調,以批判現實、感動人心為使命,作品語調偏向憂思與省思生命/活裡的人情事故與社會的脈動。鮮少有輕快爽朗的旋律。而1976年的〈春風〉,則是這少數的作品之一:
說來真的就來了╱刮掉臉上的冷霜╱再輕鬆抹層蜜斯佛陀╱春╱ 盪著新巧秋千╱在樹與樹間的細枝╱在花與花間的笑容╱在孩童與孩童的戲語 (莫渝,2005:192)
春天╱喜事來了,去除臉上的寒冷陰霾後,讓人春風滿面,加些巧妝打扮,更加春意盎然,以歡樂心情看待外在世界,春天無所不在,喜訊的傳送與感染,以鞦韆搖盪的意象散播,在花草新綠之際,在赤子嬉鬧之間,在詩人一氣呵成的語句中,春,洋溢於整個天地。
春天過了,夏天就跟著來了。只不過,莫渝的春天曾經裝載著母親的愛、周夢蝶的側影、曾被春雷吵醒、尋找春天的蹤影,也曾有過春風一度。夏天的景致又是如何呢?
1976年的〈夏日〉,應是緣於酷暑的逼迫,或是緣於一時清涼的誘惑,詩人/思路走入了冰果室:
(1)夸父的故事╱掛在冰果店的白牆
(2)遠征者已迫不及待的俯臉水面╱窺視那輪一再逼他逃亡的火球
╱而太陽╱並不因而墜下
(2)水中回映的黑臉╱皺紋起伏 (莫渝,2005:194)
炎熱的太陽,喚起詩人熟悉的追日英雄神話傳說,反諷的是,夸父已逝,烈日依舊高掛,因此,時空置換之下,詩人啟動反傳統之筆,遠征英雄瞬間成為戰敗的逃亡者,「黑臉」即是戰敗的印記,而水中顯現起伏皺紋的反影,更加揶揄戰敗者青春歲月的蹉跎犧牲。
四季當中,秋天,最能引發詩人纏綿情絲/思與萬千感慨,因為萬物在秋天的變化中,都染上秋的色彩:秋蟬、秋雁、秋菊、秋霜、秋雨、秋葉、……,預告大地回歸沉寂/冬日的到來,因此,秋天帶給詩人作家諸多的傷感。然而,與此同時,果實累累的「秋收」,亦給予大地人間無限的喜悅。消長之間,反復人生的悲歡與得失,使得秋天意象豐富多樣,耐人尋味,也促使人們在秋天對生活、對生命有較多的探索與沉思。
莫渝,以寂寞[12]、傷感[13]聞名台灣詩文界,在憂愁情絲滋長的園地裡,也自有他辛苦耕耘灌溉後的累累秋實犒賞讀者。1977年發表的〈秋日殘荷〉,即展現出詩人抑鬱的筆調書寫「錯過」的心境:
(1)想必來遲了╱盛宴後的杯盤狼藉╱唐突我長時渴望
(2)把灼灼夏日╱逼入冷秋╱枯立者猶自秀色╱而亭亭者更為羞慚
(3)低淺塘水╱只容天空投下消瘦灰臉╱不得言說白雲蒼狗
(4)我本非納蕤斯 [14]╱怎奈臨池顧影╱徒嘆╱來 比沒來更絕望
(莫渝,2005:212)
第一段一開始,詩人以參加一個等待已久的喜宴,因為遲到,錯過了美麗豐盛的場面,只見杯盤狼藉地殘局,愈加傷痛長期盼望等待的心。文中將喜宴殘局的意象比擬詩人秋天賞荷,錯過荷花盛開的夏日花季。眼前枯萎凋零的殘餘,在低淺的塘水中,彷若顧影自憐,而這樣不堪入目的景象,是花開必有花謝的宿命,無關乎滄海桑田的變異。詩人雖然不是個自戀者,但是看到池水中枯零身影,也會感嘆、失望,後悔已經錯過美麗的花季,卻又不甘心地前來,只見到讓人傷心、難過,甚至絕望的結局。
本詩筆調內容是抑鬱落寞的,但是,在人稱觀點游移的筆法技巧上卻是有趣的。第一段中,詩人以第一人稱起筆,敘述自我因為遲到、錯過而傷心難過。第二段中,讀者可以看到、也可以提問,「把灼灼夏日╱逼入冷秋」的是誰?當然不是第一段中的我。最後一段,詩人將「猶自秀色」或「更為羞慚」的殘餘荷花,與希臘神話中因為臨水自戀,後來化身水仙的美少年「納蕤斯」相提並論,而在開頭以「我本非納蕤斯」做起句,否定自我是個美少年,否定自我是個自戀者,卻隱喻著自我是個出淤泥而不染、不隨俗的荷花。神話裡,納蕤斯來到水邊,導致他自戀身亡的悲劇,是個「絕望」的結局,而詩文中,作者對荷花盛開美景長久的渴望與憧憬,在錯過花季的殘局裡,也比預期的來得更加後悔、更加「絕望」了。
