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0:55:23Y P LOO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作者简介
黄修己(1935-),福建福州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后任教于中山大学,现为该校教授。主要编著有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教授纲要》、《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中国现代研究方法论集》、《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不平坦的路》、《张爱玲名作赏析》等。本书已被译为朝文在汉城出版,亦在香港由三连书店出版。
黄修己成书的背景与意义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一条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渠道。这是一本为中国电大学省编的书。它是在“文革”结束之后,思想得到解放的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它比较大胆、灵活、洋溢着新鲜的气息。如在文学史中在显著位置上加入“台湾文学”的状况,把“乡土文学”、孤岛文学“等明确地给与一定的章节,这是这本书虽“简”,但却有客观全面之感。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编排体列
黄修己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成四编,按照发生、发展期来著述,把文学是看成一段不间断的链条,延绵而行、十分新颖。而且,他在每一章前都附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使读者一目了然;在一章结束后还列有本章协作的参考书目,颇有一种严谨、实证、科学的态度。
黄修己这种编排法时许启示了钱理群等人,或是他们异曲同工。在钱理群等人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年代的划分
黄修己的分法实际上有独到之处,他回避了一向以《讲话》作为前后分期的做法,而是按文学自身规律来划分的。如发生期:1917-1920年;发展第一期1921-1927年;发展第二期1928-1937年7月;发展第三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简洁明了精巧舒畅,似乎还原了现代文学史的本来面目。

第一编 现代文学发生期(1917-1920)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章 新文学的诞生。

第二编 现代文学发展第一期 (1921-1927)
第三章 坚实的奠基石
第四章 为人生派和艺术派
第五章 在探索中的新诗
第六章 多种风格的散文和话剧的起飞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深入

第三编 现代文学发展第二期(1928-1937.7)
第八章 左翼文艺运动和30年代文艺斗
著作里,每章没结束后都列有供参考的这一时期的树木,所涉及的作家的年谱和合一些相应的研究资料,这是其著作显得非常厚实深入。

第三编 现代文学发展第二期(1928-1937.7)
第八章 左翼文艺运动和30年代文艺斗
第九章 左翼文艺创作的发展(一)
第十章 左翼文艺创作的发展(二)
第十一章 长篇小说和多幕剧的成熟
第十二章 不同思想倾向的各类作品

第四编 现代文学反战第三期(1937.7-1949.9)
第十三章 为民族解放而歌的抗战文艺
第十四章 根据地文艺的勃兴和文艺整风运动
第十五章 在“为工农兵服务”方向下的作品
第十六章 皖南事变以后的国统区文艺(一)
第十七章 皖南事变以后的国统区文学(二)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语体风格
黄修己也许注意到了先辈们行文上的不足,他的叙事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包含哲理和深思的语言,既有力度,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实证性、科学性跃然纸上,使人读起来欣欣然有喜色,一反一般文学史冗慢、拖沓之感。

我的读后感
在中六时就已经读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了。但是,这一次阅读的感觉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阅读现代中国文学史时多了一份感触!尤其是阅读到冰心那充满“母爱”的小说。这也许是因为现在自己身为游子的关系吧。在外求学的这段期间,母亲为了我做了许多的事情,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母爱的伟大!这些感觉是我以前所感受不到的。现在,母亲的声声叮咛与唠叨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我现在才发现亲情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不过现在知道了也不迟吧?!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在还来得及以前!
冰心在中学时代“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最初的作品都是些问题小说如《去国》、《超人》、《两个家庭》、《庄鸿姊姊》等。在1921年后,冰心的小说转而较多表现泛爱思想。如她的《超人》,曾引起较大的反响,比起初期的那些问题小说,更引人注意。
冰心的小说即使处理导致主人公死亡的矛盾,也并不把这矛盾写得非常尖锐,绝无剑拔弩张之势。揭示生活中的弊端,也不取严厉谴责得姿态。他的小说往往带着静谧和睦的气氛,发散着对弱者的爱的馨香。小说中不乏诗情画意,与其是典雅温柔的,文字质朴有很明丽,处处都可感到一个叙述者的存在,她的形象是那么温文尔雅的。这些形成了她所独有的娴静秀丽的艺术风韵。但因此,有的小说也只是些印象的记述,而有的人物,又纯是作家主观的传声筒。他非常注意自己作品的艺术个性的鲜明性,却忽略了笔下人物个性的鲜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