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19:53:37月光哈小貓
清淨正命
托缽乞食、不乞金錢、野外露宿、日中一食…… 這是一部全面反映遼寧海城大悲寺妙祥僧團二時頭陀、外出行腳的佛教紀錄片,本片記錄了僧團二十年來,走過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等北方五省兩市,行程6000餘公里,修行二時頭陀的行腳歷史。
真正修行者
妙祥:這是佛的戒律要求,並不是說我創造了什麼,也不是我感悟了什麼。而是現在所要求的,都是佛當時所制定下的,也是佛說不允許改變。
真正修行者......................
「手不捉金銀戒」是出家人及在家人的分水嶺,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佛陀非常明白的教導出家人不可以接受金錢的供養,所以不論是金錢、支票、信用卡、現金卡、金融提款卡、股票、債券、金、銀、珠寶……..等等,只要具有貨幣性,或變現性極高,依照律部的解釋,全都不可以接受,尤其是台灣流行以「紅包」供養出家人, 更是一種陋習,施受雙方皆不清淨,令戒律的精神蕩然無存。
又出家人可不可以有個人帳戶?依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捉金銀等學處第十八》的記載,若比丘教他人安置金錢等物,或教他人安置金錢等物於箱器之中,或教他人安置金錢等物於已封閉的箱器之中,該名比丘都算觸犯手不捉金銀戒。由上開戒律的規定可知,出家人不可以有個人帳戶。施主心中發心捨財供養比丘可將金錢委託給「淨人」管理,但這些錢在轉化為飲食、衣服、醫藥、臥具等四事供養之前,其所有權都是屬於原來的施主所有,只是暫時「信託」給淨人保管,雖「實際上」在家人不會取回該筆供養金,但「理論上」在家人是可以取消供養及取回該筆供養金。所以,一名清淨聖潔的比丘是不會過問在家人如何處理施主所供養的金錢;而在家居士若擔任比丘的淨人,接受來自四方信眾所委託的金錢時,也一定要注意不可對外宣稱比丘有個人的帳戶,以免落人口實及遭人譏嫌,甚至引發爭議,陷比丘於不義。
佛陀在本篇經文中教導他的出家弟子們:「如果金錢及珍寶是清淨的,那麼五欲也就應該是清淨的。」是故比丘絕不可以為了宏法、隨緣、不執著、度眾等冠冕堂皇之藉口妥協讓步,因為戒行若不清淨,必定無法獲得正定,其知見也必然不淨(參見北傳中阿含七車喻經),修行必將一無所獲,一定不是「四雙八輩」。
四雙八輩
即四向四果。聲聞依其修行之淺深而分四階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等四對八種。向與果合則為四雙,分則為八輩。〔增一阿含經卷二、大集經卷十五虛空藏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一〕(參閱「四向四果」1683) p1849
http://www.charity.idv.tw/1/a17.html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九一一篇》
喬正一譯於二○○四年九月五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印度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內。當時,有一位名叫摩尼珠髻的長者前來禮謁佛陀。
長者一見到佛陀,便頂禮佛足,隨後便恭敬地退坐在一旁,對佛陀說:「世尊啊,前先日子國王邀集諸位大臣一起討論出家的佛弟子(沙門比丘)如果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這樣的行為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這時就有人主張沙門比丘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並沒有什麼不對;但也有人持反對的看法,認為沙門比丘不應該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
「世尊,那些主張沙門比丘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人,是從佛陀您這裡聽來的?還是根本就是他們個人主觀的意見?這種看法符不符合法義呢?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這種說法有沒有什麼地方會受到譴責?」
佛陀告訴這位長者:「主張沙門比丘可以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說法並不是真的,我從未這麼說過,這也不符合法義,當然會受到譴責。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沙門比丘若是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就是不清淨!不是出家沙門應該有的行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應有的行為。」
長者聽後便說:「太奇妙了,世尊。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並不是出家沙門應該有的行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應有的行為,這樣的看法才是正確的。
世尊,這種見解,會增長正見及殊勝微妙的功德,所以我也抱持沙門比丘不可以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這樣的看法。」
佛陀補充說明:「假設沙門釋子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話,那麼所有的五欲功德都應該是清淨的。」
摩尼珠髻長者聽到佛這樣的說法,心中非常的歡喜,接著頂禮佛足後便離去。
在摩尼珠髻長者離去後,世尊便告訴阿難尊者去招集所有依止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內的比丘集會,阿難尊者便依佛的指示招集僧眾集合,等所有比丘到齊後,世尊便將與摩尼珠髻長者討論手不捉金銀的經過告知大眾,並讚嘆長者能獨排眾議,在國王及大臣面前作了獅子吼。
佛陀告誡諸比丘:「比丘們,從今日起,如果你們需要的是木頭,就應該向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頭;如果需要的是草,就應該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車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車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務,就應該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務。千萬不可接受金銀寶物的供養!」
佛陀說完後,比丘們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對佛教有一定瞭解的人,大概都會聽到過午不食或日中一食這兩個說法,不過對於日中一食真正目的,可能瞭解並不到位。那麼日中一食背後究竟哪些秘密?
