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21:11:39月光哈小貓

心思






 

如:「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
《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想念、懷念。
如:「思親」、「思家」。
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悲悼。
《文選·張華·勵志詩》:「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心緒、心情。
如:「情思」、「愁思」。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想法、意念。
如:「心思」、「文思」。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
 


用於句首,無義。
《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用於句中,無義。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用於句末,相當於「啊」。
《詩經·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在佛教中,思是指心出現欲望、想要的動力,以道德性質來區分,可分為善、惡與無記三者,思的集合為行蘊。思可以朝向惡法,或是善法,取決於人的見解,釋迦牟尼鼓勵其信徒以正見來導引心的方向。
思能造作業,為業的本質。學者水野弘元認為,原始佛教以思來作為行蘊的代表。


玄奘譯《品類足論》卷1:「思雲何?謂心造作性。即是意業。此有三種,謂善思,不善思,無記思。」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思,謂能令心有造作。」
《雜阿含經》卷3〈61經〉:「雲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
 
《雜阿含經》卷28〈787經〉:「何等為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謂:邪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彼皆隨順,一切得不愛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惡故,謂:邪見,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正見人若身業隨所見,若口業,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正故,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
 
 
----------------------------------------------------------------------------------------------------
 
 
《增支部》第三品:「諸比丘,我說行(巴厘語:cetana)為業。眾生通過意念,由身口意作業。」
 
----------------------------------------------------------------------------------------------------
 
水野弘元〈業〉:「在原始佛教中,行蘊被說明為最狹義的思(cetanā,善惡的意志),不過,因為此思被敍述為行蘊的代表,所以實際上,也包含了其他的心理作用。……行蘊是指除受、想、思之外的一切精神作用,思即是作為其代表。此思既是善惡意志,也是業的本質,可視之為業的同義語。因此,最狹義的行,亦即思,可看成與業相同。但是,行蘊當然也包括其他的心理作用,尤其在後來的部派佛教,將行蘊更加廣義的解釋。」收入《佛教教理研究》。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
 
八識是一個佛教術語,識的分類法之一,指的是每一個五根具足的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


第九識 阿摩羅識(梵語:अमलविज्ञान,轉寫:amala-vijñāna),佛教術語,又譯為庵摩羅識、唵摩羅識、菴摩羅識、阿末羅識,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白淨無垢識。



「問:若爾既無自性不淨,亦應無有自性淨,云何分判法界非淨非不淨。答: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淨,為客塵盡故立為淨。」「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無有能疑,亦無所疑,廣釋如《唯識論》。但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呂祖曰:「人生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再等何時度此身。






上一篇:和光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