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6 15:16:41月光哈小貓

第六回 問心石

第六回 問心石

 

問心亭

 花開有情、四處飛舞。朝飛暮卷、奼紫嫣紅。

群花鬥艶、桃花冠絕。六翼天女、禦風飛行。

傾國容貌、漫步而來。華容婀娜、飄逸靈動。

動靜自然、幽幽惑惑。魅影性感、身姿輕柔。

百花嫉妒、令人忘餐。一種醉意、兩地閒愁。

 


問心亭遠處的天空出現七彩雲朵、撒下五顏六色的花瓣。

有七位神女從天而來。她們一襲白衫如雪、 

有三對透明翅膀、手捧花籃、拈花微笑、眼波流轉、神識說道:靈兒小姐!

妳要的東西我們已帶來了!

兩手合抱於胸前行禮說道

拜見靈兒小姐!

清靈說道:你們都來了啊!我們都好多年不見了!嘻嘻^^

魔法晶石及蜜餅都有帶來了嗎?

我們收到天尊神識傳音、東西都準備好了也全都帶來了、

 

清靈說道:太好了!謝謝你們也!

小牛哥!喵琥!瞳鈴兒!來來來!我來幫你們介紹介紹!

這七位小姐姐是天音使者!他們都來自中部洲(又稱空相世界)。

牧童問道:我對中部洲、還是有些不明白!清靈可以告訴我好嗎?:

喵琥也說道:我也是有聽沒懂! 哈哈!我想渡咕了!

清靈眸子彎彎笑著。嘻嘻!

對著喵琥說道:在遠古時期有大能者、在這星球的狹縫裡,創造了四個維度的虛擬世界!名為天地玄空。

以外院來細分為 53世界、如上部洲佔13個、下部洲佔36個、中部洲則有4個。

中部洲四個世界的人都是無相體! 均壽 無記 。

比如上下部洲人壽將盡、有些修行不錯的行者不想進入輪迴。本體就會遁入四個虛擬世界!等待時機再前往更高的上等界空。

但要進入這四個世界要有界空認同及方法。不是人人想去都能去的世界。

比如眼前七位小姐姐、美貌、形像、樣式、你們見到的都是物質載體。其實他們是無相體。

 

喵琥說道:這樣聽完、越聽不明白了! 哈哈!

看我的喵手喵腳!身體又是什麼回事啊!

清靈眸笑著說道 : 喵琥的身體也算是物質載體。分別你的本體有參與生命成長過程。

這七位漂亮小姐姐的身體是天地神器所化成。當他們的神識進入這個身體嵌合之後、神識就能接管控制這個身體。

但也有些例外的人沒有神器所化的身體。他們會借人.妖.獸.物.器.嵌合身體之後再進入這個物質有相的世界。

 

牧童又問道 :那我們要如何能嵌合控制這個身體呢?

 

清靈說道,體相用是遠古大能所創造的絕學,三絕學以蒼穹變最為出名,大能流傳道韵的意志萬物萬象都有本體形相作用。

例如汽車,車子有它的本體,也有他的相,作用,功能,如乘載人事物禍褔。再幾個說明

如空是本體,他的相就是無相。作用是無中生有。

如心是本體,相是無相。作用是生命體驗。

如飛機是本體,他有各種形式的形相。作用是交通工具,省時方便。

如愛情是本體,愛是無相,用則於情。

喵琥又說道:那喵琥是本體,嘴巴是形相,作用就是吃哈哈。

瞳鈴兒說道: 你就會耍寶吧。 我就是本體,拳頭就是相,喵琥會痛會吧、你會叫就是用、嘻嘻!

喵琥叫了一聲!哇!馬上閉上嘴嘴、那我把嘴嘴關起來哈哈!這也是用吧?

 

清靈開心的說道 :

太好了、大家都有些明白了!

 

那我們邊走邊聊! 要去找最起初的本體!

 

等等我們就會佈一個陣法!進入問心石世界!