莫渝的寂寞傷感似╱幾乎是他詩文的一大特色。1978年發表的〈秋暮〉,即使是有關豐收的景象,在詩人的筆下,卻也有讓人惆悵的況味:
最後一位老農╱拉走最後一車豐收
收割後的田野╱茫然立著暮色 (莫渝,2005:238)
「最後一位老農」的「最後一車豐收」,沒有傳達出豐收的喜悅,倒是因著「單一」的農夫、「單一」的「牛」「車」,而顯得寂寞孤單。後續的兩句,「收割後的田野」所出現的「空曠」,再加「茫然」的「暮色」,更顯現秋天的寂寥與落寞。而簡短如日本俳句的詩文,除了動畫般的農忙尾曲外,也有如淨空般的禪悟,在動與靜之間的融合協調,呈現出作者獨特的風格。
1979年,莫渝關注的焦點移轉至海峽的對岸,〈北平之春〉以揶揄諷刺的語調,敘述鐵幕下人民的封閉與短見:
(1)封凍的雪地╱有時候╱也會出現暖陽╱讓眾人學習╱展出乾枯
的笑容╱清理瘖瘂的嗓子╱讓舉世回頭多瞧╱一眼
(2)等到╱眾多的人跟進吶喊╱陽光立即收歛╱冬天還相當漫長╱
街上那群人╱被迫僵立冰寒之中
(3)古老的北平覓不著春天╱一株梅花╱碰巧從牆縫迸現╱未曾見
過的人╱紛紛說成春花初綻 (莫渝,2005:292)
寒冷的冬天,太陽有時也會賞臉,略驅寒意,用以引喻共產強制的霸權下,偶而也有民主意識之士出現,挑戰當局的強權壓迫,引起世界各地的注意。但是,當更多人的意識也被喚醒,群聚及群起的力量,彷如火災燃燒時,勢必引來執政者打火、消火、滅火。如春天般的溫暖火苗消失,嚴寒的冬天立即展現它的本色,僵化人們的身心。至此讀者可以看出,詩人以隱喻或暗喻的方式,將偶然提早報到的「一株」梅花,讓未曾有世界觀的人,錯誤的以為春天已經來了;事實上,原來只是一種自我短見罷了。作者以「春天」為題,但諷刺的是,詩中所指涉的古老北平,根本就沒有春天。
三、八O年代
莫渝在八O年代有關季節的作品並不多,但巧合的是,都是以秋天為主題。秋天,蕭瑟的氛圍,已經夠讓人感覺孤寂了,再加上冷冷的雨水,勢必加深淒涼之意。詩人於1981年所寫下的〈秋雨〉一詩,看似平淡樸實的語句,卻是賺人熱淚充滿溫情的作品:
(1)秋天的雨╱父親,讓我撐開雨傘╱護送您走完最後的旅途╱
好久,我們不曾如此貼近
(2)您儘管放心闔上眼臉╱這條路,我還熟悉╱還能順利地護送您
(3)父親╱好久,我們不曾如此貼近╱今夜,共撐這把╱好久未撐
開過的傘╱當年╱幼稚的我曾在傘下與您同行
(莫渝,2005:326)
簡短的三小段,沒有華麗的用語,沒有誇張的修辭,在蕭瑟的秋天裡,在冷冷的雨水中,詩人為父親撐傘,陪父親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而同樣的這一把傘,讓詩人遙記起兒時剪影,與父親同行,在父親的大傘保護,安全成長,而父親呢?如今卻在這一把傘下,及將殞若消失,倆情對比相照,秋雨不只飄落在自然的天地,也淅瀝瀝地在詩人、在讀者的內心奔騰流動。
同樣是1981年的秋天,同樣是簡樸的〈深秋〉,但詩人卻給我們不同的意趣:
(1)一到深秋╱我們也緩下腳步╱站在光禿的田野上端╱用遲疑
的眼光╱剪裁偏斜的暖陽
(2)陽光什麼也沒說╱平靜地接納我們
(3)這瞬間╱誰說不宜入夢?
