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化為智慧才有力量
知識化為智慧才有力量
作者劉濟雨 【摘自慈濟世界】知識愈多並不代表智慧愈高,年紀愈大也並不代表智慧愈深,而智慧更是與貧富貴賤無直接的關聯。金剛經有云:“人人本具智慧與德相,然皆因執著與妄想而不可證得。”
人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也時時在充實各種知識,只因透過教育才能啟發智能,充實知識才能蘊藏力量,所以從古至今,大家都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力量有建設性的,也有破壞性的。唯有讓所學的知識化為清淨的智慧,如此的力量才是充滿建設性,因為它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積極與樂觀,也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朝氣與活力,這與知識水平的高低無直接關係,但卻與知識有否轉化為智慧是息息相關。
知識不一定是從學位而來,所以學歷也並不等於是知識。知識能夠充分被用來解決問題或克服困難時,此時知識就是具備了力量。文化會影響整個社會,影響得愈深,代表文化的力量愈大。以此類推,足以讓人、事、物產生影響,或讓現況與情勢有所改變的都可謂是具有力量。其中,知識是關鍵性因素。但只是化知識為能力,力量還是十分有限。唯有將知識化為智慧與德行,這已是人文精神的境界,這樣的力量才會無遠弗屆。
具備了知識與學問,
進一步以洞察力去觀照自己的缺失,
再以離執力去破我執、滅我相,
就是智慧與本性的啟發了。
只是知道道理,但是不去體解道理,這樣即使懂得再多的道理,也只是理論而已。而一旦了解之後,又去實踐與體會,這樣的“體解”就是“知行合一”,才是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印證,如此知識才有可能提升成為智慧。生活中充滿智慧,心就不會散亂,意就不會顛倒。要如此,就要透過實踐與力行,去焠煉所吸收的知識,直到轉識成智,那就是心靈的力量了。
知識愈多並不代表智慧愈高,年紀愈大也並不代表智慧愈深,而智慧更是與貧富貴賤無直接的關聯。金剛經有云:“人人本具智慧與德相,然皆因執著與妄想而不可證得。”所以,具備了知識與學問,即是有了較高的領悟力,如能進一步以洞察力去觀照自己的缺失,再以離執力去破我執、滅我相,這就是智慧與本性的啟發了。
雖有知識與學問,但卻個性剛強難調,則學得愈多、讀得愈多,反而會因我執而愈是障礙自己,這就是“所知障”了。尤有甚者,仗勢著自己的學歷或學識而自恃甚高,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什麼都會了,這種我慢的心態謂之“增上慢”。學問再高深、知識再淵博,如不能提升成為智慧,進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則所學也不過是停留在思想的層次,雖也具有力量,但卻潛能不大,甚至只是一種謀生的工具而已。
一個飽學的知識份子,
書讀得再好、道理懂得再多,
若沒把所學運用在利益人群之事,
美其名是飽學,其實就是書匠。
有一句話:“雖不滿意,還是接受;雖然接受,但不認同;雖不認同,繼續包容。”這是心境的峰迴路轉,在艱難的夾縫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沒有身歷其境及親身體會,絕對無法體解個中滋味,這就是心境的轉折,也就是“真智”。
“真智”是心靈的力量,“俗智”是筋骨的力量。一個是無限的潛能,一個是有限的力氣。也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出來是我們的責任,不說是我們的錯,但聽不聽是別人的權利。”這是說話的技巧,也是一種道德勇氣與使命,與孔子所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高尚氣節相得益彰。
該說的不敢說,該做的不敢做,該堅持的卻無勇氣堅持,該挺身而出的卻畏首畏尾,這就是“懦弱”。所以才說:做一個濫好人很容易,但要做一個有原則、有勇氣的好人則不易。孔子更認為一個沒有原則與勇氣的濫好人,其實也是一種敗壞道德風氣的人,所以才說:“鄉愿,德之賊也”。一個飽學的知識份子,書讀得再好,道理懂得再多,但如果只懂得獨善其身或自掃門前雪,不關心他人,也不問世間事,這樣沒有以自己所學運用在自淨其意及利益人群上面,美其名是飽學,其實就是書匠,也就是一個書呆子了。
●
聖賢語錄及勵志名言是古聖先賢的人生哲理與智慧,我們讀了它只是知識,把它落實在生活中才是智慧。說一丈不如做一寸,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所吸收的“學理”,透過行萬里路的考驗即成“人理”。人理如是人事圓融也合情合理,則理事相通、理事相應,最終能以事顯理,如此就是“真理”。這就是將知識轉化成為智慧了。
