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之道
十牛圖為宋代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八牛圖而成,依圖次第禪者由修行、開悟、調伏,明心至見性,進而入世。大學之道、修行者若能瞭解自我心性歷程,更不會走錯方向,行者宜多觀察體會禪師意境所指、看破十牛圖真實的內涵。
比如說見牛? 為何只見到牛屁屁?為何不去見牛頭呢?
慢慢來拆圖解字、尋伺在字圖中是否有含藏道韵呢?十牛圖是否是禪師留給我們的猜燈謎 ?
1.
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是什麼呀?
朱熹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淺譯:( 答案不一定是對的喔、他是跟著靈感翻譯的)
如有學者發現到這問題、追求無窮盡那專業學習、你的專業學問已夠好的、理事已夠用了、應明白心物,發展到極點,物極必反、也須放下至善完美境界、停止無盡至極事理、若明白性命中庸之道、還有大學、大成之道、明心德者能得到上天幫助使靈性不昧。萬事萬物都是出自同一個道理所演變相通、處理道理的原則也都可以隨心應對、但人心受稟性所拘束、人有時聰明所誤、人有時昏暗不明。人就是學問再多、最終也是很危險的學習方式。如學習者有發現這問題也應明白、應儘速回復到原本初心?
莊子也說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是加上去的)
朱熹又說了:你明白聖人大道(菩薩、基督)的方法之後、無盡的思慮已無汙無染的停下來。首先你所要學習、是如何能將心安定下來。那要如何將心安定下來? 要能先靜下心。能靜下心就能安下心、就能看破思慮中所有事情的源由、所有事物來龍去脈始末、萬事萬理都是相通道理、若能知前知後、若能知者、鋒芒畢露、善刀而藏、已近大學的精神了。故知行於窮理、正心、修己、治人。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知明心見性也、知行合一 ,體相用相乘和合運作。(道德及理氣)。
(悄悄話)
(悄悄話)
(悄悄話)
(悄悄話)
(悄悄話)
月光哈貓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種意生身
通教登地菩薩得如幻三昧,能示現無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意欲至彼,身亦隨至,故稱意生身。據楞伽經卷三之一切佛語心品載,通教菩薩有三種意生身,即:(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三昧為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以定性為樂,異於苦樂等受,故意譯為正受。謂三昧樂正受,乃華梵雙舉。通教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薩修三昧時,證得真空寂滅之樂,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通教第八地菩薩覺了一切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無所有,以無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剎,迅疾如意,自在無礙。(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薩覺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得一身,無量身一時普現,如鏡中之像,隨諸種類而得俱生,雖現眾像,而無作為。 p660
_
版主回應
《阿含概論》淺習(五十一)
第六章第二節諸法無我(二)
我與無我,二俱難說;其中的真實義,絕非外道凡夫所能臆測,唯有親證真我者,方是確能了解我與無我正理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阿含解脫道的聖者。是故,佛亦不為緣未俱足的外道說此勝妙之法。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九五七經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閒暇見答以不?」佛告婆蹉種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婆蹉種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曇?命即身耶?」佛告婆蹉種出家:「命即身者,此是無記。」「云何瞿曇?為命異身異耶?」佛告婆蹉種出家:「命異身異者,此亦無記。」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余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餘。」婆蹉白佛:「瞿曇!云何說有餘?不說無餘?」佛告婆蹉:「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婆蹉白佛:「我見火無餘亦然。」佛告婆蹉:「云何見火無餘亦然?」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熾火,疾風來吹,火飛空中,豈非無餘火耶?」佛告婆蹉:「風吹飛火,即是有餘,非無餘也。」婆蹉白佛:「瞿曇!空中飛火,云何名有餘?」佛告婆蹉:「空中飛火,依風故住,依風故然。以依風故,故說有餘。」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余處,云何有餘?」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余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婆蹉白佛:「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沙門瞿曇!世間多緣,請辭還去。」佛告婆蹉:「宜知是時。」婆蹉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PRKN4.html
