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 18:45:31Y P LOO

【曾廣志:理解生死走出悲傷】

曾廣志,馬來西亞推動生死教育的著名研究學者,曾擔任生死學講師及舉辦多項公眾講座、分享生死學理念。出版《和死神喝下午茶》和《和死神玩捉迷藏》等書,擔任孝恩生命教育與悲傷輔導講師,目前在澳洲格裏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修讀悲傷輔導博士學位。
 

曾廣志:“會哭的人才會笑,會笑的人一定會哭!”

所以,當哀傷、失落、無助、悲痛……排山倒海侵蝕心靈,盡情哭吧!

用淚水,告別失去的痛、離別的苦;用歡笑,迎接愛與光,展開生命新旅程。

訪問曾廣志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悲傷和死亡從他口中說出來,不再可怕,而是,轉化成另一種智慧成長。

忘記生離死別哀痛,確實是艱難的,但是,面對卻是必然的,因為,只有好好處理那些轉折、困惑、無助、痛苦……的情緒,人生,才能展開新一頁。

然而,每個人的性格、與人連接的方式都不盡相同,自然悲傷的層次也不一樣,有些悲傷需要被“處理”,有些悲傷可以在歲月流轉間慢慢淡去。當某個人的離去、某件事的發生,對生活造成影響,連一般朋友交談都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中,悲傷就需要被“處理”。

曾廣志說:“悲傷,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當悲傷牽涉到過去的一些經驗和體驗,就變成複雜。例如:四川地震,一夜之間失去所有家人,如果經過一段時間,那樣的哀傷還是沒有辦法平復,那就需要去接受專業的輔導。”

“所謂悲傷,不一定是生離死別,也可以是生活小事。換工作、離開朋友、關係的失落……都是悲傷。死別是哀傷中最強烈的一種情緒,因為,死了就不存在。今天你出國念書,想念家人還可以聯絡,但死了,任何來不及說的話都沒有機會了”。

生死和悲傷固然讓人難過,我們卻必須學會接受,誠如曾廣志所說:“生命是充滿失落的,活著就是有變化,有變化就會有失落。”

悲傷輔導一般過程 

1.先協助他去接受失落的事實。

2.幫助他表達、或認識有關失落情緒,悲傷不一定是悲傷,他可能是憤怒、愧疚、沮喪、失落,摻雜不同的情緒在裏面。

3.協助他去適應逝者已經不存在的事實,適應新情景。

4.幫助他開展人生新一頁。

“關于悲傷輔導,建議只供參考,科學只能給我們籠統的架構。每個人經歷都與眾不同。所以,不要用概念去看人,而是活在真實中。眼前看到的才是真實,真正的清楚是在這個當下與對方相遇。你不能去否決別人當下的情緒,而是接受他的情緒,不要讓你的想法干擾他。經歷悲傷事件,朋友往往只能做一個傾聽者,專業輔導能夠幫你去認清悲傷情緒的源頭,是愧疚?憤怒?或長期關係失落的部分?對展開新人生會很有幫助,前提是輔導者必須經過很好的訓練。”

問:面對死亡,是否必然要接受悲傷輔導?

“因人而異。如果,那個人一直都有在思考生死的問題,可能就不需要,如果從來沒有,而死亡事件對他造成巨大影響,悲傷輔導或閱讀生死學相關資訊會有一定幫助。

我們都以為,面對死亡,在世的人只有不捨和難過,其實不然。

“東方人強調死者為大,人死了就不再怨恨。事實上,有些人死去,你真的很生氣。我們一起擁有共同願景、組織共同家庭,你跑去喝酒開車,撞車死掉,結果,這個人真的是……”

但,我們的文化是不對死人有憤怒,所以,活著的人要去承擔所有,卻不能表達憤怒。因為,“死者為大”。這樣的情緒,你如果告訴一個輔導人員,他會讓你了解這是正常的。你才發現自己的憤怒不是發瘋,是可以被接受,然后,引導你如何去處理憤怒。調整悲傷者的情緒轉折和心境,幫助他理解生死覺醒,對生死和悲傷有另一個認識。這也是悲傷輔導的一部分。”

問:既然死亡、悲傷無法預知,為什么還要預先思考?

“不管如何預設生死場景,只有真正發生時,才會知道真正的感覺,那為什么平時還要想、講呢?因為,如果平時連想都不敢想,講都不要講,事情發生時,只會更糟糕。

我不是叫你每天都想死,而是在這個充滿死亡事件的社會,你有沒有把握機緣去思考。例如:今天翻報紙,看到一個同年齡的女人,因為丈夫沒有立遺囑被趕出門,你有沒有自我反省?