知識化為智慧才有力量
知識愈多並不代表智慧愈高,年紀愈大也並不代表智慧愈深,而智慧更是與貧富貴賤無直接的關聯。金剛經有云:“人人本具智慧與德相,然皆因執著與妄想而不可證得。”
人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也時時在充實各種知識,只因透過教育才能啟發智能,充實知識才能蘊藏力量,所以從古至今,大家都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力量有建設性的,也有破壞性的。唯有讓所學的知識化為清淨的智慧,如此的力量才是充滿建設性,因為它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積極與樂觀,也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朝氣與活力,這與知識水平的高低無直接關係,但卻與知識有否轉化為智慧是息息相關。
知識不一定是從學位而來,所以學歷也並不等於是知識。知識能夠充分被用來解決問題或克服困難時,此時知識就是具備了力量。文化會影響整個社會,影響得愈深,代表文化的力量愈大。以此類推,足以讓人、事、物產生影響,或讓現況與情勢有所改變的都可謂是具有力量。其中,知識是關鍵性因素。但只是化知識為能力,力量還是十分有限。唯有將知識化為智慧與德行,這已是人文精神的境界,這樣的力量才會無遠弗屆。
具備了知識與學問,
進一步以洞察力去觀照自己的缺失,
再以離執力去破我執、滅我相,
就是智慧與本性的啟發了。
只是知道道理,但是不去體解道理,這樣即使懂得再多的道理,也只是理論而已。而一旦了解之後,又去實踐與體會,這樣的“體解”就是“知行合一”,才是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印證,如此知識才有可能提升成為智慧。生活中充滿智慧,心就不會散亂,意就不會顛倒。要如此,就要透過實踐與力行,去焠煉所吸收的知識,直到轉識成智,那就是心靈的力量了。
知識愈多並不代表智慧愈高,年紀愈大也並不代表智慧愈深,而智慧更是與貧富貴賤無直接的關聯。金剛經有云:“人人本具智慧與德相,然皆因執著與妄想而不可證得。”所以,具備了知識與學問,即是有了較高的領悟力,如能進一步以洞察力去觀照自己的缺失,再以離執力去破我執、滅我相,這就是智慧與本性的啟發了。
雖有知識與學問,但卻個性剛強難調,則學得愈多、讀得愈多,反而會因我執而愈是障礙自己,這就是“所知障”了。尤有甚者,仗勢著自己的學歷或學識而自恃甚高,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什麼都會了,這種我慢的心態謂之“增上慢”。學問再高深、知識再淵博,如不能提升成為智慧,進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則所學也不過是停留在思想的層次,雖也具有力量,但卻潛能不大,甚至只是一種謀生的工具而已。
一個飽學的知識份子,
書讀得再好、道理懂得再多,
若沒把所學運用在利益人群之事,
美其名是飽學,其實就是書匠。
有一句話:“雖不滿意,還是接受;雖然接受,但不認同;雖不認同,繼續包容。”這是心境的峰迴路轉,在艱難的夾縫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沒有身歷其境及親身體會,絕對無法體解個中滋味,這就是心境的轉折,也就是“真智”。
“真智”是心靈的力量,“俗智”是筋骨的力量。一個是無限的潛能,一個是有限的力氣。也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出來是我們的責任,不說是我們的錯,但聽不聽是別人的權利。”這是說話的技巧,也是一種道德勇氣與使命,與孔子所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高尚氣節相得益彰。
該說的不敢說,該做的不敢做,該堅持的卻無勇氣堅持,該挺身而出的卻畏首畏尾,這就是“懦弱”。所以才說:做一個濫好人很容易,但要做一個有原則、有勇氣的好人則不易。孔子更認為一個沒有原則與勇氣的濫好人,其實也是一種敗壞道德風氣的人,所以才說:“鄉愿,德之賊也”。一個飽學的知識份子,書讀得再好,道理懂得再多,但如果只懂得獨善其身或自掃門前雪,不關心他人,也不問世間事,這樣沒有以自己所學運用在自淨其意及利益人群上面,美其名是飽學,其實就是書匠,也就是一個書呆子了。
●
聖賢語錄及勵志名言是古聖先賢的人生哲理與智慧,我們讀了它只是知識,把它落實在生活中才是智慧。說一丈不如做一寸,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所吸收的“學理”,透過行萬里路的考驗即成“人理”。人理如是人事圓融也合情合理,則理事相通、理事相應,最終能以事顯理,如此就是“真理”。這就是將知識轉化成為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