月光哈貓
意生身相門
http://book853.com/wap.aspx?nid=1489&p=3&cid=0
版主回應
太虛大師講述
十四年夏在寧波天童寺講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
己二 意生身相門
庚一 誡聽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別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意生身相,明佛菩薩得神應大用與二乘不同。佛不待問而直告誡聽者,以前在修行方便門已略明,此再從證成地位而說其差別相也。
庚二 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總標
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意生身者,以變化身譬同意識,想到何方即到何方,無空間之阻礙;想到萬年即到萬年,無時間之隔斷。譬如吾人念佛,想依正莊嚴之極樂世界,即現心中;又如讀至法華授記弟子當來成佛,一若各各剎土宛在眼前,此從喻立名也。從法立名,則廣義之等無間義,八識皆曰意;狹義之意,屬於六七二識。到菩薩位轉識成智,並非滅此二識。蓋二識上分別二執全斷,俱生執亦隨分斷除,與智相應之意心王,轉成清淨末那意識,現諸化身。佛果上八識全轉,湛然相續,即為自受用身;由七識現他受用身;前六識現種種化身;故意生身通於佛及菩薩。三種身相之第一種,初地至七地可得;第二、八至十地可得;第三、唯佛獨有。然十地亦分得,明得如實修行一乘法者,漸增上地而得三身。
壬二 別釋
『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自性法故,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大慧!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三昧樂正受意生身原為初地至七地得,此舉中而攝前後也。蓋平等正受三昧樂,在三、四地纔顯,所以發光、燄慧表其光明熾盛。由是自心所現種種之相,絕不分別,心無動搖,不為識浪所轉,了一切法無性而能現身無礙。雖然安住三昧,而常上求下化,皆是此意生身功用。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者,七地以前修行,尚須用功以自精進,至八地觀行成熟故,於無相觀中得無功用行,了知第一義空。身心轉變者,轉我愛執藏之根本依,故得無量三昧及無量相好、神力、自在、光明而迅疾如意。雖非四大造色之身,而現身土分分具足;雖現相好,猶如幻、夢、影、像。通達諸法即心自性,唯心為性。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者,遍器世間、有情世間、正覺世間而現佛身,乃至異種異類之身,隨感而應。無行作者,言不假造作功用之境界。自證稱性圓滿無漏功德,與十方三世諸佛,平等平等。
壬三 結勸
『大慧!於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當修學』!
三種身大用如是,應觀察而覺了,覺了而修學也。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我乘大乘,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有境界。然乘摩訶衍,三摩提自在,種種意生身,自在華莊嚴』。
如來乘無乘相可得,非音聲、非文字所建立,非所證得之諦,非能解脫之智,非一切無所有之無相境;雖一切皆非,而一切皆是菩薩及佛乘。此大乘種種正受,種種自在,種種意生身等,因行具足,果海莊嚴,一切皆非,即是妄想無性,即是無有分別,即乘一乘大乘。正如心經所謂: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涅槃菩提、無不得成。又前四句、起信論所謂如實空,後四句、則如實不空。真俗圓融,空有雙照,大乘法門,依此而設。
己三 五無間業門
庚一 請許
http://book853.com/wap.aspx?nid=1489&p=3&cid=0
月光哈貓
別教七住菩薩:亦名位不退菩薩。為大乘別教菩薩,依成佛五十二階位開始起修,於多生多劫中入十信位,乃至入初住位中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於修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時,藉由真善知識之教導攝受故,一念相應慧,找到了萬法根本-如來藏故,因此而使覺知心出生般若智慧,不復認蘊處界為我,三縛結斷已,能現觀蘊處界皆從真實如來藏出生,由是現觀之般若智慧,體驗真妄和合運作,
菩薩簡介
別教七住菩薩:亦名位不退菩薩。為大乘別教菩薩,依成佛五十二階位開始起修,於多生多劫中入十信位,乃至入初住位中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於修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時,藉由真善知識之教導攝受故,一念相應慧,找到了萬法根本-如來藏故,因此而使覺知心出生般若智慧,不復認蘊處界為我,三縛結斷已,能現觀蘊處界皆從真實如來藏出生,由是現觀之般若智慧,體驗真妄和合運作,復能現觀此第八阿賴耶識,與虛妄之前七識,相互配合輾轉出生或顯現世間一切萬法,如是現觀之功德受用,及真善知識之攝受教導故,令彼能於此第七住位而能不退故,亦名不退位菩薩也。然彼初證七住位之菩薩,猶如出生之獅仔,尚不能離於成年獅子父母之保護及哺育,故不能離於善知識之攝受,當於悟後精進修行,以免被邪師惡知識、惡因緣所障礙也。若有七住菩薩於所悟之如來藏真實常住,不能安忍於無生者,心生懷疑故,我見復萌,乃至「頭上安頭」,否定所悟之如來藏,妄想另外找尋一個清淨真如;如是於如來藏懷疑、否定、頭上安頭者,即是退轉於七住位,退回凡夫位外道見中,造作諸不善業。
