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1 02:12:04山夫

南方之歌



 在廣告空隙、不停快按選台器之中,無意間看見了一齣非常特別的連續劇迳南方之歌,一看,我的選臺器就被我拋在床邊的某處了,這對我來說是已經很久不曾發生過的事了,除了王健民的球賽之外。

 在一齣齣韓流、日風、台味當道的電視劇集中,南方之歌這齣改編越南文學著作的連續劇讓我有種特別的感覺。如果說台味十足的本土連續劇像麻辣帶賽的麻辣鍋的話;精緻的日劇就像日本壽司,雖然外表精巧口味多變但卻塞不滿一口嘴巴;那韓劇像什麼,像外表好看、味道甜的化不開的一陀棉花糖吧,撐了很大的場面卻都是用極度自卑後所換來的自我膨脹和扭曲的驕傲。而南方之歌對我來說卻好像路邊攤的黑輪米血,感覺極近平常但卻又能透出一點專屬平民的味道和引人想起年輕時輕易就能滿足的淡淡懷念。

 老實說南方之歌的劇情就像是越南版的掃把男萬里尋母記加上悲慘印度河三部曲(忘記確切的名字了~~)的綜合體,故事就是在說,1930年代一個越南小孩在母親被法軍炸死之後千里流浪尋父的故事,只是這個男主角的運氣實在是衰到一個不行。只要幫助小男孩、提供他吃住的人,一定會被衰神找到,不論是老實的種田莊稼漢、四處流浪的江湖賣藝人、戲劇班、河邊的開店老太婆、流浪漢、小偷…通通難逃悲慘的運氣,有上吊自殺的、有失風被捕的、有被地方官逼死的、有被流氓圍毆致死的、有房子被燒的、有被告密抓去填海的,反正不是死就是被抓。雖然看不到10集不過演員的流動率,除了主角之外很少可以撐過三集的。

 雖然論劇情沒有日劇精緻,也缺少台灣導演那種一定要讓觀眾咬牙切齒、邊哭麥、邊罵又捨不得不看的功力;演員也沒有一個帥哥美女(以我的審美觀來說),全部幾乎都是髒兮兮的小孩和滿臉鬍鬚皺紋、牙齒都快掉光的歐八桑和歐伊桑。不過卻能讓我深深的著迷,因為在片中我看到了---「真」。一個已經在台灣電視圈消失很久卻很重要的元素。

 其實一開始我只是好奇,好奇那沼澤遍佈、椰林稻米交錯的田園景色和很像我國小同學小時後的男主角倒底是哪一個國家所拍的片,日劇~不可能,我還沒看過打扮整齊的日劇明星會穿成農村的遭老頭;台劇~可是裡面沒看過一個面熟的演員;韓劇~拜拜的樣子有像,人的臉型也有點像,只是韓國有椰子嘛~~。就這樣我一直看下去,也看到了也別於陳英雄「青木瓜的滋味」、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和「第一滴血系列」的越南風光。在沒有歌功頌德、英雄造勢的劇情編排、和嬌柔作做的人工元素之下,我看見了一個真實且不一樣的文化內容。

 我不曉得導演是誰,但是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其實導演想傳達的並不是男主角的悲慘人生,而是在忠實的紀錄在1930年代越南人的真實生活情景,如何焚草墾田、如何徒手田野抓蛇並以此為業、一般的農村拿什麼且等待什麼樣的娛樂、緊密結合的村民又是互相合作幫忙建造新加入成員的房舍、平日的醫療保健用些什麼、如何殺雞宰魚、越南的傳說神話有哪些、如何駕船運輸、如何強劫行騙,面對強權惡勢力如何自保、如何默默承受…種種的社會生活層面,藉著悲情主角的活動和衰勢力擴大,不斷延伸到當時社會的各個角落。

 為什麼我會覺得真呢?看到現在南方之歌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其實是一個短短不到10秒的殺雞動作。先拔掉雞脖子的羽毛,再用刀輕輕割開雞的脖子,然後把刀子進去雞的脖子裡頭挑斷雞的氣管和動脈,看著雞血直噴的鏡頭讓我想起小時後,蹲在媽媽身邊看她殺雞的動作如出一撇。是的是有點慘忍有點不人道,但卻真真實實的和我心中的印象嵌合一塊。所以每次看南方之歌時,劇情、演員演技或是劇中參雜很多聽起來像是胡琴呢喃語調的越南歌謠,並沒有吸引我很太多的目光,真正吸引我的是導演所呈現出來的越南生活。

 每次看南方之歌,我總是會和小時後父親對我說過以及課本上紀錄的台灣古早農村生活重疊在一起,雖然兩者之間的風俗習慣、生活態度和文化並不相同,但是在面對大自然的生存挑戰卻有許多類似的方式孕育而生。焚田燒墾、街坊鄰居互動幫忙、打獵抓蛇、房舍建造、娛樂情景…都有許許多多熟悉的影子。我邊看邊想,要是我早生了100年,這也許就是我的生活,沒有網路、沒有電視電腦、也不懂什麼是字、什麼是投票選舉、什麼是星光大道、什麼是美國大聯盟、伸卡球、4縫線直球…。現在我們認為必備的生活計能、彼得杜拉克的經濟理論在那個年代也許連用彈弓打小鳥都不如,而那時代引以為傲的生存技能在今天又能算什麼?而再過100年,我這半夜的打字技術,也許可能也比不上身邊這顆快啃光的芒果吧!

山夫 2007-07-18 22:05:02

阿 ~~~不說還好

一說 就真的全劇完了~~

真是快捏!!!

水泥叢林中的小煌 2007-07-17 19:48:53

嗯 對啊 不錯 推推

山夫 2007-07-16 20:43:41

有空看一下也不錯喔~~只是不曉得還會播多久就是了