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4 17:30:47主席

信言不美?

世間上有一類「正義之士」,每當看見他人做錯了甚麼,便會一針見血地指出其錯處,狠狠地批評一番,在一些牽涉道德對錯的情況中尤甚(某些人甚至會衝撞、作弄犯錯者,以示「替天行道」)。他們覺得這是「性格率直」的表現,自稱做人很「真」,並以此自豪。若隱藏自己的想法,或見到他人有問題也不說,他們會認為是虛偽的行為。

若「真誠」、「坦率」的定義是把內心所想老實地表達出來。那麼直言出口傷人者的性格確實很「真」,「真」在於將其不懂得體諒別人的心如實地表現出來,但這種「真」一點也不值得讚賞。

只要我是真心怕傷害別人、真心關注別人的感受,說好話或把批評說得婉轉一點,也是一種「真」,而且是美麗、高尚的「真」,並無半點虛偽之處。若我為了討好對方或得到利益才說好話,方為虛偽。

「真誠」、「坦率」是美德,說出來很好聽,但試問那些「衛道之士」,批評訶責是否完全出於善意?有否包含發洩憤怒或報復的心態?動機是否爲了享受透過指責他人的錯誤,讓自己看來比別人高一等的快感?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不過是用一些正面、道德的字眼來包裝其心底潛藏的攻擊性罷了。

爲了成長和進步,指出錯處、進行改善是必要的,也是有建設性的,但過度批評訶責並非明智的做法。事實上,不論個人的身分地位有多高,都沒有權力向別人這樣說話。你可嘗試運用同理心,設身處地想像若犯錯的是你,他人以直斥其非,甚至破口大罵的方式指責你,你會心悅誠服地知錯改過,還是覺得對方得理不饒人、得寸進尺?不客氣批評背後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其實帶有瞋恨心的動機,也不全是善意) ,但這種表達方式卻近於怪責甚至復仇,內容往往只是攻擊而不含勸戒或教育意義,反而會令他人感到受侵犯、受傷害,不被尊重,引發其自我保護、反擊辯駁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蓋過其對自己的反省,把大家的目光從解決問題轉移到彼此鬥氣上。因此,過份的批評並不能讓人看清問題,更難以解決問題,結果倒可能引起更多的不快、是非和爭執,令自己少了朋友、多了敵人。

何況,世間沒有不會犯錯的凡夫,我們很難保證自己的判斷是絕對的,錯不一定在於對方,可能是自己對事情的理解有誤。人很容易以偏概全、先入為主,把外界的訊息片段,以自己習慣的模式自行組合和解讀(心理學上稱為訊息公式化message formulation),因此造成認知偏差(perception bias)。

《中阿含經》有言:「若以諍止諍,至竟不得止」。既然厲言斥責最大的功能僅是滿足我們的心理,對事情不一定有幫助。何不心平氣和地想想,有否其他更溫和、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大乘佛教攝受眾生、令入正道的手法有四,名為「四攝法」,其一即「愛語攝」,指以溫和悅意的言語,令眾生歡喜,引攝其接觸佛法。日常生活中的是非對錯雖然不是甚麼大佛理,但不離佛法所說的因果範圍,我們仍須小心守護身語意三門,避免在實際上或心靈上傷害別人。若我們的建議,真的能幫助別人成長進步,也是美事一椿。若人人如是,則可把紛亂惱人的娑婆世界轉化為人間淨土。只要我們懷著菩提心去做,這些世間的小善業將會成為菩薩道的資糧,功德同樣廣大。

在不得不討論別人的誤失時,怎樣行「愛語」呢?技巧在於把說話重點集中在「事」上,而非「人」上。清晰具體地描述事件和問題所在,不要加上形容詞,如「情況真是一塌糊塗」。尤其要避免指向人的形容,如「做得很差」。形容詞給人下定論的感覺,卻不知確指為何,會使對方感到茫然和不忿。

提出你認為可以怎樣改善,而非指出對方有甚麼做得不好,因為前者已足以令對方察覺後者,卻不會像後者般帶來挑錯處的感覺。表達你的看法時,即使認為自己如何的正確,也不要把用絕對真理或教訓的口吻說出來;別以偏概全,說「你老是犯同樣的錯」;每次只說一兩個問題,不要連續說太多,更不要翻很久之前的舊帳,應集中注意力於目前的問題上。多用「我個人意見認為……」、「這樣做會不會好一點?」(有虛心請教的意味) 之類,之後再徵詢對方的意見,以示尊重,如說一句「你認為呢?」。整個過程中盡量少用「你……」的句子,而多用「我……」,蓋用上「你……」的句子或多或少會衝著對方來。在你正在指出聽者錯失的場面中,聽者對指向自己的說話會特別敏感甚至不安。

如果可以的話,來個「先揚後抑」,表揚一下對方其他做得好的地方(當然這是要真的,無須虛構一些對方不存在的優點,否則對方會覺得你不誠懇),或對其之前的努力表示認同、感激和欣賞(即使他做得怎樣差,總有付出過努力啊),如說「很高興你這麼用心做」,再提出你認為可以改善的地方。第三十屆美國總統凱文•庫利橘(Calvin Coolidge)的女秘書處理文件時經常出錯,一天,庫利橘盛讚女秘書衣著漂亮,正當女秘書高興之際,庫利橘接著說:「不過,我也希望你處理的公文,能和你自己一樣漂亮!」此後,女秘書果然很少犯錯。一位閣員很佩服總統的做法,後者對他說:「正如理髮師給別人刮鬍子之前,先要爲其塗肥皂水,就是為了令人『刮了不痛』!」

實踐愛語,於待人處世方面,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和煩惱,減少敵人、換來朋友;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上司和下屬、同事和同事之間曉得愛語相向,對機構運作有莫大裨益。很多心理學研究都顯示,員工在人情味較重的工作環境下,士氣較高,生產力也較大。若上司或同事的態度較苛刻、冷漠,員工的表現也較差。

直言直諫,任何人都做得到,連頭腦最簡單的人也可以。但只有具慈悲的人,才會懂得爲別人著想,照顧別人的感受;只有具智慧的人(這裡僅是指世智辯聰,非般若智慧),才會懂得如何在不傷害到人的情況下,顧存大局,解決問題,締造「雙贏」的局面。

慈悲與智慧,正是佛法最強調的。此兩者不僅是解脫的根本,也是現世中營造和諧社會的要素。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