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0 20:02:37木匠之子
《後出師表》是一篇偽作
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都是同樣著名的文章,以後又在《古文觀止》這類選本中加以收錄,《演義》又照抄不誤,於是誦讀的人就更多,也更深入人心了。
可是事情很蹊蹺。陳壽的《三國志》只收《前出師表》而不錄《後出師表》,後者只是裴松之作注時,才引《漢晉春秋》附加進去的;而且又解釋說:“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連諸葛亮的文集都沒有收,卻由吳國做過大鴻臚的張儼記錄下來,這就夠奇怪了。陳壽是蜀國人,他收集諸葛亮的事迹和文章是很齊備的,不應該連這篇大文章都遺漏了。這也真使人不解。
然而最奇怪的卻是《後出師表》的內容。因爲那裏面充滿一片失敗的氣氛,簡直像一個被迫到絕路的人垂死掙扎的哀鳴,同蜀國當時的情勢全不相合。我們試把此文的內容細細推敲一下,就會發覺它不可能是出於諸葛亮的手筆。
此文有兩句著名的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悲壯,不少人都曾引用過;但放在出師的表文裏,就變成一句十分泄氣的話。誰都知道,出兵討伐敵國,是一件大事,“氣可鼓而不可泄”,沒有在打仗之前,就先散佈失敗議論的道理。而文中的“故知臣討賊,才弱敵強也”;又“先帝每稱操爲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又如“喪趙雲”一段,說軍中以少了許多勇將——那又何必急急打仗?又如“今民窮兵瘁而事不可息”——既然明知民窮兵瘁,敵人又不是大舉來犯,有什麽“事不可息”?在邏輯上也說不通。還有“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豈不是把國家命運付之孤注一擲,這怎能是諸葛亮平日的態度?
《前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後出師表》寫於建興六年。中間這年經過了街亭的失敗,這失敗固然損失不輕,但說蜀國從此一蹶不振,只能在死亡中掙扎,則完全不是事實。因爲建興六年冬天孔明又重出散關,圍陳倉,因糧盡退兵,還擊斬了王雙,說明在整頓了半年之後,又有力量出兵進攻,一進一退,十分從容。第二年冬天,再遣陳式攻武都陰平,收復二郡,魏國對此則束手無策。可見孔明此時依然意氣風發,毫不氣餒,哪像《後出師表》那副淒涼絕望的樣子。當時孔明不過四十七八歲,正當盛年,街亭挫折,何足以使他悲觀絕望。《後表》不是也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失敗過這許多次,曹操還是統一了北方,那麽,街亭一役,又何足使諸葛亮喪氣如此?
《後表》引者有一句話說,孔明要北伐,“議者謂爲非計”,因此孔明要反駁他們。但是《後表》中所舉理由,卻有不少是替反對派說了話。如“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爲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這些話拿來解釋街亭之敗還勉強可以,拿來作出兵的理由,就不通了。《後表》又有一段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衆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用意是說,如果不北伐,使魏國逐步強大起來,就難以抵敵了。由弱小到強大謂之坐大,但是魏國那時已很強大了,決非孫策初起時的形勢,引用劉繇、王朗的舊事,有何相似之點呢?這幾句話如果是魏國討伐蜀國的理由,倒還有點道理。諸葛亮是說不出這種歪理的。
諸葛一生惟謹慎,這是大家知道的。但《後表》卻一再主張“危”。如說“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定之,此臣未解三也”,“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高帝……涉險被創,危然後安”。這些冒險的主張,也不像孔明生平的爲人。
還有一個事實上的錯誤。趙雲是建興七年逝世的,見於《三國志‧趙雲傳》;而寫於六年的《後表》,卻說“喪趙雲”,這就明明是後人僞作時,弄不清趙雲死年所出現的漏洞。若是孔明,把未死的大將說成已死,真是個天大的笑話了。
劉逸生《三國小札》
可是事情很蹊蹺。陳壽的《三國志》只收《前出師表》而不錄《後出師表》,後者只是裴松之作注時,才引《漢晉春秋》附加進去的;而且又解釋說:“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連諸葛亮的文集都沒有收,卻由吳國做過大鴻臚的張儼記錄下來,這就夠奇怪了。陳壽是蜀國人,他收集諸葛亮的事迹和文章是很齊備的,不應該連這篇大文章都遺漏了。這也真使人不解。
然而最奇怪的卻是《後出師表》的內容。因爲那裏面充滿一片失敗的氣氛,簡直像一個被迫到絕路的人垂死掙扎的哀鳴,同蜀國當時的情勢全不相合。我們試把此文的內容細細推敲一下,就會發覺它不可能是出於諸葛亮的手筆。
此文有兩句著名的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悲壯,不少人都曾引用過;但放在出師的表文裏,就變成一句十分泄氣的話。誰都知道,出兵討伐敵國,是一件大事,“氣可鼓而不可泄”,沒有在打仗之前,就先散佈失敗議論的道理。而文中的“故知臣討賊,才弱敵強也”;又“先帝每稱操爲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又如“喪趙雲”一段,說軍中以少了許多勇將——那又何必急急打仗?又如“今民窮兵瘁而事不可息”——既然明知民窮兵瘁,敵人又不是大舉來犯,有什麽“事不可息”?在邏輯上也說不通。還有“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豈不是把國家命運付之孤注一擲,這怎能是諸葛亮平日的態度?
《前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後出師表》寫於建興六年。中間這年經過了街亭的失敗,這失敗固然損失不輕,但說蜀國從此一蹶不振,只能在死亡中掙扎,則完全不是事實。因爲建興六年冬天孔明又重出散關,圍陳倉,因糧盡退兵,還擊斬了王雙,說明在整頓了半年之後,又有力量出兵進攻,一進一退,十分從容。第二年冬天,再遣陳式攻武都陰平,收復二郡,魏國對此則束手無策。可見孔明此時依然意氣風發,毫不氣餒,哪像《後出師表》那副淒涼絕望的樣子。當時孔明不過四十七八歲,正當盛年,街亭挫折,何足以使他悲觀絕望。《後表》不是也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失敗過這許多次,曹操還是統一了北方,那麽,街亭一役,又何足使諸葛亮喪氣如此?
《後表》引者有一句話說,孔明要北伐,“議者謂爲非計”,因此孔明要反駁他們。但是《後表》中所舉理由,卻有不少是替反對派說了話。如“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爲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這些話拿來解釋街亭之敗還勉強可以,拿來作出兵的理由,就不通了。《後表》又有一段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衆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用意是說,如果不北伐,使魏國逐步強大起來,就難以抵敵了。由弱小到強大謂之坐大,但是魏國那時已很強大了,決非孫策初起時的形勢,引用劉繇、王朗的舊事,有何相似之點呢?這幾句話如果是魏國討伐蜀國的理由,倒還有點道理。諸葛亮是說不出這種歪理的。
諸葛一生惟謹慎,這是大家知道的。但《後表》卻一再主張“危”。如說“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定之,此臣未解三也”,“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高帝……涉險被創,危然後安”。這些冒險的主張,也不像孔明生平的爲人。
還有一個事實上的錯誤。趙雲是建興七年逝世的,見於《三國志‧趙雲傳》;而寫於六年的《後表》,卻說“喪趙雲”,這就明明是後人僞作時,弄不清趙雲死年所出現的漏洞。若是孔明,把未死的大將說成已死,真是個天大的笑話了。
劉逸生《三國小札》
搞迷糊
2009-05-05 15:09:03
我最近因為"赤壁"(電影),才開始看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也有同感, 感覺氣勢差很多。我在想他是不是得憂鬱症(因生重病引起的)?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