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6 21:18:41月光哈小貓

西王母

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或稱「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靈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極樂金慈聖母」、「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全稱為「上聖白玉龜台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禦群仙大天尊」)據古代文獻《山海經》裡記載,西王母象徵災疫和刑罰,為帶來疾病與災禍之妖母,其形象為一豹尾虎齒善嘯的怪物。在後代逐漸演變為道教上古神靈,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女神。近代由於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

 

關於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陽雜俎·諾皋記上》記載「西王母姓楊,諱回,治崑崙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為楊回、字婉妗。

 

《八仙上壽寶卷》與滬劇《庵堂相會》的唱詞中說王母是上八仙中的一柱。

 

目錄   

1      形象的衍變

2      玉帝與王母的關係

3      民間信仰

4      參考文獻

4.1   引用

4.2   來源

5      外部連結

6      參見

形象的衍變

 

西王母統治著西方崑崙山脈上眾多神仙所居住的天庭,時常有玉女和三足鳥相伴。

據古代文獻《山海經》裡記載,西王母象徵災疫和刑罰,為帶來疾病與災禍之妖母,其形象為一豹尾虎齒善嘯的怪物。在後代小說和戲曲裡,因其名為王母而認為是天帝等階的配偶神,故其形象一步登天,逐漸轉化為一位儀態萬千、年可三十許的絕美貴婦,成為了尊貴的「西方天界之母后」。民間還傳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為王母娘娘的聖誕日,屆時王母娘娘要舉行蟠桃會,宴請各路大小神仙,群仙為其慶壽於瑤池,又為長生不老的象徵。她是天宮中地位最高也是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為女仙之宗,並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專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來源請求。

 

西王母是中國最古老的女性神祇,早在殷商蔔辭中,就有「西母」之稱,有論者認為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上古巫書《山海經》中,西王母以一個半人半獸的形象出現,顯示出濃厚的圖騰色彩,同時也具有某種刑殺之神的氣質。

 

《穆天子傳》中也提到了西王母,但是更多的是以遠方異族部落領袖的身份出現的,其中西王母與周穆王相會飲於瑤池的情節被後世繼承,《竹書紀年》和《史記·趙世家》都稱周穆王曾經和西王母交往過。

 

《漢武故事》、晉·葛洪編纂的《漢武帝內傳》及六朝小說中也有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常見情節。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信仰仙道的皇帝,七月七日那天聽聞西王母即將降臨宮殿而趕忙做好迎接西王母的準備,到了七月七日深夜二更時,西王母駕乘著紫雲車降臨到漢武帝的宮殿。漢武帝將西王母迎接到宮殿後,西王母則贈予漢武帝七顆仙桃與之享用(有的文獻則說是5枚仙桃)。西王母的仙桃又稱為「蟠桃」,種植於崑崙仙山上的蟠桃園裡,三千年才結一次果實,擁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功效。傳說只要吃一個仙桃就能夠延長三千年的壽命。文獻中記載:王母命侍女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王母以三顆與帝,帝食之甘味,收核欲種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

 

《漢武帝內傳》引《太平廣記》中首次描寫了西王母的絕世容顏:「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明代洪應明著作的《仙佛奇蹤》與宋代人編纂的《太平廣記》等古典文獻中記載上元夫人在女仙中的地位僅次於王母:「年可二十許,天姿精耀,靈蚌絕朗。」另外在文獻中還給出了供王母差遣的貼身侍女(墉宮玉女)的名字:董雙成、王子登、許飛瓊、安法興、郭蜜香、紀維容、石公子、婉淩華、范成君、段安香、李方明、宋靈賓等。文獻對其侍女描述為「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

 

 

西王母居崑崙之間,有城千里,玉樓十二。據說西王母居住在一個用美玉雕琢而成的晶瑩剔透的九重宮殿裏,宮殿外有蜿蜒一千米的金色城牆,男神們住在宮殿的右翼,左翼居住的是美麗的仙女和女神。

早在漢初,就流傳著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藥的傳說,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中稱:「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直到漢代道教興起以後,道教開始推崇王母,那就要抬高她的身份和地位,於是東晉時期的文人編纂出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尊神原始天尊之女的神話,西王母的身份也再次發生轉變,晉·葛洪《枕中書》中記載:「在二儀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時,已有盤古真人,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後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生東王公與西王母。後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集說詮真》引《仙傳拾遺》中又說「西王母居崑崙之間,有城千里,玉樓十二。左侍玉女,右侍羽童。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者,都是她的屬下。」因此道教稱扶桑大帝東王公為元陽父,太真西王母為九光玄女。東王公化萬物,西王母化萬靈,西王母稱其為萬靈主母。其聖地為崑崙山脈,並掌管仙界所有女仙的名籍,為諸女仙的領袖。從此西王母的地位一步登天,當初虎齒豹尾的形象也很難再被世俗接受,於是道教文人又為此編纂出了一個巧妙的說法將其分離開來,宣稱人身虎首、豹尾蓬頭的怪神並非王母真形,而是「西方白虎之神,西王母的使者」,「道書《逍遙虛經》所雲:蓬髮戴勝,虎齒善嘯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

 

 

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中記載:「金母元君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靈九光龜山金母,一號曰西王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和東王公一起,是天地陰陽之氣的顯化,協助天地、贊襄化育。西王母還統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東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後才能去朝見三清。「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鹹所隸焉。」

 