其實在佛經中,日中一食原本叫一坐食,如《中阿含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我一坐食,一坐食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汝等亦當學一坐食,一坐食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
一坐食已,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
日中一食,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是對僧團的根本戒律,而且十方如來都是日中一食。
為什麼佛制訂日中一食?我們應該清楚,我們的生死輪回的根本是淫欲,淫欲為正因,有了淫欲就有了輪回,就有了生死。淫欲不斷,生死不能了,三界不可出。所以說斷淫欲從哪兒去斷,首先我們就應該從食物著手。
因為食物是助因,過多的食物產生了很多的能量,會促使我們的身體生理的變化,使我們增長欲望心。所以佛講:日中一食為佛食;早晨食為天食,升天的因;下午食為畜生因;晚上食、半夜食這是為地獄因。
所以說日中一食是很重要一條。我們想了斷生死,你不去掉它的助因,就不可能去掉它的正因。我們都說心不貪念,既然心不貪念,食物就應該放下。
作為居士,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要求。如果你想修行,在飲食上必須控制,因為你今生來到世間不是為了吃飯、睡覺、生兒育女來了,也不是為了掙錢;你是為了修行,是為了成佛道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在能做到的條件下要儘量去做,不管做到哪一步,過午不食也好,日中一食也好,我們都應該支持不應譏笑。
有的身體不太好,這是另外的原因。日中一食能治多種病,有十大利益,身體輕快、少下氣、不昏沉、智慧增長、有正念,……它有很多的利益。你吃三頓飯,和吃一頓飯、日中一食的思維它都不一樣。
因為我們很多的思維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為什麼我們並沒有證到正知正見的地步,因為我們的知見往往都來源於物質上的影響。你吃一頓飯必然有吃一頓飯的思維方式,吃兩頓飯有吃兩頓飯的想法,吃三頓飯有三頓飯的想法。所以說,我們如果想真正地得到正念,就必須從飲食上著手的。
日中一食,不是吃一頓飯就完了,而且還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今天吃飯,當我們身離開座的時候,這個飲食、這個一坐食就破壞了。而且當我們打食物的時候,你想認為自己的食物已經夠了,你手只要一比,拒絕,我不要食物了,就以後的任何食物不能再要了。有的人認為這個食物夠了,順便不自覺的手就一比,表示一下拒絕下面的食物,那你以後的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了,包括你吃飽不能吃飽都不能吃了。
過去有一回我正在過齋,有個居士行堂,他又想給我食物,又怕我不要,很猶豫。猶豫一次、兩次、三次,還在猶豫,我就用手比劃,意思說你就趕緊給下麵行吧,不要給我行了。我這麼一比劃,這就壞了,雖然沒吃飽,下面所有的食物都不能要了,只好忍受。通過幾次這個事情,慢慢就長了教訓,一看他來就不敢再比劃了,怕吃不著食物。
但是這個鍛煉了我們一個不貪之心,必須在食物上要打勝仗。因為食物對我們來講,雖然是人離不開它,也正是我們一個大敵。因為人離不開食物,食物又促使了我們不斷地輪回,所以說食物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食物要不克服,你想得道,太難了。
因為這就是貪心,你放不下貪心,還想得道,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對飲食這一關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概念。眾生之所以輪回,就是飲食。如果我們能夠日中一食,按照佛的戒律去做,而且不分別食,就包括每個食物,擺在最前面的就吃,也不挑裡面的食物。
為了養身體,不得不吃點兒食物,來滋養身體,並不貪戀裡面的色聲香味,不再貪戀這些東西;而且我們能夠真正的不起分別的時候,你有可能在吃飯的時候就證道了,吃飯的時候就了脫生死了。
你想這麼大的利益,我們為什麼不抓住呢?我們千辛萬苦的修道,拋家舍業的滿世界跑,有時你不如當下就擱你那碗飯。你做功夫,就從你碗裡做起,既方便又直接。所以說,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
作為居士來講,有能力的,我希望大家都要做。咱這裡有很多的居士能做,有的在家也那麼做。雖然身體消瘦一點,很多的疾病去掉了,而且得到正念,內法才增加,這都是很殊勝的。
所以說,佛講,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成佛都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我們即使做不到,也要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