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甲午年除夕自省
閱讀李義山七言律詩《牡丹》尾聯兩句“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有感。
纔過寒冬,將迎歲末,霧天拭拂東風。
臨近新春,時光輾轉年終。
當初傲慢懷才藝,藉夢中、彩筆玲瓏。
寄朝雲,攀比名家,言不由衷。
江郎此後無佳作,任人評說矣,畢竟成空。
賣弄高章,難為滿紙詞窮。
如何脫俗添新意,莫過於、情景交融。
到頭來,傾盡心思,自廢文功。
高陽臺 朱彝尊 [清]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余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捲春深。
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
游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
最難禁,倚遍雕欄,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
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後記:典故出自南朝梁鍾嶸撰寫的《詩品‧齊光祿江淹》記載:「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話說郭璞在夢中借予江淹五色彩筆,江淹年青時期以撰寫絢麗辭賦及詩篇不斷升官,歷任南朝宋、齊、梁三朝士大夫。後來有日他托夢還筆,尤其是江淹自從宣城太守卸任之後,他砌詞此事告知身邊親友,於是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江郎未必才盡,他寫無可寫也沒有突破,乾脆急流勇退。另外他對當時綺靡的「永明體」文風不滿,也不想改變風格而追趕潮流,自覺獨力無法與之抗衡,把心一横不寫以示抗議。再者他生活安逸,又忙於政事公務,早已不如年青時期困苦奮發的客觀境况,已無太多心力投放於詩文,越寫越寫不透世事,故此安然擱筆。更為深層的原因正是,他想明哲保身,為免得罪喜好文學而心胸狹隘的梁武帝蕭衍,也為了躲避寫出好文章而才氣蓋主影響士途甚至獲罪的禍害,他寧願自編托夢還筆的故事而罷筆,故意藏拙,曉有政治智慧的江郎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