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6 18:02:34失衡天秤

羽黑沉海後:和平在哪?

2005年9月21日出席了一場有關於陳平「我方的歷史」一書的導讀會,嘗試挖掘及一窺書中描述第2次世界大戰間曾經在殖民政府蓄意佈局下而被深埋謊言底的歷史缺陷。

然而,在尚未及時整理支離破碎的思緒狀況下,兩天後就帶著對第2次世界大戰的百般莫解與疑惑登上前往哀悼日本羽黑號戰沒者的「珊瑚島2號」,與另2位同事開始約6小時的海上現場追訪。

在航程中不扺暈船而嘔吐了4次以舒緩心頭上的生理苦悶,發現高估自己的體質就猶如草率詮釋歷史般對己無絲毫益處可言。面對遠途跋涉而至的英國及日本老兵,初時還不忍發揮記者死纏爛打的本能而影響他們欲與親屬及昔日戰友平靜回顧歷史往事的嚴肅情緒。

但當發覺他們其實愿意放下那嘗盡人間酸苦歲月的前輩身段及克服語文的障礙而開始對新聞工作者侃侃而談時,有關羽黑號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口述歷史就首次以最全面的現身說法呈獻在顛簸不堪的海面上。
歷史片段的真偽爭論不休,但真實的故事卻不能為任何既得利益與當權者所封鎖。走在貼近第1手消息、紀錄及呈獻事實最前線的新聞從業員更不能有絲毫馬虎地來參與「歷史」的撰寫。

因此,在採訪的過程中可謂又愛又恨,一方面從日英兩國退役老兵的歷史描述受惠不少,另一方面不敢掉以輕心,對不解之處加以求証,可惜的是身體不支錯過了一段具有歷史性的慰靈儀式及與其他日本媒體進行更深入交流的機會。

拖著被暈船折騰的疲累身軀匆匆離開瑞典咸碼頭,憶起一句話:歷史不屬于過去,而是屬於現在和將來。老兵們覺得需要重遊戰役舊地去了解、紀念及厘清歷史。但我認為追悼會對他們而言,並非為了原諒一切,故事被細水長流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的目的,應該在於借鑑和避免重蹈覆轍,提醒自己,新聞工作也當如此。

失衡天秤.張貼于200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