(4)雖冷╱尚能感知大地跳動的脈搏╱尚能耳聞大地果落的音響
(莫渝,2005:333)
一開始以「深秋」、「緩下腳步」、「光禿的田野」、「遲疑」等字詞,讓人直覺連想詩人慣有的悲思愁懷,但是,最後一詞「暖陽」,卻溫熱了讀者的心窩。就像最後一句內容,雖然天氣寒冷,但還是能感知大地的律動,也能聽到果實落地的聲音。一般而言,果實累累的圖像,是用眼睛觀看的,但詩人以耳聞果實落地的聲音,強調出恬然的趣味,因此,詩文編織一曲豐收、恬靜與安適的樂章,雷同1976年〈春風〉,誠屬難得見識詩人喜悅容顏之作。然而,1982年簡短的〈秋日情懷〉,卻又見詩人的孤單、寂寞:
(1)離別之後╱寂寞常有,孤單更是
(2)微溫的夕陽下╱初秋早寒╱我的倦軀早已不勝酒力負荷╱更
遑言遙遠的鄉愁與思念 (莫渝,2005:4)
離別、醉酒又加上鄉愁,任何人都無法輕易地擔負這樣的情感重量,更何況是容易讓人消沉悲愁的秋天。作者從「離別」、「寂寞」、「孤單」到「微溫」的「夕陽」,進入「寒冷」的「秋天」,再由「疲倦的軀體」,遭受「醉酒」的摧殘,復加「鄉愁與思念」的淹沒,循序漸進,比重倍加,讓讀者感受詩人在他鄉異地裡內心無限的寂寥與思鄉之苦。
四、 九O年代~二十一世紀初
九O年代初的莫渝,以喜悅的心情面貌迎接秋天,但是,九O年代末的莫渝,同樣經歷台灣百年來的震撼,見證天災之民的苦難。因此,前後作品的筆調差異懸殊。1994年,詩人以自述的方式,在〈我們曾有一個美好的秋季〉一詩中,再次展現詩人難得的陽光閃耀虹彩:
(1)戀秋的人╱把窗戶開向河堤╱招呼金黃色的陽光
(2)這是柔美的季節╱不用伏案、憑倚窗口╱豎耳傾聽秋的奏鳴曲
(3)秋雨過後的陽光╱仍是我們的期待╱攜你踏上河堤╱金黃色的
河水╱輝映明亮的眸子╱我們曾有一個美好的秋季
(莫渝,2005:84)
有陽光的秋天,不再蕭瑟;打開窗戶,亦打開心胸;「金黃色的陽光」,傳送「柔美的奏鳴曲」,映照「金黃色的河水」、閃耀「輝映明亮」的雙眸,難得的亮麗,難得的與「你」相攜,掃除慣有的孤單與寂寞,標記一個曾經有過的美好秋季。
從上面的詩文討論中,讀者可以看出詩人的多情與善感,是不需贅言的,而1999年的秋天,台灣歷經百年來的大地震,各地災情慘重,嚴重震區人口傷亡數目更不在話下。悲憫善感的莫渝,以詩組方式發表〈秋殤〉一詩,憑弔921集集大地震的經過與悲痛:
中秋月急急撕扯烏雲╱掩住臉,暗自哭泣╱為這齣人間慘劇
從開始的楔子,莫渝以月亮掩臉哭泣,傳達慘劇哀傷之極,竟已是「驚天地、泣鬼神」。後文中由五首長短不一的詩組成:
1. 恐怖的暗夜
(1)房子搖晃著╱燈熄了╱漆黑的空間╱像海面小舟╱像樹梢╱繼續
搖擺 搖擺╱「好恐怖喲!」╱搖擺 搖擺╱愈晃愈大
(2)無星 無月 / 無神
(3)乒乓乒乓地響╱吊燈落下╱電視機倒下╱玻璃櫃跌碎╱書櫥翻散
╱「好恐怖喲!」╱「南無阿彌陀佛!」╱所有聲響傳不進神的
耳朵
(4)屈蹲著 不敢移動
(5)大地出現裂縫╱張開饑餓的巨口╱吞噬鋼條、樑柱、牆堵、瓦礫╱
惡作劇的頑童╱任意撕割地圖╱任憑島國子民哀號、鳴哭、無助
(6)「好恐怖喲!」╱聲音漸弱,漸弱╱漸弱╱漸╱弱
