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9 20:02:44在下輝覺
認識一本書知道一個人
這個月以來,我的香港好朋友域奇兩度來澳門探訪我,大家相約把酒談天說地,經他介紹他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認識了一位世外高人,並介紹給我有關此人的一本專著《論語別裁》。
論語別裁是南懷瑾注釋的《論語》,南懷瑾曾經在1962年及1974年兩次講解過《論語》,最後整理出書。眾所周知,《論語》既是孔子和其弟子言論的彙編,也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和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正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現今流傳的《論語》共計二十篇,一萬二千字。
《論語別裁》的正面評價是南懷瑾對《論語》的串講包含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普通閱讀者容易接受《論語》的大義;作者用大量有趣故事,生活化的語言及非學術的方式讓經典不再生澀難懂。好讓世人能確切地重新認識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主要學說《論語》,從而排除多年來對孔子弟子將其講學所編著的《論語》誤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翻案及正名。反面評價是雖然南懷瑾言明是一家之言,張中行登文批評此書,比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解釋錯意思,作者有些解釋過於附會;有人專門出書《論語別裁》逐句批評。中國內地人瞭解南懷瑾多由《論語別裁》開始,有些讀者進而對傳統文化(儒學)發生興趣,因此《論語別裁》自然成為南懷瑾在中國內地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此為認識其書在先。
至於知道其人,那是後話。南懷瑾一生行蹤奇特,常情莫測。南懷瑾1918年出生,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成都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成為教官。後來他與校長蔣介石政見不合,遂離軍校遁跡峨眉山大坪寺閉關學佛,旋即潛心佛典,閱藏三年,遍讀大藏經三藏十二部。接着他又入康藏地區參訪密宗上師,經白、黃、紅、花各教派上師印證,成為密宗上師。後來講學於雲南大學及四川大學等高等學府。他赴台灣後,1949年初抵臺灣設帳收徒,講授中國傳統經典,並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政治大學教授,先後創立「東西文化精華協會」、「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及「十方書院」等文化機構,門生遍全臺灣,並出了三十一部專著,在臺灣思想文化界影響極大。甚至臺灣政要權貴都成了「南門弟子」,可謂「冠蓋輻輳,將星閃耀」。
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臺灣發生「十信案」,蔣經國借機將一批黨政軍要人整的整、貶的貶、調的調、抓的抓,連南懷瑾也被懷疑為「新政學系領袖」。1985年南懷瑾不得已「避跡出鄉邦」,離開了生活三十六年的臺灣,到美國華盛頓隱居三年,直至蔣經國逝世後,才途經日本返抵香港定居。想不到在香港剛剛住下第六天,南懷瑾當年在成都軍校的老同事、全國政協常委、民革副主席賈亦斌突然找上門來,幾個月後又介紹中央對台工作有關負責人楊斯德與南懷瑾接上關係。
南懷瑾這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隱士式人物,為甚麼會被選中作為兩岸關係的傳話人呢?一是南懷瑾與李登輝能夠說得上話;二是他在兩岸政治圈中有廣泛人脈關係,瞭解兩岸的政治和歷史;三是南有一定社會地位及威望。應當說,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南懷瑾是唯一合適人選。為着民族統一大業及兩岸人民的福祉,南懷瑾抱着「買票不入場」的態度參與其中,不久即應李登輝的邀請啟程從香港重返臺灣,並與李登輝當面商討對大陸政策。從1990年12月31日開始,終於促成兩岸密使在南懷瑾的香港寓所重開國共兩黨會談。
第一次會談結束後,南懷瑾分別給兩岸領導人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及時抽身、樂觀其成的心願。信中說:「我本腐儒,平生惟細觀歷史哲學,多增感歎。綜觀八十年來家國,十萬里地河山,前四十年中,如陰符經言,人發殺機,天地翻覆。後四十年來,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及今時勢,吾輩均已老矣。對此劫運,應有總結經驗,瞻前顧後,作出一個嶄新好榜樣,為歷史劃一時代之特色,永垂法式,則為幸甚!但人智各有異同,見地各有長短,一言興邦,豈能望其必然,祇盡人事以聽天命而已。我之一生,祇求避世自修,讀書樂道了事,才不足以入世,智不足以應物,活到現在,已算萬幸的多餘。祇望國家安定,天下太平,就無遺憾了。目前你們已經接觸,希望能秉此好的開始,即有一好的終結。惟須鬆手放我一馬,不再事牽涉進去,或可留此餘年,多讀一些書,寫一些心得報告,留為將來做一點參考就好了。多蒙垂注關愛,寵賜暫領,容圖他日報謝。」
