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6 20:15:14蒼子

淺談保險

自從死大學生當上實習醫師之後,值班有時會碰到一些漂亮妹妹來搭訕。

不過死大學生也不是白痴,知道這些妹都是理專,希望再過不久即將有固定薪水的死大學生買個基金、投資型保單,不然就是保險。

尤其是醫療險和癌症險,多少理專妹妹掛在嘴裡的那句話就是:「年輕時買才便宜啊。醫師你在醫院工作也清楚,光憑健保是不夠的。」

這時我就會笑笑,隨她們去說。想靠美色誘惑我?門都沒有!!我電腦裡的愛情動作片難道還不夠多嗎?修煉多年的結果會跟之前我碰到那些少不更事的實習醫師一樣,買了保單後,打電話還是用msn聯絡正妹理專結果都沒回應嗎?後來不小心在醫院又碰頭,實習醫師關心地詢問:「你是怎麼了呢?」「因為工作很忙啊,醫師。」理專妹妹雙眼大大,水汪汪無辜地回答。

學長竟然還是傻呼呼地相信。

唉,也難怪這些保險員和理專能在醫院暢行無阻,很多都是護士離職去當的,當然就很清楚誰目前芳心寂寞又好騙樓。

不過幾個月前,死大學生一位已經十年沒聯絡的國中同學竟然重新聯絡上他。

不過死大學生早已看穿世事,彼此寒暄完後,當他知道國中同學現在是某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後,心理差不多有底了。不過那時候美國母公司的危機報紙還沒報說。XXXD

果不其然,「原來你現在在當醫生啊。」同學表現的很震驚。

「還沒啦,實習狗而已啦。薪水兩萬初頭一個月工作四百小時啦。還得繳學費勒。」這樣講同學應該清楚死大學生是不會花那一個月三千塊買他的保險的。

「恩, 很辛苦。不過即使如此,我想一個月三千塊的保費換來安全的保障對你而言應該不難吧。你是醫生應該最清楚了,在台灣光健保是不夠的啊!!」(她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台灣光健保是不夠的。)

果然是三千塊的保險++,死大學生啥不會,對這玩意可是敏感得不得了,因為不論在病房還是急診,每次看到一堆人要申請保險他就會詢問一下。而其中就以月繳三千的最多了。

這種情節真是似曾相視,死大學生挺愛的醫師作家歐陽林也早在他的作品中描述過。

當然,死大學生是不會靠抄襲他人作品來充版面的。

今個死大學生要談論的是,他也認為保險是必須的,但要怎麼保卻是一門大學問。

總不能把你賺來的錢幾乎一半都拿去繳各式各樣的保費了吧?

所以這就衍生出一個重要課題。怎樣的保險才是適合自己的,尤其在這社會新鮮人起薪不高的年代,一個月的醫療保費還要三千塊?這樣不會太多了嗎?

大家仔細想想,姑且不論美國的私人醫療保險平均支出是國民所得的15%(醫療險還和牙醫分開XXXD),其他各先進國家大概在10%左右。而台灣光7%的支出,已經做到民眾去看病的什麼雜七雜八支出都比美國便宜實在太多了。也就是單純以自費額來說,台灣民眾負擔的也遠比美國來得少,品質卻相對好太多。(這就不用多說了。去問住過美國的台灣人就清楚。可別問從美國醫學中心回來的大老啊,他們向來不食人間煙火的呢。講簡單就是吃米不知米價,難聽點就是何不食肉糜。)

那大家再仔細想想,如果買了一個月三千塊的醫療險,對一個月薪三萬的新鮮人來說,
會不會和健保提供得優惠有些重疊了。因為一個月三千幾乎就是所得10%的意思啊!!

可是三千塊的保險涵蓋範圍才多啊!!

一定有人這麼說。

當然死大學不是專家,所以懂得也不多,於是提出些淺見希望各位看看就好。

首先我想先釐清保險的意義。

所謂的保險,只要那間公司秉持著商業性質,我們投保人的投資報酬率平均而言一定是負的。

不然公司要賺什麼呢?