房子像小舟,在無星、無月、無神的大海上不斷的搖晃,接著,各種東西碰然撞擊掉落,與此同時,尖叫吶喊、祈求神靈保佑聲音不絕於耳,諷刺的是,不知道神到哪裡去了?千呼萬喚,人民的屋宇棟樑遭受吞噬,人民的性命財產應聲消失,只餘哀號與哭泣。莫渝於此詩中,運用對比的聲光音效,將搖晃的屋子排比海上的船隻,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小舟」岌岌可危。乒乒乓乓的聲響過後,島國滿目瘡痍。在無星月之光的暗夜,在無神護佑的慘禍中,人民的吶喊,最後塵/沉寂於天地不仁之中。
接著,詩人以災難為題,延續天搖地動後令人哀淒的景象:
2. 災難
(1)屋倒了╱樓房下陷傾圮╱散落的傢俱╱無人看顧╱抬出的屍體╱
路邊並排
(2)山路扭曲了╱土石崩塌了╱來不及出聲呼救╱全遭黑暗封住╱一
張張驚悸變形的容顏
(3)村莊不見了╱村民失蹤了,零散了╱瓦礫堆,有株小草╱似懂非懂
╱顫顫地綠著
屋倒樓傾,屍體路邊並排,路曲土崩,容顏驚悸變形,見證災難的發生,卻再也無法傳述怵目驚心的過程。村莊、村民消失不見,唯獨綠色小草,似乎有所感應,在旁顫慄。詩人以擁有科技文明的人類,太平盛世中如同可以呼風喚雨的超人形象,一遇災難後,卻只能路邊平躺,反倒是,平時不起眼、不受眾人矚目的小草,其謙卑的地根性,在巨大的變故中,安然無恙,且充滿生氣的綠意,對比人類的消殞沉寂,更令人覺得唏噓。小草勢單力薄,但卻能在大樹傾毀時殘存下來,如同災難中些許嬰幼兒,幸運得到生機,但是幸與不幸,在詩人以(3)「孤兒」為題的敘述中,自有他個人的詮釋:
(1)不識外界的巨變,沒有哭鬧╱小手揮撥空氣,清新的空氣╱小眼瞇
望天光,新奇的天光╱躺在病床上的孤兒╱斷絕了母乳╱斷絕了親
情╱背負災難╱在世紀震盪的搖籃裡╱快快長大
(2)圍觀者的淚滴忍了又忍╱不忍掉下
「巨變」、「災難」、「病床」、「孤兒」、「斷絕了母乳」、「斷絕了親情」,一連串的哀淒意象,不斷地激起讀者、觀者的惻隱之心與憐憫之情。然而,「不識外界」、「沒有哭鬧」、「小手揮撥」、「小眼瞇望」,連續描繪出小孤兒在「無知」的情境中,對比周遭「圍觀者」在一個「有知」的世界裡,眼淚「忍了又忍」、「不忍掉下」,不哭比哭更令人情難以堪。而「在世紀震盪的搖籃裡/快快長大」,把世紀創紀錄無情的災難搖晃,嫁接到充滿人間溫情母愛的搖籃,兩個意象相互對比/對照,不只提升了詩文的張力,也增加了讀者內心的衝擊。在病房裡,在小孤兒的面前,強忍淚水,不忍哭泣,而事實上,外在早已舉世同悲、天地共泣:
4. 世界在哭泣
(1)給我水╱解放島民的乾渴
(2)給我麵包╱填充大家的饑餓
(3)給我手╱撥離碎片╱重塑ㄧ尊硬挺的人像
(4)給我眼睛╱巡狩失蹤的親人
(5)給我淋浴╱沖洗百年災難
(6)給我衣服╱遮掩變形的軀體
(7)給我一角天空╱用飄揚的骨灰╱庇蔭島國
(8)給我一塊淨土╱安頓受傷的心靈
(9)鎮靜逃亡的驚魂
在此詩節,詩人不斷重複起頭「給我」,一連串排比效應,強化出震區災民的急迫需求。從現實中急需的物質「水」和「麵包」,到災難中受傷或喪失的肢體「手」和「眼」,從無水可沖洗「淋浴」和缺乏衣服可溫暖「遮掩」,到「一角天空」和「一塊淨土」以「鎮靜逃亡的驚魂」的祈求;不管是物質的短缺、身體的殘害,或心靈的驚惶失措,詩人洞察、再現的災區場景,至今讀來,仍令人心酸不已。
