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5 03:04:00主席

兩個巴比倫課題的常見問題

 


 

 


 

  巴比倫是古代西亞乃至世界文明之巔,擁有極多人類文明的輝煌成就。《漢謨拉比法典》及「空中花園」即其中兩項最常為人談及者。前者曾一度被認為是世上首部法典;後者舊說認為是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前604—前562在位)所建。二說後來都有新論。可惜,一些舊版或資料搜集不足的書籍,對此兩者的資料常有誤載。

  《漢謨拉比法典》由阿摩列(Amorites)人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Hammurabi, 前1792—前1750在位)王所立。刻於一根2.25米高的黑色玄武岩上(見附圖)。現今考古學家至少已發現三根這類法典。其頂端有太陽、預言、正義及審判之神沙瑪什(Shamash),把王杖授與漢謨拉比的浮雕。浮雕下是以阿卡德(Akad)語寫成的法典。分前言、正文、結論三部分。

  前言是漢謨拉比敘述自己的功績及君權神授的道理。正文由現代學者整理作282條,貫串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同態復仇原則,且有明顯的階級歧視。如奴隸主若弄瞎了奴隸無罪,弄瞎自由民也不過是賠錢;奴隸若打了自由民則要被割耳;醫生醫死奴隸主,須砍掉雙手;房子倒塌壓死屋主,建築師需抵命。且死刑也有多種做法。結論則是漢謨拉比告誡後人,法典是其奉神命而作,不遵守者必遭天譴。

  後來,人們才發現比其更早的法典:《烏爾納姆法典》。它由創立蘇美(Sumer)人的烏爾第三王朝的烏爾納姆(Ur-Nammu, 前2113—前2096在位)所立。以楔形文字刻於泥板上。分前言、正文兩部分。經整理後,其正文共得29條。例如男性通姦無罪,女性則須處死;男性強姦女奴只需賠錢了事等。雖然仍有階級及男女歧視,但後來《漢謨拉比法典》那種同態復仇精神並不明顯。此乃其比後者文明之處。不過,論法典結構的完整性及條文的完備性,《烏爾納姆法典》卻比了下來。因此,《漢謨拉比法典》雖非世界最早的法典,卻是第一部最完整的法典。

  至於空中花園,傳說是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建造,目的是為了取悅遠道嫁來而懷念故鄉的米提亞公主賽米拉米斯。但該位公主身分的正確性則存疑。

  考古學家在巴比倫發現一個假山形建築物,可能是空中花園的遺跡。其層層相架疊高,每層都種有植物。利用以滑輪及鏈子驅動的抽水機,從幼發拉底河取水灌溉。由於花草種植於高處,故稱空中花園。然而,問題是尼布甲尼撒死後23年,波斯人佔領了巴比倫城,並改變了幼發拉底河的河道。空中花園的花草應該全數枯毀。後世的旅行家如何見到呢?

  較新的考據認為空中花園不是在巴比倫,而在亞述(Assyria)的首都尼尼微(Nineveh)。由亞述國王辛那徹里布(Sennacherib, 前704—前681在位)興建。證據是許多親自到過巴比倫的希臘作家,包括色諾芬及「歷史之父」希羅多德,都沒有提及空中花園。在尼布甲尼撒的眾多詔令中也找不到任何關於空中花園的記載。這對好大喜功的尼布甲尼撒及建造空中花園如此重大的事,都是不合常理的。而在辛那徹里布的詔令及相關文獻裡,除發現興建花園的命令外,更提到將底格里斯河引入花園灌溉,並使用水泵及銅水管(此外,他把山泉引進花園,即使河水乾涸仍可保證水源)。辛那徹里布的宮廷中,既有一個可能是空中花園的遺址,也有類似描述空中花園的浮雕。這意味著空中花園在巴比倫的說法乃後世誤傳。

  縱使現在仍未能完全肯定空中花園位於尼尼微,但就表面證據看來,其可能性確比位於巴比倫大。

 

日本藤素 2019-12-23 01:41:19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