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意識
情緒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儘管一些情緒引發的行為看上去沒有經過思考,但實際上意識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
情緒可以被分類為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和後天學習到的「複雜情緒」。基本情緒和原始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複雜情緒必須經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學習到,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複雜情緒數量和對情緒的定義都不一樣。
定義
情緒被描述為針對內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產生的突發反應,一個主體對同一種事件總是有同樣的反應。情緒持續時間很短,產生的情緒包含語言、生理、行為和神經機制互相協調的一組反應。人類的情緒也來自生物性能,特別是在演化中被強化。因為情緒可以為一些遠古人類常常面臨的問題提供簡單解決方法(如產生恐懼並決定逃離)。
容易和情緒混淆的概念有:
感覺(feelings)對客觀現實個別特性(聲音、顏色、氣味等)的反映,是客觀的反映,並不是主觀的認識。
心情(moods)主體所處在的感情狀態,比「情緒」延續時間長,感情波動不如「情緒」強烈。
情感(affect)一個籠統概念,有時包括情緒、感覺和心情,有時可以專指「情緒」。
構成
在莫斯科主顯節,一對父子的情緒反應,孩子害怕,父親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
情緒既是主觀感受,又是客觀生理反應,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種社會表達。情緒是多元的、複雜的綜合事件。情緒構成理論認為,在情緒發生的時候,有五個基本元素必須在短時間內協調、同步地進行。
認知評估:注意到外界發生的事件(或人物),認知系統自動評估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觸發接下來的情緒反應(例如:看到心愛的寵物死亡,主人的認知系統把這件事評估為對自身有重要意義的負面事件)。
身體反應:情緒的生理構成,身體自動反應,使主體適應這一突發狀況(例如:意識到死亡無法挽回,寵物的主人神經系統覺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頻率變慢)。
感受:人們體驗到的主觀感情(例如:在寵物死亡後,主人的身體和心理產生一系列反應,主觀意識察覺到這些變化,把這些反應統稱為「悲傷」)。
表達:面部和聲音變化表現出這個人的情緒,這是為了向周圍的人傳達情緒主體對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動意向(例如:看到寵物死亡,主人緊皺眉頭,嘴角向下,哭泣)。對情緒的表達既有人類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獨有的成分。
行動的傾向:情緒會產生動機(例如:悲傷的時候希望找人傾訴,憤怒的時候會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
分類
目前的心理學界在情緒分類上分裂為兩大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情緒可以被劃分為完全割裂的幾大類;第二種觀點認為,大部分情緒只是程度上不同,本質是一樣的。來源請求
支持情緒分類的學者普遍認為,人類具有十幾種「基本情緒」,這些情緒含有生理因素,為全人類所共有。在此基礎上,不同的文化對基本情緒有不同的詮釋,還有一些情緒在特定社會條件下才會產生,這些被稱為「複雜情緒」。基本情緒必須具有以下特點:
出於本能,不是後天學習到的。
所有人面對同一種情況都會產生同一種情緒。
所有人表達基本情緒的方法都相似,並能被其他人類理解。
產生這些情緒時,所有人都有相似的生理模式。
驚奇
常見的基本情緒有:喜悅、憤怒、悲傷、恐懼、厭惡、驚奇。常見的複雜情緒有:窘迫、內疚、害羞、驕傲。由道德因素產生的情緒都是複雜情緒。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情緒之間不是割裂的概念,而是在同一個光譜上遞增或者兩極化。如Robert Plutchik 認為,八個基本情緒是四個情緒光譜的兩極:歡樂與悲傷相反,憤怒與恐懼相反,信任與不信任相反,期待與驚喜相反。不適用於光譜的情緒是一些基本情緒混合產生的,就像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很多種顏色。例如不信任發展到極致是厭惡,憤怒和厭惡混合是鄙視;不信任和恐懼混合是不安;歡樂和信任混合是愛。
根據激發情緒的原因,一些神經學者把情緒分為「經典情緒」和「穩態情緒」。經典情緒包括愛、憤怒和恐懼等。這些情緒通常由外界環境引發,通過感受器官影響主體(如因為看到、聽到、聞到的事物產生愛)。 「穩態情緒」是人體內穩態失調產生的,包括疼痛、飢餓、口渴和疲勞等。 這些情緒由內感受器傳達給中樞神經系統,促使主體行動,以恢復穩態(如血糖下降使人感到飢餓不安,必須去尋找食物)。穩態情緒由大腦較低級的部分產生,只有強烈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主觀意識注意。但在極強烈的情況下可以控制大腦較高級的區域,包括產生理性思考的額葉。
意義
為瞭解釋情緒的意義,查爾斯·達爾文在1872年寫過一本《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達爾文認為,情緒幫助動物們適應環境。表達情緒和表現動物的身體特點有同樣作用,例如,狗在地盤被侵略的時候憤怒狂吠,讓敵人認為它比實際上更具有攻擊性。達爾文認為,情緒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選擇的產物。