西王母轉變成為諸女仙之王以後,九天玄女自然也成為了王母娘娘駕下的一名女仙。北宋景德道士—張君房編纂的《雲笈七籤》中記載:「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繼雲:「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應。』」其中描述了西王母是輔佐黃帝的保護神,她差遣九天玄女下凡協助黃帝戰敗蚩尤。另外還有《山堂肆考》、《集書詮真》引《通考全書》中稱八仙之一的鐵拐李正是西王母把仙術傳授於他,點化他得道成仙的。

 

玉帝與王母的關係

 

王母娘娘,被民間認為是玉皇大帝之妻。

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沒有明確關係,西王母是由玉皇大帝啟迪元功,以先天西華至妙陰氣凝聚而成之女神,後王母感帝恩而成為天界第一夫人。在天宮中是所有女仙之首,「為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並執掌著西方的崑崙仙山。玉皇大帝則是群仙之首,三界之主,又稱昊天上帝,昊天上帝比西王母要出現得早。西王母據稱是由「西華至妙至氣」而化生,當然不是肉體凡胎,照理來說不該有男女情慾,夫妻之道。但人們既要把她給神格化,地位抬得極高,但又要將其給世俗化。後來才將西王母演變為玉皇大帝之妻,過著天界的夫妻生活。

 

而神話傳說和神話小說中玉帝與王母是夫妻關係,當民間信仰將玉皇大帝上升為天界之主時,西王母又轉變為玉皇大帝的妻子,並將其尊奉為「王母娘娘」,從此西王母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一位氣派雍容、無比尊貴的天界第一夫人。這種身份在吳承恩《西遊記》以及民間戲曲《天仙配》等作品中有所體現。

 

《天仙配》講述玉帝與王母最小的女兒—七仙女,由於天宮寂寞難耐,便鼓動六位姐姐與她一起去淩虛台觀賞人間的美景,偶然看到在下界賣身葬父的青年—董永,便被他那感天動地的孝心與他那憨厚老實的本性所打動,七仙女便在此刻間動了凡心。大姐見她動了凡心便冒著天庭的威嚴,幫助七妹下了凡間。臨走時,大仙女給了她一柱難香,以便七妹有難時好燃香求助。

 

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會。」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說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有一女兒—龍吉公主。

 

《神仙傳》、《墉城集仙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文獻中記載天帝與王母共育有二十四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已明確身份,詳情如下:

 

第四女 - 名叫「華林」,號為「南極王夫人」。

第十三女 - 名叫「媚蘭」,號為「右英王夫人」。

第二十女 - 名叫「清娥」(《仙佛奇蹤》為「青娥」),號為「紫微王夫人」。

第二十三女 - 名叫「瑤姬」,號為「雲華夫人」

第二十四女 - 名叫「婉羅」(《仙佛奇蹤》為「玉卮」),號為「太真王夫人」。

在現今的牛郎與織女或七仙女的傳說卻大大誤解了這位天之女後,其中狠心拆散恩愛夫妻的王母娘娘成為了封建專制的代表人物。在正本的故事中,牛郎與織女是受到玉帝與王母娘娘的賞識才結為連理,但後來兩位過度沉浸於愛情中,不再努力固守自己的工作,造成織女不織布影響天理的運作,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玉帝決意拆散這對情侶,然而王母娘娘卻留下後路給織女,准許織女於七月七日在鵲橋上與自己的夫君見面。至於七仙女則是因為天命已到必須回到天庭,而與董永公開自己的身份,辭別歸天。王母娘娘到了現代的一些相關影視劇中帶有濃重的女權主義色彩,其中表現出王母娘娘才是天界真正的掌權者,也有的把過去王母娘娘的誤解形象轉化為原本的慈母形象。

 

民間信仰

從原始宗教發展的軌跡來分析,西王母的形象應當是從上古巫術儀式中的女祭司形象發展而來。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祭司等職位是有部落中的女性長者擔任的,她成為部族的最高權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負責主持祭祀,而上古時期的祭祀中,殺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而殺死祭物的工作則是有女祭司來完成的——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視為死神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漢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為民間的一種風尚。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關東百姓離鄉逃難,逃難的過程中以稻桿當作西王母籌,作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經歷郡國二十六,直達帝都,並於京師聚會,歌舞祭祀西王母。

 

民間的苦難為民眾的造神運動提供了契機,西王母作為一名被改造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壇,這種民間的祭祀狂熱最終得到了官方的承認,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為漢代一個重要的民間信仰。這種由民間發起的宗教狂熱最終影響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久視的追求,因此,道教徒利用上古巫術資料並加以改編,創造出我們所熟悉的西王母和與之相對的東王公,而後在道教通俗化的過程中,東王公被演繹為玉皇大帝,而西王母則改造為玉皇大帝之妻王母娘娘。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雖然始終未降,但其影響力卻日益衰退,即在中國有名的女神行列之中,南方所信奉的海神媽祖與東北地區所信奉的山神碧霞元君的信仰也遠遠超過了西王母。但在此之間有以西王母頂替媽祖和碧霞元君的神職者。隨後西王母與無生老母信仰相互混同起來,明代羅思孚所創羅教的至高神無生老母,使西王母的神話逐漸擴大。近百年來,無生老母的形象逐漸被西王母所取代。此時西王母的神格極為複雜,有的近於無生老母的神格,被稱為「育化聖母」、「維皇上帝」等,簡稱母娘。

 

近年考古研究發現,「西王母」可能是古中國西北一部落的名稱,只因該部落剽悍兇惡,而被中原的華夏族訛傳為刑殺之神。有些西方的考古和歷史學家甚至直接將一些古代羌、狄部落稱為「西王母」(Xi-wang-mu)。也有研究認為「西王母」與印度教Durga(難近母)有關。

 

