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6 19:30:21自如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5)/證嚴上人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5)

 

◎證嚴上人
倘兒決為五逆之子,破損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攪,又彷彿
似萬刃攢心。


良順的子女,初來人間是非常平穩順適的;若是忤逆的孩子,初生之時,
就會損傷母體。

古時的人形容婦女生子說──「生子過後雞酒香,生不了則四塊棺材板」
。可見孕婦分娩時,是非常辛苦的,甚至以生命做為賭注。有的人陣痛好
幾天,羊水流盡,但孩子仍然生不出來。

生產的過程要歷盡千辛萬苦,胎兒即將出世時,母胎五臟六腑都會劇烈震
動,而胎身天旋地轉,做母親的必須承受好像要撕裂肝腸心肺般的痛苦。
有時候在產房聽到產婦哀嚎慘叫的聲音,真令人覺得肝腸寸斷,那種情景
實在是像扯腸剖腹般的淒慘。

母親臨產時,胎身是頭在下,腳朝上;這樣由頭先生出來,才能順勢脫離
母體。假使頭腳顛倒,胎身很難脫離母體,世俗人稱此為「腳踏蓮花」。
還有一種情形,不是由頭或腳生出來,而是從下半身的臀部先出來,像坐
椅子般,以坐姿縮著身體硬擠出母胎,一般人稱為「坐斗」。

無論是「腳踏蓮花」或「坐斗」出生,都是所謂的難產。這種痛苦對母親
來說,「如千刀攪」──如同幾千萬支尖刀割裂母體,「又彷彿似萬刃攢
心」──又像是數萬支利刃剌鑽母親的心。

母子之間,被生者與生人者,在當初出世與生產的一剎那間,彼此會留下
終生永難磨滅的印象,若造成內心的傷痕,則會影響一輩子的感情。


鄭莊公與母親的因緣


春秋戰國時代,鄭武公娶申國公主武姜(武係夫姓,姜從母家之姓)。武
姜生第一胎時難產,孩子由腳先出來。武姜受盡痛苦折磨,所以她對這個
孩子恨之入骨,這個兒子就是鄭莊公。

武姜生第二胎時非常順利,所以她很疼愛次子共叔段。她為了疪護共叔段
,不斷排斥大兒子,時時建議鄭武公立次子繼承王位。但是鄭武公認為,
國家應該由嫡長子繼承王位,所以在臨終之時,仍然傳位給鄭莊公。

武姜在莊公繼位後,要求莊公將重鎮要地割讓給弟弟,莊公後來答應了,
就讓弟弟安居在京畿地。共叔段在京畿之地竟然招兵買馬,準備伐王篡位
。多位朝廷大臣都勸莊公討伐他的弟弟,但莊公一再忍讓。等到共叔段召
集軍隊兵馬,將攻擊王都時,母親武姜竟然準備開啟城門裏應外合。莊公
得知此事,便預先派軍搶攻,共叔段兵敗而逃。

莊公對母親非常不諒解,因為從小母親就非常怨恨嫌棄他;莊公的內心也
有一份恨意,直到弟弟造反,母親又做內應,幾十年來所累積的怨氣恨意
,如今更加深一層,於是他將母親趕出皇宮,放逐到邊地,並且發誓說;
「不到黃泉,我不再和母親相見了。」

邊地有一位賢官,名叫穎考叔,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他知道此事後,就
想盡辦法回到京城晉謁莊公,希望能化解這場母子恩怨。莊公當夜舉行國
宴招待他,在吃飯時,他把最甘美的食物取來,就包起放進袖口裏。莊公
覺得很奇怪,於是問他原因。

穎考叔回答:「平時我雖盡心盡力將所有的東西供養孝敬母親,但是她一
直都沒有機會吃到國君所賜的食物。所以我要將這些美食帶回家孝養母親
。」

莊公聽了非常感動,慨嘆地說:「你有母親讓你盡心供養,唯我獨無,我
實在不如你啊!」穎考叔問莊公原因,莊公就將經過情形告訴他,而且表
示,他很後悔將母親放逐到邊城,現在想要再見也沒辦法了,因為當初曾
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君無戲言,話既然說出口,就不可能再收回。

穎考叔非常有智慧,就建議莊公說:「君王何必憂慮呢?如果把地掘開,
直到冒出水來,就可稱為黃泉,而且還可以挖一條地道,在黃泉地底下與
母親相見,這樣不是很好嗎? 」

莊公聽了非常歡喜,立即派人掘挖洞,在地道中與母親相會。

當時,他母親深覺自己過去的不是,同樣是親生子,為什麼要怨長子,疼
幼子呢?還險些造成家破國亡的慘劇。而莊公也深深體會到,親子同享天
倫之樂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於是母子倆相扶相攜,出了地道,從此和樂相
處,同享天倫。


造大福可以轉業緣


母親生子,真的是很辛苦,我們出生到人世間,與父母已結下不解之緣,
雖說彼此的惡緣,善緣不定,但緣是可以轉改的,而唯有造大福才得以轉
業緣。

一個人在母親體內經過十月懷胎,到出生人間的這段過程,除了必須經過
十個月的掙扎外,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更是扯母心肝,踩母親的跨骨,
如千刀攪割,萬箭穿心一樣,使母親痛苦不堪,受盡折磨。

除了母親懷孕時所受的苦難以外,我們生在人間,父母又是用什麼樣的心
來養育子女呢?