《菩薩瓔珞本業經》「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T24, no. 1485, p. 1014, b29~c12]
版主回應
別教:為藏、通、別、圓四教之一。別教者,謂大乘佛菩提道之修證有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別教:
為藏、通、別、圓四教之一。別教者,謂大乘佛菩提道之修證有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菩薩從十信位開始起修,經一劫乃至一萬大劫修集十信圓滿,再入初住位,開始廣修外門六度萬行,修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福慧資糧,建立般若知見,作諸加行以斷我見,於般若正觀現前,證唯識性──阿賴耶識,入別教七住位,復依依所證之如來藏發起般若智慧,及無生忍,開始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乃至修學諸地無生法忍,圓滿一切種智,究竟佛地。如是別教之修證,即佛菩提之修證次第,唯大乘菩薩種性者所能相應,乃至修學,不共於二乘有學、無學者,非凡愚聲聞、緣覺根性者所能了知,故有別於二乘之修行法門,故名別教。
《四教義》「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啞。法華經明,迦葉領解自述:「往昔聞方等大品,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即其義也!所言別者,義乃多途略明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也,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恆沙佛法,別為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恆沙俗諦之理別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塵沙劫修,行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別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盤四德異二乘也。別義有八種,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成別果也。」[T46, no. 1929, p. 722, a17~b7]
《大乘唯識論》卷1:「如佛世尊說有化生眾生,由別意故說,幻相續不斷乃至來生。複次,佛說:無眾生及我,但法有因果。由此別說,知是別教。佛世尊說:色等諸入亦如是,為度宜聞說入眾生,此說依教意。別教意云何? 識自種子生顯現起似塵 為成內外入故佛說此二此偈欲顯何義?似塵識從自種子勝類變異生。是種子及似塵,顯現為似色識生方便門故。佛世尊次第說:眼入色入乃至似觸識,從自種子至變異差別生。是種子及似觸,顯現為觸識生方便門故。佛世尊說:為身入及觸入若約此義說入,有何利益? 若他依此教得入人無我 由別教能除分別入法空若佛世尊由此義說諸入,受化弟子得入人空。從唯六雙但六識生,無一法為見者乃至為觸者,若知此義說人空,所化弟子得入人我空。由別說者,由說唯識教,得入法我空。」[T31, no. 1589, p. 71, c12-p. 72, a2]
-
月光哈貓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賢
指修善根以制伏煩惱,使心調和之三種修行階位。可分小乘之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一)小乘三賢位,又作外凡位。即修有漏善根(即順解脫分)之階位。(1)五停心觀位,以五停心觀,抑止貪、瞋、癡、我見、散亂心之五種階位。(2)別相念住位,一面觀身、受、心、法之不淨、苦、無常、無我之自相,同時觀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3)總相念住位,即總觀四念住之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之位。以上三位與四善根位(內凡位)合稱七方便位,乃入見道之準備修行階位。又五停心觀位成就奢摩他(止),其他二位成就毘舍那(觀)。
(二)大乘三賢位,又作三十心。指十地以前之菩薩,其階位有三階十心之別。(1)十住,會理之心,安住不動,稱為住。十住即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2)十行,行此行,則能進趣於果,稱為行。十行即歡喜行、饒益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無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難得行、善法行、真實行。(3)十回向,回因向果,稱為回向。十回向即救諸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諸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入法界無量回向。除菩薩瓔珞本業經以十住、十行、十回向為三賢外,另有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之十信習種性、十止性種性、十堅心道種性,梵網經卷上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等。又相對於十信之稱為外凡,此大乘三賢稱為內凡。〔四教義卷五、菩薩瓔珞本業經疏卷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五、華嚴五教章卷三〕(參閱「五十二位」1044、「五停心觀」1144、「四念住」1708、「菩薩階位」5221) p679
_