人類面臨的災害,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戰爭、疾病、地震、水災、火災、饑荒……,無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然而,自有史以來,人類面臨各種巨變與浩劫,幾經宗教先知或預言家宣告人類的毀滅,人類仍毅然生存在地球上。除了感恩蒼天的好生之德與憐憫外,人類本身堅強的韌性與毅力,是人類延續生命的重要契機。九二一災區的重建,儘管問題與困難重重,但黎明出現的曙光,總帶給劫後餘生的災民們一線新的希望:
5. 荒墟上的曙色
(1)晃顫的照明燈加倍無助與無奈╱重型機械無力地啟動引擎╱沸騰
的人聲間歇引來溫熱╱熬過瀰漫於暗夜的恐慌╱晨曦終於微顯╱
ㄧ時間,失明的太陽仍不敢睜眼╱正視╱浩劫之後的子民
(2)倖存者╱沒有一絲慶幸╱沒有一張潔淨的臉╱沒有一寸完好的衣
飾╱他們痛心地呆立在╱自己建構的家園荒墟上
(3)傾斜的島嶼,傾斜的世界╱誰來扶正╱誰來安撫╱島嶼的苦難,
世界的苦難
(4)我們以╱無盡的唏噓喟嘆淚水╱向不幸死滅的親人╱表達無限
的致意與送行
(5)嚎哭後,緩緩擦掉淚痕╱「活著,才有希望和一切。」
(6)微微曙色中,眾人╱用雙手托起七彩的天空╱逐漸增強╱擴展至
整個氛圍 (莫渝,2005:110-116)
儘管詩人在開始句子中,依然無法脫離傷悲與失望,「無助」、「無力」、「失明的太陽」、「沒有潔淨的臉」、「沒有完好的衣飾」、「廢墟」、「傾斜」、「苦難」、「唏噓喟嘆」、「死滅」等諸多語詞意象,在在強化災情的嚴重與人心的悲苦,但是一句「活著,才有希望和一切」,則如撥雲見日般的強心劑,鼓舞人民提振士氣,展現人類不屈不折的毅力,迎接傷痛與挑戰。
1999年詩人悼念台灣世紀創傷之後,停息了四、五年的光陰,不再書寫以四季為題的作品,事實上,中間有兩年的時間(2000年和2001年)完全沒有發表詩作。而在《莫渝詩文集》的詩集中,最後一首與四季相關的作品是2004年的〈秋天的海岸〉,詩文如下:
(1)我們相約在海岸╱童年的乾淨的海岸
(2)湛碧的遠方╱不理風浪的高低╱依舊讓我們的心保持童年模樣╱
將掀起的波瀾推至你留下的腳跡
(3)如同海水的擊岸╱不時扣響 緊緊扣響 [15]╱拉住 再拉住╱岸╱
依舊是我們的依靠╱許願才會實現
(4) 秋天的寧靜海岸╱掀起波瀾推至你留下的身影╱告知你╱我們
的緊緊相約╱我們的無止相望 (莫渝,2005:162)
睽違五年之後,再見詩人四季容顏,雖然作品仍以秋天為主題,但是過往較多的陰暗、悲傷、憂鬱、淒涼……已不復見,反倒是呈現一種返老還童的風格意趣,也帶有男女情愛的甜蜜色彩。莫渝出生於苗栗竹南的中港溪畔,河床岸邊是栽植培育詩人童年的重要園地,也是長大客居他鄉後鄉愁的源地之一。本詩一開頭作者就以第一人稱的「我們」及「相約」詞語,去除詩人慣有的「孤單」、與「寂寞」,其後再以「童年」、「乾淨」、「湛碧」、「童心」等,回味兒時往事及故鄉情韻,而緊緊相扣的「海」和「岸」,猶如「波瀾」與倆人「腳跡」或「身影」的相應相隨。而在最後一段,人稱一轉,海岸變成主詞,詩人和其友人,成為受詞,句中的「我們」除了可以意指詩人與其友人之外,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轉移與意象跳接之下,「我們」亦化身為「海」和「岸」,兩者無止期的緊緊相連、相望,亦復傳達出作者與故鄉源地之間的緊密聯繫與約定。
五、 結 語
綜觀莫渝有關四季的詩作,普遍而言,仍離不開他慣有的寫作風格,莫渝曾經自我剖析:
1. 把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溫情,融入感動與批判的作品中,重顯詩文