兩岸領導人並未讓南懷瑾如願。雙方密使又陸陸續續在南的香港寓所會談了多次,大陸方面的密使後又增加了汪道涵、許鳴真等人。一年半後,即1992年6月16日的一次會談,南懷瑾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一式兩分,交密使分別送達兩岸最高當局。建議書內容如下:「有關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問題,適逢汪道涵先生、楊斯德先生、許鳴真先生等與蘇志誠先生等,先後在此相遇,廣泛暢談討論。鄙人所提基本原則三條認為:雙方即應迅速呈報最高領導批示認可,俾各委派代表詳商實施辦法。如蒙雙方最高領導採納,在近期內應請雙方指定相應專人商談,以期具體。如未蒙批示認可,此議作罷。基本三原則三條:一.和平共濟,祥化宿怨;二.同心合作,發展經濟;三.協商國家民族統一大業。具建議人南懷瑾敬書」。建議書發出後,中國內地方面作了認真研究表示肯定,然而沒有正式回覆。而臺灣方面由於蘇志誠深知李登輝意圖,竟然私自將建議書壓下了。從此,南懷瑾退出兩岸密談。兩岸密使舍此管道,後來又在珠海、澳門及北京等地密會多次,最終由於李登輝出訪美國,拋出「兩國論」,致使兩岸關係硝煙彌漫,再度緊張,並關閉了秘密溝通管道。
現在看得清楚,李登輝當初派出密使並不是為商談兩岸合作事宜,而是一個緩兵之計。李在執政初期,權力基礎未穩,利用密使緩和兩岸關係,取得中國內地對其在臺灣地位的認可,得以騰出手來將李煥、郝柏村和林洋港等政敵清除掉,鞏固自己權力。後來李登輝乾脆公開說那時會談「我是在騙他們(中國內地領導)的」,完全暴露了「臺獨」的嘴臉。
面對今天兩岸關係展現的新氣氛、新局面、新情勢,回顧五十多年來兩岸為尋求改善關係,協商統一,有多少仁人志士在為民族利益、同胞福祉而辛勞奔走,奉獻智慧。反對及遏制「台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艱難困苦的工作要做,南懷瑾先生這樣的密使精神值得大家發揚的,祇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復興,有利於兩岸同胞的利益,就要捨個人之安危得失,祇講耕耘不求回報,默默地知不可為而為之!相信憑中華民族的智慧、意志、毅力,中國的統一大業必將實現。到那時候,我們真應該誠懇地道一句:「飲水毋忘掘井人!」
南懷瑾的書別具一格,不同凡響。南懷瑾畢生鑽研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但他並不拘泥一字一句的訓詁注疏,不固執於一得之見、一家之言,而是透徹地理解儒釋道各家的學術精髓,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和現代人的種種心態,廣証博引,談笑自如。「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南懷瑾客廳裏掛上的條幅,反映了南懷瑾寬闊的胸懷及執著的追求。
南懷瑾著作一個難能可貴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易經》、《論語》及《老子》這些幾千年前的深奧經典,南懷瑾用通俗、輕鬆及幽默的現代口語講解起來,使讀者如同聽故事小說,入耳入腦,愛不釋手﹔南懷瑾的書還充滿人生哲理、富於強烈的民族意識。難怪出版界爭相出版南懷瑾的書。
中國國內學術界的專家學者肯定可以在南懷瑾的書中挑出毛病或提出完全相反的觀點。本來,如何解釋及評價幾千年前古人講國的話,有不同的意見是很自然的。老子的一部《道德經》,祇有五千字,但後代詮解評價《道德經》的文章專著恐怕已有幾千萬言了,不僅有中國的,還有外國的,無不摻進了作者本人的思想觀點,老子如果活到現在,不知作何感想。所以,南懷瑾謙虛地把自己的書名都用上“別裁”、“雜說”及“旁通”等名詞。
南懷瑾現在已離開講壇,幾年前,移居香港。南懷瑾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但聲名遠播、桃李滿天下﹔南懷瑾學富五車、功成名就,但沒有高官厚祿、腰纏萬貫。出於對家鄉的厚愛,出於對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企望,南懷瑾在海外籌巨資,建立了幾個投資公司及基金會,也在中國國內開辦或籌組八個合資企業,合資修建溫州至金華的鐵路項目也正在落實﹔南懷瑾慷慨解囊,在中國全國二十多所高等院校設立獎學金或提供資助,但他不讓宣傳,連南懷瑾親近的人也說不清有多少人得到過他的扶植。
著名學者、詩人南懷瑾據報於2012年9月29日下午4時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4歲,和其熟絡的浙江樂清人大主任趙樂強向溫州新聞網證實消息;惟太湖大學堂仍未發布死訊。南懷瑾一生致力傳播國學,弟子遍及兩岸三地政商界,更是推動兩岸會談的「信使」。
南懷瑾1918年3月出生於浙江樂清,幼遵祖訓勤研諸子百家、國術,求學於軍校、金陵大學,抗戰時從軍,戰後入峨嵋山大坪寺鑽研佛學3年,之後在雲南、四川等地講學。1949年後,他到台灣多間大學講學,在台灣思想文化界影響極大,弟子包括權傾一時的台灣總政戰部主任王昇等人。王昇被解職後,南於1984年離台赴美。
南懷瑾1988年定居香港,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昨向中央社憶述,南當年的住所兼學堂在堅尼地道,包括她在內的弟子常去吃飯聽課。南在港期間,當年成都軍校老同事、民革副主席賈亦斌找上門,介紹他認識中央台辦主任楊斯德,託南作兩岸傳話人。
居港促多次國共會談
1990年12月3日,兩岸密使在南懷瑾香港寓所重開國共會談。此後多次會談均由南從中協助,他更於1992年6月的一次會談中,為兩岸密使親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分送兩岸最高當局。據指海協會長汪道涵曾代表江澤民邀南懷瑾回大陸,交流兩岸關係方略。
南懷瑾2004年移居上海,兩年後在蘇州太湖之濱創建學堂,修行授徒。
南著作頗豐,題材多涉宗教、哲學,所著的《論語別裁》曾風行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