我看到無數的人因為迴避死亡,結果要去面對本來可以避免的痛苦。記得當實習醫生時,當過安寧療護的義工,有個癌症末期病人,全家人沒有一個敢告訴他,女兒蹲在病房外面哭,進去還是不敢告訴爸爸。醫生告訴病人要把他轉回家鄉,病人完全無法理解,因為,沒有治好就要回家對病人來說是完全不合理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狀況?原因就在于我們忌諱談死亡。”

問:死亡,說或不說?病人有知道的權利嗎?

“這不是我能夠決定。如果這個人有生死覺醒的概念,他可能會告訴家人,請老實告訴我真相,如果他從來沒有思考過生死,告訴他可完全會讓他失去鬥志或發生自殘行為。但,我們一般建議告知病人,我們已經是一個高度教育水準的社會,你憑什么能夠隱瞞人家關于他最切身的事情呢?”

我曾在臺灣聽過一個個案,一個17歲的小朋友得了癌症,沒有辦法治療時才告訴她真相,她非常生氣責怪母親:“你憑什么這樣剝奪我的時間,過去一年你不告訴我,剩下最后6個月才告訴我,我有很多事情沒有做,誰把那一年時間還給我?你可以想象當時病房裏的情景嗎?”

每個人都有權利知道自己生死的權利,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不斷發生家屬隱瞞病患真相的事件,尤其是老人家或長輩生死問題,癥結就在于,我們避諱談生死和對生死的不了解。

以前,這樣事情反而很少,因為,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生死信念,相信有生必有死,死了就投胎。然而,整個現代化過程裏,科學不斷挑戰宗教和民族信仰。我們曾相信月亮上有嫦娥,美國人登上太空后,一切美好的神話就破滅。可是,我們需要留一些空間給想象和神話,神話的空間是不可思議的,想象的空間是很美麗的。現代化過程破除舊東西時,有沒有辦法去建立它?因此,我們活在需要重新建立生死信念的世界裏。你不一定信仰某種宗教,但請相信有比人更大的境界,你也可以選擇什么都不信,好好活著去創造,當一切圓滿就可以離開,但是,我們的選擇卻是把頭蒙起來,繼續生活,害怕死亡,卻沒有任何行動來解決害怕。”

問:如何和小孩談生死?

“小朋友面對悲傷的方式和他們的認知有關係,有些小朋友年齡很小時,概念當中是沒有永恒這碼事的。舉例:我們小時候玩追人遊戲,抓到就死了,等下活過來。當小孩覺得死亡是可逆轉時,他會問一些很奇怪的問題,例如:公公什么時候會起來?大人沒有必要去生氣,因為,在小孩意識裏,沒有死亡的概念。”

和小朋友談生死,要很清楚直接,不要用籠統語言。否則,小朋友會想錯。譬如:媽媽跟阿彌陀佛走了,小朋友會認為佛陀是壞人,為什么帶走媽媽?所以,用字要清楚淺白,如果用比喻,請解釋清楚,站在小孩子的立場和層次與他溝通對話。

小孩子不是小大人,小孩子是小孩子,他們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樣的,請他把你所說的話解釋一次,而不是只問他明不明白,因為,他可能明白他所明白的,不是你所講的。孩子問到不會回答的部分,千萬不能惱羞成怒或隨便作答,可以告訴他們你需要時間找答案,或是承認自己也不確定。不知道真的沒關係,因為,事實上,你是真的不知道。”

簡單來說,和孩子談生死,應該對知道的事情細心解釋,不明白的部分坦承不懂,學會如何從孩子的眼中看生死。

問:如何跟即將死去或已經死去的人說再見?活著的人,如何減輕悲傷?

“因人而異。但是,當你願意去接受生死這回事,很多機緣自然而然會來到,當然也不一定會有。淡化哀傷,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儀式來轉化,有宗教信仰的可以通過禱告、或者,寫信綁在氣球上飛去、把心情故事流放河流等等。中國人會燒紙錢,雖然很不環保,但卻是一個把物質東西轉化成能量的過程。或者,在現實生活中透過你的行動,來紀念死者,例如:好好照顧你們的小孩。當你要去紀念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延續他的精神。”

問:別人的陪伴讓悲傷變少?