如斯重苦,出生此兒,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母親懷胎除了有上面所說的那些苦難外,重複再分析,還有十種恩德:


⊙第一,懷胎守護恩。

母親為保住肚裏的小生命,必須戰戰兢兢地懸著一顆心,深怕一不小心,
胎兒會保不住。所以從懷孕的第一個月起,她必須付出全部的心力來保護
胎兒。


⊙第二,臨產受苦恩。

我們的生命能來到人間,是與父母有很深的緣,有些是善緣,有些是惡緣
。如果是惡緣,從懷胎第一個月開始,就折磨母親,尤其到要生產的時刻
,有人痛了幾小時,甚至幾天還無法順產,做母親的為了保住小生命,不
惜拼著自己的生命,掙扎在死亡邊緣上。


中國人講孝,西方人講愛


中國人看待親子關係,大都歸諸於密切的因緣,尤其佛教分析親與子的因
緣更是深刻。也因為親與子有了這分深且奧妙的感情,所以中國人才有「
孝」字。而西方人認為父母與子女是一種因果關係,父母是因,而子女是
果,就如同我們種樹,把種子種下,隨後開花結果,果實成熟後就脫離樹
,好像果實與種子是兩回事一樣。所以西方父母與子女之間,只講一個「
愛」字。

西方人的孩子出生後,就被訓練獨立自主,等到孩子長大,讓他們受教育
。做父母的只把應盡的責任盡完,對孩子完全是採取自由放任及獨立自主
的心態,所以親與子之間的感情通常較為淡薄。正因為這種心態和這種社
會環境,所以子女對父母並沒有扶養的義務,父母年老了,只好到老人院
居住,還好西方國家,老人福利制度辦得很好。

反觀中國人,孩子出生後,大多數做母親的就一刻也不離手,雙手懷抱著
孩子,好像母子之情永遠都無法分開,這種濃郁的親情讓孩子們在長大成
人後,化為一分孝思。

其實東西方的女性在懷胎時並無兩樣,但是他們的觀念與習慣與我們不同
,父母有愛子女的責任,但子女是不是能愛父母,那就要看他們的心了。


深信因緣,善體親恩


我們都是學佛者,佛陀說人的本性是善,所以我們應該時刻體念父母恩啊
!親與子是因緣,承過去的業因,牽引結下了父母子女的因和緣。現在是
承受過去的因緣業力,未來也還有要去牽引的業果,所以我們不只要有因
果的觀念,還要有因緣的觀念。因緣果報是不斷循環的。父母愛護子女是
因,我們孝養父母是果,這就是善業的因緣果報。


⊙第三,生子忘憂恩。

過去醫學不發達,遇有難產時,往往賠上一條命。婦女懷孕後,時時擔心
生孩子會有危險,連家屬也是抱著一顆惶恐的心。一旦看到孩子安然出世
,在迎接小生命來臨時的歡喜中,也就忘了所有的痛苦和焦慮。


⊙第四,咽苦吐甘恩。

現代的人都比較講究衛生,奶瓶用完就要消毒,吃東西也要選擇,照顧孩
子都是用科學衛生的觀念。而在以前農業社會,沒有所謂的嬰兒食品,孩
子牙齒未長出前,要吃東西都是由母親先把食物嚼爛後,再放進孩子的嘴
中。雖然以目前的觀點來看是不衛生,但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全屬親情的
流露啊!即使母親肚子再餓,她總是以孩子為優先,把到口的甘美食物嚼
爛,再吐出來給孩子吃。


⊙第五, 迴乾就溼恩。

現代的人講究生活品質,嬰兒都用紙尿布。以前沒有紙尿布,孩子用的尿
布都是裁取舊衣服或破被單製成。孩子尿溼了或大便了,把尿布換下後還
需要清洗。遇到孩子半夜尿溼而啼哭,做母親的就要起床為孩子換尿布。
有時候孩子不只尿溼了,也把床舖弄溼,母親就把孩子移到乾爽舒適的地
方睡,陰溼的地方則自己睡。


父母對子女的至情至愛,恆久不移


現代的人,已逐漸淡忘了父母恩情,大家都細心照顧自己的孩子,卻沒有
人會以同樣的心來照顧父母親。子女稍有一些發燒,耳熱,就寸步不離地
整夜守在床前,不知疲倦。然而,父母親病了卻不關心;有些兄弟姊妹眾
多的還會互相推拖,連父母親住進醫院,也都會計較要花多少錢,或是藉
口太忙,無法留在醫院照顧。

前幾天我到醫院,有位老太太嘮叨不絕地告訴我說,她住院後兒媳都不來
照顧她。我說:「年輕人嘛!太忙了。」她回答:「兒子忙,但媳婦送走
孫子上學後,就沒事了啊!她就是不願意來照顧我。」這位老太太每晚吵
吵鬧鬧,弄得同病房的人都不得安寧。不過這也難怪她,因為心理不得平
衡啊!

