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4 20:19:392002bedl
雙年獎講座:小說 by Ah Lo
星期六,到了對海的中央圖書館聽雙年獎的講座,這次是小說。
對這個講座帶有不少的期望,因為星期二聽詩的講座時感覺很不錯。新詩的講座有余光中、崑南、關夢南、王良和與羈魂,五位詩人各有特色,尤以崑南與余光中為甚,風采冠絕全場。
印象尤深的是一名聽眾發問有關西西實驗新詩的文學價值時,崑南的回答叫人絕倒,宜乎以之作座右銘。
「基本上,你只要取得詩人這地位,你要怎樣寫也可以,要怎樣實驗也沒有問題。」
無言,只有鼓掌。
回說星期六的小說。「猛」人甚豐,劉以鬯、蘇童、也斯、李歐梵、許子東,本以為可以得著很多。把講座說得很差似的,其實不然。
先談談五位講者吧。李歐梵是聽過的,主要是評論方面的研究,真箇創作不見得多。對我而說,這是個較為紙上談兵的人,而當日的發言也未見太精彩,而且其半鹹淡的廣府話與聲音混濁的普通話,令人感覺不好。倒是主持的技巧很不錯,和在座的講者很有互動,我喜歡這種主持。
蘇童也是聽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原著小說的作者,據說寫那小說時不過二十多歲,才氣甚豐的樣子。可是我對這種大陸的作者先天就有一種偏見,覺得他們寫的東西總是一團團的,傳統到不成,非要把你悶壞不可。不過我終於沒有看過他的作品,不可多言。然而他回答我的問題時,給我的完全就是這種感覺,傳統派到不成。
許子東反而是認識最少的一位。事實上在這之前我壓根兒沒有聽過,可能是我淺陋吧!這許生大概是像李貴生之流的人物吧。在會上他是得著最多笑聲的一員,可是那些笑位對我而言不怎麼樣,就像我對李貴生的笑話有抗體一樣。年輕而顯出「有才氣的樣子」,活脫脫就是李貴生(越想越像),不過說普通話而已。可是一和幾位前輩有所比較,這傢伙便一如猴子般,輕佻而平凡,嘍囉的級數。
對也斯是相當有期望的,他的表現也在我預期之內。而且當天最想聽到的是他的說話,只有他一位能以標準的廣府話發言,好感度自然倍增(對不起,我是個死硬派要用方言的傢伙)。而且很有禮貌,聲線也不錯。
最後的當然是我崇拜的劉以鬯。說崇拜可能有點過份,而且近來這崇拜也開始轉移到西西上邊去。不過風采依然叫人心折,很「清」的文人。在這個座談會上,我認識到很多有關劉先生的事。原來劉先生年輕時,是個日寫萬字的賣文者,而這種生活持續了二十多三十年。以往有人說倪匡可能是寫字最多的華人,我想他未必可以超過劉先生。另外,劉先生真的很型,型得我禁不住和嘉鴻說:「年輕的劉以鬯應該真的是梁朝偉。」可是,語言問題很嚴重,如劉先生所言:「我的廣東話不好,普通話也不成,間中會夾雜一些上海話」,惟有如其所言,「多多包涵」。
講者所談的內容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都是老調。劉先生的現代小說演變;蘇童的小說生於炎熱不眠夜;許子東的賣文不能賺名利,對自己負責論;也斯的小說家是個臥底等,都很有味道,不過重彈的老調,不如找書看看。倒是許子東說的「現在一千字二百塊,要純以寫作達到月入兩萬來維持生活,幾乎是不可能」,引來劉先生的一番話,把自己在1957時賣文維生的日子剖白:
「我每天吃了早飯,便開始寫作。一直到吃中飯,然後又是寫作。到了四五點,便是上班,到報館作副刊編輯。然後七八點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又是繼續寫。那時我是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寫的。那個年代的電台,全天廣播完畢時便會播放《天佑女皇》;要是我當天寫到女皇都跑出來的時候還沒有完成,那便很悲哀了。」
許子東大概也從劉先生一句「那時一千字只有十塊錢」中看出劉先生有點火吧,便連忙解釋:
「中國內地在五十年代以稿費制度取代了版稅制度,那個時候一千元的稿費也是十元,不過那時知識份子的平均收入是五十元,即是說一個知識份子每個月只要寫五千字,便足夠維持生活。另外,在民國時代,最高的稿費也是一千元十元,那時只有魯迅、張恨水等人可以拿到這個稿費,那個時代的十元,意義又有很大差別。」
然後是問答環節。一如散文、新詩的講座,紙張問題多如星數。李歐梵像個信差,不停把問題分類,著不同講者回答(所以說他主持得很不錯)。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劉先生。
一條問題是這樣的:
「我在寫作時常遇到寫了四五百字後寫不下去的情況,請問你是怎樣堅持每天寫一萬字的?」
劉先生看了看,回答:
「我在高峰期每天替十三、四家報館寫連載小說,每天都得寫完當天的稿,否則第二天無以為繼。我沒有時間考慮寫了四五百字寫不下去的問題,所以我不會回答這條問題。」
此外大都是老生常談,叫人昏昏欲睡。主要是「用廣東話寫對白可以嗎?」、「男性作家寫女性時會否寫得不好」,悶暈。尤其是一直執著咪的我,手很累。
是這樣的,難得見著劉先生,而性好出風頭的我,怎可能不親口發問一兩條自認有深度的問題。惟紙張問題甚多,我雖身為第二個口頭發問的傢伙,卻跟第一個發問者差了十五分鐘,期間一直執著開著的咪,手又累又不敢亂放又不敢談話(怕咪收音),感覺很爛。
我的問題是這樣的:
「我們寫小說的人,著眼的應是說故事的方式,還是故事本身?因為觀乎劉先生的一些作品如《對倒》、《打錯了》、《吵架》等,和西西的『拼貼式小說』和一些『以細節淡化情節』的小說,都跟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作為小說創作者,我們的目光應該放在哪裡?」
我心中是沒有既定答案,不過嘉鴻在我未發問之前聽到我的問題,他的回答也可回味一下:
「其實你我也知道,在俄國形式主義來看,你問題的兩個概念其實是一個,不能分開的。在不同時候,希望取得不同效果時,用的手法自然不同。」
李歐梵讓我選擇回答者,出於想每一位講者都答上一兩句的想法,我回了一句「請主席決定」。這時李歐梵下了一著怪棋,請也斯作答。
也斯的回答很長,我不能記全,大意是這樣:
「傳統上,小說創作都是以故事為主體的。而這些故事主體的小說往往會出現一些戲劇化的情節,以達到某些戲劇效果。可是到了現代,一些小說作者認為,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常有這種戲劇化的情節發生,有時一生人也遇不上一次,故此這些作者便想以新方法寫出現代人的生活,這使得新聞體小說和一些『以細節淡化情節』的小說出現,以新的手法去寫小說。可是到了近幾年,又開始有聲音說不要理會甚麼手法,寫好故事便成。我認為寫小說的人,喜歡追求甚麼便寫甚麼,沒有一定的答案。」
李歐梵意猶未盡,又請了蘇童回答。就是這段話暴露了他「傳統派」的想法:
「其實這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形式與內容的問題,基本上兩面都一樣重要,不過硬是貿開來說的話,也可以這樣看。一直以來,我們在文學上都是說『形式為內容服務』,國內更有『一切形式為政治服務』的說法。我認為搞小說創作的人,除非能以新手法寫出一種大家都覺得很好的東西,否則都應該以數千年來大家習慣的方法寫故事。先在故事上下功夫,不要理會手法甚麼。」
這個答案當然成立,而且就教學層面來看,應用性很高。可是概念明顯偏於舊的一方,傳統派的傢伙。
我本以為李歐梵會邀請劉先生回答這問題的,好歹我也提過他的名字跟作品,而他本人也是以《酒徒》的意識流所為人稱道(不過《酒徒》太多人說,所以我在發問時偏不說這作品)。可是這怪人下怪棋,找也斯找蘇童就是不找劉以鬯,令我有點後悔不指定劉先生回答。
接著的幾個問題,也沒有甚麼好記的,很普通,倒是李歐梵幾次請劉先生回答,都給他拒絕,他好像在想甚麼,又好像不時看了看我(我自大的主觀意願)。
終於在講座完結以前,李歐梵請劉先生說些甚麼,補充一下。劉先生說:
「剛才在這邊(指著我)有位朋友提到一個有關手法的問題,裡面有提到我的作品,好應該由我回答一下,可是主席卻叫了也斯回答,我只好在現在這個機會,補充回答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時眾人已笑得人仰馬翻。李歐梵和也斯互相苦笑,連忙道歉;蘇童也為之絕倒;許子東更不消說,笑得像嘍囉一樣。我自然喜出望外,當然也為劉先生的突如其來捧腹大笑。文學界的泰斗行事果然特立獨行。厲害。
劉先生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說過,我寫的小說有兩種,一種是娛樂別人的,另一種是娛樂自己的。我的《酒徒》、《對倒》、《打錯了》,就屬於後一種的小說。我寫小說時,考慮的有四個字:『文貴創新』,這個新說的不是比全世界新,因為你以為自己是最先使用這種手法時,可能在其他地方已經有人用過了。故此當我使用某種手法時,我不知道、找不到以前有誰用過這種手法,對我自己而言,已經做到了創新。我的回答就是這些。謝謝。」
乍聽之下,劉先生好像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自說自話,發揚他的「文貴創新」。我本來也如是想,可是散會以後,再細嚼這段話,我發現話裡的確有話。
劉先生說的創新,和他的作品一樣,都是手法上的創新,故事呢?沒有提,沒有特意突出。這已經是一種態度,一種表態。他本人的著眼點在說故事的手法上,多於故事本身。
我自己呢?有沒有因應這些講者的說法有所改變呢?沒有太大改變,仍是沒有既定的答案。不過會在近期嘗試一下,把重點放在說故事的方法上,算是個人的實驗。這算不算是因劉先生的答案而改變呢?好像談不上,因為近來多看了西西,對那「細節淡化情節」很著迷,準備寫的也是這個(不過我的〈換〉倒是學習劉先生的〈爭辯〉而來的)。
講座完結後,我三步兩跳的走到劉先生前,拿出一本《一九九七》給他簽名。劉先生看到書時,有點驚詫的對我說:「這是絕版書呀,你是在哪找到的?」我其實也不太記得書是在哪來的,依稀好像人送的,便胡扯說:「是一位老師送給我的。」劉先生對我笑笑,在上面簽了大名。
對這個講座帶有不少的期望,因為星期二聽詩的講座時感覺很不錯。新詩的講座有余光中、崑南、關夢南、王良和與羈魂,五位詩人各有特色,尤以崑南與余光中為甚,風采冠絕全場。
印象尤深的是一名聽眾發問有關西西實驗新詩的文學價值時,崑南的回答叫人絕倒,宜乎以之作座右銘。
「基本上,你只要取得詩人這地位,你要怎樣寫也可以,要怎樣實驗也沒有問題。」
無言,只有鼓掌。
回說星期六的小說。「猛」人甚豐,劉以鬯、蘇童、也斯、李歐梵、許子東,本以為可以得著很多。把講座說得很差似的,其實不然。
先談談五位講者吧。李歐梵是聽過的,主要是評論方面的研究,真箇創作不見得多。對我而說,這是個較為紙上談兵的人,而當日的發言也未見太精彩,而且其半鹹淡的廣府話與聲音混濁的普通話,令人感覺不好。倒是主持的技巧很不錯,和在座的講者很有互動,我喜歡這種主持。
蘇童也是聽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原著小說的作者,據說寫那小說時不過二十多歲,才氣甚豐的樣子。可是我對這種大陸的作者先天就有一種偏見,覺得他們寫的東西總是一團團的,傳統到不成,非要把你悶壞不可。不過我終於沒有看過他的作品,不可多言。然而他回答我的問題時,給我的完全就是這種感覺,傳統派到不成。
許子東反而是認識最少的一位。事實上在這之前我壓根兒沒有聽過,可能是我淺陋吧!這許生大概是像李貴生之流的人物吧。在會上他是得著最多笑聲的一員,可是那些笑位對我而言不怎麼樣,就像我對李貴生的笑話有抗體一樣。年輕而顯出「有才氣的樣子」,活脫脫就是李貴生(越想越像),不過說普通話而已。可是一和幾位前輩有所比較,這傢伙便一如猴子般,輕佻而平凡,嘍囉的級數。
對也斯是相當有期望的,他的表現也在我預期之內。而且當天最想聽到的是他的說話,只有他一位能以標準的廣府話發言,好感度自然倍增(對不起,我是個死硬派要用方言的傢伙)。而且很有禮貌,聲線也不錯。