“其實,這要看陪伴者的特質。我們常會說好人做壞事,你以為你做的是好事,但結果你做的事,實際上傷害了別人。如果你的陪伴是以悲傷者為中心,那是好的,失落時我們需要別人的存在來支持我們。但是,所謂陪伴,不是每次都去問,你還好嗎?你現在覺得怎么樣?我們要以悲傷者為主,給他所需要的,而不是我們認為他需要的。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信念強加在別人身上,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反而二度傷害對方。接受對方的情緒,不要去評斷他,否則,他怎么會可能感受到你給他的關懷。

陪伴別人走過悲傷的唯一方程式,就是“Be There”(陪伴在當下),不要去預設自己應該講什么,而是,在那個當下用心去體會,你自然而然就知道應該說什么。不是用頭腦去想,而是用感覺去感覺出對方的需要。”

問:面對死亡的悲痛,我們常勸別人“節哀順變”,這樣的方式,對嗎?

節哀順變有很深的含義,是對的,但現代人把它變成口頭禪,只是一個口頭上的安慰,在那個當下隨口說出來。而且,你講的時候,請問,你自己有沒有節哀順變?抑或,這是個你不想去談、不想去碰的事情,所以,請不要在我面前哭,所以,你請當事人節哀順變?

別人哭泣時,你如何給他衛生紙?是同理心問他需不需要衛生紙,還是就這樣把衛生紙直接遞到他面前,宣告一種“你不要再哭了”、“我不知道人家哭時該怎么辦”的意思?后者的做法對方可能完全沒有辦法感受到你的誠意,而是你叫他不要再掉眼淚。

一個能夠接受哀傷,有生命深度的人,是可以講節哀順變,因為,帶出來的能量是不一樣。但很多人說這句話時,往往帶出來的層面是:“請你不要再哭”、“請你不要再沉溺在情緒中”、“請你早點恢復理性”,我們是在命令別人停止哀傷。在那個當下,屍骨未寒,你就叫人家不要哭?合理嗎?

哭泣是很神聖的,尤其我們現在這么少哭,當然要大哭一場,繼續哭到滿意為止,釋放情緒。我的理念是,會哭的人才會笑,會笑的人一定會哭,會哭不會笑的人,當然是出問題了,會笑不會哭的人,那一定是發神經。

如何才能節哀?怎樣才能順變?節哀前,要先接受哀傷,讓他有機會去表達情緒;順變前,要先認清楚生命的改變是一種真實,生命是充滿改變的。當我們能夠接受這樣的概念,就能夠“順變”了。”

問:如何走過悲傷?面對生死?

面對悲傷和生死,我們要“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

“悲傷的決定因素,不是狀況,真正的癥結是你和死者的情感關係和期望的失落度,或死亡事件的預期性有多高(非預期如:意外、災難或預期中的死亡和悲傷事件如:久病、老死),這些才是決定哀傷深淺的關鍵。很深的哀傷,需要協助,不深的哀傷,可以在人與人日常相處的關係中慢慢獲得緩解。

面對悲傷,我們要學會和情緒相處,找可以支持自己的人,悲傷需要時間去面對和接受,才能夠慢慢淡掉。在整個過程中,你有想要被呵護、被照顧、被寵愛的需要,所以靈性的輔導到最后,就是讓你了解自己的心靈是圓滿的,即使處在的缺陷依舊,但你已經不會再從缺陷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了。以身體作為心靈的地圖。

任何生離死別和巨大的情緒經驗,都是在豐富我們的生命,它可以是一場災難,也可以是生命非常豐富的記憶。我們會難過,但從裏面所獲得的深度,是一場生命的饗宴。”

 曾廣志和讀者心靈對話

痛苦與哀傷是生命的真實,接受與面對是唯一的途徑,希望大家在面對悲傷的時候,能夠提醒自己,生命的本質是愛與光,這旅程必然是艱難的,但是其中的收穫將是豐碩的。希望大家能夠祝福自己,也祝福我們周遭的人、事、物。

聞聲救苦,我們必須懂得求救,也必須懂得覺察自己需要被幫助,不要不好意思對外發出求救的聲音,不要用理性思考告訴自己可以咬牙忍下來,有時候,踏出第一步,你會驚訝發現,有很多幫助在外面。”

上一篇:【团圆饭】

下一篇:【华乐飨宴】

开心 2009-02-26 13:32:35

是。一时许忽略了,谢谢您的提醒。
作者是陈筱柔,出处是来自中国报的养生版。

风凡 2009-02-26 09:17:00

这一篇是转载别人的文章。我认为你应该注明作者,甚至把出处写出来。那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道德。

开心 2009-02-17 18:47:29

这是一一份刊载于某华文报的专访,特转载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