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0 20:48:15米血

台灣歌手 反撲香港市場

香港紅磡體育館向來是歌手邁向華人市場的指標性舞台,以往,紅館幾乎是港星的天下,能站上紅館舞台的台灣歌手少之又少,但今年的態勢大不相同,從陶喆、五月天、S.H.E、王力宏到蔡依林等台灣當紅的歌手都陸續成功挑戰紅館,加上「土產」的183CLUB憑偶像劇累積一票香港粉絲,台灣歌手展現反撲香港市場的能耐。


香港歌手在紅館開唱曾風光一時,具代表性的港星如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動輒開個30幾場演唱會,照樣滿座,但近年來,演唱會市場隨著唱片市場萎縮,有號召力的港星能唱滿7場已屬超強實力。而新一代香港歌手能撐起演唱會場面,如陳奕迅、容祖兒、李克勤、楊千嬅、TWINS等幾乎年年辦演唱會,香港觀眾對此失去新鮮感,買票意願大不如前,連歌手本身都覺得必須暫停腳步,像陳奕迅在今年初紅館開唱前就透露短期內不想再在紅館開唱。


因此,香港演唱會主辦單位把眼界放到非香港地區的歌手,97之後,香港人聽國語歌曲的人口更多,張惠妹、陶喆、周杰倫等人在香港取得一席之地,更促使演唱會主辦單位把目標轉到台灣歌手身上,只要在台灣和大陸有票房的台灣歌手都是網羅對象。


剛結束香港紅館個唱的S.H.E就說:「我們剛到香港發展時,很多人嫌我們土,認為我們進不了香港,現在能站上紅館,看著上萬名香港觀眾唱我們的歌,實在太爽了。」台灣歌手在紅館開唱吸引了爆滿人潮,顯現出目前香港接受台灣歌手程度大增,這股在香港蔓延的「台流」後勢持續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