也就是如果付出了一千塊保費出去,我們真正能回收的價值我看有沒有到八百。否則那些總經理啊,各式各樣保險員的薪水和公司營運要靠什麼支出呢?

(什麼投資型保單也是的,那種商品講簡單些不過是繳出去的錢一部份拿去投資而另一部份拿來保險罷了。投資就會有風險。所以我搞不懂為啥一般大眾會以為這樣就可以穩賺錢又有保障?整體而言的投資報酬率和正常投資相比一定還是輸的。)

也就是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負的投資報酬,而我們投保的真諦是為了預防萬一!!這是保險最重要的功能了。(其他什麼節稅什麼的都是附加的而已。)

既然如此我們保險的範圍應該要有所節制,而已醫療險來說但這些多其實真正對你有幫助的其實是重大傷病那一類而已++。

為什麼死大學生要這樣說呢?

比如今天你去看一個急診好了,掛號費什麼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千塊。

大家可清楚實際上的花費可能接近上萬,只是台灣建保已經幫你付了一大半,因此保險公司幫你支出的其實是小部分而已。

死大學生一直覺得台灣的建保其實非常好,雖然有部分負擔,但在重大傷病這一塊甚至還可以免除這費用。

所以小病真的有需用再多保私人保險這一塊嗎?如果繳出去的三千塊保費裡有一千塊是保險公司應付這方面的費用。那死大學生常想,其實這我可以不用。因為在這方面台灣建保的自費額實在太少,那絕大部分豈不是都被保險公司給賺走?

死大學生真正需要的是重病那一塊。台灣的醫療保險向來都說實支實付。看似好像不錯,其實漏洞一堆。

譬如中風好了。台灣建保做到發病前一個月算重大傷病(也就是前一個月的急性期連部分負擔都免了。),然而接下來的考驗才是重點。因為不可能無限期住院,所以病人勢必得出院。可是有些人中風後會喪失大部分的工作能力,這也與醫療無關。因為醫療的極限還是無法讓你恢復這能力。

那這下就好玩了。前一個月政府幾乎出了全部的錢。而之後的幾個月復健也不可能花太多錢。那麼保險公司究竟替死大學生支付了什麼?

當死大學生滿懷希望,想說好歹有保險,這段恢復期間喪失的經濟能力能否靠保險得到賠償?

這就想太多啦,實支實付的意思就是你沒用到就不用付啦。然而這不是我不想用啊,而是科技有它的極限。只是目前生活就是陷入了困境,那當初一個月按時繳納的保險究竟替我承擔了多少風險?

答案幾乎是零…

至於癌症本質上就是重大傷病啦XXXD沒限時間的。那保險幫我們了什麼呢?住頭等房嗎?其實那時候死大學生比較需要的是折現給他好支撐整個家庭經濟(還是請看護也行)。頭等房其實不是很重要,懂嗎?再說簡單些就是生重病家裡都沒收入來源了,這時我在意的是家庭還需要維持下去。而不是我盡量跟主治醫師凹住頭等病房,還越久越好。這樣表面上好像賺不少,實際上對整個家庭幫助真的沒多少…

就這樣。

所以死大學生個人覺得他需要的是重大傷病,甚至會導致短期或中長期喪失工作能力疾病的那種保險。而且保險必須將我因病而損失的經濟收入含蓋在內,好歹給付要讓我可以維持正常尊嚴的生活。而不是那種看似好像全包,實支實付,卻常常搔不到癢處的保險。

有提出這種規劃的保險公司死大學生認為才是比較秉持著職業良心的。但台灣的保險公司顯然個個都在佔全民建保的便宜。

而全民健保一個月要調個幾十塊大家都罵的要命,台灣每個人卻平均擁有一點多張的醫療保單。

所以,想想真的有點怪啦。

沛緹 2008-11-17 17:23:44

我也是一個月繳三千的女OL
說實在的
繳了七年
真正領出來也只有兩三次吧
也是實支實付的掛號費
問題是不保又很怕有一天會!@$%??
再加上命硬狠會雷殘
所以算是保心安的啦

看了死大學生的分析後
頗有收穫
絕對不會再保第二張保單了 (反正也沒錢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