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1 20:36:22肥貓

牧會筆記(42):週日談政治(上)

前幾天肥貓前往新竹聖經學院參加全國傳道師在職教育
這次的主題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使命與見證」
以長老教會在70年代所發表的三個宣言
「國是宣言」、「我們的呼籲」以及「人權宣言」
做一個反省與展望
分組討論時
大家談到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
教會裡到底能不能談政治?
特別有許多原住民的傳道紛紛表達出
這問題帶給他們極大的困擾


相信一般人都會回答
為了避免無所謂的困擾
教會還是少談政治為妙
多談點福音、救恩才是正途
不過肥貓認為教會不可能不談「政治」
因為「政治」本意即是「管理眾人之事」(註)
諸如民生、經濟、教育、文化課題
這些都是「眾人之事」
如何使我們的生活能夠過的更好
如何使我們居住的環境更優質
教養下一代更進步……
總之
我們的一舉一動不可能脫離「眾人之事」


再翻開聖經摩西設立百夫長、千夫長制度、協助他管理以色列人
摩西也制訂法律、民生議題的判定準則
掃羅、大衛、所羅門、諸位列王所建立的以色列王國
先知書中先知強烈批判以色列與猶大列王與百姓
主耶穌從一頭魚的口中取出銀錢來納稅
耶穌名言:「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
十二使徒起初跟隨耶穌的原始動機
使徒保羅要信徒順服掌權者……等等
其實聖經中也處處充滿著政治議題
教會選舉制度其實也是來自政治制度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拒絕在教會談政治?
我想是因為我們所認知的政治往往是「狹隘的政治」
例如政黨鬥爭、藍綠對決、特定的議題操作
再加上過去獨裁統治的陰影未散
又見電視上諸位政治人物的荒謬行為……
使的我們對於政治心生厭惡


另外一個原因
是因為我們總是把政治議題給「絕對是非化」
以為許多政治選項一定都是有「絕對性的是非」
因此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才是正確
他人的意見都有問題
過於簡單二元化的結果便是爭議不斷、誰也不服誰了(續待)


註:這句話源自孫中山先生在講述民權主義時給政治下的定義
「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情就是政治。」
而美國政治學大師David Easton對政治的定義為目前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一個定義:「替社會做權威性的價值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