學是水邊常綠植物的自然景觀。
2. 清冷、悲涼、淒美的意象組合,是莫渝詩創作的原點(基點)。
3. 以「溫情」為詩文學的創作原動力,拓展出「感動」和「批判」
的兩股方向。詩風呈現純淨的草根氣息,在淡淡的憂鬱中,流露
生死幻滅的點點靈智閃光。[16]
因此,也許緣於作者自我對詩的理解與詮釋,也或許緣於詩人創作時的期許或設限,莫渝詩作給人的感覺,總是在平實親和的語詞中,偏向藍調式的音韻。「感傷嘲諷……,沒有很強烈的色彩,在淡淡的優傷中托出生命的況味……」,是小說家洪醒夫給予的評語;「淡淡的哀傷,平實的語言中閃亮著感性的燐光,散發著生命的韻味」,是學者陳明台的論述;「易感,沒有昂揚的氣慨;平實的情感抒發,沒有絢麗的華彩」是女詩人蔡秀菊的看法。而詩人兼翻譯與評論的李魁賢也有他對詩人獨到的洞察:
他(莫渝)勤於觀察和捕捉社會現象,藉物象本身做抗議和批判的訴求,而不以詩人本身的外向觀點針貶,同時,他往往在寫實中雜揉寫意的節拍,使自己感到「消極、無力」。與李敏勇相比,莫渝有同樣的一份溫柔,卻較少剛硬之氣。[17]
就是因為這樣一份與他人不同的溫柔素質,引導詩人更細膩地透視人生百態,也能更入微的書寫他對周遭與眾不同的觀感。
文章的最後,筆者想與大家分享莫渝在1978年所完成的<歲月>:
(1)想及人間種種╱我的臉面╱珠簾垂掛╱雕龍畫棟╱飛簷逼月╱
依然稱得起豪氣干雲
(2)想及人間種種╱我的臉面╱從眉宇間╱泛出絲絲笑意╱你可以
攫住的╱依然是摩娜麗莎的閒逸
(3)唯獨想及歲月╱那怎麼掩也掩不住的歲月╱在背後╱時時刻刻╱
勤奮地╱蠶食骨與肉 (莫渝,2005:240)
儘管「人間種種」冷熱、炎涼……,在臉面上悲喜烙印,卻仍保有英雄氣概;也儘管「人間種種」日月、光影……,在臉面上雕鑿刻畫,仍不失仕女閒逸;
人間飲食男女,在喜怒哀樂、笑嗔癡、五味雜陳的常人生活中,偶而粉墨登場扮演桃園三結義,偶而洗淨鉛華散落俗塵,坐擁山海星月晨光,仍舊展現人生趣味。唯獨不斷前進、不停轉動的「歲月」,無法掩飾、無法阻擋的「歲月」,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勤奮不懈地「蠶食骨與肉」,催促人類老化。
這首詩寫於1978年,正值莫渝少壯、意氣風發、而立之年,但詩人卻對歲月如此感慨,基本而言個人認為,此詩傳達兩項基本訊息,其一,詩人憂傷易感的特質,並非空穴來風;其二,更重要的是,詩人感於光陰之流逝,日以繼夜,勤奮不懈,因此,牽引詩人念茲在茲,矻矻不輟,是以今日不管是詩、文、翻譯、評論、編纂等等自成一家,果實累累,不只分享藝文朋友,嘉惠台灣莘莘學子,也使他能夠揚名海外,樹立藝壇一勤者楷模典範。
參考資料
哈燒台灣文學網,鄉土文學網,周夢蝶網站:
http://web.pu.edu.tw/~chinese/txt/epaper/94epaper_ed/t_13.htm (搜尋日期:
2009.7.25)
婠婠。〈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篇翻譯〉,參考網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90213617 (搜尋
日期:2009.7.27)