為了生存,人類必須探索環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異物(噁心)、建立社會關係(信任)、避免傷害(恐懼)、繁衍(愛)、戰鬥(憤怒)、尋求幫助(哭泣)、重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歡樂)。在原始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情緒可以讓人類自動趨利避害,做出更利於生存的選擇。 儘管憤怒看起來沒什麼好處,但在原始部落裏,可以讓一個人被人害怕並建立起威望。羞恥和驕傲可以促使一個人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
在社會生活上,情緒幫助我們:
與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嬰兒不會說話也能成功交流)。
影響其他人對我們的態度。
表示善意(如不是出於喜悅,只是禮貌性的微笑)。
產生過程
從古希臘至今,歷代思想家都試圖在理論上解釋情緒的產生。 當代情緒理論多注重經驗主義研究方法,很多獨立的理論並不互相排斥,大多數研究人員樂於採納多種視角,融合各種理論。引起爭議的問題主要是認知判斷對產生情緒有多重要,特別是和身體反應等其他方面比較。
生物學視角
一些科學家在生物學視角上,認為情緒是動物對外界事件的生理反應之一。第一個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威廉·詹姆士。在20世紀,這一理論逐漸失寵,直到最近更多神經學證據支持這一早期觀點。人類的情緒大多對應特定的神經反應,基本情緒更是如此。
詹姆斯-蘭格理論
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出,情緒體驗主要是身體變化造成的。 丹麥心理學家卡爾·蘭格(Carl Lange)幾乎在同時發表了相似的理論,因此這被稱為「詹姆士-蘭格理論」。這一理論主張:「當身體產生(生理)變化時,我們感受到這些變化,這就是情緒。」
有些人認為情緒激發起行動,我們哭泣是因為難過,逃跑是因為害怕。詹姆士-蘭格理論則給出相反的解讀:刺激引發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產生生理狀態上的改變,生理上的反應導致了情緒。
一些實驗支持了這一理論,例如人為操縱受試者的表情,受試者可以感受到相應的情緒。 這些實驗也被應用在治療中,例如大笑療法、舞蹈療法。
在1953年以前,詹姆士-蘭格理論被主流心理學界摒棄。批評者的觀點是,詹姆士列出的身體變化,很多是一般生物應激反應,這些反應和不同的情緒並沒有一一對應關係。還有些批評者提出,產生感情比產生身體變化迅速。人們只需1/10秒就能感到憤怒,但是神經系統激發腺體,把荷爾蒙釋放到血液中需要一整秒。因此生物反應只是強化感情,不能製造感情。
坎農-巴德理論
由於外周理論過於強調自主神經系統在情緒中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因而引發了很多爭議,坎農首先反對該理論並提出了自己的學說。該學說認為,情緒體驗與生理變化是同時發生的,它們都受制於丘腦的控制。
當代研究
由於批評聲音強烈,詹姆士-蘭格理論在20世紀前期沉寂下來,直到一些近期神經學發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該理論。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即使沒有大腦皮質參與,人也可以產生情緒(即沒有自主意識、沒有認知的情況下)。生理變化伴隨著情緒產生,調節制約人們對情緒的感受,但是並不直接造成情緒。情緒也可以反過來導致生理變化,並產生包括戰鬥、逃跑、撫育在內的適應行為。
神經解剖學家發現,哺乳動物大腦中有三個獨立的神經迴路,分別控制三種情緒反應:
產生積極行為的系統:產生快樂情緒,使動物樂於探索周圍的世界。
產生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系統:產生恐懼或憤怒,使動物判斷迎戰或逃跑。
產生消極行為的系統:產生焦慮,使動物行為僵硬、消極。
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憤怒、恐懼、悲傷、厭惡四種情緒各自有獨特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這是因為這四種情緒能激發出特定的行為,並且這些本能行為和生存息息相關(如憤怒使人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可以提高戰鬥力)。
研究也發現,八種基本情緒和神經遞質水平也有關係。例如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去甲腎上腺素綜合作用產生的。羞愧的時候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水平都比較低。興奮、感興趣的時候,這三種神經遞質水平都提高。
當左邊的前額葉皮層受刺激活躍時,人會產生正面情緒。在實驗中,美好的畫面會讓這一區域更活躍,反之亦然。即人為刺激實驗者的左邊前額葉皮層時,中性甚至負面的畫面也看起來更美好。一些學者曾猜想過,憤怒作為負面情緒會讓右側前額葉皮層更活躍。然而事實證明,憤怒會啟動人的左前額葉皮層,即帶給人更多積極感受。
認知學視角
從認知學、社會學和文化的角度,情緒不僅僅來自生理反應,還受到資訊處理過程、社會交流方式和文化背景影響。一些情緒如希望、驕傲和疏離感不能僅從生物學角度解釋。例如「失望」這種情緒可以和自主神經系統以及面部表情完全沒有關係,而只能從社會文化角度解讀,即一個人沒有得到他所希望的東西。一些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必須經過判斷、評價和思考過程才能產生。這一系列思想行為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下意識的;可能是抽象思考,也可能不是。