版主回應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十住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薩修行之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屬於「住位」,稱為十住,即:(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四)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八)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舊華嚴經卷八菩薩十住品、菩薩本業經十地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釋義品、十住斷結經卷一至卷四、大乘義章卷十四〕 p430
-
月光哈貓
引用網址: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980/
大學之道
楊祖漢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大學之道是指大學或成就大人之學的途徑和方法。
語見〔禮記.大學〕的「經一章」(朱熹〔大學章句〕,又〔大學〕經朱子提出單為一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大學,有兩種解釋,一指古代的教育機構,是培養人材的最高學府(若取此義,則「大」可讀作「泰」);一指大人之學,或成人之學,即成就理想的人格的學問。
_
版主回應
大學之道
楊祖漢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大學之道是指大學或成就大人之學的途徑和方法。語見〔禮記.大學〕的「經一章」(朱熹〔大學章句〕,又〔大學〕經朱子提出單為一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大學,有兩種解釋,一指古代的教育機構,是培養人材的最高學府(若取此義,則「大」可讀作「泰」);一指大人之學,或成人之學,即成就理想的人格的學問。
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即取第二種解釋。王守仁亦取此義(見〔大學問〕)。這兩種解釋可以關聯在一起。古代的大學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理想的道德人格和治術人才,也就是培養治者。與小學所教的書數及日常規矩,有不同的層次。朱子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此文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大學章句序〕)依此說可知小學教育有普遍性;大學教育除治者的子弟外,平民才智優秀的才能進入。 關於大學之道的內容,〔大學〕的原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經一章〕)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朱子認為是大學的綱領。明德,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光明的心或德性,一是光明的德行。
如解作光明的心或德性,則〔大學〕如同〔孟子〕,肯定人有善性。如解作光明的德行,則是從行為結果上說,那便不必涉及心性論的問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鄭玄云:「明明德,謂在明其至德也。」即可如此解。宋明儒則都認為明德是從心性說,明明德即是將人本有的但為私欲所障蔽的光明的德性彰明出來。朱子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親民,朱子認為應作「新民」,因為下文所引湯之〔盤銘〕、〔康誥〕及〔詩經〕之語,都和「新」有關。而親與新在古書上是常常通用的。據朱子,新民即使百姓革除舊習,日新其德。王陽明則主張仍作「親民」解,親民即親愛百姓。他認為〔大學〕所說的「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便是親民之義。陽明之說雖亦有據,但仍是朱子之解為順。止於至善,是必須達到最理想的地步之意。〔大學〕下文云:「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即在各種人倫關係中,都有其當行之道,這便是至善所在。朱子對止於至善的注釋是:「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即從事大人之學的學者,必須以至善的達成為最終的目的,在對己的明明德及對人的新民上,都要有至乎其極的最合理的實踐。
王陽明認為朱子以「事理當然之極」解至善,有「理在心外」之意,而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並不在心之外。而止至善,是將心之本體充分實現出來的意思。(王守仁〔大學古本旁釋〕)
朱子認為,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三者,是〔大學〕的三綱領。知止而後有定數句,是說若知道了至善之所在,而努力求實現,則心志便會有定向。心志有定向,便不會妄動而靜。心不妄動,便能安穩。能安穩便能思慮周全。能思慮周全,則行為便會合於至善,而達到理想的境地。而這一系列的實踐過程,是有本末始終的區分的,明明德是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如果明白了本末始終的區分,而循序漸進,便近於大學之道了。
又知本末先後,亦呈就後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目說,在前者為本、為始,而在後者為末、為終。如修身為齊家之本,故修身為本及始,而齊家為末及終。如欲齊家,須先修身,而修身亦必導致齊家之結果始終本末是相涵的。往後推,則齊家為治國之本,治國為平天下之本。
引用網址: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980/
大學之道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