莫渝。《莫渝詩文集》(I~V)。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年4月。
劉勰。《文心雕龍》。周振甫譯注。台北:錦繡,1992年。
鍾嶸。《詩品》。徐達譯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
附錄(一)
周夢蝶,(1920~)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縣馬鐙鄉人。筆名起自莊子午夢,對自由表示無限的嚮往。童年失怙,養成他沈默、內向的個性,家貧,只得在私塾就讀,期間他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礎。19歲後才進入小學插班,一年後畢業,隨即考入安陽中學,越三年進入河南開封師範就讀,因戰亂,中途輟學,直到 27 歲才又入宛西鄉村師範復學。畢業在即,共黨亂起,他便投筆從戎,隨青年軍走遍大江南北。1948 年來到臺灣,遺有髮妻及二子一女在家鄉。1959 年起在臺北武昌街騎樓廊柱下擺設書攤,專賣詩集、詩刊及文哲圖書,生活暫獲安定,也於此時出版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1962 年開始禮佛習襌,終日默坐繁華街頭,冷對熙來攘往的紅男綠女。盤腿跌坐、寫詩、讀書、聽經、練字,偶而「入定」。以一襲布衣,寧靜沉默的圈住春夏秋冬,似乎紅塵的穿梭紛擾與他無涉,就這樣,坐落了許許多多的晨昏日暮,也坐出現代文人的「風骨」,坐成臺北的「風景」,文壇的「傳奇」。由於他心思細膩,洞澈人間世物,復飽含深情與包容,贏得眾多蘭心蕙質的繆斯迎擁與圍繞,「孤獨國」聲名因而遠播。 1965 年,文星書店出版第二本詩集《還魂草》,廣受詩壇注目。1980 年愚人節,因胃潰瘍而結束書攤生活,從此臺北街頭的「孤獨國」就遁入歷史中了。數年前,經過友人不斷的代為尋覓,再度於長沙街「百福奶品」繼續會晤文友,締結文學因緣,廣耕文學福田。他宛如一位現代詩的「托缽者」,每個親炙過那和煦春風的人,都將難以忘懷。詩人清臞消瘦,數十年如一日。近些年來,蝸居淡水,生活非常「簡單」。從他身上,彷彿看到了澹泊寧靜、清淨無為的老莊;也感染到讀書人日漸式微的骨氣與操守等儒者之風;當然更有著關懷生命、慈悲濟世的佛陀襟懷。他不愛交際應酬,不喜拋頭露面,個性沈默拘謹,喜歡獨處,喜歡在孤獨裡默默修補自己。他虛懷若谷,守著清貧,守著那一襲黑衣,如同守著袈裟一般。他堅持著自已,笨拙質樸而深情,寧靜孤峭而執著。
附錄(二) 物色篇譯文:
春秋四時往復更替,冷季昏暗暖季舒朗;景物之變化,叫人不覺心旌搖動,受到感染。春日陽氣萌動,螞蟻就會出穴活動;到秋氣凝結,螢火蟲便知要捕食蚊蚋。微小的蟲蟻尚且能感受外物的感召,可見四季變化影響萬物的深刻。人亦如是:佩美玉可以引發一個人的靈慧,戴奇花能夠增加一個人的清高。物色相召之下,誰能無動於衷?所以,春日萬物蘇蕤,人們會感到愉悅舒暢;夏天漫長的熱悶,鬱悶就會在心中凝結;秋日天高氣清,引起人們深遠之思慮;冬季霰雪無邊,思想會變得嚴肅而深沉。四季有不同之景物,景物又各有其形貌;人的感情因隨景物而變化,文章的辭句又憑藉感情來抒發。一葉之落尚且能勾起悲秋之意,幾聲蟲鳴更是牽惹愁腸,何況是清風兼有明月的秋夜,麗日更照芳樹的春晨呢?