進入之後、有一點要注意。有三頭狗兒駐守在門口。牠的戰鬥力非常強堪稱完美道種境實力。

所以我們所有人一起聯手也有可能會打不過牠的、所以我們要先採用智取的策略。

如果所有辦法都沒辦法應付。那就我們只有36計走為上策、

我要發給大家各一顆神石、屆時危險時只要捏碎。自然會帶你們回到問心亭這裡。

等等、我們準備好了、就出發了。

 

 


第七回 三頭狗兒

本故事純屬虛擬意境!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參禪修煉請斟酌一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22-03-26 20:47:48
(悄悄話) 2022-03-26 20:31:59
月光哈貓 2022-03-26 20:15:55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妄盡還源觀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全稱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本書分為六門,前三門述說圓頓之妙解,後三門正明觀法;全書乃教修華嚴之觀法,而還歸於一心之本源。據卷末所附宋代淨源之重校記載,孤山智圓法師依唐中書舍人高郢之北塔銘序,以本書為杜順所作,然淨源依唐丞相斐休所述之妙覺塔記所載,則認為本書係賢首(法藏)所作。蓋從文中屢次引用新譯華嚴經而論,可知本書當係賢首晚年之作。

賢首認為華嚴經義富博宏深,難究至極,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敘述妄盡還源觀六門,以令後學修習觀法,斷除諸妄,復歸真源。六門為:

-

版主回應
賢首認為華嚴經義富博宏深,難究至極,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敘述妄盡還源觀六門,以令後學修習觀法,斷除諸妄,復歸真源。六門為:



(一)顯一體,謂顯示一切諸法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

(二)起二用,謂依上述之淨體而起二用,即:(1)海印森羅常住用,謂入於海印三昧,寂照真如本性,妄盡心澄,眾德並現。(2)法界圓明自在用,謂入於華嚴三昧,寂照法界本體,眾德具足,圓融無礙。

(三)示三徧,謂依上述之二用,而示現三徧性,一一普周於法界,即:(1)一塵普周法界徧,謂塵無自性,依真理而成立,於一一塵中,皆見法界。(2)一塵出生無盡徧,謂塵依真理而起,真理具足眾德,故依真起用時,萬法繁興而無盡。(3)一塵合容空有徧,謂塵無自性(即空),而幻相宛然(即有),於一一塵中,事理該羅,容納無礙。

(四) 行四德,謂依上述一塵能之境而修行四德,即:(1)隨緣妙用無方德,謂隨順機緣起萬千妙用,神變莫測。(2)威儀住持有則德,謂整肅威儀,闡揚教法,拯物導迷,以為軌範。(3)柔和質直攝生德,謂慈悲平等,質直無偽,而以正法攝化眾生。(4)普代眾生受苦德,謂眾生受苦無量,常懷悲愍救度之心。

(五) 入五止,謂依上述四德之行而修五止,即:(1)照法清淨離緣止,謂觀照真俗二諦之法,乃空有不二,清淨虛廓,智境雙亡。(2)觀人寂泊絕欲止,謂觀五蘊之身本空,寂然淡泊,諸欲皆盡。(3)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應用萬化,任運常然。(4)定光顯現無念止,謂入於光明炳現,內外洞徹,無思無慮之止中。(5)理事玄通非相止,謂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隱顯俱融,性相雙泯。

(六) 起六觀,謂依上述五止而修六觀,即:(1)攝境歸心真空觀,謂觀一切諸法唯一心所造,境本空寂,無有實體。(2)從心現境妙有觀,謂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佛土,成就報身。(3)心境祕密圓融觀,謂心與境圓融無礙,心境雙融,了無迫隘。(4)智身影現眾緣觀,謂智身唯一,能顯現眾緣,猶如日輪照現,眾皆能見。(5)多身入一鏡像觀,謂以大止妙觀之法力加持,而能一身變化多身,多身入於一身,如鏡現像,無有障礙。(6)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一身為主,多身為伴,主伴互現,重重無盡,如帝釋之珠網,光光交映,無有窮盡。 p2342



-
2022-03-26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