《焦氏易林》總結了民間向西王母祈願的種類:賜子、家族興旺、遠遊平安、長壽、福祿、趨吉避凶、婚嫁美滿等。正是因為西王母具有這些職能,自漢代以來就受到民間的厚禮祭拜。泰山南麓虎山水庫下建有王母池,其正殿為祭祀王母娘娘的王母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王母池都要舉行盛大道場以示慶賀。此外,在北京東便門內有一座蟠桃宮,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著名的蟠桃宮廟會,此廟雖然規模小,但名氣卻很大,廟內的主祀神是王母娘娘,蟠桃宮這一俗稱就是因蟠桃盛會的傳說而得名。建於明代的青羊宮鬥姥殿中於西邊供奉著西王母(居右)、正中供奉著先天大梵鬥姥元君(居中)、東邊供奉著虛空無上地母慈尊(居左)這三大女神的神像,有時候這三者相互混同起來。



 





瑤池金母 下凡塵 親臨凡界 喚迷津 未得心碎 斷腸詩 千呼萬喚 叫靈兒

瑤台鐘鼓 響遍洲 普化四方 照宇宙 皈盤龍鳳 聖印上 歸赴龍華 會母容

日月運行 天時到 諸神天尊 聽母命 懿命下降 乾坤應 盤中撥轉 薪傳命

蓬萊西方 天命明 細推其詳 點黎民 命子皈盤 法帆登 淚盈雙腮 再叮嚀

托孤盡瘁 任肩重 同輸汗眾 建堂階 口口命子 把道開 積德雙修 菩提開

瑤台瓊漿 玉液筵 蟠桃盛會 封神排 龍鳳兒女 快回來 母子暢談 懷抱裡

瑤池金母 下凡塵   聖跡真容 渡世人 未得普傳 誠感歎  命交仁聖 早排行

口口人山 普蓬萊   同輸汗眾 建堂階 要知老母 下凡意  瑤命皈盤 快展開

 

瑤命皈盤 未見彰   卻交諸子 耐期長 托孤盡瘁 任肩重  前浪後推 去渺茫

瑤詩勸子 淚盈盈   命早修持 脫俗塵 皈複先天 照日月  盤傳大道 化迷人 

瑤會三期 備龍華   命修道果 早還家 皈依無極 來源遠  盤練菩提 燦翠霞 

瑤程渺渺 道無邊   命鍛金身 挽大千 皈位祇有 勤積德 盤修玉露 證金仙 

瑤聲呼破 五更鐘   命子登舟 趕皈帆 皈赴龍華 祝聖會 盤中妙諦 細推詳 

瑤舟破浪 海天昏   命子留心 勿陷淪 皈化險路 為大道  盤除掛礙 是真空



龍華三會

龍華三會的『意義』:

彌勒未成佛前亦稱菩薩,在彌勒下生經有記載,釋迦牟尼佛時代就有這位菩薩, 而且曾經釋迦佛受記:「汝彌勒受我記後,將來成佛度脫人天,」是為彌勒作菩薩時代的歷史。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成佛,是在龍華樹下,其樹名龍華者,言其枝幹高大如龍盤空,且能開燦爛之花,結豐碩之果。言三會者,其轉第一次法輪,遇彌勒佛聽經聞法受記度脫者,是為龍華初會;經若干時期,有若干眾生,又聞彌勒佛說法而得超凡入聖者,是為龍華二會;到最後一會,則大轉法輪,凡為彌勒佛所度之機,皆度盡無餘,是為龍華三會。 
 
龍華三會的『時間』: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成佛,其時間距離現在尚遠。根據彌勒上升經記載:釋迦佛對彌勒菩薩說:「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即說明了彌勒菩薩距今二千五百餘年前生天候,需經過人世五十六億萬歲的悠久年代,才能下生人間在龍華菩提下成佛,擊大法鼓,轉大法輪。

龍華三會的『因』、『果』:

末法的眾生,凡是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皆與彌勒佛發生關係,將來龍華三會皆得受記作佛。 但是龍華有三會,到底怎樣分判呢?即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 發生關係有深淺、大小、勝劣而決定了。其關係深大而勝者,則赴初會;其次則赴二會;其淺小而劣者 則赴三會。

第一會

修持六度發大心 龍華初會得勝果
 

在釋迦佛法中,由深刻的了解而起堅固的信仰,能起大乘正信之心,修大乘六波羅蜜行,即得大乘菩薩之果。六波羅蜜即六度,無論其男女、老幼、富貴、貧賤,倘能於釋迦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修大乘六度正信行,則此生臨終,必得上生兜率內院,覲近彌勒如來,依教奉行;將來亦隨彌勒如來下生,聞法起行,而得初會正果。 
 
第二會
 
三皈五戒赴二會 超凡入聖証勝果

 
眾生在釋迦佛法中亦能決定信心,皈依三寶,雖不發大乘心,修六 度行而因信仰決定,樂善好施,守持三皈五戒,由三皈而對佛教三寶信仰心,而成為三寶第子,由遵持五戒成為人類中有道德者,故雖不 能赴勝妙的龍華初會,而於二會亦得聞 法修行,超凡入聖。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不殺生、不盜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第三會
 
三會度眾無量數 與佛有緣皆得度
 

在釋迦佛法中,凡是與佛法稍生關係者,如偶起一念善心、歡喜心、或合十、禮拜、或 一稱南無佛,乃至於遊嬉中無意生關係者,如入寺瞻禮佛像、念一佛、頌半 偈,無 論其為見聞佛法僧三寶者;甚至或見三寶生不信心,不願心,輕慢心者,亦由此而和佛法發生關係;若信不信,若敬不敬,凡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皆以為佛所付託與彌勒 者;將來皆能赴龍華三會受記作佛。