最後的當然是我崇拜的劉以鬯。說崇拜可能有點過份,而且近來這崇拜也開始轉移到西西上邊去。不過風采依然叫人心折,很「清」的文人。在這個座談會上,我認識到很多有關劉先生的事。原來劉先生年輕時,是個日寫萬字的賣文者,而這種生活持續了二十多三十年。以往有人說倪匡可能是寫字最多的華人,我想他未必可以超過劉先生。另外,劉先生真的很型,型得我禁不住和嘉鴻說:「年輕的劉以鬯應該真的是梁朝偉。」可是,語言問題很嚴重,如劉先生所言:「我的廣東話不好,普通話也不成,間中會夾雜一些上海話」,惟有如其所言,「多多包涵」。
講者所談的內容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都是老調。劉先生的現代小說演變;蘇童的小說生於炎熱不眠夜;許子東的賣文不能賺名利,對自己負責論;也斯的小說家是個臥底等,都很有味道,不過重彈的老調,不如找書看看。倒是許子東說的「現在一千字二百塊,要純以寫作達到月入兩萬來維持生活,幾乎是不可能」,引來劉先生的一番話,把自己在1957時賣文維生的日子剖白:
「我每天吃了早飯,便開始寫作。一直到吃中飯,然後又是寫作。到了四五點,便是上班,到報館作副刊編輯。然後七八點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又是繼續寫。那時我是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寫的。那個年代的電台,全天廣播完畢時便會播放《天佑女皇》;要是我當天寫到女皇都跑出來的時候還沒有完成,那便很悲哀了。」
許子東大概也從劉先生一句「那時一千字只有十塊錢」中看出劉先生有點火吧,便連忙解釋:
「中國內地在五十年代以稿費制度取代了版稅制度,那個時候一千元的稿費也是十元,不過那時知識份子的平均收入是五十元,即是說一個知識份子每個月只要寫五千字,便足夠維持生活。另外,在民國時代,最高的稿費也是一千元十元,那時只有魯迅、張恨水等人可以拿到這個稿費,那個時代的十元,意義又有很大差別。」
然後是問答環節。一如散文、新詩的講座,紙張問題多如星數。李歐梵像個信差,不停把問題分類,著不同講者回答(所以說他主持得很不錯)。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劉先生。
一條問題是這樣的:
「我在寫作時常遇到寫了四五百字後寫不下去的情況,請問你是怎樣堅持每天寫一萬字的?」
劉先生看了看,回答:
「我在高峰期每天替十三、四家報館寫連載小說,每天都得寫完當天的稿,否則第二天無以為繼。我沒有時間考慮寫了四五百字寫不下去的問題,所以我不會回答這條問題。」
此外大都是老生常談,叫人昏昏欲睡。主要是「用廣東話寫對白可以嗎?」、「男性作家寫女性時會否寫得不好」,悶暈。尤其是一直執著咪的我,手很累。
是這樣的,難得見著劉先生,而性好出風頭的我,怎可能不親口發問一兩條自認有深度的問題。惟紙張問題甚多,我雖身為第二個口頭發問的傢伙,卻跟第一個發問者差了十五分鐘,期間一直執著開著的咪,手又累又不敢亂放又不敢談話(怕咪收音),感覺很爛。
我的問題是這樣的:
「我們寫小說的人,著眼的應是說故事的方式,還是故事本身?因為觀乎劉先生的一些作品如《對倒》、《打錯了》、《吵架》等,和西西的『拼貼式小說』和一些『以細節淡化情節』的小說,都跟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作為小說創作者,我們的目光應該放在哪裡?」
我心中是沒有既定答案,不過嘉鴻在我未發問之前聽到我的問題,他的回答也可回味一下:
「其實你我也知道,在俄國形式主義來看,你問題的兩個概念其實是一個,不能分開的。在不同時候,希望取得不同效果時,用的手法自然不同。」
李歐梵讓我選擇回答者,出於想每一位講者都答上一兩句的想法,我回了一句「請主席決定」。這時李歐梵下了一著怪棋,請也斯作答。
也斯的回答很長,我不能記全,大意是這樣:
「傳統上,小說創作都是以故事為主體的。而這些故事主體的小說往往會出現一些戲劇化的情節,以達到某些戲劇效果。可是到了現代,一些小說作者認為,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常有這種戲劇化的情節發生,有時一生人也遇不上一次,故此這些作者便想以新方法寫出現代人的生活,這使得新聞體小說和一些『以細節淡化情節』的小說出現,以新的手法去寫小說。可是到了近幾年,又開始有聲音說不要理會甚麼手法,寫好故事便成。我認為寫小說的人,喜歡追求甚麼便寫甚麼,沒有一定的答案。」
李歐梵意猶未盡,又請了蘇童回答。就是這段話暴露了他「傳統派」的想法:
「其實這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形式與內容的問題,基本上兩面都一樣重要,不過硬是貿開來說的話,也可以這樣看。一直以來,我們在文學上都是說『形式為內容服務』,國內更有『一切形式為政治服務』的說法。我認為搞小說創作的人,除非能以新手法寫出一種大家都覺得很好的東西,否則都應該以數千年來大家習慣的方法寫故事。先在故事上下功夫,不要理會手法甚麼。」
這個答案當然成立,而且就教學層面來看,應用性很高。可是概念明顯偏於舊的一方,傳統派的傢伙。
我本以為李歐梵會邀請劉先生回答這問題的,好歹我也提過他的名字跟作品,而他本人也是以《酒徒》的意識流所為人稱道(不過《酒徒》太多人說,所以我在發問時偏不說這作品)。可是這怪人下怪棋,找也斯找蘇童就是不找劉以鬯,令我有點後悔不指定劉先生回答。
接著的幾個問題,也沒有甚麼好記的,很普通,倒是李歐梵幾次請劉先生回答,都給他拒絕,他好像在想甚麼,又好像不時看了看我(我自大的主觀意願)。
終於在講座完結以前,李歐梵請劉先生說些甚麼,補充一下。劉先生說:
「剛才在這邊(指著我)有位朋友提到一個有關手法的問題,裡面有提到我的作品,好應該由我回答一下,可是主席卻叫了也斯回答,我只好在現在這個機會,補充回答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時眾人已笑得人仰馬翻。李歐梵和也斯互相苦笑,連忙道歉;蘇童也為之絕倒;許子東更不消說,笑得像嘍囉一樣。我自然喜出望外,當然也為劉先生的突如其來捧腹大笑。文學界的泰斗行事果然特立獨行。厲害。
劉先生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說過,我寫的小說有兩種,一種是娛樂別人的,另一種是娛樂自己的。我的《酒徒》、《對倒》、《打錯了》,就屬於後一種的小說。我寫小說時,考慮的有四個字:『文貴創新』,這個新說的不是比全世界新,因為你以為自己是最先使用這種手法時,可能在其他地方已經有人用過了。故此當我使用某種手法時,我不知道、找不到以前有誰用過這種手法,對我自己而言,已經做到了創新。我的回答就是這些。謝謝。」
乍聽之下,劉先生好像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自說自話,發揚他的「文貴創新」。我本來也如是想,可是散會以後,再細嚼這段話,我發現話裡的確有話。
劉先生說的創新,和他的作品一樣,都是手法上的創新,故事呢?沒有提,沒有特意突出。這已經是一種態度,一種表態。他本人的著眼點在說故事的手法上,多於故事本身。
我自己呢?有沒有因應這些講者的說法有所改變呢?沒有太大改變,仍是沒有既定的答案。不過會在近期嘗試一下,把重點放在說故事的方法上,算是個人的實驗。這算不算是因劉先生的答案而改變呢?好像談不上,因為近來多看了西西,對那「細節淡化情節」很著迷,準備寫的也是這個(不過我的〈換〉倒是學習劉先生的〈爭辯〉而來的)。
講座完結後,我三步兩跳的走到劉先生前,拿出一本《一九九七》給他簽名。劉先生看到書時,有點驚詫的對我說:「這是絕版書呀,你是在哪找到的?」我其實也不太記得書是在哪來的,依稀好像人送的,便胡扯說:「是一位老師送給我的。」劉先生對我笑笑,在上面簽了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