判斷過程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造成情緒的直接原因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判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奧運會上獲得銅牌的選手比獲得銀牌的選手更高興,前者慶幸自己獲得獎牌,後者則遺憾沒有拿到第一。瑪格達·阿諾(Magda Arnold)在60年代最先提出,在外界事件發生後,大腦的邊緣系統會自動判斷這件事對我們是好是壞根據事件定性,我們下意識地決定是喜歡還是厭惡這件事,因此產生情緒。情緒成為我們的動機,使我們接近或是避免剛剛發生的事件。
理查·拉薩魯斯(Richard Lazarus)對這個理論做了一點修正,他認為情緒的判斷過程分為兩步:我們首先判斷這件事對我們的重要性,然後判斷它是好是壞。每個人判斷重要事件的標準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會對以下要素造成影響的事件就是重要事件:健康、自尊、目標、經濟狀況、尊重和重要的人。
情緒知識
幼兒只能理解和區分少數幾個情緒,一般是基本的快樂、悲傷、恐懼、生氣、愛。隨著人們經歷更多事件,更細膩的感情被區分開,例如快樂可以被分為欣慰、滿足、喜悅、驕傲、樂不可支。很多情緒是通過學習得到的,情緒的數量、情緒之間的關係、情緒和環境的關係構成了我們的「情緒知識」。情緒知識豐富的人可以更恰當地判斷一件事對這個人的意義,並給出更具體的情緒反應。而幼兒只能作出籠統的情緒反應。例如幼兒用悲傷和生氣應付所有造成疼痛的事件,而成年人根據情況不同,可以有笑中帶淚、知恥而後勇、五味雜陳等複雜的情緒。來源請求
社會文化視角
跨文化研究證明,如果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改變,他的情緒構成也會發生改變。和中國嬰兒相比,美國嬰兒的情緒反應更強烈,更具有表現力。這也許是因為兩種文化中,成年人對情緒的表達就不一樣。
研究人員試圖找出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基本情緒」的認知有什麼差異。結果顯示,中美文化中的人對於喜悅、憤怒、悲傷、恐懼的認知一樣。但是中國人把「愛」看做悲傷的情緒,並且中國人認為「羞惡之心」也是一種基本情緒。於是美國人的基本情緒中有兩個正面的(喜悅、愛)和三個負面的(憤怒、悲傷、恐懼);中國人的基本情緒中有一個正面的(喜悅)和五個負面的(愛、憤怒、悲傷、恐懼、羞恥)。
控制
一些職業要求從業人員控制他們的情緒,這些職業包括空中乘務員、髮型師、醫生等。從事這些工作的人要經常與公眾接觸,必須學會控制負面情緒,即使這些負面情緒是正常、健康的。
例如醫生既不能厭惡患者,也不能被患者吸引。醫學院的常規訓練會包括情緒中立教育,要求醫生在治療時拋棄個人感情。醫學院常教給學生用五種方法控制情緒:
把可能激發情緒的事情轉化為抽象的事物。比如把身體接觸看做執行一系列常規操作。
關注正面意義。比如思考一套不成功的治療能讓我們學到什麼。
把患者的事情留給患者,不要帶進自己的生活。
保持樂觀,常開玩笑。
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儘量少看、少碰患者。
相反,髮型師和空中乘務員經常要保持開朗、熱情、能說善道。空中乘務員常使用演員「深度表演」的技巧,在工作時間用禮貌的態度替代所有自然情緒。
◆◆◆◆◆◆◆◆◆◆◆◆◆◆◆◆◆◆◆◆◆◆◆◆◆◆◆
中樞神經系統(英語:Central Nervous System,縮寫CNS)是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集中的結構,在脊椎動物包括腦和脊髓;在高等無脊椎動物如環節動物和昆蟲等,則主要包括腹神經索和一系列的神經節。
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構造最複雜而完整,特別是大腦半球的皮層獲得高度的發展,成為神經系統最重要和高級的部分,保證了機體各器官的協調活動,以及機體與外界環境間的統一和協調。
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了神經系統,控制了生物的行為。
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位於背腔,腦在顱腔,脊髓在脊椎管;顱骨保護腦,脊椎保護脊髓。
◆◆◆◆◆◆◆◆◆◆◆◆◆◆◆◆◆◆◆◆◆◆◆◆◆◆◆
自律神經系統,紅色部分為交感神經,藍色部分為副交感神經.png
自律神經系統(英語:autonomic nerve system,縮寫為ANS),又稱植物神經系統(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內臟神經系統,與軀體神經系統共同組成脊椎動物的周圍神經系統。
所謂「自主」,是因為未受訓練的人無法靠意識控制該部分神經的活動。自律神經系統掌握著性命攸關的生理功能,如心臟搏動,呼吸,血壓,消化和新陳代謝。
此外,如性器官和血管系統和眼內肌都受到該神經系統的控制。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都有自主神經成分。
自律神經系統被分為
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的作用可概括為產生應激作用
副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多數扮演休養生息的角色。
腸神經系統
相比起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腸神經系統受中樞調節不多,比較獨立。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般來說起相互拮抗的作用(例外:唾液分泌)。
豬拜佛1 (1).jpg
豬拜佛1 (2).jpg
豬拜佛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