我們初來人間,母親為子女所受的折磨,和父親對子女的關懷,這種恩德
可以說一輩子也報答不完。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關心,是從懷胎第一個月
就開始,直到子女長大年老了,還是一樣的關心。為人父母者,在照顧子
女的那份至情至愛心態,比為人子女在照顧父母的心恆久啊!多令人感嘆



孩子離家多遠,父母的懸念就有多長


人身難得,因緣不可思議,芸芸眾生,那一位不是我們過去,現在,未來
的生身父母呢?所以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感恩。

學佛就是要反觀自性,如果是在家人,父母公婆還在堂的話,就要趕快盡
子女的本分,好好奉養孝敬;若是出家,就該利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奉
獻給一切眾生,這才是真正在報父母恩,眾生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母親的乳汁是人體所需營養的精華,所以古人說吸母親的乳,就好像是在
吸母親的血一樣。母乳含在嬰兒的口中,這分母子之情是多麼的貼心啊!
現在的人大多以牛奶來代替母乳,難怪母與子的親情愈來愈有距離。


⊙第七,洗濯不淨恩。

以前的人不像現在這麼享受,紙尿布用完一丟就沒事,以前必須把又髒又
臭的尿布,洗淨了再用。所以當母親的很辛苦,隨時都在清洗孩子換下的
衣物,這份愛護照顧之恩有多大啊!


⊙第八,遠行憶念恩。

孩子從一出生,父母親對他的牽掛就沒有間斷過,即使孩子的歲數已經七
老八十了,但在父母的眼中,永遠還是個孩子。無論孩子在那裏,離家多
遠,父母親懸掛孩子的那分心,就跟到那裏。


『孝』是人生至美的畫面


現在有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國外唸書進修,做父母的千里迢迢的輪流出國照
顧他們的生活;也有人女兒或媳婦在國外生產,做母親或做婆婆的,還要
千里迢迢的到國外為她們做月子。

想想,父母疼子真如長流水啊!他們愛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處往下流,
是非常自然的;而要求子女以同樣的心孝順父母,就像水由低處往上流,
是很困難的。父母對子女與子女對父母的心態,竟有這麼大的差別。

我在慈濟醫院看過一幅很感人的畫面。院內有位志工向我說,有位阿婆住
進醫院後一句話也不說,也檢查不出什麼病,但是身體卻一天天的衰弱,
好像是患了憂鬱症,希望我去開導開導。

我進入病房時看到阿婆的旁邊圍了三個女兒,她們看到我進去,都非常高
興的向媽媽說:「媽媽,妳看誰來了?妳想見的師父來了,妳趕快睜開眼
睛吧!」可是這位阿婆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反應。

後來進來一位先生,看到我就說:「師父,很感謝您來看我媽媽。」隨後
跑到母親旁邊,牽著她的手說:「媽媽,師父來了,妳趕快睜開眼睛看看
吧!」

我看阿婆張了嘴,就問她說:「妳是不是想喝水?」她發出聲音說:「免
啦」這兒子看到母親說話了,歡喜得握著媽媽的手一直親吻,摸摸她的臉
頰說:「太好了,媽媽妳終於說話了,媽媽,我好高興喔!」

這分出自內心的歡喜和孝心,我看了實在很感動,這是人生最美的畫面;
現在的社會,這樣的畫面實在太少了。


視普天下老者為父母


⊙第九,深加體恤恩。

父母親年齡大了,難免會有反應遲鈍或是嘮叨不絕的毛病,一般做子女的
總是不知體恤,憐愍。反觀做父母的,無論子女發生任何情況,他們總是
會儘量為子女著想,體貼入微,甚至願意代子女受苦。


⊙第十,究竟憐愍恩。

父母對子女的憐愛是恆長的,即使子女已經年長了,心念仍繫在他們身上
,永遠疼愛關注,無微不至的憐愍護念,此種恩德是多麼宏大哪!

其實,普天下的老者,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不應只是孝敬今生此世有親
有緣的父母,而是要孝敬普天之下年老的人,視他們如自己的父母來照顧
,如此才是真正大孝。人生一旦步入老年,就會惶恐來日不多,所以,不
分親疏,只要是老者,我們都應該體諒他,憐愍他,如此天下就可洋溢一
片溫馨,處處有人間大愛啊!
轉貼慈濟月刊第316其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