[1] 黃玉蘭,現任:育達商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專任副教授。
(學校地址:361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學府錄168號)
學歷: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台東大學兒文所碩士、靜宜大學外研所碩士。
經歷:靜宜大學助教及兼任講師、台灣現代詩人常務理事、台灣兒童文學學會理事。
[2] 根據2005年苗栗縣文化局印製,莫渝為自己編輯整理《莫渝詩文集—莫渝詩集一》中的記載,莫渝於1964年發表作品尚有題名為〈綠〉的一首詩,但內容散佚,只保留其名。
[3] 根據2005年苗栗縣文化局印製之《莫渝詩文集》文獻資料,內中載述莫渝詩作有三百餘首,隨著時間移轉,詩人創作不斷,筆者撰寫本文時,於2009年7月與詩人聯繫求證,詩人自稱尚無確切統計,大約有五、六百首。
[4]《莫渝詩文集》第二集,《莫渝詩集二》,後記之文。
[5] 本文以2005年苗栗縣文化局出版的《莫渝詩文集》I & II 內容為研究分析,此二集詩作約三百餘首。
[6] 本文參考:〈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篇翻譯〉,譯文請參見附錄(二)。 參考網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90213617 (搜尋日期:2009.7.27)
[7] 莫渝在2005年苗栗縣文化局編印的兩冊《莫渝詩集一》及《莫渝詩集二》中,作品內文描述有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者數量不少,筆者因時空之限,本文是以詩作標題為選取判準,侷限之情自是無法或免。
[8] 〈秋〉一詩的翻譯有詹冰的日文、宋穎豪的英文、顧正祥的德文。《莫渝詩集二》,頁308、340、385。
[9] 周夢蝶生平簡介請看本文末之附錄,參見網站:http://web.pu.edu.tw/~chinese/txt/epaper/94epaper_ed/t_13.htm
[10] 見於同上註網站。
[11] 頂真修辭:用前一句的末尾作下一句的起頭。
[12] 陳義芝在〈悲涼與悸動〉一文中,開門見山即點出:「在詩創作地路上,莫渝是一位寂寞的行腳。」《莫渝詩文集V》,頁101。
[13] 司徒門在〈衝浪者介紹〉文中結尾指出:「莫渝的詩都是些感傷嘲諷的小品。」《莫渝詩文集V》,頁99。趙迺定亦於〈推介戰後世代五人作品(傅敏、莫渝、郭成義、陳坤崙、向陽)〉的文章中提到:「莫渝的詩帶揶揄批判性在輕描淡寫中,總是吐露出淡淡的憂悒。……」《莫渝詩文集V》,頁95。2002年涂靜怡在《秋水詩刊》第113期中〈為詩掌燈--寫詩人翻譯家莫渝〉,也提到莫渝顯露憂愁的一面。頁39-49。
[14] 莫渝於此所提的人物納蕤斯,筆者認為應是納克索斯(Narkissos)。他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美少年,甯芙女神之子。很多少女都戀慕他,他卻視若無睹,導致很多少女為他傷心而死。最後遭到眾多妖精的詛咒,使他看見自己水中的倒影,被自己的美貌吸引,愛上自己,日思夜想,最終衰弱而死。死後他化作水仙花,成為希臘植物成長之神。古希臘年年春季舉行「花神祭」,祭祀他祈求植物生長茂盛。而英語中「自戀」被稱作「納克索斯情結」(Narcissism),就是由他的名字而來。
[15] 在《莫渝詩文集II》的第162頁,原詩內文第三段是:「如同海水的擊岸╱不時扣響 緊緊扣想╱拉住 再拉住╱岸」,筆者覺得有異,求證詩人所得為「緊緊扣響」。
[16] 《莫渝詩文集V》,頁99。原文刊載於1999年莫渝的〈笠詩人小評〉、〈感動與批判〉及2003年《嚮往和平》一書中〈莫渝簡介〉之文。
[17] 《莫渝詩文集V》,頁96。原文刊載於1988年11月,李魁賢著《詩的反抗》,頁 229-230中〈台灣人的反抗精神〉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