若是出家佛教徒,即如釋迦佛弟子而違背佛法,破壞佛法,毀謗佛法,造種種惡業,只要將來能聞彌勒佛名,或見三會說法,生 一念歡喜心,往昔罪業皆悉冰消,而得證會解脫;是知龍華三會所度眾生無量無數。 




考證龍華經節抄

  這一部龍華經三期出現,要渡那九六子立志規清。

  修道人無規戒難成正果,怕的是劫臨頭不知西東。

  眼睜睜這三災八難來到,白陽佛施治法絲毫不容。

  到那時你莫說神佛心狠,怨只怨眾原子道無實行。

  真修道實體行九節玄煉,假辦道迷八邪七竅不明。

  衝六賊縱五魔四門不開,三心堂二溫室一氣不通。

  清素經白陽卷早已發下,一個個說破嘴全然不聽。

  誰不知修大道吃齋行善,無慈心財不捨枉費功程。

  單等著三災來收回地府,心妄想回天堂萬萬不能。

  聽透了佛言語急速悔改,總算是一個個九六佛名。

  急回頭修大道實行實煉,急速的回轉心是個想應。

  求明師點透你玄關一竅,鐘鼓鳴連聲響實是好聽。

  打開那三黃鎖明燈發現,獻出來四季花五色蓮紅。

  紅花落白花開六神觀看,七星臺煉八寶九子十成。

  烤成了仙佛體蓮臺隱坐,回天堂陪伴母才算修成。

  每日內無寒暑清閑自在,觀不盡天堂景奧妙無窮。

  這就是龍華經未來考證,眾原子千萬的記在心中。

  初會龍華老君公,二會龍華釋迦稱。

  三會龍華彌勒祖,龍華三會願相逢。

  佛祖住世留經卷,三教聖人治書經。

  修圓結果龍華會,龍華三會考三乘。

  家鄉聖境龍華會,諸佛朝見老無生。

  三佛設立能華會,仙佛星祖又相逢。

  天上有個龍華會,萬祖朝賀玉皇宮。

  大地有個龍華會,千門萬教願相逢。

  人身有個龍華會,性命交宮出崑崙。

  未來一著龍華會,諸佛諸祖都相逢。

  經云:

  卻說龍華相逢者,龍是性,華是命也,相者交也,逢者合也。性命交合,這才龍華會相逢也。

  自從混沌初分,無極始盈,太極初現,乾坤初開闢以來,世界冷淡,未有人煙。

老母在靈山八寶璧雲宮中,才分天下九六億靈光,化生世人。傳留人根,創造花花世界,功成之後,急早回頭。

  又貪戀恩愛,無有了休,沉落苦海,永轉輪迴。哀哉!痛哉!

為娘終日懸望兒女不能歸家,無奈差下,太上老君,化生三皇之時,設立青陽大會,渡回二億,元靈歸西,這是龍華初會也。

  又待數千餘年,又差釋迦佛,化生由天國中轉生皇太子。後遇尹喜指醒,次拜燃燈成其大道,設立紅陽大會,坐朝問道。後至印度國,大開普渡,渡回二億靈根,同登極樂,這是龍華二會也。

  今到三期末劫,三元大會,萬國歸宗,五行混合,四生六道盡遭劫數。

祖母不忍,無奈先差下二十四祖師、八十一洞真人、二十八宿、九曜星辰。佛祖菩薩、羅漢神仙、七十二賢、三千徒眾、四億原人,一齊臨凡下世。各立道門,開荒下種,大開普渡,勸化眾生,歸依法門。

  又差真武老祖,號為天真古佛,到燕南化生貧寒之家,在北方掌教。設立白陽大會,替彌勒治世,替未來收圓。捨身捨命,駕金船。另立世界,重立人煙。摘星換斗,重整乾坤。仙佛幫辦,設立沙盤,飛鸞演化,喚醒良賢。渡九二九六同船,三赴龍華,號封賢加封佛祖,坐定金蓮。標名掛號,宏願在前。

  偈曰:

  無願不成佛與仙,仙佛無願不調賢。

  金爐跪發宏誓願,願受真言上九天。

  修道之人,先標名掛號,久後進雲城,齊赴龍華。,萬壽母搭碴對,有

老母考證合同,天真佛收圓結果,弓長祖考證三乘。九陽關人人難過,五公佛盤問修行是誰。家鄉兒鄉女說對了,雲城得進,說不對,難進雲城。

  所以修道,先掛號標名,才能大赴龍華。未赴天盤,先會地盤,未赴地盤,先會人盤。未赴龍華,先會地華。這是三場掛號標名。

  上乘佛祖頭戴金花,兩朵十字披紅,一同老母古佛赴宴,蓮臺高坐。

  中乘佛祖頭戴銀花,兩朵十字披紅,相陪老母古佛赴宴,分班次而坐。

  下乘佛祖頭戴玉花,兩朵十字披紅,兩邊站立,伺候給佛幫辦。

  無功無果的道人,難進雲城,永不超生,萬世難逢。

    詩曰:

    有功的龍華赴會,有果的永續長生。

    有修的標名掛號,無修的撲了頑空。

    真佛祖增級上品,假佛祖勞而無功。

    是真的雲城赴會,是假的難進雲城。

    真武老祖下天堂,披髮赤足度賢良。

    手中舉起降魔劍,外道妖魔無處藏。

  也有真也有假真假難辨,也有邪也有妖那個知情。

  普天下出了些妖魔鬼怪,遍地裏佛菩薩處處所行。

  到如今佛與魔難分真假,眾兒女認不真假當實情。

  假佛子不醒心貪財圖利,真佛子駕金船是無虛行。

  後一祖你不認收圓來到,照誓願化膿血天打雷轟。

  可嘆我兒和女不知真假,正當邪佛當妖金當黃銅。

  豈不知真武佛領了天命,臨古東燕南地渡化眾生。

  這一回臨東土改名換姓,是天真大收圓顯出佛形。

  露真像對經卷才是真祖,不現形不露象俱是妖精。

  真佛祖駕金船捨身捨命,不貪財不圖利救度兒童。

  尊三皈守五戒替天辦道,能克己能復禮真正實行。

  假佛子不醒心貪財圖利,哄愚人不見天自己稱能。

  眾妖來混世間也稱佛祖,稱佛祖顯初洪哄騙眾生。

  不尊規不守戒殺生害命,他亦想久以後久住天宮。

  他也想龍華會成佛作祖,他也想龍華會伴我無生。

  實可嘆眾頭領自欺自哄,不皈戒不孝悌不能真成。

  現如今三龍華三佛掌定,三龍華考三乘九品分清。

  龍華會考道德封賢掛號,龍華會考皇胎九品三乘。

  龍華會考眾兒開言問道,龍華會考鄉兒來認無生。

  龍華會考賢人心中有志,龍華會考明人道法言明。

  龍華會考原人修真養性,龍華會考善人道德功能。

  龍華會考經士講經說法,龍華會考會頭傳說修行。

  龍華會考頭領調賢領眾,龍華會考領袖穿連聖經。

  龍華會考壇主替祖傳經,龍華會考真佛替祖辦道。

  龍華會考真祖替祖傳功,龍華會考真人真修實煉。

  龍華會考烈女真實修行,龍華會考香頭當祖立會。

  龍華會考祖師萬法皈宗,龍華會考三宗三佛果位。

  龍華會考五派五祖修成,龍華會考九品九祖出世。

  龍華會考二九羅漢真僧,龍華會考上乘半聖半凡。

  龍華會考佛祖並不非輕,龍華會考的是九六佛子。

  龍華會考九六來認無生,三龍華母考取千佛萬祖。

  誤過了三龍華萬世難逢。

    詩曰:

    龍華赴會團圓了,這是三會大開考。

    龍華會上取出名,永續長生再不考。

  老古佛傳一個龍華佛令,無生母坐蓮台喜笑吟吟。

  在天元設三教龍華聖會,三世佛在聖地過度交宮。

  老法王傳下令三界都曉,觀音母圓通主普渡群生。

  孔雀佛獻多寶來赴大會,淨土天無量佛朝見無生。

  李老君駕丹爐龍華赴會,萬壽母發宏願渡盡眾生。

  天真佛設立下龍華三會,老弓長九陽關考證三乘。

  五公會在玄關三番九問,按佛法按功果不順人情。

  有三宗合五派封賢掛號,有九杆十八枝緊續蓮宗。

  有五總共十乘標名掛號,有三乘有十善善合真經。

  有五五二十五排宗論教,有三會十七家帶領兒童。

  有二十零四祖皈入圓頓,有二十零六祖尋找弓長。

  有四十單八祖來赴大會,有四十八尊母認號販宗。

  有七十二聖賢調賢領眾,有一百單八祖同號同名。

  有三明合四暗天真搭手,有三花合五葉古佛留名。

  三十五五十三排宗論號,有九老善知識續在蓮宗。

  有三代傳道祖來赴大會,有八十一洞真來赴雲城。

  有三百六十名佛的護法,有二百零四十名堂標名。

  有三千眾門徒齊來赴會,有十萬軍八千同願相逢。

  普天下諸佛祖都來赴會,四明山星宿祠龍華相逢。

  九十六皇胎子標名掛號,各門頭善知識掛號標名。

  有萬國共九洲皇胎兒子,各門頭眾領袖考證修行。

  有號的一個個雲城赴會,無號的一齊的趕下雲城。

  有功的真佛祖龍華赴會,戴金花飲玉宴陪伴無生。

  無功的假祖師九陽關外,不能赴龍華會勞而無功。

  有功的皇胎子增級上品,標了名掛了號永續長生。

  八十一團圓了仙衣綵帶,在天堂件古佛永不落生。

  手拈著聖龍華吟詩作證,普天下諸佛祖一處相逢。

    詩曰:

    三會龍華總收圓,弓長老祖駕金船。

    金船駕起遊苦海,不渡無緣渡有綠。

  兩口下天堂,交與苦弓長,弓長本屬陰,兩口本屬陽,陽中包著陰,陰中包著陽,陰陽合一處,朝拜

老母娘。

老母傳令,齊下天堂,諸佛菩薩降道場,龍華聖會,古佛垂光,接引男女,同到家鄉。

  皇上有道,反拜弓長,五穀豐登,國有忠良,四夷進貢,捧表來降,六國安寧,外魔消亡,頭頭總是,物物全彰。

  古今凡聖,地獄天堂,東西南北,不用思量,遍滿法界,九品蓮鄉,求佛纖悔,萬民安康。

  祖教興隆,萬古民揚,盡皈龍華,古佛道場,九轉木子,十投弓長,度世考取賢良,捨身苦勸,喊叫失鄉,失鄉兒女,身受淒涼,

老娘不忍,親下天堂,尋找兒女,暗自悲傷,可嘆兒女,無有眼光,不知真假,怎上慈船,誤過三期,難以見娘,皇胎速醒,早上慈船,上船船到岸,一同還鄉。

    詩曰:

    後有一祖教收圓,弓長拍手哈哈笑。

    懷揣日月先天氣,袖裏乾坤把道傳。

    今是古來古是今,凡聖交參說原因。

    凡性本是弓長祖,家住燕兩八寶村。

    自幼聰明心慈善,尋師訪友拜高上。

    翠花張祖為引進,投拜真佛法王尊。

    授持三皈合五戒,拋開四相是真人。

    晝夜參悟西來意,時時守住定方針。

    忽然心地開通了,行住坐臥轉法輪。

      詩曰:

    聽祖道來聽祖道,弓長拍手哈哈笑。

    天真聖祖暗臨凡,世上多人不知道。

    有朝一日大收圓,哭的哭來笑的笑。

  中原赴龍華,天真傳聖道,真武降天下,投入弓長竅,乾坤顛倒顛。

  三會真玄妙,大又變了小,脫老轉了少,十人九不知,反把弓長笑。

      詩曰:

    真武老祖暗臨凡,隱姓埋名在世間。

    燕南趙北傳聖道,三心聖地立中原。

    單等雞叫乾坤變,春雷驚惺古天真。

    那時走馬才傳道,三明四暗總收圓。

  經云:

  卻說走馬傳道者,走者是行也,馬者是意也,傳者是說也,道者是理也,行意說理,這便是走馬傳道也。

    偈曰:

    弓長出世幾人知,渡盡萬教來歸一。

    走馬傳道時年至,渡惺皇胎早出期。

    各門頭領把頭低,萬教歸一續宗枝。

  直隸省有一個真佛出世,普天下都遊遍轉大法輪。

  真佛祖騎龍駒穿州過府,有子路和顏回左右隨跟。

  有曾子合孟子前來引路,七十二眾門徒護駕聖人。

  有州城和府縣接待佛祖,有集市和村莊迎接天真。

  一家家一戶戶俱合商議,請活佛到家中討個修行。

  有千門並萬教善男信女,攔馬頭雙膝跪都討超昇。

  叫老祖發慈悲提拔弟子,指一條皈家路了虛還空。

  老古佛心中喜開開真口,說一聲慈悲你盡得超生。

  這才是末後者走馬傳道,這才是一句話救了萬民。

  一城城一縣縣燒香擺供,一莊莊一村村朝拜真人。

  一佛出千佛出諸祖出世,一祖出萬祖出諸佛降臨。

  一祖真萬祖真諸祖成道,一人真萬人真人人成道。

  普天下迷眾生如同作夢,豈不知三期劫諸佛降臨。

  要不是眾佛祖東土救世,災難到眾兒女那裏安身。

  叫一聲皇胎兒急速快醒,在趙北合燕南認祖皈根。

  老娘的金石言你不憑信,照經書訪一訪必知原因。

  你莫說修大道真師難遇,皆因你修大道無有真心。

  真心修志要堅孝悌忠信,才能遇真師傳仙佛來臨。

  仙佛祖末劫年一齊落世,普天下勸男女尋找元根。

  眾佛祖替彌勒協辦助力,彌勒佛落中華走遍天下。

  眾原人見了面全不認親,現如今彌勒佛一時一變。

  你好酸你好甜你富他貧,沒說是見彌勒彌勒不見。

  彌勒佛去找你為何不親,皆因是時不到不能發現。

  二來是眾領袖摃高自身,單等著諸佛祖擺下大陣。

  天門開地門開善惡兩分,眾佛祖使法力天昏地暗。

  一個個想收圓不知准根,到那時眾善人一場大難。

  才現出彌勒佛一著為尊,好比作狼煙起北風吹散。

  天不昏地不暗露出星辰,到那時眾道親才知准底。

  現如今是神佛不知輕沉,這就是天機話略說一篇。

  修真道時刻刻處處留心,跟他修單看他行走坐臥。

  他要有不改處善離他們,現如今這三災八難太近。

  訪不著真佛祖莫把他跟,你要是心無主入了魔陣。

  怕的是一步錯步步難跟,老娘我為兒女血心費盡。

  東土的皇胎兒真假細分。

    老佛無生大收圓,諸佛諸祖裝一船。

    憑收萬教歸元印,無影山前渡有緣。

    上船就能登彼岸,家鄉聖景把身安。

    無生老母法船大,裝盡萬國九洲賢。

    有緣早把金船上,龍華三會未來盤。

  老古佛治法船早造完備,提防著末劫年水火罡風。

  無生母金船上巍巍不動,無影山駕金船普渡眾生。

  李老君合魯班能製會造,按天地配陰陽修生成功。

  按三身合四智五行自造,按六爻合七政八卦週巡。

  按九官眾佛祖安身立命,按十氣圓滿了配定乾坤。

  上天圓下地方金船運轉,定南針羅盤按號在中宮。

  安一根大桅梓通天徹地,掛一面七星旗四暗三明。

  小桅仟三百六週天度數,一合棚拉起來八面威風。

  船頭上觀音母慈悲救苦,船後艄地藏佛掌舵艄公。

  船左邊文殊母風輪不動,船右邊普賢母駕定水輪。

  三世佛駕金船舉高普渡,天真佛大收圓救渡兒童。

  金花母船上邊垂花接引,度盡了閻浮世願滿平生。

  船上邊達摩祖搖鈴普化,化眾生早回心齋念觀音。

  有緣人上金船同出苦海,無緣人不信心勞而無功。

  弓長祖船頭上高聲大叫,上船來歸家去龍華赴會。

  這金船遊三界常來普渡,你不曾睜開眼怎見分明。

  皇胎兒早上船龍華赴會,天盤內赴龍華永續長生。

  龍華會渡的是諸佛諸祖,龍華會渡的是羅漢真僧。

  龍華會渡的是聖賢出世,龍華會渡的是真人飛昇。

  龍華會渡的是九六佛子,龍華會渡九六認祖歸宗。

    諸佛諸祖下天堂,齊駕金船渡眾生。

    佛祖門前來度化,世間迷人認不清。

    無量壽佛來接引,上船就能到家中。

    天真古佛開普渡,普渡皇胎續長生。

    弓長老祖船頭叫,喚醒失鄉來皈宗。

    達摩老祖臨東土,佛祖臨凡不非輕。

    四大天王來擁護,四大部洲顯神通。

    因為皇胎困東土,母差佛祖下天宮。

    有緣早把金船上,龍華三會願相逢。

    佛祖街頭叫破口,殘靈無緣不肯聽。

    殘靈誤過龍華會,單等以後轉四生。

    白陽掌教死治法,一絲一毫不能容。

    現今三災八難到,兒女那裏去逃生。

    皇胎快認收圓祖,跟隨弓長到家中。

    皈家拜見無生母,永居極樂不投東。

    這是龍華三開會,皇胎兒女記心中。

    批到此處住下筆,等候弓長傳真經。

  諸仙諸佛眾聖賢,普散中華,傳道渡眾躲劫,無極天尊,分性燕南之地,借弓長著出天書,明勸人修善,暗藏天機玄妙。

  粗言淺語,人人看輕,申酉戌亥,命弓長降臨凡間,修蓋靈霄一念,諸仙凡身,傳出九侯真訣,先收四億金仙,彌勒出世再收九二殘靈,同入雲城躲劫,了凡成聖快樂無邊。

    詩曰:

    瑤池金母治收圓,意借弓長大道傳。

    掛起毛藍做招牌,先收四億大覺仙。

    又曰:

    弓長傳法五雷現,要救九六眾佛仙。

    千門萬教齊皈正,同赴龍華極樂天。

    偈曰:

    天真老祖顯神通,弓長出世現真經。

    龍華真經出了世,千門萬教來皈宗。

    中華設立龍華會,老母臨凡救眾生。

    三宗五派從頭立,九杆八枝續蓮宗。

    有緣得遇龍華會,三乘九品按功封。

    無緣誤過龍華會,披毛帶角轉四生。

  真可嘆也,既得人生,幸生中華,萬祖落世,千佛臨凡,赴上龍華三會,正好修煉,時行方便,廣結良緣。

  入寶山莫空返,一失人身萬劫難,若不修片善,枉為人一番。日月如梭,光陰似如箭,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詩曰:

    諸佛諸祖下天宮,群仙鬥寶顯神通。

    龍華三會動法寶,全憑法寶來顯功。

  老古佛坐天盤魏魏不動,無生母太皇宮想念兒童。

  天真佛設一個龍華三會,眾佛祖赴龍華掛號標名。

  普天下眾仙真來赴大會,滿乾坤眾星宿都來相逢。

  有萬國合九洲仙真佛祖,都來到中原地鬥寶顯能。

    諸佛鬥寶各顯能,也有輸來也有贏。

    贏了去赴龍華會,輸了難進古雲城。

    輸贏全憑佛家寶,無有佛寶真不行。

    佛寶全是人修煉,不修不煉不能成。

    迷人不知去買寶,花錢掛號去標名。

    也有三乘上中下,不論道德論錢銅。

    一概有為全是假,可嘆道人理不明。

    無有本是真空體,煉成真空發光明。

    真空本是真佛寶,人得佛寶妙無窮。

  南無真空,空而不空,奧妙無窮,老祖親傳,十步修行,普渡兒女,早回家中。

  第一步修行,搯定玉訣,淨坐開閉存收。

  第二步修行,先煉先天一氣,穿透中宮。

  第三步修行,閉禍門捲竹簾,迴光返照。

  第四步修行,犀牛望月,海底撈命。

  第五步修行,泥牛翻身,直上崑崙。

  第六步修行,元明殿,性命交宮。

  第七步修行,雷響一聲,開關展竅。

  第八步修行,都斗宮,當人發顯。

  第九步修行,收來放去,親到家中。

  第十步修行,點杖鑰匙開通。

  自從海底點上崑崙,共計三百六十處,九關九竅各有部位,這便是後天出世之法也。

    詩曰:

    五眼觀透太虛空,六通頗曉未來情。

    不是祖家功德大,誰敢開口洩天機。

  祖慈悲末後點開慧眼,老祖的皇胎兒都把眼睜。

  要睜開這慧眼皈家認祖,久以後赴龍華相伴無生。

  龍華會登上品塔喳對號,到家中見古佛永續長生。

    偈曰:

    天真收圓不非輕,十家彌陀九蓮經。

    十字街前把賢調,九蓮開放拜無生。

  十字真經,九葉金蓮,大開普渡,天機明傳,傳出十字真經,度化東土男女躲劫超生。

  念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心中惦念,必須心念耳聽,句句分明。二六時中,念念不離,掃盡萬綠了虛空,耳聽鐘鼓齊鳴,仙樂來迎,無窮妙境,有中還無,後天返回先天,豈不是活神仙。

  念十字佛,教人存收開閉,萬法歸一,直上靈山,才成一句,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度化九十二億都會念,念之,八十一劫永續長生。四萬五千年,太陽出南入北,人人佛心,地獄化成蓮臺,娑婆世界變成極樂世界,同得逍遙,自在快樂安然,九蓮真經,準提牟尼怛唎吽。

    詩曰:

    諸佛諸祖下天宮,三期發現龍華經。

    三宗五派是同手,刊版印送有大功。

    印送一部一身安,印送十都合家全。

    印送百部為實善,前後冤賬都免完。

    印送千部培功德,功圓果滿皈靈山。

    印送萬部稱慈善,修成菩薩萬古傳。

    無錢印送用口勸,猶如送者是一般。

  若有善男信女,龍華真經,三生之幸,誠心虔意,抄寫印送,尊經行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要有不信者,時到吐血而亡,身化濃血而死。

    偈曰:

    惡人死淨善人活,個個燒香念彌陀。

    處處感動天合地,不染三災上大羅。

    又曰:

    水火罡風論三災,不入龍華難脫開。

    家家抄傳龍華卷,善良信女快吃齋。

  每一家抄寫一部龍華經,誦念燒香拱奉,吃齋念佛,修煉三寶,得龍華能進雲城赴會,自有神佛保護,免了三災之苦,不受八難之驚。

  水火罡風乃為三災,為何八難,旱澇不收,饑饉瘟疫,惡蟲猛獸,精怪惡鬼,齊出害人,乃為八難。

  修煉三寶,免了三災,還有八難,怎麼脫開,善能躲劫。要有善士君子,出世的大賢,救國的忠良,得遇龍華真經,抄寫印送,代天勸化,普結善緣,渡眾皈善,躲過劫年。

  立功萬千,才算奇男,功圓果滿,丹書來傳,去赴龍華,加封金蓮,蓮臺高坐,自在清閑。

    詩曰:

    龍華三會六萬年,佛祖留經往下傳。

    法輪轉動佛出世,真經發現佛收圓。

  經云:

  卻說這部龍華經,是

天佛祖母親傳,因為三期末劫之時,世道不古,人心大變,惡人難勸,留下真經好作未來應驗,把這部考證龍華經,隱藏關外古佛廟內,佛爺肚裏,等候三元發現,天堂佛祖落世,菩薩臨凡,仙真出洞,聖賢開船,地府惡鬼轉世,妖魔臨凡,山精顯法,水怪爭權,

  那時候天地人共合一處,人神不分,凡聖交參,人鬼不辨,亂了乾坤,失了三綱,五常不全,不信天理,欺壓祖仙,拆了廟宇,無人敢攔,現出真經,印刷普傳,救度男女,喚醒良賢。

  經對道明,收圓何時來到,單等雙年雙月雙日時,交宮換位,黃花開了,三元來到,佛祖出世,真經發現,還得各門善士,發起善念,聯合印刷,不惜銀錢,名存寶卷,萬古流傳。

    詩曰:

    佛祖救劫把經留,善男信女快回頭。

    回頭上岸培功德,立功培德美名留。

  佛是天,天是佛,古佛老天下靈羅。

  下靈羅,無奈何,推倒舊佛拜新佛。

  拜新佛,有假真,推倒昏君換明君。

  換明君,要好人,除下奸妄換忠良。

  換忠良,是不假,普天世人留全髮。

  留全髮,不要笑,破了邪教皈正教。

  皈正教,無道門,不在道門出真神。

  出真神,脫了竅,封神定位在燕趙。

  在燕趙,聚群真,真人出世正乾坤。

  正乾坤,立人倫,聖人治世教化人。

  教化人,講三綱,三綱五常皈西方。

  皈西方,極樂國,古佛如來把法說。

  把法說,法是空,空而不空到家中。

  到家中,拜老母,拜見老母享清福。

  享清福,樂無窮,仙佛掛號來標名。

  來標名,名會高,六萬年來這一遭。

  這一遭,不非輕,諸佛諸祖下天宮。

  下天宮,降臨凡,捨身發願駕金船。

  駕金船,渡賢良,不渡無緣渡有緣。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談。

  扯到此處住下筆,好難渡的眾英賢。

  龍華真經出了世,白陽古佛來收圓。

    詩曰:

    考證龍華一部經,中華發現救眾生。

    眾生得了龍華卷,搭碴對號拜無生。

  祖是母,母是祖,祖母臨凡到東土。

  到東土,受苦難,蓬著頭來赤著足。

  赤著足,捨身心,捨身救世換乾坤。

  換乾坤,留好人,留下好人進佛門。

  進佛門,把法說,中華變成極樂國。

  極樂國,來合夥,先天也我,後天也我。

  千門是我傳,萬教也屬我。

    偈曰:

    門教不必分,全是我一根,一性分天地。

    天地是乾坤,乾坤分男女,男女快回心。

    詩曰:

    祖母臨凡到東林,渡盡萬教並千門。

    奸貪詭詐都掃盡,重開天地換乾坤。

    不問萬教不必分,俱是靈山一脈根。

    祖母親身把兒勸,兒女對面不認親。

  上方也是吾,下方也是吾,上方為天尊,下方為教主,教主臨凡,落於何處,降於何方,有詩為證。

    詩曰:

    未來教主降臨凡,不落宰相共官員。

    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道院。

    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金丹散。

    又曰:

    可笑可笑真可笑,施捨金丹無人要。

    可憐可憐真可憐,金丹普渡不上船。

    詩曰:

    忠孝德善是慈舟,可嘆迷人不知修。

    金丹法丹救生舟,普救世人渡春秋。

    偈曰:

    孝作船頭悌作艄,禮義廉恥內禮交。

    忠信仁慈為椰底,全憑德善是根苗。

    此等十寶時時用,無字真經刻刻瞧。

    外功內果打一片,保爾平地上雲霄。

  修住了命,益壽延年,不知採取,也是枉然。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